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鯽魚多刺海棠無香

鯽魚多刺海棠無香

發布時間: 2023-02-19 01:41:03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張愛玲引用的,那麼,真正最初出自哪裡

清金聖嘆曾戲言人生三大遺憾: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

Ⅱ 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什麼意思

「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意思是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是鰣魚美味卻魚刺太多,二是海棠花美卻沒有香氣,三是《紅樓夢》精品卻沒有寫完。出自張愛玲《紅樓夢魘》,張愛玲通過對各個版本的比較和對照,考據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節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和走向,甚至推敲八十回後可能發生的故事修改情形,如賈赦和賈敬兩位老爺是為了襯托對比賈政而寫。

Ⅲ 古人每恨海棠無香,鯽魚多骨

篡改:用作偽的手段對經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
修改:改動、刪節或增添;改正,糾正修改某種錯誤的東西。
我的理解是「修改」一般都是往好的方向,而「篡改」就不一定。

Ⅳ 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

古時候,人們常稱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為「人生四大喜事」,與之相對,著名文學家張愛玲曾認為「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為人生的「三大恨事」。肉質鮮美的鰣魚在吃的時候由於小刺眾多而頗為麻煩,綠肥紅瘦的海棠卻沒有天仙一般的吸引人的香氣,這種不完美的美麗沒有構成人生的小確幸,的確是一種遺憾,可是,「《紅樓》未完」真的能夠成為一件「恨事」嗎?

張愛玲此處所說的「《紅樓》未完」是指曹公僅僅寫到了前八十回,到「美香菱屈受貪夫棒,王道士胡謅妒婦方」便戛然而止,不知後續,這也同樣是對高鶚續本的一種不滿。這樣一部令人無比神往的凄美故事,這樣一座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大觀園,那居住著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怡紅院、瀟湘館就這么再無下落,如同樓蘭古國一般,被湮沒在漫漫黃沙之中,這真的讓所有讀到第八十回的人感到了一種無盡的空虛和留戀。雖然現在的《紅樓夢》將高鶚補寫的後四十回加入,可是由於這不是曹公筆墨,還是讓人感到一種深深的遺憾。

然而,我個人認為,這樣一種遺憾,卻更能夠成為《紅樓夢》的最大的魅力,戛然而止的故事,更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讓我們每一個喜愛《紅樓夢》的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大觀園的結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故事,總比一個確定的設定要來的更加扣人心弦。

更何況,在1791年程甲本《紅樓夢》中加入了高鶚的續寫,這也說明了當時的讀者對這後四十回的認可,畢竟,就算是現代的我們,放下對續寫的偏見,僅僅抱著一個文學欣賞的態度,誰又不會在「林黛玉焚稿斷痴情」的時候掩面神傷,誰又不會在「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的時候潸然淚下呢?我們都會對鳳姐兒最終「殺死」瀟湘妃子的那一個計謀感到非常憤怒,對金陵十二釵各自的結局感到世事的無常。最終的玉帶林中掛,最終的沉酣夢醒,冤孽償清後散場又同樣是如此的令人唏噓不已。

我們都覺得前八十回曹公安排如有神助,所寫出的「探寶釵黛玉半含酸」「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等等或是令人心底心疼,或是令人莞爾一笑,又或是令人熱淚盈眶的描寫,太過吸引讀者了,那些詩詞作品,包括金陵十二釵的各自的判詞,都讓所有熱愛詩詞的人慾罷不能,但是,高鶚的作品,卻同樣做到了能夠牽動讀者的心,除了對枕霞舊友湘雲的結局和寶玉的結局似乎有些不合曹公預設,其他無論是文風還是情節,都基本走在了曹公的道路上,不也是很好的一次補寫嗎?我們讀書,看的不是作者是誰,而看的應該是內容如何吧。

其實,這種將書看到一半就不願繼續看的情況經常會發生,而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書中某一個特定的事件發生之後,比如有人說「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以及「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之後再無三國,「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之後再無梁山泊之類的話的確不無幾分道理,可是若以此為理由而覺得書中之後的內容便是「不堪入目」的的話,就確實有一些偏見了。的確,沒有關羽的三國的形勢立即發生根本性變化,招安後的梁山泊便失去了它的靈魂,可是,同樣,我們欣賞的是整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而不是符合讀者內心發展軌跡的定式小說,這也就是四大名著之所以為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了,試想,如果三國最終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一統三國,梁山泊的好漢們推翻了北宋的統治,這樣一種明顯與讀者意願妥協的結局,是否還能夠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推上四大名著的等級呢?

