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馬蘭花
① 鮮花開遍淺夏的原野的散文
喜歡上五月的鮮花,還是在少女時代,在讀過了楊沫先生所著的《青春之歌》之後。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息!」
這句歌詞之後,是作者的敘述:「……天剛亮道靜就起來了。一個人走到學校附近的曠野里,一邊散步一邊唱起歌來。走到一座孤墳前,她低聲地唱起了《五月的鮮花》……」
如果說有哪一首歌曲,在我的腦海耳邊,回盪縈繞得時間最久遠,最清新,出現得頻率最多,得到的愛戀最厚的話,應該就是這首《五月的鮮花》了。因為自然界兜兜轉轉,每一年都要經過五月。每一次看到五月原野上星星點點的鮮花,自然就會哼起這首歌耳熟能詳的開頭句,並且記起了這些鮮花,曾經是由志士的鮮血澆灌和染紅,由此也會提醒自己今天的安然時光來之不易。進而會更加地熱愛我們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也包括五月開遍原野的鮮花了。
走進五月,夏天也就淺淺地展開了。那些曾經風靡一時、占據了所有人眼眸的灼灼夭夭、嫵媚嬌俏、絢爛璀璨、美到令人詞窮的桃李梅、櫻梨杏等花們,就會紛紛低眉順眼地飄離枝頭,黯然神傷地零落成泥。或因一場偷襲的春風,一夜寡情的春雨,而魂飛魄散。即使沒有春風春雨的摧殘,也會因為它們的使命或短命,而被急催著給果實讓位。令人常常在驚艷於它們美麗的同時,又感嘆著它們的紅顏薄命,僅幾日的燦爛芳華和億萬人的寵溺之後,就跨過了一季的輪回。即使來年仍然會桃紅梨白櫻艷,卻也已經不是今年的這茬花這些蕊了。
而常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馥郁著我們的美麗心情,美好生活的,反倒是房前屋後,溝旁欄邊,地面上,原野里,道路旁、山坡上的那些宅花野花了。正如【宋】廖行之詩中所言:草木送春歸去後,山花種種自然開。略無醉倒遊人至,自有交情戲蝶來。
都說花無百日紅,那是僅就花的個體或種類而言的。那些成株成片滿坡滿畈的宅花野花們,它們或以家族的形式存在,或以姊妹的身份對排,或以枝蔓的姿勢攀爬,或以士兵的隊列行進。自然就有了先發的後長的,有如家族般幾世同堂的,就有了大小高矮的次序,有了老邁與鮮嫩之分別,有了祖母與孫女的輩分,有了志士一般前赴後繼的備份和氣勢。這樣一來,每一種宅花野花,如果不是因為有秋霜這個辣手摧花的傢伙出現,我們又怎麼敢保證它們不會開到地老天荒呢?
毛骨朵花兒、馬蘭花兒那些野花中的尖兵在四月里就已經開放。進到五月,毛骨朵花兒,大多都已經是頂著滿頭絲絲縷縷白發的老嫗了。馬蘭花兒倒是還在前赴後繼的,大有開到老秋的盡頭。房前屋後最先綻放的是那些耐寒的,大朵大朵的粉色芍葯花兒,和開成心形、一串串的粉色荷包花兒,它們就像最精準的生物鍾一樣,總是准時准點兒地在房前屋後拋頭露面,最先吸引著人們的眼眸,並把夏天的訊息帶給大家。
原野上其它的野花們,也急不可耐地競相吐珠綻蕊怒放,生怕被春天給扯住尾巴,趕不及赴夏天的邀約、盛宴一樣。蒲公英已經在最美四月天里,偷偷地露了一小臉兒。如今走進了五月,它們就由之前的單兵作戰,而改為大隊列集體藝術舞蹈。黃花有黃的明媚,白花有白的潔凈。即使已經在人們眼前開放了幾千年,可還是能帶給人們季節的喜悅。
