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泥繪荷花壺

泥繪荷花壺

發布時間: 2022-09-12 07:44:39

⑴ 請教專家蔣蓉款紫砂壺問題。

蔣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紫砂七老」之一,以花貨享譽紫砂界,是為數不多的知名紫砂女藝人之一。蔣蓉大師文思卓絕,才華出眾,從藝70多年,把畢生的精
力都貢獻給了紫砂事業。蔣蓉老師比較擅長將動物、植物、花果等天然形體,經過藝術加工之後,運用在紫砂創作中,使紫砂壺的藝術美感與天然生趣合成一體。可
以說,蔣蓉老師的花貨作品已經將當代花貨類紫砂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她的作品有四絕「構思絕、配色絕、工藝絕、形象逼真」,再加上壺表精細生動的仿生紋
理,整件作品讓人觀之眼前一亮。

50年代初,蔣蓉老師開始設計《荷花茶具》,這源於她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品性的崇敬與喜愛。《荷花壺》作品配色清新明麗,一律採用
米黃色的底色,花脈為朱紅,墨綠的蓮芒內鑲嵌著粒粒活動的蓮子,青青的荷葉、荷梗,碧綠的青蛙,充作壺底平衡的紅菱、乳白色的藕、鮮嫩的赭石荸薺,鮮艷奪
目,給人以美的享受。《荷花壺》巧妙的造型設計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以盛開的荷花作壺身,圓鼓鼓的蓮蓬作壺蓋,彎曲的花梗作壺把,出水的嫩荷葉作壺嘴,並把
小青蛙做壺紐巧妙的插入其中,宛如一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優美畫卷。

蔣蓉老師從事紫砂創作70餘年,她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荷花壺》、《牡丹壺》、《蓮花茶具》、《芒果壺》、《南瓜壺》、《蓮藕酒具》、《蛤蟆捕蟲水盂》
等,還發表《師法造化,博採眾長》紫砂專論得到行業認可。蔣蓉紫砂壺形象生動、色彩艷麗,充滿濃郁的生活趣味,在紫砂藝術家比較罕見。1956年第一把
《荷花壺》燒成後,成為名震陶瓷藝術界的創舉,在全國陶瓷工業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1978年作品《雙龍戲珠提梁壺》作為禮品贈送日本首相田中角
榮;1980年《大小書扁壺》分別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和中南海紫光閣收藏;2006年作品《千禧龍鳳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2007年作品《提壁壺》
被中國國家美術館收藏;現在《荷花壺》已成為人們博覽收藏的紫砂工藝珍品。

從市場看,蔣蓉大師的著作《束柴三友壺》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創下了極高的成交紀錄。近兩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紫砂藝術品的價值也日益到大家的重
視,蔣蓉大師的紫砂珍品不斷拍出新的紀錄,這也從市場的視點表達了大家對蔣蓉大師著作的價值認同。從2012年、2013年各大拍賣行的紫砂成交情況來
看,紫砂壺行情還將繼續,一件精品紫砂壺千萬元的高價不再罕見。據業內人士預測,根據目前紫砂市場行情來看,這種上升的態勢還要持續6-9年,因此,現在
收藏紫砂正合適。

⑵ 現在有哪些製作紫砂壺的大師製作紫砂壺是否也分流派呢

紫砂壺的流派大致分為四種:直流、一彎流、二彎流和三彎流。

現在有哪些製作紫砂壺的大師?

3.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陳曼生被後人稱為文人壺的開創者。他是清代的書法家,酷愛紫砂。於是他自己設計了紫砂壺,聘請了當時著名的制壺家楊彭年和楊鳳年兄妹製作壺,並親自在壺上題寫壺銘,充滿了文學韻味。這就是後世流傳的滿生十八式的名稱。但是,十八隻是一個統稱,滿生壺並不是唯一有十八式的。

⑶ 高建芳的紫砂壺(黃色)青蛙荷花值多錢

普通高工的壺一般都在兩萬以上了,高建芳是研究員級高工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價值應該上十萬,只可惜這把是假壺,而且不是一般的假。

⑷ 我有一把高建芳老師九十年代製作的荷花壺想請哪位老師給簽定一下。謝謝!

