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頭村荷花
『壹』 初二關於蓮
1 蓮的別稱有哪些?
荷花、荷、水芙蓉、芙蕖、水芝等。
2 蓮的含義。
首先,荷花一向被人們視為聖潔的象徵。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廣泛種植。其次,荷花也被人們當作美麗的化身,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詞則直到今天都還被人們用來形容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最後,荷花還被人們用來比擬品行高潔,正直謙虛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別名。
3 蓮的花期
6月下旬——8月之間
4 蓮的產地
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5 蓮的性味歸經
苦、甘、溫。
6 蓮的葯用價值
至秦漢時代,先民們還將荷花作為滋補葯用,荷花葯用在中國也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古有唐代文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文最能體現。同時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舉不勝舉。
7 蓮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
8 為何藕斷絲連
植物的導管內壁在一定的部位會特別增厚,成各種紋理,有的呈環狀,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網形。而藕的導管壁增厚部卻連續成螺旋狀的,特稱螺旋形導管。在折斷藕時,導管內壁增厚的螺旋部脫離,成為螺旋狀的細絲,直徑僅為3~5微米。這些細絲很像被拉長後的彈簧,在彈性限度內不會被拉斷,一般可拉長至10厘米左右。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貳』 關於荷花的習俗有哪些
首先說下「蓮」的寓意:蓮又叫荷花、水芙蓉、芙蓉、水華、水芸、水旦等等。 蓮花是佛教的標志,我想這個大家都知道;同時它又被譽為「花中君子」,用以贊美「出淤泥不染」的君子品格;《群芳譜》也有說過「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即自然界中的花唯獨蓮的果實與花同在,加之蓮諧
音「廉」(潔)、「連」(生),民俗便有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所以又比喻夫妻恩愛等等。
蓮有關的文化習俗與蓮的寓意是分不開的,有如下一些:
1、采蓮習俗
江南有舊俗就是采蓮、愛蓮、賞蓮,這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提及:「到了采蓮季節,青年男女打扮得整整齊齊,泛著一葉葉小舟,在湖面邊采邊唱,這也是情人約會,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那又是一個多麼熱鬧的場面!這可以從梁元帝《采蓮賦》中得到印證。」當然,這兒的「江南」在六朝或是更早遠的時期指的是長江以南,尤其指「兩湖」地區,後來在江浙之地也有此風俗。
在采蓮季節,古人還有泛舟游賞的習俗。采蓮時還會唱采蓮歌,大都是以蓮比興的情歌。因為蓮和它的地下莖有諸多生態特徵如「蓮開並蒂,藕貫七心」,「藕斷絲連」等,此外「蓮」、「芙蓉」等名稱又關顧著表示愛情的特定用語。
至今在泉州晉江安海一代還有端午節采蓮的習俗。午後,闔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賞,登白塔。俗曰:「投悌」。各境扛木刻龍頭,舉大旗,提鮮花籃,敲鑼鼓,奏管弦,唱采蓮歌(俗名「蘇魯連」)。迎於各戶。執旗者舞於各家廳堂,呼吉祥語,提籃者送戶主鮮花,人家以紅包勞之。是謂『采蓮』。
2、放蓮花燈
這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又叫「放河燈」。放了蓮花燈,象徵借著河神的力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水陸平安。
此外在北京等地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有夜放河燈和點蓮花燈的習俗,也是繼正月十五元宵燈節後,老北京的又一個傳統燈節。
放河燈亦做放荷燈,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超度亡人的一種習俗。荷花燈都是用天然的荷葉插上點好的蠟燭做成荷花燈。那時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將其中心掏空,當中插上點好的蠟燭,將這些燈往河裡一送,排成一隊「水燈」。
七月十五前後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結群,遊逛街市胡同,小孩們眾口一詞地喊道:「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那時的孩子們要在夜晚相互比誰的燈更美更亮,當年謂此舉為「斗燈會」。
3、掛「蓮花燈」的習俗
元宵佳節,有掛「蓮花燈」的習俗,元宵節掛『蓮花燈』寓意旺丁旺財。「蓮藕代表『財運連連不斷』、蓮蓬裡面的蓮子和茨菰寓意『早生貴子』,而紅白兩色花代表男孩和女孩,剛好湊成一個『好』字,代表兒孫滿堂!」
4、年畫、荷包
一些民間繪畫中,一頭龍首、獅尾、鹿身,身披鱗甲、馬蹄細腿的麟麟,背上有的馱著一年輕女子,手中抱個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騎個童子,懷抱蓮蓬和笙,取「蓮(連)笙(生)貴子」的諧音;畫面的背景「天宮」隱約展現,以示天賜貴子。
