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恨海棠
1. "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無骨。」是什麼意思這是古人的話,海棠沒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十二歲時便初讀《紅樓夢》,然而,她很快發現後四十回的情節變得面目可憎,索然無味。她認為後四十回的續作者是高鶚,並將其形容為「附骨之疽」,表達了對此的深深厭惡。這一觀點在當代紅學家中得到了廣泛認同,尤其是周汝昌先生,他在多篇文章中多次提及張愛玲對《紅樓夢》的深刻理解和透徹領悟,只遺憾彼此相知太淺。
張愛玲在書中提到自己的三大遺憾: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無骨,三恨《紅樓夢》未完。她認為《紅樓夢》的未完成如同海棠沒有香氣、鰣魚沒有骨頭一樣難以接受。海棠在《紅樓夢》中被曹雪芹描繪得栩栩如生,林黛玉的詠白海棠更是千古名句:「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如果沒有香氣,這樣的詩句又從何而來呢?至於張愛玲為何將鰣魚無骨與之相提並論,或許只是因為她個人的喜好和聯想。
張愛玲對《紅樓夢》的熱愛和考據,體現了她對文學藝術的深刻洞察和獨特見解。她的觀點不僅影響了後世對《紅樓夢》的研究和解讀,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解讀空間。
2.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什麼啊
三恨是「紅樓夢未完」。
這段話出自張愛玲的評論文集《紅樓夢魘》中收錄的《紅樓夢未完》的第一段: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海棠無香,鰣魚多骨,紅樓無尾。意思是說:海棠花雖美麗卻沒有香味。鰣魚味道鮮美卻骨頭太多,不好下咽。紅樓夢小說寫的好,卻沒有寫完。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意思,表示時間很少有完美的事物。
張愛玲有自己對曹雪芹的贊嘆與理解,不惜花了將近十年時間五詳紅樓夢,為的是紅樓也是他,她是悲悼紅樓一夢,也是自悼。
也正是愛紅樓至深,這種遺恨也尤深,所以才會花那麼多時間去研究各版本的差異,更是花費大量的精力整理書中疑似混亂的章節。可惜的是,直到一代才女魂散異鄉,她也未尋得結果。
3. "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無骨.」是什麼意思
一猜中大是遺培汪憾海棠花雖然艷麗為什麼卻沒有香味,二是遺憾鰣魚雖然味道鮮美可是魚刺太多,為什麼不長骨頭穗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