然後那些矢車菊、紫花地丁、黃花地丁、旋復花兒、柳葉刺蓼、蛇鞭菊、琉璃草、紫雲英、太陽花都浩浩盪盪擁擠而來,幾日的工夫就開滿了田間地壟,溝旁水畔。它們沒有牡丹的富貴,沒有玫瑰的多情,沒有鬱金香的金貴,沒有櫻花的爛漫,就小小的花朵,細嫩的身段,淺淡的容顏,名字雖美,但很多人並不能對上號。但它們絲毫也不自輕自賤,自貶自低,淺夏一到它們就適時開放,兀自芬芳。即使被人畜踩踏,被車轍碾壓,也會努力地自我療傷,倔強立起。
最喜歡那些紫顏色的小花了,彷彿帶著一種夢幻的色彩,妖姬一樣的美麗。雖然都長得小小巧巧、嬌嬌俏俏、丁丁香香的,但卻絲毫掩蓋不了它們骨子裡的那份妖冶,那些美麗的小心思。有野勿忘我、櫻草花,各種鳶尾花,薰衣草、紫花地丁,馬蘭花,矢車菊、風信子、都是我數十年的老朋友了,只是名字有許多是後來才對上號的。每次遇見它們,我都忍不住要伸出手去,采上幾朵兒,看前後沒人就偷偷地戴在耳畔,過來人就做了賊般地偷偷取下,臉上的紅暈要半天才褪去。
這時候山坡上的野花也開始裂開嘴笑了。火紅的野百合,粉嫩的野刺玫,淡藍的鈴鐺花兒,有的山坡還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杜鵑花,更有許許多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兒,常常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我常常會將各種山花和野花采來一束,紮成一個美麗的花環,戴在頭頂,又美麗,又遮陽。有時候還能惹來蝴蝶、蜻蜓立在上面,當然還有那些小小的蜜蜂。這時候我就會靜靜地站立在那裡,彷彿自己真的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綻放在草木之間,芬芳而冶艷,散發出幽幽的芳香,任憑那些蝴蝶蜻蜓蜜蜂采蜜玩耍。
這些野花山花,如同五彩雲霞一樣或灑落在原野,像繁星一樣鑲嵌在山坡,也如一顆顆的彩色紐扣,撒在路旁,它們歡樂自在地開放,不因沒有多少人看見,沒有多少人欣賞,而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只要有陽光有水分有養料,它們就會安分地守在上帝將它們安放的位置,徑自嫵媚,自得其樂。用自己微小的身體、微弱的光芒,為這個世界增光添彩,帶給遇見它的每個人以微小的幸福和快樂。
在原野里的野花帶給我們美妙享受的同時,房前屋後的宅花也帶給了我們萬般的溫馨和回憶。
母親在世時,即使園田地再少,門前小院子里也會辟出一塊小小的花園,栽種上五顏六色的,母親所喜歡的鮮花。如大麗花、雞冠花、萬年紅、步登高、餑餑團子、芨芨草、掃帚梅、胭粉豆、百合花等等。每到夏天,這些盡情開放的鮮花,都會給我們貧瘠的童年生活,粉飾上一層亮麗的色彩,使母親那累彎了的腰身,也似乎有了舒適的感覺,布滿皺紋的臉上也會展開少見的笑容。那些花兒,雖然沒有名花的貴氣,沒有高居枝頭的那些花兒妖嬈,但它們質朴,接地氣兒,有生活的氣息,有煙火的味道,令我們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有家的氣息在裡面,有幸福的滋味在裡面,有希望的色彩在裡面,既裝飾了我們被貧窮擊打得千瘡百孔的家園,也馥郁了我們每一個夏夜的夢境,我們怎能不喜歡呢?