你好
這樣的藝術品
光從手機照片分析不出來的
自己去有關機構鑒定吧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⑸ 紫砂壺的成交記錄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425萬成交,御制詩堆泥紫砂壺
該壺為紫砂質地,其泥色配製講究,呈瓜棱形,如意紐,壺蓋雕有梅花;壺身堆泥繪御制詩文「御制生平愛茗飲,石釧煮金芽。拈得蘆仝碗,盛來陸羽茶」及山水景物。泥質較細,呈紫褐色,設計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細,底有「笨嚴」款,款識遒勁。紫砂壺,自問世以來,因其陶土質地優良、燒制精巧,以其獨特的魅力馳名中外。紫砂壺具有較好的保溫性和透氣性能,用來泡茶,茶味醇芳,隔夜不餿。長期使用,壺內能保留余香,空壺內注入沸水,能散發出茶的香味,有「世間茶具稱為首」之說。
315萬成交,顧景舟 大石瓢紫砂壺
石瓢壺原是紫砂傳統造形。此壺作者卻集各家之大成,推陳出新。使壺上宜書宜畫,一改清初以來纖細繁瑣,堆砌浮華之氣,作者追求線型流暢舒展,並權衡比例之諧調秀美,顯現了簡朴大方之氣度。此壺是件智欲其圓,行欲其方,剛柔相濟,允克用藏之珍品。2.此壺為顧景舟制於1948年的五把名壺之一。這五把壺身均由吳湖湖先生手書,分別送給吳湖帆,唐雲、江寒汀等名家,而壺身二面書、畫均出自湖帆先生手筆更顯珍貴。
107萬成交:蔣蓉 荷花紫砂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深深吸引著蔣蓉。五十年代,蔣蓉決定設計製作《荷花茶具》,作為紫砂花貨工藝的先鋒。《荷花壺》配色清新明麗:用米黃的底色,朱紅的花脈,墨綠的蓮芒內鑲嵌著粒粒活動的蓮子,青青的荷葉、荷梗,碧綠的青蛙,充作壺底平衡的紅菱、乳白色的藕、鮮嫩的赭石荸薺,鮮艷奪目,給人以美的享受。 據介紹,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上萬元,明代名家名作可達10-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10萬元。國內最貴的紫砂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龍頭一捆竹」,市價達40萬美元。
由於明清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如已於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
顧景舟提璧組壺拍賣 成交價1782.5萬
時大彬制圈扭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陳鳴遠南瓜壺拍賣 成交價 842萬港元
蔣蓉、范曾合作蓮藕倒流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通常在紫砂壺的收藏上,有「泥」、「形」、「工」、「款」、「意」的說法。

