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賞春海棠

賞春海棠

發布時間: 2023-03-09 22:20:47

① 梨花初帶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 什麼意思 出自什麼地方

梨花初帶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意思是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內晨的雨露。出自北宋詞人萬俟容詠創作的《三台·清明應制》。

全詩(節選)如下: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

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譯文如下:

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宮苑關不住陽春,春光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細柳垂絲絲金縷,東風平和靜穆。望壯麗宮闊高聳入雲,那並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麼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1)賞春海棠擴展閱讀:

這首詞使用賦法極力鋪敘京都清明的節序風光。

第一片以寫景為主,並總敘太平盛世景象。

第二片轉入具體描寫,寫出鶯歌燕舞、各色人物遊冶歡樂的情形,間以景物點染,筆調明快。

第三片描繪清明時節宜人而往往陰晴不定的天氣,極有情味,並化用韓翃《寒食》詩意,切合節令,歸結到宮廷生活景象。鋪敘勾勒,層次分明,語言雅潔富麗,修飾精工自然。

② 有關春寒的詩句

1. 關於春寒蘭的詩句

2. 關於春寒的詩句
關於春寒蘭的詩句 1.《春寒》)全詩詩句
春寒

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經是新花嫩葉裝點著春光了。這時候,人們所希望的是風和日麗,蜂蝶紛紛,把春光點綴得更加濃郁。可是事情常常不如人意, 如果寒潮夾著風雨侵襲來了,就會發生「倒春寒」,這些花兒葉兒就要遭受摧殘。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在北宋「靖康之難」中避兵到了巴陵(今湖南嶽陽),借居在一個小園里,自號「園公」。他在花園里守護和培育花木,在料峭春寒之中,不免憂心仲仲(chōng),關心著百花的命運。

「二月巴陵」,指明了地點和時間。「日日風」,可見春寒的持續。說「風」也包括了「雨」,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把風雨兩字拆開來,這里和第四句互相照應。在風雨不斷地侵凌下,已經開放了的花朵就會飄零,未曾開放的蓓蕾也不會吐蕊,春光就蕭索了。這種沒完沒了的壞天氣,對春天的新花嫩葉來說,是一場災難。「了」,完結。「怯」,害怕。「怯園公」 是倒裝句法,就是「使園公擔驚害怕」的意思。下面,筆鋒一轉,寫出一個振奮人心的情景來了,不料在這非常惡劣的天氣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風雨中開放,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足見天地之間的生機是扼殺不了的。海棠, 在唐宋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名花。因為它非常嬌嫩,有人用它來形容女性的嬌柔,所以詩人對鮮紅的花朵是用「胭脂色」來形容。這樣的花枝,受得了寒鳳冷雨的侵凌嗎?不能不令人擔心。可是,在雨昏雲暗的景色中,卻看到海棠花挺身獨立,雖然寂寞,但也昂揚,自己的「胭脂色」會被沖刷掉, 也毫不可惜。這兩句詩中所流露的心情,是驚訝和喜悅!

草木是沒有情感的。它的開花,並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詩人賦與它感情,認為此時此地冒寒開放,表現了一種剛健挺撥,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於是,在「蒙蒙細雨中」「獨立」無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這兩句把海棠刻畫得生氣勃勃,正是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情懷。

「靖康之難」,對宋朝統治下的漢族人民,當時的確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變動。陳與義在流離奔走之中,有著凄涼慷慨的情懷。他的某些詩篇熱情歌頌了民族反侵略戰爭。這首詩雖然是寫的雨中的自然景色,也同樣反映了時代的戰斗氣息。
2.描寫春寒料峭的詩句有哪些
可以參考如下詩句:

一、

《春寒》

宋 · 楊萬里

春寒盡解粟人膚,敢傍吾儕酒琖無?