正如有詩人所寫:籬邊路側小花蕾,偎草婀娜何者誇?雅賞原非凡俗子,性靈堪媲殿前葩。
夏日裡最喜歡的,還有那無論走在公路還是鄉道,無論是在家居還是在野外,都隨處可見的掃帚梅,即格桑花兒。格桑花因為它的質朴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於近些年來被交通道路部門選做了護路花,開遍了縱橫大地的每條道路的兩側。格桑花的花語是珍惜眼前人。可見它真的很適合做護路花。只見那些或深粉淺粉或深紫粉白的格桑花兒,溫柔而又謙遜地開在路旁,隨著每一陣風來,或活潑地載歌載舞,或低眉順眼恭恭敬敬地,向過往車輛行人點頭致意,傳遞著心中美好的願望。提醒著路人要注意路況,且行且珍惜。每次看到它們我的心都軟軟的,暖暖的,相信其他路人和乘車人也會是一樣的感覺,既感受到了美,又吸取了能量和愛,在前行的路上會更加聚精會神,會更充滿了力量。
夏日的鮮花,從五月啟程,一直往前延展開放。無論是一株莖兒,還是一根藤兒,只要開了頭,大多都會開放到老秋。如果說它們是一個家族,那麼母親一代開放過了,兒女們就會相繼頂上。然後是更小一輩的接續,很可貴的精神。如果是一根藤蔓,如打碗花(喇叭花)等,它們拔節的速度則更快。因為喇叭花都是早上開,下午就合上了,這種花的壽命更短。但是它們的藤蔓繁殖得更快,存活的時間最長,每天太陽升起,又是精精神神美好的一片。只要是不下霜,它們就能一直開下去,延續生命似乎成了它們的職責。它們崇尚的是生命的活力,是花開得久遠,而不是爭奇斗艷,競相芳菲。它們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有著超強的使命感,珍惜著上天所給予它們開花的權力和機會,正像人類堅守著自己的職責一樣。就如宋代詩人趙蕃的《野花》所寫:野花吐芳不擇地,幽草吹馥寧只春。
喜歡田野里的野花,可能與自己的平凡有著直接的關系。寧靜、淡泊、安然、喜樂,這也是我這一生所崇尚的。不追求有大功名,大成就,因為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我只希望能以自己所學所能,為這個社會添塊磚,加片瓦,發簇光,增點熱。做好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然後再盡力地向周圍撒一些善良、仁愛、和平、無私的種子,讓愛遍地開花。盡量做一個正直的人。這或許就是我與野花的相同之處吧。為此,我很開心,也很滿足。
② 馬蘭花隨筆散文
「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請你現在就開花,把幸福的人兒找回家……」
兒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是一部美術製作片《馬蘭花》。記得我小時候就看過這部電影,對於電影里的故事,倒是沒多大印象,而一直刻在我腦海里的,是一朵藍格盈盈的馬蘭花。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家門前的一條小渠邊,栽滿了馬蘭花。爸爸說,那是奶奶回老家時移植回來的幾棵。馬蘭花繁殖能力強,長了十幾年,一叢叢一簇簇,長滿了整個溝坡,還有一些延伸到了小路上,被人踩來踩去,卻依然在來年的春天裡開出最漂亮的花。那一朵朵淡藍色的花瓣在晨風中搖曳,藍中透紫,不濃不艷,像極了樸素典雅的農家姑娘。
那時候的農村,還是農業合作社,人們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誰有心思去在意那些花花草草。可對於孩子們,尤其像我這樣的女孩,對於花草卻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愛。每年春天,當田野里的各種野花張開明媚的笑臉,我和一群扎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們,跨個竹籃,拿把小鏟子,奔跑在綠茸茸的田野里。那水靈靈的蒲公英,胖嘟嘟的苦苦菜,又肥又大的豬耳朵,都是我們最愛的野菜。吃了一個冬天的鹹菜疙瘩,這些新鮮水嫩的野菜就成了人們飯桌上的焦點。