⑹ 陳成的創作感悟

紫砂壺品種的分類一般分為光貨、花貨、方貨與筋瓤貨四類,其工藝各有特色,這里主要結合筆者的工藝實踐,談談花貨的設計與製作。
花貨的稱謂,有宜興獨特的地方特色,其實這個「貨即解作類,所以花貨也稱作花貨類 。紫砂壺的花貨類產品,大多取自於自然生活環境,在造型和裝飾上以動植物為原型,以寫實或誇張的手法,取松樹、竹子、梅花、藤蔓、瓜果、蟲草魚獸等精巧構思,經取捨適當、堆雕捏塑,作品追求寫實逼真,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朴實純真的美感,且能做到雅俗共賞。歷史上擅長制花貨壺的人很多,有陳鳴遠、俞國良、邵大亨、馮桂林等,當代也有裴石民、朱可心、蔣蓉、周桂珍、謝曼倫諸名人。風格各異,與其他紫砂壺類相比,喜歡花貨壺的消費者比較多。
花貨壺的設計與構思,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實際上這種活動是生活中對美的情趣的審慎選擇和接收,抒發著創作者平靜的心態和追求的濃郁情,也是對自然界相當一部分動植物寓意的借鑒和情感的延伸,往往一件作品更起著以物蘊志的作用。制壺鼻祖供春的《供春樹癭》壺,從根本上反映了製作者對生活觀察的細微和對自然界的獨有情趣,整個壺身以樹癭的自然,誇張地引塑出壺嘴與壺把,不規則的型體加上任意的壺蓋造型,在當時也許正給人們一種別具一格和清新的感覺,與北宋至明初形成的紫砂壺造型大相徑庭。由於花貨與生活的接近和貼切,在紫砂壺以後的發展軌跡中可以看出,花貨類紫砂壺獲得了較大繁榮並富有極強的生命力。
由於紫砂泥料特有的工藝性能,花貨壺產品的製作技藝很大程度上屬於民間工藝雕塑的范疇,並受到陶瓷生產工藝的制約,一般意義上講,一件完美或欲受到使用者青睞的作品,恰當地選料,加上造型與功能以及裝飾美的結合是主要條件,同時要兼顧在製作過程中的技術要領,包括泥料的干濕、成型的乾燥、燒成的溫度控制,甚至要考慮到一件花貨壺到了使用者手中的方便和不易損壞。這樣可以看到,一件作品從構思到完工為成品,實際上凝聚了製作者修養、審美、技能的直接反映。蔣蓉大師的《樹蛙壺》、朱可心大師的《彩蝶壺》,以及名家謝曼倫的《桑寶壺》都集中反映了製作者辛勤的勞動和付出的心血。
做好一件花貨紫砂壺,實屬不易,除了日積月累對生活的觀察和吸收,如觀察松樹、竹葉、梅花、瓜果藤蔓,不花一些功夫是不行的。觀察動物更是如此,松鼠、青蛙、蟋蟀等,形態首先,其次對表面肌理的掌握和了解,再則應考慮製作中形與神的關系。追求寫實必須賦予其生命,我們平常所講的「活靈活現」或「栩栩如生」,這就是生命的再現,這也影響到一件藝術品的生命,人們贊美和愛不釋手則是生命的價值。
花貨類紫砂壺之所以特殊,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與其他類紫砂壺的工藝相比較,還有不少在工藝實踐中積累和歸納的工藝特點。如:按造型原理,任何一件作品不光是陶瓷必須運用好點、線、面的原理,使其恰當地得到良好的反映和運用,以確保一件產品良好的實用功能和恰到好處的美感。花貨紫砂壺點、線、面的設計定位是各類紫砂壺中最復雜的設計,設計不好,影響到具體的工藝製作過程,影響到燒成中的變形以及消費者使用的方便,這些都突出反映了花貨紫砂壺造型處理中一絲不苟的嚴謹性。花貨壺製作,工具很重要。古語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貨的製作過程,尤其在裝飾部份,僅靠手指的捏塑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和符合紫砂泥性能的目的,故需根據作品的不同造型、不同裝飾,製作各種得心應手的工具尤為重要。如對竹葉的鑲貼、瓜葉捲曲舒展的特殊處理,樹紋和動物表面肌理的處理,一些特殊的小工具不能缺少,而且每個製作人員一般都有各自的特點,也對工具的製作有著異曲同工的現象。花貨壺的裝飾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全局性的。一把《西瓜壺》通身就是一個完美的創造,其裝飾效果也是全局性的,《荷花壺》、《桑寶壺》都是如此。這里就突出了在製作這一類壺時,除了壺身以外,必須重視壺把、壺嘴、壺蓋、壺腳完整統一的處理,與主題的貫通和協調是這種處理手法的基礎。如高海庚的哈蟆蓮蓬壺,壺身是一
蓮蓬,壺嘴是一張微卷的小荷葉,壺把是一蓮桿,壺腳是蓮藕的附件,而壺蓋是一隻栩栩如生的蛤蟆蟾蜍,主側面蓮蓬上自然排列的蓮子每一個都能活動,真可謂匠心獨運。
花貨壺在製造實踐中,還必須注意以下三個關系。即:造型與裝飾的關系。這要求作者須有較強的造型能力,有一定的雕塑基礎,以及能用有限的紫砂泥色來製作和描繪特定的畫面。譬如《西瓜壺》、《熊貓壺》造型尚易,然而西瓜和熊貓表面紋理和色彩的理即需一定繪畫技能。又譬如松鼠葡萄壺,在造型的基礎上,葡萄藤蔓葉果的捏塑和被配置成合理而生動的畫面,這就需作者深厚的觀察眼光和美術基礎。
簡與繁的關系。人們喜愛花貨壺是由於它的雅俗共賞,與生活貼近,從美學角度看,給人一個熱的感覺,容易接受。藝術創作上的簡與繁是各有千秋的基本技法,在當今更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花貨壺的設計與製作,用「繁」手法較多,畫面逼真寫實,動靜得當。《井蛙壺》可以把10mm大的青蛙做得生動有趣,《蟋蟀壺》可以把15mm大的蟋蟀做得兩牙張開,翅翼動感十足,古人的《魚化龍》、《風卷葵》、《九果壺》更是巧奪天工。然而「簡」的創作設計其生命力也同樣強,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工藝美術領域的創新有了積極的變化,以簡練的工藝手法突出創作主題,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極大的興趣。如謝曼倫的《竹節提梁壺》,壺體大度沉穩,兩枝竹葉一主一次巧妙地迎合主要視線,簡練、整潔,枝葉蒼勁有力,舒展適當,一股清雅之氣撲面而來,再如劉建平的《春涌大地壺》,造型簡潔亮麗,不失一大佳作。「簡」來於「繁」,沒有「繁」的扎實功便不會有超塵脫俗的「簡」的意境。近幾年來好作品頻出現,一大批有造詣的設計製作人員重視文化質的提高和藝術修養,博採眾長,努力創新,極大豐富和拓寬了花貨壺的創作思路。傳統技法和現代創新技術的關系。近幾年來花壺的創新設計得到史無前例的進步和發展,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在材料的利用上突破,取得了豐碩成果。一定程度上講,傳統作品仿製和創新都應視。前者是為了繼承、借鑒和學習,汲取其精華,後者是追求的目的,這樣才能發展。現 在人們所到的花貨壺,品種多了,題材多了,當然不同的裝技法也多了,大多是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和吸取他工藝門類的風格。浮雕裝飾壺多以山水樓台閣和動物,系列組合梅樁壺,通身泥繪裝飾壺,局或主
題由雕塑來表現的壺,給傳統花貨壺裝飾拓了新的思路,賦予了新的生命。這種創新的同離不開現代創新技術、泥料的研製,燒成設備的現化,並吸收其他工藝手段,這樣才能起到好的作用一些壺的裝飾能借鑒傳統磚刻和石雕的技法;藏卧虎壺直接採用了圓雕的效果;有的壺乾脆直接用均陶堆花的裝飾,雖有謅議,但創新探索經受市檢驗的勇氣值得稱道。
花貨紫砂壺已走過了數百年的歷程,它的存即是它生命的延續,漫長的歲月蘊藏了它獨特藝術風格和日用價值,明末的雍容大度,清代的繁褥,近代的衍生,當代的創新,給花貨壺確定了有的地位和延伸了發展的前景,重視花貨壺的計技巧和製作工藝的進步,已被人們所接受。創造人們熟悉的美和人們追求所不能忘卻的傳統,返樸歸真、凈化心靈、美化生活,仍是當代藝術匠們承擔的重任 。