刺綉荷包的紋樣中常見有"蓮(連)生貴子"、"蓮里生子"、"魚戲蓮"、等。傳說這其中"魚"比喻男,"蓮"比喻女。"蓮"與"子"的關系就是母子關系。還有「連(蓮)年有餘(魚)」等。
5、祈蓮神
江西省廣昌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白蓮之鄉」。該縣赤水鎮太和村一帶素有「祈蓮神」的民間習俗。
相傳隋末唐初某年春,世代種蓮的廣昌縣白水寨西溪村(今名赤水鎮太和村)村民們正值搶季栽蓮之際,卻遇社會動亂,村民們被迫棄蓮外逃,避難於山林。當避難村民貧病交困的之際,七蓮童領王母之詣從天而降,幾經酣戰,除暴安良,解眾生於劫難。此日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全體村民決定將這一難忘的經歷以一種形式銘記下來,世代相傳,以感戴七蓮童恩德。於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蓮花生日」(習慣簡稱為「蓮花節」 ),寓連生貴子之兆。
從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太和村的蓮農們便舉行「祈蓮神」活動。
6、佛教習俗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系在一起。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另外,按照佛教的說法:蓮花代表佛祖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於是便成了佛教吉祥物。
藏傳佛教中更是有很多與蓮有關的習俗。
7、「食荷」習俗
用荷配兌其它食物製作節日食品進餐,稱之「食荷」。「食荷」的傳統食譜為蓮糕、蓮子粥、荷蒸飯、花瓣酒。
鶴慶白族的荷花節,人們觀蓮花、唱蓮歌、嘗蓮饌,堪算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花卉飲食文化。此外在南京也有「食荷」習俗,品種很多,荷花粥、荷葉粥、荷葉粉蒸肉等等、濟南等地也有食荷花瓣的習俗。
8、「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葉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8、「放河(荷)燈」
從上游向下游放荷燈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牛郎織女天河配,水上荷花燈傳情」
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說,游賞之風冠於西南,聞名天下。後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宮詞中,有「法雲寺里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記載,可見盛行中元節之早。「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河燈一放三千里,妾身歲月甜如蜜」、「放河燈,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謠、竹枝詞,可證習俗的久遠。
『叄』 荷花有哪些名稱專題中的文章和資料寫出了荷各部分特點
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 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 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的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模模糊糊地哼著棉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 ,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象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 ,現在都可以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 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 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 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 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象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象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蓮,這兒的蓮花也算是「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音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肆』 貴州寨佬旅遊怎麼樣,聽說國慶10.2號在黎平縣寨頭村有場大型燒魚節,是真的嗎
你好 燒魚節活來動是真的 下面是大概源的活動流程
2017年10月2日:全天(上午9:00—下午17:30)現場報名
(1)上午9:00——11:30 侗族特色水田抓魚、拔河、接力比賽(第一場)
(2)下午13:30——15:30 侗族特色水田抓魚、拔河、接力比賽(第二場)(3)下午14:00——16:30 體驗侗族野菜燒魚
(4)下午17:00——19:30 體驗侗寨萬人燒魚長桌宴(荷花塘觀景長廊,憑票入席)(5)晚上20:00——22:00 觀看侗族民族歌舞表演(村戲台)(6)晚上22:00後返程,活動結束