采滿了野菜,該是撒開腳丫子玩耍的時候了。這時候,那些開在田間地頭溝渠邊的各色野花就是我們眼裡最美的景緻。蹲下身子邊玩邊采,一會就能采滿一大把,折幾根柳條,編一個草帽,把各色各樣的野花也精心地裝扮在草帽上。唱著奶奶教會的童謠,一個個瘋丫頭伴著夕陽,帶著桂冠,在鄉間的小路上排成長隊,開開心心地往家走,惹得幹活的人們哈哈大笑,而我們卻自豪地像一個個小公主,現在想起兒時的自己,嘴角還會不自覺地上揚。
我是不會直接回家的,還得去接小妹呢,而此時的小妹,還在奶奶的懷里呢。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已經不和奶奶住一個院子里了。在我三歲的時候,二叔娶了老婆,新娶的二嬸是個厲害角色,剛過門幾個月,就攛掇二叔鬧分家。爸爸是老大,他們卻硬要我們搬出去住,幸虧有個本家叔叔去了外地安家落產,臨走把他家兩間草屋托給爸爸照管。爸爸媽媽老實,和二叔二嬸纏不過,就帶著三個孩子搬出來,從此跟奶奶不在一個屋檐下了。
二嬸過門後,相繼生下兩個兒子,二叔二嬸在農業社勞動,兩個堂弟都得奶奶帶。我們搬家後兩年,媽媽又生下了小妹,大姐跟著媽媽在農業社勞動,哥哥上學,照顧妹妹的責任,就落在小小的我的身上。
每天早上,我背著小妹順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二叔家裡,把妹妹也交給奶奶帶,我則和村裡一些不上學的小丫頭們去打豬草,挖野菜。
奶奶一人帶三個小孩,還要給二叔二嬸做飯,喂雞喂豬。在我記憶里,奶奶總是穿一件黑色的長長的大襟衣裳,惦著小腳,佝僂著背忙裡忙外,眼睛裡老是汪著眼淚,時不時地用粗糙的手指抹一下,臉上留下一道淚痕。
奶奶拿一塊破單子,鋪在門前的小路上,讓三個孩子坐成一圈,她也坐在土坡上,他們身後就是那一叢叢長得濃密茂盛的馬蘭花。馬蘭花的葉片長長的窄窄的,像韭菜葉一樣,又細又長,還很柔韌。奶奶摘兩朵剛開的花扎在小妹的辮子上,然後轉身再掐上一把馬蓮葉子,(其實我們那時候一直叫它馬蓮花的,後來看了那部電影里才知道它的學名叫馬蘭花。奶奶說她娘家的地名叫馬蓮墩,在古浪山裡,那裡的山坡上到處都長滿了馬蓮,春夏季節,漫山遍野都是一片藍盈盈的馬蓮花)。奶奶挑四根長長的葉子在手裡,先互相對折,穿插在一起,做個小小的底座,隨著那一根根上下翻飛的綠葉,不一會,奶奶粗糙的掌心裡就會出現一隻碧綠可愛的小馬駒,奶奶還用小木棍給小馬駒插上四條短短的腿,放在地上用手推著走,逗幾個小孫子玩。
看到我提著沉甸甸的小藍子跑來,奶奶總會心疼地撩起自己長長的大衣襟,給我擦去臉上的汗水。我摘下頭上的花環遞給妹妹玩,再把藍子里的野菜分出一大半給奶奶留下。我知道二叔和嬸子的臭脾氣,奶奶要是給他們飯菜做得不好,准會挨罵的,他們才不管奶奶帶著兩個孩子,是沒辦法給他們去挖野菜的。
看我提著藍子要跑,奶奶總會從衣襟上大口袋裡摸出一隻最大的.小馬駒遞給我,又像變魔術一樣從草葉下面拿出一把採好的馬蘭花放在我藍子里。奶奶知道我喜歡花,隔幾天就會給我采一大把,讓我回去插在罐頭瓶子里,注滿清水,能開好幾天呢。
我們現在的家和奶奶住的原來的家隔著六七百米,雖然不是很遠,可沒有平坦的路,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水溝,水溝兩邊都栽滿白楊樹,人走在水溝邊窄窄的小徑上要小心翼翼。我太小,不能提著籃子再背著小妹回去,只能先飛快地把菜送回家,再來接妹妹。若是接晚了,被嬸子知道了奶奶給我們領小妹,指不定會怎麼罵奶奶呢。