二、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 秦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三、

《念奴嬌·春情》

宋代 · 李清照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四、

《春寒》

唐 · 徐凝

亂雪從教舞,回風任聽吹。

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條欺。

五、

《春寒》

宋 · 胡仔

小院春寒閉寂寥,杏花枝上雨瀟瀟。

午窗歸夢無人喚,銀葉龍涎香漸銷。

六、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宋 · 蘇軾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七、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宋 ·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八、

《長恨歌》

唐 · 白居易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九、

《江城子·賞春》

宋 · 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

十、

《未展芭蕉》

唐 · 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拓展資料

春寒料峭

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釋義:形容春天異常寒冷的天氣。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近義詞:初暖乍寒

反義詞:春暖花開

造句:

1、春天已經來臨,可春寒料峭,我絲毫沒有感到春的暖意。

2、人們常說:春寒料峭,殊不知初冬寒冷。

3、北國還在春寒料峭,南國已然綠色滿園。

4、春寒料峭,風雨凄凄。

5、春寒料峭,老人謹防腦出血。
3.關於蘭的詩句古詩
華 岩《蘭》

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鳳翰《題鄭板橋畫蘭陳溉夫畫松》

溉夫畫鬆鬆支離,板橋畫蘭蘭離披。

蘭離披,蘭有香,松枝拂之松風長。

披風坐,北窗涼,老奴消受太清狂。

黃 任《題畫蘭》 (三首)

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痗。

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養綺石,源清者香遠。

君從輞川來,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寫蘭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蘭花冊頁》 (三首)

迷離蕭艾露風寒,千古英雄淚不幹。

擱筆沉吟談往事,橫琴未必調猗蘭。

楚畹清風涌筆端,廿年作客與盤桓。

自憐不唱猗蘭曲,萬葉千花供世看。

問天莫笑總無知,也惜幽蘭鬢漸絲。

當戶已愁鋤欲盡,入山又恐負芳時。

汪士慎《蘭》

幽谷出幽蘭,秋來花畹畹。

與我共幽期,空山欲歸遠。

《空谷清音圖冊頁》

蘭草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雲深。

春風歲歲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鱔《水墨蘭蕙》

夏淺春深蕙作花,一莖幾蕊亂橫斜。

雖然不及幽蘭品,百畝齊栽願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寫芳菲,只少盆栽與石圍。

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金農《畫蘭》

雨過深林筆硯涼,女蘭開處卻無郎。

柔箋駢穗多纖態,不數金陵馬四娘。

繆公恩《露蘭》

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珠。

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蘭為儀封先生作》

幽蘭發空谷,蔚為王者香。

香風滿四野,素姿凝清光。

脈脈含深情,獨立遺眾芳。

何堪蕭與艾,結交當道傍。

蕭艾滋露華,幽蘭罹嚴霜。

光風一以轉,采采充佩裳。

鄭燮《題半盆蘭蕊圖》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發泄,不畏凋殘。

《題來蘭》

兩盆蘭草,一晚一早。

先後得花,春末夏曉。
4.春寒料峭的詩句
1、《春寒》宋代: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解釋: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

2、《長恨歌》唐代:白居易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解釋:春寒料峭時,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

3、《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解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4、《念奴嬌·春情》宋代:李清照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解釋: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垂得低低。

5、《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宋代:吳文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解釋:料峭的春寒中,我獨自喝著悶酒,想借夢境去與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

6、《千秋歲·水邊沙外》宋代: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解釋: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氣悄然盡退。

7、《別嚴士元》唐代: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解釋:水國的天氣帶著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陰,忽好忽壞;在這春風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蘇州城外。

8、《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宋代:姜夔

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解釋:來到繁華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點寒冷氣候,看完了燈的遊人們,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9、《洞仙歌·雪雲散盡》宋代:李元膺

早佔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解釋:及早地佔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樂追歡,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紅顏渾身自然溫暖。