⑺ 請高手看看是否是蔣蓉的紫砂壺作品

蔣蓉的代表作之一是青蛙荷花壺,她的作品細膩豐富,極有想像力,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只要被她慧眼選中,蔣蓉會把它們融入紫砂壺的創造中,讓這些有生靈的生命成為永恆。
而後代仿製此壺的作品到現在價格也非同尋常了。 去年有人收藏一套蔣蓉大師「青蛙荷花壺」曾受託於某拍賣行,結果出現個小意外,內容省略.........後來去宜興蔣蓉的後人鑒定為仿製品,不過作工相當考究,價格也不菲。後話不提,.......
你的壺最好找紫砂行家去作下鑒定,如果是大師級的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希望你的紫砂壺是蔣蓉大師的真跡!

⑻ 蔣蓉紫砂壺價格介紹

在以前,紫砂壺是人們拿來沖泡茶葉的工具,經過歷史的滌盪,使它還具有了工藝的價值。紫砂壺如今已然是一種工藝品了,很多收藏愛好者都會選擇一些名家製作的紫砂壺進行收藏。蔣蓉是近代非常出名的工藝製作者,她很擅長製作紫砂壺,雖然這位藝術家已經辭世,但是她留下了諸多的紫砂壺作品,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她製作的紫砂壺的價格以及平時拍賣的價格。

簡介:

蔣蓉,別號林鳳,1919年出生於江蘇宜興川埠潛洛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顧問。11歲隨父蔣鴻泉學藝,1940年隨伯父蔣彥亭到上海,在其指導下製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同年創作作品《荷花壺》在全國工業會議上評為「特等獎」,並為周恩來總理出訪東南亞等國家製作禮品。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她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這在當時歷史情況下是工藝界的一種最高榮譽和待遇。




鑒別方法/步驟

1、先看一下蔣蓉大師的代表作品:佛手壺、百壽樁壺等。

2、了解蔣蓉大師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以觀賞性為主,兼有一定的實用功能。像她百壽樁壺,初步鑒定時候可以看一下壺的整體外觀的一個工藝,以及手工雕刻。

3、看蔣蓉大師的工藝,那麼下一步,自己斷定的時候,請用你的肉眼或者是尺子去量一下壺嘴,紐,跟壺身,連成三點一線。

4、除了上面的一步,你還可以摸一下壺身,因為真的是蔣蓉老師的壺,表面是很光滑的,泥質細膩,摸起來像是玉的感覺一樣溫潤。

5、再來一招就是拿起蓋子,輕輕的在壺蓋邊,劃動幾下,聽一下那個聲音是否有清脆的聲音,一般好泥質加上好工藝做出來的壺,它的毛孔通透性很好,你這么劃幾下聽到的聲音會很清脆的,反則就不是啦。