夏天的時候,村裡澆地,小小的水溝里淌滿清凌凌的水,奶奶坐在小渠邊,一層一層解開長長的裹腳布,再脫下那雙用白布縫成的長襪子,就露出一雙小小的腳丫子。那可是典型的「三寸金蓮」,腳被裹得變了型,腳後跟寬,到了腳趾那裡就成了尖尖的,腳趾尖幾乎重疊在一起。奶奶把小腳丫放進水裡洗干凈,我用摘來的野芹菜一片一片塞進奶奶的腳趾縫里。那腳趾縫都被捂爛了,紅紅的,看得我心疼。我一直不明白,奶奶這么小一雙腳丫子,要怎麼撐得起那樣一個笨重的身體?奶奶還要整天忙來忙去幹活,奶奶的小腳,該有多累啊。
有一次,二叔他們養的一口大黑豬掙斷繩子跑出來,奶奶怕豬拱了門前的莊稼,二叔回來會罵,就邁開小腳跑去追。好不容易追到了,奶奶抓住鐵繩往回拉,那豬力氣大,把奶奶一下拖倒了,奶奶的手上被鐵絲擼掉一大塊皮,獻血直流。我看到奶奶手上的血跡,「哇」地一聲大哭,奶奶抓一把土掩在傷口上,沖著我笑:「花花甭哭,奶奶不疼!」可我看到奶奶的眼角也有淚花在閃啊閃。
那天晚上,我問媽媽,能不能把奶奶接到我們家來啊,二叔和嬸子對奶奶不好,經常罵奶奶。可媽媽冷著一張臉說:「你個小丫頭片子懂什麼,你二叔和嬸子指著你奶奶給他們領娃幹活呢,怎會讓你奶奶來我們家,你忘了前兩年我們是怎麼被他們趕出來的嗎?」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那時候我眼裡,只能看到奶奶越來越彎的腰,奶奶眼裡閃著的淚花,奶奶那張爬滿皺紋的臉上的凄苦,可是,面對大人們的世界,我無可奈何。
後來,我上學了,去奶奶那邊的時候也漸漸少了,那時候土地已經承包到戶,嬸子在家裡的時間也多了,每次當我跨進他們的院子,她總會給我甩個冷臉,還會指桑罵槐地罵一些難聽的話。我已經懂事了,知道好歹,若不是奶奶住在這個院子里,我發誓一輩子都不會再登他們家的門。
奶奶不敢和嬸子頂嘴,只能拉著我走出院門,彎下身子采上一把馬蘭花塞到我手裡,再從大襟口袋裡摸出一個已經變幹了的小馬駒揣我兜里,用粗糙的大手抹去我眼裡的淚花:「我娃不哭,奶奶好著哩,我娃好好念書……」
回到家裡,我把馬蘭花插在瓶子里,望著那藍盈盈的花,眼前晃動的卻都是奶奶的滿頭銀發和滿眼淚花。
我五年級的時候,奶奶病了,這一躺下,就再也沒有好起來。
奶奶臨終的前幾天,我和媽媽過去看奶奶。奶奶已經不能下地了,一直躺在炕上,好幾天都水米不進了,眼睛也花的認不出人來。可是,當我在奶奶的耳邊叫了聲奶奶,奶奶的眼睛立刻睜開了,用微弱的聲音喚我:「花,我的花花來了么?」
我趴在奶奶的枕邊哭,奶奶的頭發亂的像乾枯的稻草,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一張布滿皺紋的臉土黃土黃的,乾裂的嘴唇上裂開一道道口子。
媽媽打開一瓶我們帶來的罐頭,我用小勺子舀上一點點喂到奶奶嘴裡,奶奶干癟的嘴唇翕動著,兩滴大大的淚珠從奶奶眼角滾下來,也砸碎了我的心。
兩天後,七十歲的奶奶過世了,在馬蘭花盛開的四月。再也沒有人為我採下一束馬蘭花塞到我手裡,再也沒有人摸著我的小辮子慈愛地一聲聲喚我花花,窗檯上擺的滿滿的乾枯的小馬駒,會在夢里帶著我去尋找奶奶的影子。
奶奶走了,後來二叔他們翻修房子,把奶奶種的馬蘭花全埋到了屋脊下面。從此,我再也沒有看見過馬蘭花,它連同我慈愛的奶奶,被風干成了一段心痛的記憶,刻在了我的心上。
每年去給爸爸媽媽上墳,我們也會去給奶奶燒紙,望著墳頭上長滿的荒草,我總覺得奶奶還坐在院門外的小渠邊,手裡拿著一個碧綠碧綠的小馬駒,笑眯眯地望著我,在她的身後,是一簇簇藍盈盈的馬蘭花,開得那麼美,那麼美……
③ 蘭花的散文詩
1、野蘭花
作者:馬驊
滿山紫色的小火苗,
燙不傷草龍淺綠的舌頭,
卻燙傷了牛、馬回家時凌亂的蹄子,
和散漫貪嘴的蝴蝶們,
那鮮嫩的唇。