『伍』 求荷的科普知識
荷
荷(Neumbo nucifera Gaertn)
我國是世界荷花重要的原產地之一,荷花文化燦若星河,淵源流長。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為之心神相系,夢魂縈繞,於是或揮毫潑墨,或淺唱高歌,從而留下了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詩書畫文,其中不泛無價墨寶,千古絕唱。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鄭風》中寫道:「隰有荷花」。
南朝《西洲曲》中寫道:「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南唐中主、著名詞人李璟《浣溪沙》中寫道:「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唐朝大詩人楊萬里曾有詩雲:「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代大學者、理學創始人周敦頤《愛蓮說》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面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衫,獨上蘭舟。」…… ……。
荷花為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蓮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在中國,荷花有著豐富的含義。首先,荷花一向被人們視為聖潔的象徵。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廣泛種植。其次,荷花也被人們當作美麗的化身,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詞則直到今天都還被人們用來形容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最後,荷花還被人們用來比擬品行高潔,正直謙虛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別名。
荷花全身都是寶。根狀莖白色,稱作藕,富含澱粉,橫生泥中,長而肥厚,截面多孔;種子橢圓形,大小如花生米,稱作蓮子。藕和蓮子均可食用,皆為營養品。葉片圓形,寬大,葉面綠色,葉背淡綠,既可代茶飲用,又是上乘的包裝材料,在西雙版納,人們常用荷葉來包裹烤魚、燒肉、糯米飯等食物,端午節時則用它來包裹糯米,蒸制四方形的粽子,稱之為荷葉粽或枕頭粽。荷花花朵碩大,花樣多種,有常見的只開一朵的單只蓮,有兩朵並開的並頭蓮,也有三朵並開的品字蓮,還有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蓮等;花色多種,有深紅、淺紅、粉紅、淡黃、純白等色,極富觀賞性。藕、藕節、葉、葉柄、蓮蕊、蓮房入葯,能清熱止血;蓮心入葯,能清除心火、強心降壓;蓮子入葯,能補脾止瀉、養心益腎等。
藕的橫斷面常常會有許多細長的絲彼此相連,所以中國人有一句成語叫作:「藕斷絲連」,用以比喻愛情方面表面上好象已經割斷了關系,但實際上仍然互相牽掛著。
荷花產於我國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內。蘇聯、朝鮮、日本、印度、越南、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荷 #hé
【釋義】植物名,蓮:荷葉|荷花|荷塘。
【荷包】 #hébāo ①隨身攜帶、裝零錢和零碎東西的小包。②指衣服上的兜兒。
〖例句〗小明的荷包被零食塞得鼓鼓的。
【荷花】 #héhuā ①蓮的花。②蓮。
〖例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徵高潔。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荷〈名〉
(形聲。從艹,何聲。本義:植物名。也稱蓮,別稱芙蕖、芙蓉。地下莖稱藕,子實稱蓮,花葉供觀賞)
植物名。即蓮
荷,芙蕖葉。――《說文》
隰有荷華。――《詩·鄭風·山有扶蘇》
有蒲與荷。――《詩·陳風·澤陂》
荷葉之清香。――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荷月(指農歷六月,以荷花盛開,故名荷月);荷衣(荷葉);荷芰(蓮與菱);荷花(蓮花。也作「蓮華」、「荷華」);荷扇(荷葉形圓似團扇,故雅稱為荷扇)
荷葉
荷hé
⒈蓮。也叫"芙蕖"、"菡萏"。多年生草本,生長在淺水中。葉大而圓,花粉紅或白色。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都可吃。荷葉和藕節可供葯用。
荷hè
⒈扛,承當,擔任:~鋤。~槍。~擔。負~。~天下之重任。
⒉感激別人的關心或幫助,常用在書信里。〈表〉禮貌:深深感~。特致謝為~。
⒊
⒋
⒌見hekz。
荷kē 1.苛細;繁瑣。
荷hē 1.通"訶"。查察;詰問。 2.見"荷荷"。
拼音: hé,hè, 筆劃: 10
部首: 艹 五筆輸入法: awsk
筆順編號:1223212512
『陸』 雷鋒的家鄉與荷花有什麼關系
