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吃荷花嗎
① 齊白石《荷花蜻蜓》的提問
《荷花蜻蜓圖》是齊白石90歲時所作,筆墨簡約,意蘊豐厚,是典型的「紅花墨葉」風格。畫左上繪兩片荷葉。畫家畫荷葉以石綠色敷染,摻以藤黃色及墨色,鋪毫刷筆,讓墨色在干濕、虛實、濃淡中形成自然、和諧的塊面;再勾出葉脈紋絡,形成如蔭似蓋的綠葉。為讓綠葉有所依託,畫家飽蘸濃墨,摻以石綠色,順勢在綠葉下渲染出大片墨塊。綠葉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綠色相互映照。兩葉之間,用胭脂紅塗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畫家從畫右面的邊際畫出墨中帶綠的藤桿,讓其與荷葉相抵,如撐開的綠傘。三株藤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著。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塘底的漣漪以細勁的線條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盪漾的感覺。
齊白石說過:「余作畫每兼蟲鳥,則花草自然有工緻氣。若畫尋常花卉,下筆多不似之似,決不能此荷花也。」觀《荷花蜻蜓圖》,振翅低飛的蜻蜓生動活潑,
[[[[[粗放筆法畫成的荷葉與工細筆法畫成的草蟲形成對比。此畫用筆或重拙、或輕靈、或粗獷、或纖美,力度與情趣兼具,饒有金石之氣;]]]]
墨色酣暢淋漓,紅花與墨葉(及綠葉)相映,富有生機;荷葉團團,蜻蜓翩翩起舞;在構圖上,上部荷花實中帶虛,下部漣漪虛中有實,中間的蜻蜓連接了這兩部分。
② 荷花和蜻蜓的作文
從前,有一朵荷葉,住在河邊的水中。他還有一對特別好的好朋友,分別叫蜻蜓和蝴蝶。
夏天到了,蜻蜓和蝴蝶都飛到了樹下乘涼。蜻蜓說:「太無聊了,我們來一場比賽吧!」蝴蝶回答說:「我們比什麼呀?」蜻蜓胸有成竹地說:「我們就來比一比誰先飛到對面的那片荷葉上面吧!」蝴蝶二話沒說,爽快地答應了蜻蜓對他的挑戰。
說完,他們的比賽就開始了,首先是蜻蜓占優勢,然後蝴蝶來了一個漂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蜻蜓超越了,後來蜻蜓眼看就要追上來了,蝴蝶見勢,一加速,結果又把蜻蜓給甩在了後邊。最後,結果出來了,最終的勝利者是蝴蝶。
比賽結束後,他們站在荷葉上面聊天,玩游戲。後來,荷葉說:「你們別站在我頭上,很疼的,你們趕快下來呀!」他們兩個下來了,然後他們三個一起聊天。聊了很久,時候不早了,蜻蜓說:「我們快回去吧,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我們明天再來找荷葉玩,好嗎?」「好吧!」蝴蝶說。
第二天,他們果然又來到了這里,卻看見荷葉不見了,他們就去問大叔爺爺,大樹爺爺說:「荷葉被幾個小朋友給摘走了,他們跟著大樹爺爺說的去尋找,結果找到了荷葉,荷葉已氣息奄奄,快去世了。荷葉說:「你們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有幾個小朋友看見了,有的落下了眼淚,有的說荷葉真是太可憐了呀!
這故事就是告訴我們,植物也有生命,請不要亂采亂摘喲!
③ 蜻蜓與荷花的詩句
《水亭》
年代:宋作者:陸游
水亭不受俗塵侵,葛帳筠床弄素琴。
一片風光誰畫得,版紅蜻蜓點綠荷心權。
《猗瀾池上》
年代:宋作者:葛紹體
蒲芽長短草浮沉,地傍官河帶竹林。
風約萍開曉天靜,蜻蜓聚立紫荷簪。
《小池》
年代:宋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④ 關於蜻蜓和荷花的古詩
1、《采蓮曲》
年代:唐作者: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2、《蝶戀花·一霎秋風驚畫扇》
年代:宋作者:晏殊
一霎秋風驚畫扇。艷粉嬌紅,尚拆荷花面。草際露垂蟲響遍。珠簾不下留歸燕。掃掠亭台開小院。四坐清歡,莫放金杯淺。龜鶴命長松壽遠。陽春一曲情千萬。
3、《蝶戀花·自古漣漪佳絕地》
年代:宋作者:蘇軾
自古漣漪佳絕地。繞郭荷花,欲把吳興比。倦客塵埃何處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門前酤酒市。夜半潮來,月下孤舟起。傾蓋相逢拚一醉。雙鳧飛去人千里。
4、《蜻蜓歌》
年代:唐作者:盧仝
黃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無津涯,處處驚波噴流飛雪花。
篙工楫師力且武,進寸退尺莫能度。吾甚懼。念汝小蟲子,
造化借羽翼。隨風戲中流,翩然有餘力。吾不如汝無他,
無羽翼。吾若有羽翼,則上叩天關。為聖君請賢臣,
布惠化於人間。然後東飛浴東溟,吸日精,撼若木之英,
紛而零。使地上學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長生。