註:馬驊(1972-2004),天津長大,1991年~1996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詩歌、戲劇和小說,是復旦詩社的中堅力量,組織過多場大型詩歌朗誦會,並擔任燕園劇社社長、編劇、導演並主演了多部戲劇,2002年起一直擔任《詩生活月刊》的主編,因車禍遇難。
2、在風中
作者:杜牧野
一九八四年的西北風在西北的深秋刮,
一嗓子秦腔呼呼呼奔跑在廟兒埡,
三間瓦房蹲在落霞寨,
七隻大尾巴綿羊從南家崖上匆匆回家,
蘭花花搖著,
在粗狂的風里、在蒼涼的坡上。
村口,一位衣衫單薄的中年人,
她是誰的娘親?在等誰?
從三十里外的縣上念書歸來……
3、希望
作者:胡適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
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
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
祝汝滿盆花!
4、雪山上的花開了
作者:馬驊
山上的草綠了,山下的桃花粉了;
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蘭花紫了;
山上的野蘭花紫了,山下的杜鵑黃了;
山上的杜鵑黃了,山下的玫瑰紅了。
偷睡的年輕漢子在青稞田邊醒來,雪山上的花已經開了。
5、馬蘭花
作者:小君
你愛我,
你也愛你的馬。
你要過一輩子馬上的生活,
你說,
你就是想我,
放心不下。
走的時候,
你留給我一桿長槍,
教給我愛惜、保護自己,
還留給我一把開山的鋤頭,
讓我勤快地過活。
稱說你一定要早些回來,
你說你一定每年都回來,
我已經不年輕了,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死了。
我想,
那時候你一定不在身邊,
聽不到你的馬蹄聲。
馬蘭花還沒有開放,
山風也許會透過石縫,
在我身邊打幾個旋,
它知道我等了一輩子那匹馬了。
這個女人,
這時,
你還在遠方,
還在掛念著我,
馬蘭花還沒有開放。
註:小君(1962— )河北唐山人。1983年山東大學生物系畢業。曾參加他們文學社。1985年與韓東結婚,1988年離婚。1989年後,定居美國。詩作收入《後朦朧詩全集》
④ 贊美「馬蘭花」的詩句和散文有哪些
《馬蘭花》
春來一束紫蝴蝶,落籽隨風品質佳。
地北天南生綠葉,路旁山野放奇葩。
老狼傳說心頭記,妹妹善良仙子誇。
記憶悠長多美好,河堤摘朵馬蘭花。雨水濯洗過的馬蘭花,越發秀氣,散發出濃郁的香味。
喝飽的馬蘭花,藍油油的,婀娜多姿。
花片上滾動著的小雨珠,折射著七彩的光……
3.一切生機盎然。世界又喧鬧起來了!那些藍幽幽的花就這樣安詳、恬靜、絢麗地綻放在我明媚的眼裡,豐韻迷人,盪著浪漫的情懷。
4.清涼的微風拂面,馬蘭花的清香落在我翻騰的心潮上,濺起漣漣甜蜜。我深情地讀著幽蘭幽蘭的馬蘭花,一顆紛亂的心緒如顛簸的船,駛進了恬靜的港灣。是因為城市裡出現了幾處記憶里鄉野的馬蘭花吧。我一下子覺得這座原本討厭的城市可愛起來。
5.我陶醉在藍茵茵的蝴蝶蘭里,一種親切感湧上心尖。童年的趣事如同馬蘭花的淡淡清香飄逸在我的心扉。我彷彿看見了童年的夥伴……那時,在雨後,空氣清新的小村莊,被雨水洗涮過馬蓮的婉柔綽約的葉條,青綠青綠的。隨風輕輕搖曳。
⑤ 馬蘭花的散文
兒時的記憶是一張永遠的掛歷。雖然歷經了太多的時光,它仍然清晰地掛在我的生命里。
仍記得故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那裡的樹,是我到迄今為止都沒有再看到的那種好粗好高大。大到當年在我幼小的眼裡是那麼的一眼望不到天空。
十歲的那年夏天,我隨哥的同學去一個叫做「花場」的自然的野生大花甸子。六月的風微微地吹著,湛藍湛藍的天空,幾朵白雲悠悠地盪來盪去,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那種干凈、清透、和一塵不染。