6、最後一招,就是看看蔣蓉老師的落款,因為從落款,蔣蓉老師的壺的落款不單一,當你細細觀察過,你會發現它的不同之處。




價格:

紫砂壺的收藏投資熱始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港台一些藏家大量購藏,使得市場價格直線上漲,80年代末逐漸回落。近兩年來,紫砂壺行情再次走俏。日前,中國嘉德曾拍賣一件顧景舟制九頭詠梅茶具,以28,750,000元成交,是目前紫砂壺拍賣成交價高的。內地的紫砂壺市場現在也非常火,收藏價值每年以20%增長。

由於紫砂壺的礦源越來越少,所以紫砂壺更顯珍貴。「應該說,和國畫比起來,紫砂壺目前價位還處於起步階段,升值空間大。而且國內的紫砂壺收藏和市場都在發展,紫砂壺是具有投資潛力的。」




紫砂壺市面上販賣的有很多,但是出自藝術家之手的都是有價無市,因為大多數人都選擇收藏起來,拍賣的也是少數作品。紫砂壺本身的價值並不高,高的就是其藝術的附加價值,懂藝術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其價值所在。蔣蓉做的紫砂壺自她離世以來價格不斷的攀升,不過也是情有可原,現在還存在的她的紫砂壺作品都已經成為了絕版,價格難免會有所提升。

⑼ 解放後宜興江蘇高級工藝美術師鮑仲梅和國家陶刻大師潭泉海合作製作的單孔仿古紫砂壺有無收藏價值

這要看該壺的工藝水平如何?單孔可能是仿品.應該在=+年以上。那時候他們還不是"師"。相信功力也不會太高,存世量不大的話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僅供參考。宜興楊。

⑽ 有誰知道高建芳這款紫砂壺估價

高建芳, 紫砂壺-紫砂壺
價格:¥58,888.00
高建芳,女,1956年生一宜興陶都,畢業於東坡書院。分別於1983年和1988年,二次進中*美術學院深造,學習陶瓷製作與造型專業,得到韓美林、張守智等教授的悉心指導;追隨中國美術大師蔣蓉學藝,擅長於象真型紫砂陶藝的創作。作品分荷花、西瓜、南瓜、荸薺、蔬菜等系列八十多個品種。作品形態逼真,色調自然。1990年6月,受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派遣,赴日本參加「中國美術展」,進行現場藝術表演。被日本友人、港台客商和陶藝界同仁稱為「西瓜大王」和象型藝術第一傳人。1993年12月,被評為工藝美術師;2000年5月,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01年5月,被評為中國紫砂優秀中青年陶藝家。作品獲獎簡況:五件茶果水平:1982年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優秀產品三等獎,由國家輕工部、中國工業美術協會頒獎。中型荸薺壺:1982年獲江蘇省青年小發明競賽三等獎。由江蘇省團委、輕工廳、科協頒獎。荷花單杯:1987年被國務院辦公廳列為藝術珍品,收藏於北京中海紫光閣陳設。五件西瓜茶具:1989年獲香港「錦鋒杯」三等獎。提梁荸薺壺、美林荷花壺:1988年分別與張守智、韓美林二教授合作,被選送到日本、香港等地展出。荷氏三壺:1990年獲江蘇省陶藝作品表揚獎。枇杷壺:1991年獲江蘇省精品設計創作三等獎。四件春夏秋冬系列壺:1997年獲江蘇省陶瓷藝術新品一等獎。世外桃源壺:2001年獲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市場行情,千變萬化。以上價位,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酒店花卉技藝 發布:2025-07-09 22:31:04 瀏覽:273
海棠上太太 發布:2025-07-09 22:30:07 瀏覽:758
七夕與七月 發布:2025-07-09 22:20:49 瀏覽:613
百合泡多久合適 發布:2025-07-09 22:08:56 瀏覽:721
綠植詞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09 22:07:04 瀏覽:230
水晶玫瑰凍 發布:2025-07-09 22:07:02 瀏覽:960
德立和玫瑰島哪個更好 發布:2025-07-09 22:02:56 瀏覽:442
夢到牡丹花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9 22:02:06 瀏覽:221
綠植放暖氣 發布:2025-07-09 22:00:54 瀏覽:64
大興玫瑰園在哪裡 發布:2025-07-09 21:58:0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