近年來,為了打贏一場場「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的硬仗,努力建設美麗強盛幸福的名望之城,望城區廣大黨員幹部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敢於擔當負責、勇於攻堅克難、善於改革創新、樂於吃苦奉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涌現出了一批政治堅定、對黨忠誠,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務實廉潔、作風過硬的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3月15號起,望城視界開辟「雷鋒家鄉追夢人」專欄,深入報道望城奮戰在攻堅克難第一線的黨員幹部風采,樹立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激勵「雷鋒家鄉」廣大幹部群眾在見賢思齊中奮力擔當作為,為推進望城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路燈亮起來了,寬闊的馬路修好了,滿池的荷花正隨風搖曳生姿,在喬口鎮,「荷花蝦」種養殖產業打出了牌子,這里的貧困戶搬進了新家。村裡的致富路修好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說起這一變化,那就不得不提起這位「80後」喬口鎮黨委副書記、田心坪村黨總支書記舒鷗。今天的《雷鋒家鄉追夢人》讓我們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抓產業發展,他是鄉村振興的擺渡人。
來到喬口鎮盤龍嶺村,可以看見遠處大片的荷葉田裡一隻大龍蝦赫然在立,近處白牆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筆直的瀝青村道干凈敞亮,就連房前屋後的菜園子都煥然一新。盤龍嶺村位於喬口鎮中部,全村共870戶,總人口3223人,曾是省級貧困村,受自然資源制約,產業單一,條件差、底子薄,共有貧困戶84戶。舒鷗主動對口聯系這個省級貧困村,走村串戶,了解村民情況,聽取村民意見。他發現要實現全村870戶村民利益致富奔小康,必須依靠產業扶貧,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發展現代農業「沒地方、養不好、銷不出」這三大難題。
說干就干,他帶領聯村幹部創新土地流轉方式,以盤龍嶺村試點,率先全市成立土地股份、集體資產、勞務、置業、旅遊等五個合作社,引導農村承包土地依法、自願、有償、有序地向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將2900畝耕地劃分為350到1000畝等的5宗地塊,委託第三方拍賣公司將土地流轉經營權進行公開上市競拍,集中發展「荷花+」現代農業。在4個月的建設中,他靠前調度,每天坐鎮合作社,他說:「當日事、當日畢,一定要把糾紛矛盾解決在萌芽。」在此期間870戶無一人上訪。半年後,近3000畝的荷塘已是嬌艷欲滴,秀色無邊,不僅成為了喬口鎮魚花港的一道美麗風景,也給5個商戶帶來500多萬產值收益。種養戶張星告訴我們「如果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一畝地可以賺上兩、三千。」
盤龍嶺村環境美了,為了將「喬口荷花蝦」品牌推向市場,讓村民荷包鼓起來,他先後10多次拜訪文和友餐飲集團負責人,主動尋求產業合作,成功策劃「文和友助力望城產業扶貧」、「三千畝良田募蝦王」等活動,在全國連鎖店增加「喬口荷花蝦」菜式。一石激起千層浪,鄰村村民也開始自發採用「荷花+小龍蝦」套養模式,逐漸由原來的被動變為主動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喬口荷花蝦」成為建設萬畝「魚花港」濕地公園的主力軍。
讓群眾滿意,他是民生工程的守護人。
「真沒有想到,我出去一年的時間里,家鄉竟然變化這么大,環境好了,道路寬了,路燈亮了,屋場美了,鄉親的日子越來越幸福了……」從廣州趕回家過春節的村民蘇小海,看著家鄉一年來的巨大變化,情不自禁發出感慨。
眼前這條寬闊暢通的道路,是2018年新修的紅南公路,道路總長4.8公里,原寬度僅為3.5米。2017年舒鷗在走訪中發現,這條坑坑窪窪的道路,是沿線4個村近2萬人出行的必經之路。舒鷗告訴記者「因道路常年未修,早已破爛不堪,嚴重限制了群眾生產發展,所以我覺得拓寬這條扶貧致富路勢在必行。」
由於道路沿線居住了200多戶村民,拆除雜屋、禾塘補償低,實施難度非常大。舒鷗帶領13名鎮村幹部,起早貪黑入戶走訪,每天步行幾萬步,拿著項目拓寬後的設計效果圖,挨家挨戶做工作、解心結,忙起來一天最多兩餐飯。經過不懈努力,線內房屋一天內實現簽約並騰空倒地。項目開工後,這條6米寬的扶貧大道僅用了八個月時間提前實現竣工通車。
隨著這條喬口西部「大動脈」拉通,沿線多年「無序搭建、佔地為市」成為歷史,22座違章棚屋拆除了,140戶庭院綠化了,2萬鄉親出行便利了。盤龍嶺村從原來的省定貧困村轉變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而今,紅南公路沿線還開張了多家休閑旅遊農庄,產業興旺了,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柒』 蓮花湖風景區的景區簡介
庫倫比拉灣也稱月亮灣,位於蓮花湖風景區中部,二道河子鎮境內。景區內設有賓館、月亮灣山莊、遊艇等旅遊設施。自然景觀有老道廟峽、庫倫比拉灣、森林奇觀、普賢牽象、駱駝砬子、武士岩、瑤台十二樓等8處;人文景觀(點)有老道廟、東沙古墓、望蘭溝、蓮花池等7處。
老道廟又稱為「河神廟」,原址位於原二道河子鎮老道廟村西山坡上。1671年(清康熙十年),有一關姓人氏為紀念自己漁業興隆,在牡丹江東岸修一座河神廟。1937年(偽滿康德四年),宋明春移建河神廟於牡丹江西岸山坡上,並出家做了主持,河神廟便稱為「老道廟」。1996年,老道廟被蓮花湖淹沒。1998年4月,在二道河子鎮新址西南側月亮灣景區重建廟宇。新廟位於二道河子鎮(新)三站村西4.5公里處,佔地面積1 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平方米。新廟宇設前後兩個殿堂,另設兩棟平房和1個管理處。1999年開光,入住道人兩人。開光後,信男善女和遊人絡繹不絕,香火興旺,成為蓮花湖風景區的一個亮點。 景區位於蓮花湖風景區北部,三道河子鎮境內。鍋盔灣水面50平方公里。湖灣北部建有鷹嘴峰度假區,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 000平方米。自然景觀(點)有:大鍋盔山、鍋盔灣、五大夫石、布達拉宮峰、邊安島、四站島、迎客島、鷹嘴峰、河口島、鷺島等11處。設遊艇、汽船、碼頭等服務設施。