花場,其實離我家很近,只是我平時不向其它的孩子那樣到處亂跑。所以,只有我沒有去過。走過樹木參天的後山,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四周連綿起伏的山巒,一片藍瑩瑩花海似一幅被臨摹的油彩丹青,在上有白雲悠悠,下有蔥絨綠樹中鋪展開來,那麼的開闊而漫長。
還沒有走近,一股淡淡的花香已經撲面而來,好香啊!我飛快地擠過大同學,從人群的最後一下子沖在了最前。那些大同學每天都來,所以誰也不會在乎我的舉動,迫不急待地我沖進了花海。面對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多麼的貪婪,多麼的忘乎所以。或許,沒有誰能夠真正地明白,我幼小的心將從此走上一條別樣的旅程。
那天,直到太陽下山,我才依依不捨地被哥哥他們拽回家。在路上,他們問我,丫頭,明天來不?來,我不加思索。
正好第二天是語文課,年輕的老師是一個下放的知青。她說今天的作文不命題,自己寫一篇喜歡的事。我飛快地拿出本子,昨天的花場向電影一樣奔騰在腦海里。我鄭重地寫下題目,「馬蘭花」。
好美麗的花啊,當我小心翼翼地觸摸它時才知道,我不是在做夢。這藍藍的花,這薄的幾乎被風一吹就能夠撕破的花瓣,這一群群如同躍躍欲飛的蝴蝶一樣輕靈搖曳的精靈,這就是神話故事裡的「馬蘭花」嗎?我抬頭望著兩邊高大的樹木,它們的蔥絨茂密幾乎把整個花場掩蓋起來。使空曠的天空一下子縮小成幾乎無有。只有在兩邊樹木夠不到的地方,一條沒有任何東西遮蔽的縫隙,向一條天空有意拋下的玉帶,為這片頑強的'生長在大山溝里的花海留下一個可以飛天的道路。
馬蘭花,你到底是蝴蝶還是花?這些長有兩片大花瓣在前面展翅,兩片小花瓣在後邊托舉,咋一看有點似飛不飛的馬蘭花,你真的是花還是蝴蝶?如果是花,你為何要做起飛樣子?如果是蝶,你可會沿著這條天路飛出大山?迷離中,我似乎看見那片花海已經開始了起程與飛翔。
那篇作文,被校長當作示範文在全校作文大賽上念了一遍。那時,我的母校還有初中和高中。我只記得當時校長走下講台對我說,如果這個個孩子能夠順利地讀完學業,她將是一個未來的詩人或作家。
我一直沒有去責怪任何人與命運。不去責怪父母,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把一個國家的貧窮扭轉過來。我父母愛我,從一個細胞到一個生命,這是他們給予我最好的愛。就如同我對他們的愛,至今我都保留著他們賦予我的原貌。盡管美容美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我卻不想也不能,這是我唯一可以每天從鏡子里看到父母不能夠泯滅與消失的印象。
對於命運,我始終不想評論它對我到底是薄還是厚。當我緊巴巴勉強念完小學,父親便以我是女孩為由,強硬地讓我放棄學業。我痛哭不已,我真的理解已經患了癌症的父親。那時母親的身體也已經很不好了,一家七口只靠二哥一個人供養。一個人要共仨個學生和兩個老人,我決定自學。白天去生產隊幹活,晚上學習,就那樣,我用十四歲的肩膀替二哥擔起一份負重。父親看到我這樣開始後悔了。他說,丫頭,你這樣瘦小,爸對不起你,那一刻,我看到了父親彎在眼角的淚水。
後記
寫這篇東西,是因為我人生的諸多事情都讓我無法放棄與忘記。那曾經酸甜苦辣,那逝去的少年與青春,那已經漸行漸遠的如花歲月。我多麼想真誠地說一聲,我天清水藍的故鄉啊,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締造者,我是多麼的愛你。就如同愛我的父母。我也想對已經逝去多年的父母說一聲,如果有輪回,如果來生還能夠讓我選擇,我一定還做你們的女兒,還會讓今世的親情繼續延長延續.......