10、《江城子·賞春》宋代: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

解釋:初春細細微微的小風夾雜著小雨還有一點寒意,在酒樽前剛想暢飲,卻回憶起以前的歡樂時光。

11、《未展芭蕉》唐代: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解釋: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澤光潤,彷彿翠脂凝成的蠟燭一般,卻沒有蠟燭的煙塵,超凡脫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時候,芭蕉還未開放。

12、《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宋代:蘇軾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解釋:初春的嚴寒里,十天來我未曾走出家門,不知道江邊柳絲,已搖曳著新的青春。

13、《春園即事》唐代:王維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解釋:昨夜雨濕蹬上輕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舊棉袍。
5.關於贊美蘭的詩句
愛新覺羅.玄燁《秋蘭》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昔人稱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程 樊《詠懷》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曹 寅《冬蘭》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贊美蘭花的詩句 蘭 花 詩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表面贊美蘭花,實際上說明自己志向清高遠大。)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蘭花本是生在幽谷當中無人得見,一個朋友在東軒種了些,拿來送我。 它的香氣能解除繁穢,更讓人憐愛的是它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

根扎在在密石邊上秋天早早的開了花,一叢叢葉子靠著修竹有中午的陰涼。 我想弄來蘼蕪香草與它共在堂下,那就經常可以看到楚辭詩句中的意境了。

贊美蘭花。) 同上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借蘭花表達自己的清高不流於俗。)

詠 蘭 元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贊美蘭花。) 蘭花 明 劉伯溫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表達詩人本身懷才,但顯得高遠。) 著色蘭 明 張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灕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蘭花 明 孫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 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

(表達詩人志向清高遠大。) 蘭花 明 薛網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表達詩人的清高。)

蘭花二首 明 李日華 燕泥欲墜濕凝香,楚畹經過小蝶忙。 如向東家入幽夢,盡教芳意著新妝。

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寫蘭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種,還憐出谷香。 不因風力緊,何以度瀟湘。

折枝蘭 清 鄭板橋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

山頂妙香 清 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深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閑,來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蘭 清 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題 畫 蘭 清 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蘭 花 彷彿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並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 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幽 蘭 唐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詠同心蘭四絕句 清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蘭 花 清 秋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6.求寫春天蘭花的詩句
春寒偶書

年代:【宋】 作者:【劉子翚】

浮雲匿晨暉,雨雹驚春晝。

天公號令乖,陰晴變何驟。

小徑踐芳泥,通渠走寒溜。

風顛萬木偃,氣凜重幃透。

鵷鸞護巢翔,奈此群雛幼。

擁爐烏薪然,雙手慵出袖。

褰幃望空明,屋角見遙岫。

良朋不可招,塊處慚孤陋。

青青桃葉長,奕奕蘭花秀。

長吟曷咨嗟,佳辰去難又。

蘭花

年代:【宋】 作者:【潘牥】

長身大葉聳叢叢,生處雖殊臭味同。

全帶安期溪澗碧,微偷勾漏箭砂紅。

聞名久向騷經內,識面翻從要服中。

等中海山閑草木,東皇一雇便春風。

次韻梅中

年代:【宋】 作者:【汪晫】

梅熟雨初過,虛堂枕簟涼。

心閑世自古,事簡日偏長。

藕葉度清氣,蘭花留晚芳。

正巾堪一笑,發短自僧光。

蘭花

年代:【宋】 作者:【王邁】

見山堂里小春寒,觴政詩囊甚有歡。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寫猗蘭。

直須博都去紉佩,只欠香來劣可餐。

菊磵一枝光灑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

年代:【宋】 作者:【李曾伯】

行盡離騷國,春深未見蘭。

容非隱君子,甘老蕨薇間。

暝色

年代:【宋】 作者:【劉克庄】

暝色千村靜,遙峰帶淺霞。

荷鋤歸別墅,乞火到鄰家。

疏鼓聞更遠,昏燈見字斜。

小軒風露冷,自起灌蘭花。

關於春寒的詩句 1. 春寒料峭的詩句
1、《春寒》宋代: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解釋: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