鷹嘴砬子又名「鷹嘴峰」,位於原三道河子鎮河口村(蓮花湖蓄水時該村已被淹沒)北1公里處,今三道河子鎮西的蓮花湖中,海拔288米。原名「一石二斗米砬子」(「砬子」為滿語,意為有巨石的山),因巨石穿空壯如鷹嘴,故稱「鷹嘴砬子」。湖面形成後,原與陸地相連的山峰變成了湖心島,即「鷹嘴峰島」。山峰正面林木蔥綠、山花爛漫,水映山形,平添了鷹嘴峰的幾分秀氣。峰頂景觀有望湖石、仙人橋、一線天、狐仙洞、百年松等。站在山巔向背面望去,則是光禿的懸崖。
鷺島保護區位於海林市三道河子鎮邊安村附近的蓮花湖湖心島。有新、舊鷺島之分,1987年被列入黑龍江省自然保護區。舊島位於三道河子鎮邊安村西0.5公里處的原牡丹江中,面積5萬平方米。島上草木茂盛,野生植物500餘種,有榆樹1 700多株,島上蒼鷺400~500隻,最多時上千隻,每年4月初蒼鷺從南方成群結隊遷來,10月飛回南方。該島於1996年蓮花水電站蓄水時被淹沒。蒼鷺就在距邊安村更近的新形成的蓮花湖中兩個小島(即新島)榆樹上築巢安家落戶。新島面積8萬平方米,島上有榆樹700多株,蒼鷺200餘只。 「北國小九寨」風景區,是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位於蓮花湖風景區中部的湖西側,距牡丹江市95公里。景區總面積3 108公頃,於2002年5月開發建設,2003年5月開始接待遊客。景區內有數十座秀麗的石峰,奇松怪石遍布景區,兩條高山河流——金溪谷和銀溪谷終年流水不息。水流順著呈台階形的河谷奔騰而下,形成九疊。其中,最高的「金溪谷」瀑布落差15米以上。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震耳欲聾。四周崖壁上長滿了繁茂青翠的樹木,瀑布穿林下瀉,形成了東北地區罕見的森林瀑布。冬季,九疊泉形成冰川瀑布,簇簇冰柱,銀光閃爍,使人彷彿到了仙境。景區周邊還有神仙洞、紅松母樹林等景點。
此外,蓮花湖風景區北部還有荒溝電站、滾兔嶺、蓮花湖壩址、狐仙洞、望天嶺等景點。
『捌』 與蓮有關的文化習俗
蓮花
蓮為睡科水生宿根植物,別名很多:荷花、水芙蓉、芙蓉、水華、水芸、水旦,藕可食用,可葯用,蓮子可清心、解暑、藕能補中益氣。《本草綱目》說:「醫家取為服食,百病可卻」。除實用價值外,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本草綱目》說:「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喜聯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並蒂花久開勤儉家」等等。蓮諧音「廉」(潔)、「連」(生),民俗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但有的國家、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而不可忽視,如日本民俗對蓮花並不認為「出淤泥而不染」那麼貞潔,而視蓮花為「下賤」之花。
『玖』 我想去貴州玩6天自駕。想去黃果樹,龍宮,荔波、苗寨、赤水、馬嶺河峽谷。幫忙設計下行程和費用。謝謝了!
傳統黔東南線路
線路類型:民族風情、自然風光、走鄉竄寨
活動級別:4級
體力強度 ★★★★
技術難度 ★★★
驚險刺激 ★★★★
歷史文化 ★★★
自然風光 ★★★★★
預計天數:6天
活動區域:省內
線路計劃:
D1:貴陽-凱里-榕江,宿榕江,間隙可游覽城西的苗王廟,品嘗侗家腌魚。
D2:榕江-古榕群-三寶侗鄉-宰盪-吃過中飯-黎平,宿黎平榕江是進入侗鄉的第一站。這個縣名的由來和都柳江邊成排的榕樹有關。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的榕江縣城還有40餘株百年上下的榕樹。這些榕樹根葉茂盛,既裝飾了風景,又保護了土堤,成為侗鄉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當地的文化傳統中,樹木和山林都具有天然神性,黔東南的苗、侗人民素來就有敬樹植樹的傳統。古榕密集地是從車江鄉蔭塘寨-章魯寨約1公里的卵石路上,這有珠郎和娘美的塑像,還可看到「樹包碑」的奇景。榕江古州鎮的對岸,便是舉世聞名的車江大壩,大壩上一片密集的瓦檐和木樓,就是號稱為「天下第一侗寨」的車江侗寨。車江侗寨由三四個大小不一的侗寨連成,分上、中、下寶寨,合稱"三寶侗寨";較為出名的是寨頭村和章魯村,章魯村是侗族語言標准語音的發源地,即侗語中"普通話"的發源地。車江侗寨中保留著完好的侗族生活場景,家家務農,戶戶紡紗,寨頭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薩堂"廟。在都柳江邊還可以發思古之幽情。
D3:黎平德鳳鎮-南泉山-八州河-天生橋,宿黎平
少寨村田園山水風光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八舟河景區的一個景點,主要景緻有仙人岩、桂花台、鸕鶿架、江心島、水車群、紅軍橋等。少寨村坐落在一個寬敞的壩子上,八舟河從寨前流過,寨子後面是原始森林,河對岸是鬼斧神工般的桂花台,這里絕壁懸岩,竹林插曳,藤蘿垂懸,桂樹成蔭,台下清亮的河水,倒影婆娑。黎平天生橋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天然石拱橋,天生橋最大跨度118.92米,橋拱最寬處138米,拱面至河床高38.80米,拱頂岩層厚度40米,中有溶洞,人可以從洞中通過,由此岸走向彼岸。