⑥ 贊美馬蘭花的詩句散文,
《馬蘭花》
春來一束紫蝴蝶,落籽隨風品質佳。
地北天南生綠葉,路旁山野放奇葩。
老狼傳說心頭記,妹妹善良仙子誇。
記憶悠長多美好,河堤摘朵馬蘭花。
⑦ 冬雨拾景散文隨筆
陰綿的雨季拉開了這個冬天的帷幕!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陰冷的味道,讓我的鼻子一觸到外邊的空氣,就會變得癢癢的,酸酸的,就會抑制不住的打噴嚏。一早就是陰陰蒙蒙的天,孩子懶懶的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世界發呆,似是不願相信新的一天要在這樣的霧蒙中開始。霧白色籠罩著天地萬物,隱藏了不遠處的建築和風景,平日里亮堂堂的世界變得迷濛。我記得夏日的`雨天,那是陰雲籠罩,電閃雷鳴,疾風驟雨,宛如家長會之後爸爸的臉色和脾氣。而冬日的雨天,則多是這樣,成日里陰郁著,如同失戀的女子一般,就那樣多愁善感的拉起了天地的幕簾,深藏了自己的心扉,獨自孤寂。 不,不是獨自,還有我們這些天幕之下的生靈陪她孤寂,陪她落寞。
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細雨瀝瀝,而且常常都是夜裡不經意時,會聽到窗外的滴答聲,或者整齊的「嘩嘩」聲,而放眼望去,卻是無影無蹤的。而白日里,只是偶有雨絲飄飛,打濕了女孩兒的發梢,迷濛了老先生的鏡片,滴落在湖面的漣漪中。路邊的樹葉已經是五彩繽紛,灰色,黃色,金色,綠色,集體在風中搖曳,據說已到了賞楓最好的季節呢。花壇里有被雨打風吹後的殘花,花瓣上有雨滴,有泥土,更有生命的堅強與綻放,不禁想起小時候唱的歌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地面濕漉漉著,花壇里的綠草被雨水沖刷的綠的潔凈,葉片上灑落著晶瑩剔透的雨滴,那該是這個迷濛世界最為清亮的角落。有風吹過時,葉上的雨滴便隨風滑下葉片,滴到土裡。泥土的芬芳格外清新,提醒著人們,不要被這迷濛的世界蒙蔽,其實生機依然勃發。
美麗的夏陽湖也安靜了許多,遠遠近近的建築都被塗上了灰白的色調,那是心情的色調。
氣溫還不很低,在北方而言,還是很好地溫度呢。風還不很冷,只會涼了孩子的臉蛋和小手,人們的心卻都冷了,於是早早的包裹了棉裝,索性的,就覺得冬真的已經很冷了。
有老人牽著小狗在湖邊溜達,小狗跑跑跳跳,偶爾漫無目標的吠叫兩聲。垂釣的人們依然安靜的灑下長鉤,安靜的坐在湖邊,安靜的守護這四季輪回,一湖,一桿,便是一世界了。心中有世界的人,有何懼心外世界的變幻呢?
還是會刻意的把雙手插回衣兜,還是會覺得腳尖的涼意,還是會想慵懶的賴在被窩里, 只是,提醒自己,千萬別惰了自己的心性。心中有世界的人,就不會被迷濛了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