所以,《紅樓》未完並非恨事,因為,已經確定為曹公筆墨的前八十回給我們帶來的情感上的豐富享受,令人嘆惋的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一部神作的無窮魅力,高鶚的續本也能同樣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不同的人的筆下,凄美有著不同的味道,作為讀者,擁有《石頭記》,擁有《紅樓夢》都是一大幸事,未完的小說,給我們留下的是意猶未盡的遐想,有著「鳥鳴山更幽」的不絕的夐遠意境。

更何況,現在還並不能夠完全斷定後四十回真的為高鶚所作。胡適先生最初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時,基本依據是一、與第一回自敘的話不合,二、史湘雲的丟開。但是,單看這兩點未免有些片面,最初1791年程甲本紅樓中,程偉元和高鶚說道「使脫節零亂的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合成一部,完整無缺,如此而已,豈有他哉?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不欲掩其本來面目也」。如果是高鶚續寫,為什麼他們要費大力氣掩飾呢?俞平伯在晚年臨終的時候所說的話「胡適、俞平伯腰斬紅樓有罪,程偉元、高鶚保全紅樓有功」也表明這位「新紅學」的代表人之一最終也不認同自己以前和胡適一起的對《紅樓夢》的偏見了。

總而言之,作為讀者,我認為,無論《紅樓夢》完結,這都不應該是一件恨事,我們對完結的《紅樓夢》應抱有對續寫瑕不掩瑜的心態去欣賞這一部奇跡,而對未完的《石頭記》,我們也同樣應該覺得,無限的想像空間,也是我們靈感的發源地,能夠催生出更多深刻的思索。

酒散人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

Ⅳ 請問三大恨事,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什麼意思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意思是:海棠花雖美麗卻沒有香味,鰣魚回味道鮮美卻骨頭太多,不好下咽答;紅樓夢小說寫的好,卻沒有寫完。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意思,表示時間很少有完美的事物。

這是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的著名話頭: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很久以後才聽見說後四十回是有一個高鶚續的。怪不得……」

(5)鯽魚多刺海棠無香擴展閱讀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出自張愛玲的《紅樓夢魘》。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Ⅵ 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鯽魚多刺」還是「一恨鰣魚多刺」

是「五恨」。

朱國楨生平所恨者五事:一恨鮒魚多骨,二恨金橘多酸,三恨蒓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

詳見下文(轉):

恨事

擬管錐編
□顧思齊

造物主並不是公平的,但幸好,還不是徹底不公平——至少它沒有讓任何一種事物完美得毫無瑕疵。事實上,一種事物愈是出色,其缺憾也就愈是凸顯。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有個著名話頭:「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很久以後才聽見說後四十回是有一個高鶚續的。怪不得……」
所謂「三大恨事」,張愛玲信筆所之,記憶不確。今人蔣寅《金陵生小言》卷三匯集此類說法雲:「朱國楨生平所恨者五事:一恨鮒魚多骨,二恨金橘多酸,三恨蒓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張翼廷亦有五恨:一恨河豚有毒,二恨建蘭難栽,三恨櫻桃性熱,四恨茉莉香濃,五恨三謝李杜諸公多不能文。錢振鍠所恨三事:讀史見小人痛殺清流一也,見道學人排斥天下有才有氣之士二也,見迂腐不通人論文法詩法三也。」可見張愛玲顯然是將「五恨」誤作「三恨」了。自然,天才女作家原本不必如蠹魚考據家一般謹嚴的。
更何況,不僅作家張愛玲錯了,其實學者蔣寅也錯了。蔣先生所據未詳,而所謂「五恨」的發明者,並非明代朱國楨,實為宋代彭淵材,典出宋人釋惠洪的筆記《冷齋夜話》卷九:「淵材迂闊好怪……又嘗曰:『吾平生無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問其故……乃答曰:『第一恨鰣魚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蒓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聞者大笑,而淵材瞠目曰:『諸子果輕易吾論也。』」同卷另有一則:「李舟大夫客都下,一年無差遣,乃受昌州。議者以去家遠,乃改受鄂倅。淵材聞之,吐飯大步往謁李曰:『今日聞大夫欲受鄂倅,有之乎?』李曰然。淵材悵然曰:『誰為大夫謀?昌,佳郡也。奈何棄之?』李驚曰:『供給豐乎?』曰非也。『民訟簡乎?』曰非也。『然則何以知其佳?』淵材曰:『天下海棠無香,昌州海棠獨香,非佳郡乎?』聞者傳以為笑。」此條正可為上述第四恨的「海棠無香」作一注腳。按:《冷齋夜話》作者釋惠洪即彭淵材之侄,所記自可信據。
古人有古人之憾,我輩也有我輩之恨。生逢二十一世紀之初,在多媒體全方位的信息轟炸中,日日閑看女明星,亦得三恨事焉:一恨韓紅超胖,二恨凱莉·米洛太矮,三恨莎拉波娃無波。