D4:黎平-肇興-地坪,宿地坪黎平肇興鼓樓群:寨內有5座氣勢雄偉的鼓樓和4座建築獨特的花橋,蜚聲中外。寨中一條主要街道由東而西,兩旁建有學校、鄉gov-ern-ment和民居,全是青瓦木樓。5座鼓樓恰如5朵荷花,分布在仁、義、禮、智、信五個自然寨。鼓樓始建年代不詳,1966年毀,1981年至1983年先後重建。在200米長的肇興河段上,橫跨著4座壯麗的花橋。其中有兩座和鼓樓相連接,形成別具一格的樓橋群體古建築。地坪風雨橋亦稱地坪花橋,飛架在南江河上。該橋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1959年毀於火災,1964年冬重修,1981年7月黎平縣民族事務委員會撥款7500元維修一新。該橋長50.6米,寬4.5米,高距正常水位10.75米。是貴州侗族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現已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D5:地坪-從江-岜沙-從江-占里,在聽過了前面的侗族大歌比賽和專業表演後,省去了去小黃的安排,宿占里位於貴州省南部邊境的岜沙是一個奇特的,充滿久遠傳統鄉情的苗族村寨。走進岜沙,有如置身於古遠的原始部落,時間隧道瞬間將人們拉回到數百年前,村民們穿著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裝,深藍紫色泛著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綁腿。領口、袖口、下擺和綁腿都是姑娘們自己綉制的彩錦,項上戴著粗大的銀環。這樣的裝束,即顯示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資,又十分便於她們登山和勞作。男人們梳著小辮,頭挽發髻,腰間別著砍刀,肩頭挎著獵槍。這山裡雖早已沒有走獸飛禽可打,但男人出門時仍喜歡帶著獵槍,槍已成了他們的隨身飾物。岜沙人認為他們才是最正宗的苗族。占里是全省極少數不通公路的村寨之一,那裡保持了更加淳樸的民風民俗,占里每戶人家的子女都是一男一女,據說是有一種神奇苗族草葯-蔓花草的功效,值得一看。
D6:占里-從江-貴陽,回到溫馨的家
穿越茂蘭自然保護區
線路類型:自駕 徒步、穿越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活動級別:4級
體力強度 ★★★★
技術難度 ★★★
驚險刺激 ★★★★
歷史文化 ★★★
自然風光 ★★★★★
預計天數:7天
活動區域:省內
線路介紹: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位於貴州省荔波縣南部,處在貴州高原南部斜坡地帶,總面積21285公頃,東西寬72.8公里,森林覆蓋率為88.54%,是目前我國乃至地球上同緯度地區絕無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和罕見的生物基因庫,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1998年,國務院批准貴州茂蘭喀斯特森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貴州省gov-ern-ment批准建立"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1996年茂蘭喀斯特自然保護區正式被聯合國納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 。2002年被載入新版的《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是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在茂蘭,地表雖也是山坡陡峭、基岩裸露、怪石嶙峋、土壤極少,岩石裸露率在80%以上,其上竟生長著2萬公頃鬱郁蔥蔥的原生性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因而又被稱為"石頭上的森林"。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優越的水熱條件,使茂蘭蘊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在2萬公頃地域上,已發現有維管束植物1203種,脊椎動物316種,昆蟲800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植物種類有170餘種,如獼猴、雲豹、蟒、南方紅豆杉、單性木蘭、掌葉木等。獨特的喀斯特地表生境,為蘭花的生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而這里的蘭花種類豐富、類型繁多。據調查,茂蘭現有野生蘭科植物32屬85種。在茂蘭,既有廣布我國蘭屬的一些種類,即我們常說的蘭花,如春蘭、蕙蘭、多花蘭、兔耳蘭、劍蘭等地生蘭花;也有附生在岩石表面、樹枝上的附生蘭種類,如石槲、羊耳蒜、石仙桃、隔距蘭等;既有屬於熱帶的附生蘭花,如多花脆蘭、鳶尾蘭、萬帶蘭、馥蘭等;還有分布於溫帶的一些種類,如杜鵑蘭、白芨、珊瑚蘭、對葉蘭、角盤蘭等。
線路計劃:
D1:早8點出發,由貴陽——荔波,在荔波解決午餐,午餐後由茂蘭——洞塘——板寨,以上路程坐車,從
板寨開始——瑤寨——白鷳山,由北面上山——白鷳湖,開始徒步穿越,夜宿白鷳山上。
D2:早8點從白鷳山南面下山——黎明關——板王——板寨——黃揚溝——拉灘瀑布——三岔河——必達布依族村寨,夜宿必達山頂,可觀看大半個保護區景色。
D3:早8點從必達下山——甲乙——五眼橋——青龍澗拍攝照片——五眼橋——九洞天——金獅洞——燕子窟看天坑——沙漠洞——地獄門——花洞進行探洞,觀看古代少數民族遺跡,夜宿花洞附近。
D4:早8點從花洞出發——野蘭谷——旺牌山漏斗森林,不登旺牌山頂,從森林底部穿越——應昂——荔波,結束穿越行程,夜宿荔波。
D5;早8點從荔波大小七孔風景區
D6出發——凱里——西江,觀賞千戶苗寨,領略少數民族風情,購買少數民族首飾,拍攝照片,夜宿西江。
D7:早8點從西江出發——凱里——中午返回貴陽,結束瘦身計劃。
草海觀鳥三日游
線路類型:徒步、觀鳥、自由攝影
活動級別:3級
體力強度 ★★
技術難度 ★★
驚險刺激 ★★
歷史文化 ★★
自然風光 ★★★★★
預計天數:3天
活動區域:省內
線路介紹
線路計劃:D1、乘K943次列 貴陽-六盤水 17:00開20:53到 運行時間3:53 票價:23元 到達六盤水後,找一招待所住(15元/人,帶熱水)下車後可在車站左側的第二家羊肉粉館宵夜,味道一級棒!