不學汝無端小蟲子,葉葉水上無一事,忽遭風雨水中死。
5、《江城子·細風微揭碧鱗鱗》
年代:宋作者:王質
細風微揭碧鱗鱗。綉幃深。不聞聲。時見推簾,籠袖玉輕輕。不似綺樓高卷幔,相指點,總分明。斜灣叢柳暗陰陰。且消停。莫催行。只恨夕陽,雖好近黃昏。得到釵梁容略住,無分做,小蜻蜓。
6、《水亭》
年代:宋作者:陸游
水亭不受俗塵侵,葛帳筠床弄素琴。
一片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
⑤ 欣賞齊白石的荷花蜻蜓200字
觀《荷花蜻蜓》,初秋時節,塘中荷葉漸黃、蓮藕長成而紅荷尚在,一尾輕靈的蜻蜓闖進這靜謐的畫面,這一刻在白石老人的筆下被永久地保留下來------雖然荷葉青翠不再卻並無破敗之感,反而這「秋日思語」別有一番情趣。那隻可愛的蜻蜓,身體舒展,兩對透明的翅膀俯沖而來,輕盈天真。
觀《荷花蜻蜓》,初秋時節,塘中荷葉漸黃、蓮藕長成而紅荷尚在,一尾輕靈的蜻蜓闖進這靜謐的畫面,這一刻在白石老人的筆下被永久地保留下來------雖然荷葉青翠不再卻並無破敗之感,反而這「秋日思語」別有一番情趣。那隻可愛的蜻蜓,身體舒展,兩對透明的翅膀俯沖而來,輕盈天真。能將這樣的小蟲觀察到如此入微的地步,而又能將其輕松地現於筆底,則非大師不能為也。 工與寫、紅與黑相互襯映,整幅畫面活脫脫一片生氣盎然之景象。
全畫用筆或是重拙、或是輕靈、或是粗獷、或是纖美,力度精到,情趣獨具,饒有金石之氣;墨色酣暢淋漓,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紅色相互映照。荷花用硃砂塗出,略帶皴擦,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的質感。在構圖上,紅花從「綠葉」中伸出,正是綻放之際,一荷瓣折落,錯落有致。上方一舒荷倒蓋,虛筆勾勒,淡墨染之,遠處兩支尖荷作襯,虛中有實。下方半片巨葉掩映,遮擋紅荷,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墨色變化豐富,層次分明,實中有虛。荷桿從畫的左下面的邊際畫出,一巨大荷葉在右邊與之相抵,如撐開的「 綠」傘,荷葉破出畫面,畫面僅留荷葉三分之二,給人一種如同巨大荷塘在眼前的感覺。數支荷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偶露尖荷,給人真實之境。整個畫面紅花與墨葉相映,富有生機;荷葉前後有序,蜻蜓翩翩起舞。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綻放,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左上蜻蜓,可謂點睛之筆。齊白石說過:「余作畫每兼蟲鳥,則花草自然有工緻氣。若畫尋常花卉,下筆多不似之似,決不能此荷花也。」
⑥ 關於蜻蜓和荷花的古詩有哪些
1、宋 楊萬里《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弄輕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版有蜻蜓立上頭。
2、唐權 劉禹錫《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3、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4、宋 陸游《水亭》
水亭不受俗塵侵,葛帳筠床弄素琴。
一片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
5、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⑦ 荷花蜻蜓蜻蜓寫一段話一年級
今天,我和媽媽上山去捉蜻蜓。我們來到了山上,我發現了許多蜻蜓專。有的身子發著藍光,有屬的翅膀是透明,有的翅膀和身子都是黑色的。我們想捉一隻藍色的蜻蜓回家,因為它的身子發的藍光像閃閃發亮,特別漂亮。可是這種蜻蜓飛得實在太快了,我們怎麼捉也捉不住,突然,媽媽發現了一隻被蜘蛛網困住的蚱蜢,她把蚱蜢放進了袋子,頓時,她有了主意,她把一根藤條圍成了一個圈,再把藤條的交接處打了個結,然後把這個圈內粘滿蜘蛛網,哦!我明白了原來,媽媽想用蜘蛛網去捉蜓。可是,我們捉了很長時間,一隻蜻蜓也捉不著,反而捉到了兩只蚱蜢,這是一大一小兩只蚱蜢,小的那隻趴在大的那隻背上,好像媽媽背著小寶寶在外面散步呢!我們就帶著這兩只蚱蜢回家了。回到家,那隻淘氣的小蚱蜢跳出了袋子,還拚命地往外逃,我看見了,連忙去捉,可是,它一會兒跳到椅子上,一會兒跳到桌子下,一眨眼工夫就跳得無影無蹤了,我也放棄了去追它的的念頭,還放了他的媽媽,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大自然生活吧!
⑧ 蜻蜓與荷花寓意什麼
這個在國畫中比較常見,
田園的氛圍吧,
比較安逸的生活狀態,
又有一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