2、《長恨歌》唐代:白居易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解釋:春寒料峭時,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

3、《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解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4、《念奴嬌·春情》宋代:李清照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解釋: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垂得低低。

5、《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宋代:吳文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解釋:料峭的春寒中,我獨自喝著悶酒,想借夢境去與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

6、《千秋歲·水邊沙外》宋代: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解釋: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氣悄然盡退。

7、《別嚴士元》唐代: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解釋:水國的天氣帶著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陰,忽好忽壞;在這春風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蘇州城外。

8、《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宋代:姜夔

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解釋:來到繁華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點寒冷氣候,看完了燈的遊人們,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9、《洞仙歌·雪雲散盡》宋代:李元膺

早佔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解釋:及早地佔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樂追歡,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紅顏渾身自然溫暖。

10、《江城子·賞春》宋代: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

解釋:初春細細微微的小風夾雜著小雨還有一點寒意,在酒樽前剛想暢飲,卻回憶起以前的歡樂時光。

11、《未展芭蕉》唐代: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解釋: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澤光潤,彷彿翠脂凝成的蠟燭一般,卻沒有蠟燭的煙塵,超凡脫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時候,芭蕉還未開放。

12、《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宋代:蘇軾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解釋:初春的嚴寒里,十天來我未曾走出家門,不知道江邊柳絲,已搖曳著新的青春。

13、《春園即事》唐代:王維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解釋:昨夜雨濕蹬上輕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舊棉袍。
2. 《春寒》)全詩詩句
春寒

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經是新花嫩葉裝點著春光了。這時候,人們所希望的是風和日麗,蜂蝶紛紛,把春光點綴得更加濃郁。可是事情常常不如人意, 如果寒潮夾著風雨侵襲來了,就會發生「倒春寒」,這些花兒葉兒就要遭受摧殘。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在北宋「靖康之難」中避兵到了巴陵(今湖南嶽陽),借居在一個小園里,自號「園公」。他在花園里守護和培育花木,在料峭春寒之中,不免憂心仲仲(chōng),關心著百花的命運。

「二月巴陵」,指明了地點和時間。「日日風」,可見春寒的持續。說「風」也包括了「雨」,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把風雨兩字拆開來,這里和第四句互相照應。在風雨不斷地侵凌下,已經開放了的花朵就會飄零,未曾開放的蓓蕾也不會吐蕊,春光就蕭索了。這種沒完沒了的壞天氣,對春天的新花嫩葉來說,是一場災難。「了」,完結。「怯」,害怕。「怯園公」 是倒裝句法,就是「使園公擔驚害怕」的意思。下面,筆鋒一轉,寫出一個振奮人心的情景來了,不料在這非常惡劣的天氣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風雨中開放,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足見天地之間的生機是扼殺不了的。海棠, 在唐宋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名花。因為它非常嬌嫩,有人用它來形容女性的嬌柔,所以詩人對鮮紅的花朵是用「胭脂色」來形容。這樣的花枝,受得了寒鳳冷雨的侵凌嗎?不能不令人擔心。可是,在雨昏雲暗的景色中,卻看到海棠花挺身獨立,雖然寂寞,但也昂揚,自己的「胭脂色」會被沖刷掉, 也毫不可惜。這兩句詩中所流露的心情,是驚訝和喜悅!