D2、在客車站購到威寧汽車票,途經梅花山(有名的車匪路霸區域),沿途風景沒去過的還可以看看:) 行駛時間4小時。到縣城後可先整頓熱的中餐吃(推薦「即魚火鍋」,「蕎飯」)直接步行到草海邊,腳程在20分鍾。當碗可宿鳥島。
D3、返回,乘客車返回六盤水乘5620次列車返貴陽 17:10開20:56到 !
線路四:紫 雲 格 凸 河
線路類型:自助旅行、徒步、穿越
活動級別:3級
體力強度 ★★★
技術難度 ★★
驚險刺激 ★★★
歷史文化 ★★★
自然風光 ★★★★
預計天數: 3天
活動區域:省內—格凸河穿洞風景名勝區
一、景區介紹
格凸河穿洞風景名勝區地處貴州省紫雲縣,距貴陽161公里、安順市76公里。總面積69來方公里。它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組合之精髓,渾然一體,融雄、奇、險、峻、幽、古為一身,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完美的風景圖畫,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園。「格凸」一詞為苗語,意譯為跳花聖地。
這里,既有世界最美的喀斯特地貌,又有舉世無雙的大穿洞絕景—燕王宮,也有古樸的民族文化之景懸棺洞葬;有巨大幽深、氣勢恢弘世界第二洞穴廳室—苗廳,又有景觀壯麗的星星峽谷;有堪稱一絕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遺跡—盲谷,也有國內最深的豎井—通天洞,還有人類洞居活化---中洞苗寨;抑有明媚多姿的格凸鷹燕及珍奇動植物,又有濃郁獨特的民風民情。
節假日到格凸,攀登盲谷,溶洞穿行,留連苗廳,漫步青山,泛舟峽谷,乘興漂流,深潭探入,淺灘戲水,懸棺遐思,中洞尋古,藍天償燕,井坐觀天,閑亭稍憩,瀏覽湖光山色,陶醉於大自然之中,遠離鬧市喧囂,有修煉千年一朝得道之快感,使你進入置身物外的崇高境界。
二、行程安排
第一天:8:00集合,8:30准時出發,11:30至紫雲縣城進行午餐、下午1:00出發至洞中苗寨,看望老鄉,宿中洞。
第二天:過竹林寨,至格凸河邊。乘船觀懸棺,沙灘露營。
第三天:徒步登盲谷,觀燕子洞,回坐車地點,乘車回貴陽
這條路線是集人文與風景於一體的傳統經典路線,另外出行時不要忘記帶一些文具等物品在身上,可以給當地小朋友。不建議帶糖果等食品給小朋友。
清水江人文之旅
線路類型:民族風情、自然風光、走鄉竄寨
活動級別:4級
體力強度 ★★
技術難度 ★
驚險刺激 ★★
歷史文化 ★★★★★
自然風光 ★★★★★
預計天數:6天
活動區域:省內
線路介紹:清水江在黔東靜靜地流淌著,她在幾千年以前,就孕育了沿江繁華的文明;兩個月前,三板溪水電站成功截流,太多的存在於我們這個落後省區的史前文明,因此與我們永遠的訣別;清水江承襲太多的文化和歷史重負,有太多的文化需要繼承和延續;我們有必要去親眼審視這條美麗的河流,這條孕育了貴州史前高度文明的河流;這是一條生僻的線路,這是一條令人無比驚訝的人文之旅,這也是一個無法延續的關於貴州文明的夢,那些百年民居、老窗花、老石板街,那些迷人的民風民俗里包容的五彩節日,那些存在的不存在的非物質精神……關於文化的這一切在這里將無所依託。
在清水江流域,你可以體驗到沿江人民的平凡生活,你可以看見五彩斑斕的水鳥、光著屁股戲水的孩童;你可以感受到江上淘金人的血淚,你可以品味到亮江巴楚文化的余韻;你可以看到北侗巧奪天工的宗祠,也可以看到壯觀的風雨橋;還有沿江很多百年老宅、窯子屋,光亮的青石板,一座座上百年歷史的侗寨,明清遺風的屯堡,深鐫在房屋柱子上的斧印,比比皆是的石碑,還有流傳千古的文化氣息,埋藏在許多老人腦海里的詩句……所以的這一切關於文明的地理人文,在一個靜靜的角落裡呆立數百年,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親近。
回復(0) 收藏(0) 7393次閱讀
扔板磚砸(0)頂一下(0)夠專業(0)寫得好(0)驢友意見專家領袖意見:暫無
更多>>
與該線路相關的攻略
阿畢佬教你游南沙濕地公園
冬遊貴州 別樣風情惹人醉
南美的裙邊 創造奇跡的智利
京郊垂釣 炎炎夏日「魚」樂無窮
流火七月 一起"出逃"去海邊
菲律賓自助游心得體會
更多>>
與該線路相關的游記
給你一個真實的印度——穿越時空的遊走(瓜謬爾城堡)
給你一個真實的印度——感受神秘的「愛都」克久拉霍
初相遇—越南下龍灣掠影
萬古流芳天下奇—廣州陳家祠
翡翠綉丹崖—丹霞山一瞥
春遊西藏林芝,人面桃花相映紅
與該線路相關的美圖
荔波樟江
『拾』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
在每個公園都有一個荷花池,夏天到來的時候,這些荷花池就是公園最大的亮點,每天都非常的熱鬧,狠多人都會來欣賞荷花,下面給大家介紹關於描寫荷花的 日記 ,方便大家學習。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1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2
今天下午,我們全家到泰順的司前鎮里光村去觀賞荷花。我們下了車,老遠就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香。我朝荷花池那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荷葉,彷彿是綠色的海洋。等我們走近了荷花池,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雨後的水珠,在荷葉上滾動著,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荷花在這些荷葉中冒出來,有白色的、粉紅色的、黃色的……白得如雪,黃得似金,粉得如霞!在陽光的照射下,顏色顯得十分鮮艷。
