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貼梗海棠銹病

貼梗海棠銹病

發布時間: 2021-01-18 19:51:25

① 貼梗海棠銹病是什麼

貼梗海棠銹病又稱蘋—檜銹病。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該病嚴重時,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和觀賞效果。病葉焦黃,提早落葉,造成枯枝死杈,果實畸形。

症狀

該病是1種轉主寄生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嫩梢與果實。海棠葉片感病後,葉正面出現黃綠色小點,以後擴大成中間橙黃色邊緣紅色的圓斑,6月份病斑出現略呈輪狀的黑點,即性孢子器。後期葉背形成黃白色隆起,其上長有許多黃色毛狀物,即銹孢子器(彩版四十六,254)。

銹孢子轉主寄生於檜柏樹上,嫩枝感病部位腫起呈灰褐色豆粒狀小瘤,表面光滑。翌年春季逐漸膨大,表面粗糙,棕褐色。

病原

山田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 Miyabe)和梨膠銹菌(G.haraeanum Syd.)。銹孢子球形或多角形,單胞,黃褐色,略帶瘤狀突起。冬孢子橢圓形,雙胞,黃褐色,有長柄。小孢子卵形,單胞,無色。無夏孢子。該菌為害西府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香果、蘋果、梨、白海棠、紅海棠等,還為害翠柏、鉛筆柏、高塔柏、新疆圓柏、歐洲刺柏、希臘柏等。

發病特點

以菌癭在柏樹上越冬。翌年4月,菌癭吸水膨脹出現舌狀的冬孢子角。冬孢子形成的參考物候期是:柳樹發芽,山桃開花,楊樹吐花序。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擔孢子由風傳播到貼梗海棠、蘋果等葉片或嫩梢上,從表皮直接萌發侵入,潛育期約10天,後在葉面形成性孢子器,由昆蟲或雨水傳播到異性性子器,再經30天左右,在葉背形成銹孢子器。7月中旬出現銹孢子,8~9月銹孢子成熟,由氣流傳到檜柏上,以菌癭越冬。此菌無夏孢子,故1年內只侵染1次。春雨多、氣溫適宜時發病嚴重。冬孢子萌發適溫為17~20℃,銹孢子萌發最適溫為27℃。有兩種寄主在一起,有病原,4~5月份雨水多,是該病大發生的主要條件。

防治方法

(1)遠離檜柏種植地。在規劃設計和栽植上,不要將海棠、蘋果與檜柏種在一起,避免轉主寄生。

(2)葯劑防治。注意保護貼梗海棠樹,在春雨(降4毫米以上雨)後噴施25%三唑酮乳劑1500~2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效果達90%。

熱點內容
桌台綠植 發布:2025-05-26 08:53:02 瀏覽:60
瓶裝海棠果 發布:2025-05-26 08:51:10 瀏覽:846
紅帝王花語 發布:2025-05-26 08:42:41 瀏覽:289
蘭花小區車 發布:2025-05-26 08:35:13 瀏覽:243
黑珊瑚花語 發布:2025-05-26 08:35:01 瀏覽:744
榆林花卉批發市場在哪 發布:2025-05-26 08:27:03 瀏覽:33
櫻花妹在線 發布:2025-05-26 08:24:15 瀏覽:952
荷花典藏 發布:2025-05-26 08:10:16 瀏覽:600
長安區櫻花二路 發布:2025-05-26 07:44:13 瀏覽:605
為我而生櫻花 發布:2025-05-26 07:41:52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