草木是沒有情感的。它的開花,並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詩人賦與它感情,認為此時此地冒寒開放,表現了一種剛健挺撥,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於是,在「蒙蒙細雨中」「獨立」無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這兩句把海棠刻畫得生氣勃勃,正是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情懷。

「靖康之難」,對宋朝統治下的漢族人民,當時的確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變動。陳與義在流離奔走之中,有著凄涼慷慨的情懷。他的某些詩篇熱情歌頌了民族反侵略戰爭。這首詩雖然是寫的雨中的自然景色,也同樣反映了時代的戰斗氣息。
3. 春寒(古詩)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

簡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其實,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聖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緻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因此,頭兩句的「風」「寒」就不僅僅是自然界的風寒,更主要的是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風飄絮」,詩人則「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後兩句詩人用類似於刻劃松、梅、菊、竹的手法來寫海棠,說它傲然「獨立」於風雨中,哪怕有損於自己美麗的「胭脂色」。海棠的風骨和雅緻得到充分的表現。詩人點化杜甫的「林花著雨胭脂濕」,別創意境,不但更具風致,而且更具品格。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雅緻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上乘之作,這就是詠物詩創作的訣竅。

譯文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料峭的春寒,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看,在風雨的侵襲之下,已經開花的花朵凋零了。尚未綻開的蓓蕾不吐艷了。園林中的新花嫩葉全在寒風冷雨中蕭瑟。這怎不叫人擔心害怕呢!瞧,那邊短籬旁,嬌嫩的海棠,居然毫不吝惜自己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燦爛地開放著。
4. 描寫春寒料峭的詩句有哪些
可以參考如下詩句:

一、

《春寒》

宋 · 楊萬里

春寒盡解粟人膚,敢傍吾儕酒琖無?

二、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 秦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三、

《念奴嬌·春情》

宋代 · 李清照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四、

《春寒》

唐 · 徐凝

亂雪從教舞,回風任聽吹。

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條欺。

五、

《春寒》

宋 · 胡仔

小院春寒閉寂寥,杏花枝上雨瀟瀟。

午窗歸夢無人喚,銀葉龍涎香漸銷。

六、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宋 · 蘇軾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七、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宋 ·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八、

《長恨歌》

唐 · 白居易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九、

《江城子·賞春》

宋 · 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

十、

《未展芭蕉》

唐 · 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拓展資料

春寒料峭

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釋義:形容春天異常寒冷的天氣。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近義詞:初暖乍寒

反義詞:春暖花開

造句:

1、春天已經來臨,可春寒料峭,我絲毫沒有感到春的暖意。

2、人們常說:春寒料峭,殊不知初冬寒冷。

3、北國還在春寒料峭,南國已然綠色滿園。

4、春寒料峭,風雨凄凄。

5、春寒料峭,老人謹防腦出血。

③ 輕風吹柳綠如絲,海棠庭院來雙燕,作者是誰

出自明.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蓮花洞木母逢災。

吳承恩(約1500—1583年,一說約1506—1580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文學家,南直隸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一說安徽桐城人。祖籍安東(今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其喜愛神話故事。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舉為歲貢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遷居南京,賣文為生。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辭官歸去。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

近現代學者認為吳承恩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的最後完成者。

(3)賞春海棠擴展閱讀

吳承恩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最後完成《西遊記》。由於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吳承恩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吳承恩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吳承恩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西遊記》就是以「唐僧取經」歷史事件為藍本,經過藝術加工反映明代社會現實的一部志怪小說。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除了《西遊記》外,吳承恩還寫過一部短篇小說集《禹鼎志》。這是寓有鑒戒意味的短篇志怪小說,不過已經失傳,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熱點內容
牆上綠植模型 發布:2025-05-19 18:01:44 瀏覽:403
向應綠植基地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991
玫瑰型自身敏感性皮炎 發布:2025-05-19 17:45:59 瀏覽:725
迷你紫蘭花 發布:2025-05-19 17:43:49 瀏覽:776
茶花姑作用 發布:2025-05-19 17:43:07 瀏覽:441
小芳向朋友學習插花 發布:2025-05-19 17:41:52 瀏覽:673
一朵白薔薇的讀後感 發布:2025-05-19 17:32:36 瀏覽:662
櫻花oct 發布:2025-05-19 17:31:03 瀏覽:632
做立體櫻花 發布:2025-05-19 17:31:02 瀏覽:286
櫻花簽到 發布:2025-05-19 17:29:12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