這讓我想起了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一句名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數不勝數,千姿百態。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仙女;有的花瓣兒都凋落了,結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蓮蓬;還有的只是個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要破裂似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蜻蜓們在荷花池上翩翩起舞,彷彿也像和我們一樣欣賞這美麗的風景。
當我正沉浸這美景之中,媽媽提著一大袋蓮子和幾個蓮蓬,叫我准備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荷花池,期待著下次再來欣賞這美麗的荷花。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3
在外公家後院里有一個小池塘,在夏天的時候總會准時托起一朵朵荷花苞,這也是我一直想去外公那兒的理由。今年夏天,我又准時來到外公家觀賞荷花開放的美景。
第二天一大早,我下樓時發現一朵荷花開了,馬上拿來瞭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起了那朵荷花。荷花的莖是碧綠的,上面有很多墨綠色的斑點,荷花的花瓣有兩層,外邊的一層向四面展開,內部的花瓣圍著一個圓圓的,淡綠色的蓮蓬,花瓣頂部是深紅色的,漸漸往下就是淡粉色的了。好象畫家用一支畫筆飽簌了粉紅色從上往下,由深到淺畫出來的。而且每一片花瓣都像一把大勺子。這朵荷花旁邊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緊緊的抱在一起,活像一個熟透了的大桃子,荷花周圍盡是撐開的綠傘似的荷葉,上面有許多小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就像晶瑩的珍珠。
我愛夏天,更愛夏天的荷花!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4
昨天,我們一家和鄰居一家去了桐寨鋪的荷花塘,那裡的風景可真美。
荷花塘可真大啊,一眼望不到邊,聽說它的面積有一萬畝。看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像小船,有的像桃子;有粉色的,還有白色的,白色的像白桃,粉色的想熟透了的紅桃,你看那最盛開的花朵,不就像觀世音菩薩的蓮花寶座嗎?
荷葉全身翠綠,有的荷葉想消散,有的像盆子,裡面盛滿了晶瑩的露珠。有的荷葉浮在水面上,鋪成一橫排,像一座小橋。有的荷葉捲起來,想一個畫軸,裡面藏著一幅美麗的圖畫。
看著這美麗的景色忘了時間,一直到了中午,我們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了。荷花塘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5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開車帶我去鄉下玩。我看到路邊有一個池塘,裡面有許多荷花,有紅的、有白的,像一個個花仙子亭亭玉立。荷葉遠遠的,綠綠的,像一頂頂大帽子。看到這樣的美景,我想起了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下面還有可愛的鴨子在游來游去。
荷花塘真美啊!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6
星期天,陽光燦爛,萬里無雲。碧綠碧綠的山遠看就像一條青龍。河水清澈見底,中央盛開著粉紅色的荷花,荷葉圓圓的像個大圓盤。多美的景色啊!哥哥看到了馬上坐到了河岸邊的草地上畫起來。一位媽媽帶著小弟弟也來到了這個美麗的湖邊。小弟弟突然驚叫起來:「哇!多漂亮的畫呀!」媽媽蹲下來對孩子說:「是呀,多漂亮的畫呀!你以後得向哥哥學習。」
哥哥笑著說:「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美景就會被我們畫下來的。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金亦昕
描寫荷花的日記300字7
一天,萬里無雲,微風拂面,我和爸爸一起去公園看荷花。
荷花塘里的湖水清澈透明,池裡的小魚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有時到水面吐個泡泡,有時跳來跳去,真是可愛極了!
那美麗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還是個花骨朵兒;有的展開了兩三片,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還有的昂首怒放,展開了花瓣。快看,蜻蜓妹妹也來看荷花姐姐,這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時,一陣微風吹來,剛才平靜的湖面立刻泛起魚鱗般的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發亮,荷花塘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