Ⅶ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前人已有所嘆。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專齋夜話》。屬

海棠並非無香,五代詞人和凝就曾在《臨江仙》中寫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縠空濛。」以此來寫海棠的香,所以彭淵材說「海棠無香」,只是用來說明自己的遺憾心情罷了。

鰣魚是「長江三絕」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時不必不去鱗,鮮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蘇東坡曾評價說「此中風味勝蒓鱸」。美中不足的,便是鰣魚多刺,讓人又愛又恨。

所以,古人所說「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都是在說美中不足之事,表達心中的遺憾之情。

(7)鯽魚多刺海棠無香擴展閱讀:

張愛玲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Ⅷ 張愛玲所言平生三大恨是哪三大恨出處在何

張愛玲所言「平生三大恨」包括海棠無香、鰣魚多刺和紅樓夢未完。出自張愛玲的文學評論《紅樓夢靨》中的《紅樓夢未完》的第一段: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書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插曲之一》,《初詳〈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四詳〈紅樓夢〉》,《五詳〈紅樓夢〉》。

(8)鯽魚多刺海棠無香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紅樓夢魘》像迷宮,像拼圖游戲,又像推理偵探小說。早本各各不同的結局又有《羅生門》的情趣。偶遇拂逆,事無大小,只要「詳」一會《紅樓夢》就好了。收在這集子里的,除了《三詳》通篇改寫過,此外一路寫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沒去改正前文,因為視作長途探險,讀者有興致的話可以從頭起同走一遭。作者不過是用最基本的邏輯,但是一層套一層,有時候也會把人繞糊塗了。作者自己是頭昏為度,可以一擱一兩年之久。

參考資料網路-紅樓夢魘

Ⅸ 為什麼鯽魚有很多刺

外表進化出刺是為了自我保護,里邊的刺是魚骨,魚小刺細不好挑,所以會覺得多。

拓展資料

鯽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游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游動、覓食。


成魚鯽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另外還有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

鯽魚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最為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里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鯽魚的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鯽魚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Ⅹ 平生四恨 一恨鯽魚多刺 二恨海棠無香 三恨人情如紙 四恨小人猖獗什麼意思

他這一生只有四恨,多一恨都沒有,一恨魚刺多卡喉嚨,二恨秋海棠沒香味,其它花香撲鼻,三恨人情比低薄,沒有人情味,都是自私鬼。四恨小人太多,猖狂的防不勝防,恨啊!沒辦法改變這些,其實就是恨天恨地恨一切,就是不恨自己。

熱點內容
油茶花成分 發布:2025-05-25 08:25:46 瀏覽:902
無花果樹樁盆景造型 發布:2025-05-25 08:25:45 瀏覽:346
梨樹嫁接海棠 發布:2025-05-25 08:25:08 瀏覽:438
百合抗抑鬱 發布:2025-05-25 08:25:00 瀏覽:479
儀征荷花展 發布:2025-05-25 08:12:39 瀏覽:30
風之郁花語 發布:2025-05-25 08:11:46 瀏覽:334
525改版牡丹平民選擇 發布:2025-05-25 08:11:45 瀏覽:890
室外綠植牆效果圖大全 發布:2025-05-25 08:05:05 瀏覽:945
直立牡丹 發布:2025-05-25 08:04:31 瀏覽:110
一朵槐花簡筆畫 發布:2025-05-25 08:04:29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