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翠鳥荷花
1.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
2. 荷花翠鳥圖的基本信息
【鈐印】八大山人(白)何園(朱)真賞(朱)
【鑒藏印】曾歸徐氏強誃(朱)竹朋鑒定(朱)郁蘭堂真賞(白)
【木盒題跋】1.八大山人畫翡翠荷葉圖,紙本直幅。鈐印:米山居清賞(朱)
2.八大山人筆蓮池翡翠條幅。鈐印:協西之印(朱)
3.八大山人蓮池池鳥大幅。
【木盒鈐印】刀西圖書之記(朱)
3. 荷花水鳥圖和荷花翠鳥圖一樣嗎
不一樣。荷石水鳥圖的水鳥神態凄涼而荷花翠鳥圖裡面的翠鳥比較歡樂。
1、《荷石水鳥圖》水鳥形狀獨特,單足獨立,神態凄涼,它似在休憩,更似在冷眼觀望這冰涼的世界。
2、《荷花翠鳥圖》。水面則以殘根、水波與水鳥點綴,襯托出空間的變化。整個畫面雖然寥寥數筆,但見筆見墨,尤其是通過大片荷葉表現出了墨色微妙的韻味,這是其他花卉題材很難具有的造型優勢。所以荷花水鳥圖和荷花翠鳥圖不一樣。
4. 荷花翠鳥圖的畫家簡介
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生於山版東省高唐縣貧苦農家。1918年有幸得權識徐悲鴻大師,得授西畫技藝。1922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專修西畫,1923年拜師齊白石大師門下,成為齊派藝術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國畫之路。新中國成立後,他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李苦禪先生是中國寫意花鳥畫歷史上,繼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長、清代八大山人、吳昌碩與近代齊白石之後的又一位統領時代風范的大師。
5. 八大山人水墨寫意花鳥畫代表作是什麼
《鷺石圖》,《竹石鴛鴦》,《瓶菊圖》,《荷花翠鳥圖》/《荷池雙鳥圖》,《孤禽圖》,《孔雀竹石圖》,《怪石鴝鵒圖》《芙蓉游魚圖》,《桃實千秋圖》
朱耷的藝術已經在東方尤其在日本以至世界畫壇引起了很大的反映。八大山人的書畫有少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已不復得見。如:《荷塘戲禽圖卷》、《河上花並題圖卷》、《魚鴨圖卷》、《魚樂圖卷》、《雜花圖卷》以及《楊柳浴禽圖軸》、《芙蓉蘆雁圖軸》、《大石游魚圖軸》、《雙鷹圖軸》、《古梅圖軸》、《墨松圖軸》、《秋荷圖軸》、《芭蕉竹石圖軸》、《椿鹿圖軸》、《快雪時晴圖軸》、《幽溪泛舟圖軸》、《四幀絹本淺絳山水大屏》,以及許多條幅,冊頁中的花鳥魚鴨,山水樹石等。書法方面有《臨蘭亭序軸》、《臨「臨河敘」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詩書軸冊等,都在國內外的博物館、院中珍藏。
6. 荷花翠鳥圖的介紹
李苦禪的《荷花翠鳥》,該幅作品的荷葉採用水墨潑寫,水鳥線條的拙樸;在荷版花的表現上權,採用寫中略工的技巧,花蕊中點染花;而荷葉的脈絡,則純以干墨。在齊白石的拙樸、老辣之外更多了一點大氣。李苦禪的花鳥畫以鷹、鷺等猛禽大鳥為主,接受齊白石影響而追求「意象造型」,即「不似之似」
7. 荷花翠鳥圖的作品賞析
《荷花翠鳥圖》描繪了荷塘之中的三莖荷葉與一隻水鳥,水鳥立在一塊石頭上,側身回望荷葉,其驚弓之態,好像是隨時准備倉皇逃竄;荷花形象,最上一細長的莖上,生出一朵纖圓的小荷花,靠中一輪荷葉呈放射狀,左右各一輪又黑又大的荷葉從斜上垂下,全放的荷瓣隱約可見。在畫法上,荷葉深者以闊筆濃墨壓出葉瓣,淺者則以淡墨從中掃出,反露荷葉則以粗筆勾出經脈,荷莖用篆書筆法,花瓣則圈寫。水面則以殘根、水波與水鳥點綴,襯托出空間的變化。整個畫面雖然寥寥數筆,但見筆見墨,尤其是通過大片荷葉表現出了墨色微妙的韻味,這是其他花卉題材很難具有的造型優勢。
8. 荷花翠鳥圖的介紹
《荷花翠鳥圖》,該作品畫面傳達出一股荒涼、寂寞而又冷雋的氣息,這當是八大山人朱耷的凄涼身世、遺世情懷的心靈表現。或許在一般人看來,它沒有去再現夏日荷花那千轉百媚的妖冶姿態,而是用這種奇異的藝術形象,不免有些脫離了生活的真實,但就藝術情感的表現而論,他這種筆墨所顯示的形象,不是憑空虛造,而是建立在對事物的深刻體察基礎上的藝術語言。他的山水花鳥筆情縱逸,為清初寫意畫風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9. 翠鳥與荷花象徵什麼
翠鳥被稱為「幸福的青鳥」,代表忠貞,
荷花代表純潔和清白,寓意純潔的愛和高尚的情感。
荷花、翠鳥放在一起的圖案用來比喻堅貞的愛情,寓意夫妻幸福恩愛、白頭到老。
10. 贊美荷花翠鳥的詩句
二、贊美「荷花」的古詩如下:
1、一棹西泠路,芰荷開繞塘。——《荷》
2、彼澤之陂,有蒲與荷。——《詩經·國風》
3、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詩經·國風》
4、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卜運算元》
5、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采蓮曲》
6、池塘一夜風雨,開起萬朵紅玉。——《詠蓮》
7、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樂府三首》
8、燕園不可采蓮,蓮葉空自田田。——《采蓮》
二、贊美「翠鳥」的古詩如下:
1.《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 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2.《銜魚翠鳥》 唐 楊巨源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3.《言周穆王賓於西王母事》 宋 蘇軾
玉龜山,東皇靈媲統群山。
絳闕岧嶢,翠房深迥,倚霏煙。
幽閑,志蕭然,金城千里鎖嬋娟。
當時穆滿巡狩,翠華曾到海西邊。
風露明霽,鯨波極目,勢浮輿蓋方圓。
正迢迢麗日,玄圃清寂,瓊草芊綿。
爭解綉勒香韉,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
瑤池近,畫樓隱隱,翠鳥翩翩。
肆華筵,間作脆管鳴弦,宛若帝所鈞天。
稚顏皓齒,綠發方瞳,圓極恬淡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