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包葉
1. 蘭花葉片出現黑褐斑是什麼問題
養過蘭花的朋友都知道,蘭花葉片上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黑斑和黑點,而且非常頑固,治好不久又會見到,甚至有些根本就治不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蘭花葉片出現黑斑的原因很復雜,並非一種病害或者一種現象可以解釋。而蘭友在不知詳情下用葯治理,往往收效並不大。我收集了一些蘭葉黑斑的案例,這些蘭葉的黑斑起因都是被一直跟蹤的,所以比較真實,蘭友們不妨對照參考一下。
可能您所在的小區中也有一些常綠的樹木,它們不會在秋天落葉,但是一旦春天新芽開始萌發,老葉就開始枯黃掉落,這就是典型的後浪推前浪。蘭花也是如此,春天花後正是萌芽期,老苗在這時候就慢慢地被推倒,出現枯黃而退草。
這種是生理性的,也是自然規律,尤其是蘭苗多的大叢蘭花,在開花以後通常都會有幾苗老葉片出現這樣的狀況。沒有任何辦法治理,當出現這種黑斑或黑點時,及時剪除是唯一的辦法。
二、炭疽病
蘭花炭疽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很多年,田園熟土比山中腐殖土更多。炭疽病的病斑非常明顯,從葉尖端發病的,會有明顯的分隔線。炭疽病如其名,病斑處有像木炭一樣的顏色,病斑分隔線處很容易折斷。簡單地剪除病葉不能阻止病菌,因為像圖片這樣的病菌已侵入下部蘭葉。治療蘭花炭疽病最好是用內吸性強的葯物,例如甲基托布津。
發現有炭疽病的蘭花一定要剪掉病葉,遠遠地離園區銷毀,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火燒銷毀,因為填埋處理後炭疽病毒還會在泥土下存活。修剪好的蘭株切口處可以塗抹甲基托布津葯泥,同時噴施百菌清外殺病菌。一般一周為一個周期,連續施葯三個周期就可以控制病害蔓延。
三、蟲咬斑
前幾天一位蘭友上傳一張照片,蘭葉看起來長勢不錯,可是在葉片上出現不規則的半透明點狀物。他不明白這是得了什麼病害,其實這是蟲咬而造成的,特別是紅蜘蛛,因為害蟲個頭小而不容易被發現。這些半透明的斑點初期不會對葉片有大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葉片上被害蟲咬過的半透明點狀,會慢慢變成黑點,直到整片葉子都是密密麻麻的黑點。
一旦出現葉片有半透明的黑點,就要考慮到除蟲了。紅蜘蛛一般用阿維菌素噴施兩三次就可以,因為它是蟎蟲類的害蟲,普通的菊酯型殺蟲劑效果並不大。
四、窒息黑斑
有一位蘭友來信咨詢,他的蘭花種植差不多快一個月了,最近兩天看到葉片上有黑色的斑塊,感覺像是被人用手擠壓而形成的於黑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環境原因,有些蘭友在種植以後怕蘭花弱不經風,就搬到室內「細心」養護,孰不知這時的蘭花尤其需要新鮮空氣(另一個特別需要新鮮空氣的階段是花期)。蘭葉不能有效地呼吸新鮮空氣,就會因為悶而在葉片上表現出來,這是因為環境通風不好而導致蘭葉窒息,所以就有了黑斑。
2、植料原因,種植的時候擔心蘭根不能與植料貼實,就用大力壓實植料,致使盆土中空氣被壓縮,或者植料配製本身就有問題,透氣性不好導致蘭根無法正常呼吸。而植物的生長應該是上下貫通的,無論是葉片或者根系的呼吸受阻,都會在葉片上出現黑斑。
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加環境通風,讓蘭葉時時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另一方面改進植料的配製方法,我常說的蘭花植料三要素,第一位就是疏鬆透氣。
蘭花葉片出現黑斑只是標,而我們要治的是本,也就是造成黑斑的原因。雖然說葉片出現黑斑是不可逆的,必須要剪掉。但沒有搞清楚真正的問題所在,只是簡單地剪掉了事,用不了多久在其他的葉片上依然會出現這種問題。
因此好攝農夫建議,當發現蘭花葉片有問題的時候,不忙修剪。先從上述的4條一一對照,然後找到真正的原因,再著手進行對症而治,相信這樣做效果會好很多。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2. 蘭花硬殼葉怎麼回事
可能是感染病菌了,可以考慮將蘭花從盆里倒出後,清洗根部後,剪去其枯萎和發莓的根。然後放陰涼處放置半天,再用蘭花專門的消毒葯水泡一下。
3. 葉子細長,似蘭花,根部有塊狀物,根以上有紫色包葉
大花蕙蘭,詳見網路。
4. 蘭花讓樹葉蓋住了有影響嗎
不會。
每年3月左右,當樹葉開始萌芽,就是給蘭花開始遮陽的時候。陽光是萬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對於蘭花同樣也是,蘭花需要太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和各種化學物質的積累,但其對太陽的光照需求較常見植物而言則略有不同。蘭花是半陰性植物,陽多則花好,陰多則葉佳。那我們在平時的養護中,怎樣巧用太陽的光照,來達到使蘭花花葉並茂這一目的呢?
剛上盆的蘭花是不建議曬太陽的,需等到蘭株經過20天左右的服盆期後,再逐漸接受太陽光的照射。各類的蘭花藝草,除了在早春和秋末初冬可以讓陽光直射外,在其它的期間最好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特別是在夏至和秋分之間的陽光,需遮光85%-95%之間。春分以後在夏至以和秋分以後到霜降期間,需遮光75%-85%之間。
合理的遮光率可讓蘭花越養越好,葉色碧綠、葉質細膩,富有光澤,還能花葉並茂。光照過強,蘭葉會由綠色變為淡綠色,嚴重的葉片會很快變黃、葉面粗造、焦尖、甚至枯萎,對於藝草還會影響其藝性,可能會使藝色變差或消失。如光照太弱,則葉色深綠、少光澤、葉片徒長,雜亂無章,失去觀賞價值。
我們可將蘭花分成需光性強和需光性弱這兩類。我們把墨蘭,寒蘭,建蘭這3大類歸弱光照管理,需在春分後和夏至以前,至秋分以後需遮光70%-80%之間。在夏至到秋分期間,需遮光85%-90%之間。蕙蘭,春蘭,春劍,蓮瓣蘭這4大類歸強光照管理,可在春分和霜降以後全日照。春分到夏至以前和秋分至霜降期間,雖遮光照60%-70%之間。夏至到秋分期間,需遮光75%-85%之間。
早春秋末冬初的陽光照曬到人的身體上,會使人覺得暖洋洋的,特別舒服,其實,蘭花也一樣,如果我們不讓蘭花多曬曬太陽,怕這怕那,蘭花也是長不好的。但在夏至到秋分階段,一定要把陽光庶陰到80%-95%之間。這一時期也正是蘭花的花芽生成形成期。在弱光照下形成的花芽,還會使蘭花的花色更鮮艷靚麗。
如果你掌握不了光照的強弱,你人可以站在蘭花的擺放場所中去體驗一下,感受遮陽網下陽光照射到身體上的溫度,你覺得透過遮陰網的太陽曬得人熱,蘭花也會覺得熱。你感覺舒服,蘭花也會感覺舒。
三伏天至秋老虎這期間,高溫的氣浪特別高,人站在蔭蔽處也能感覺到熱氣撲面而來。特別是露天種養的蘭花,在這一時期對陽光的調節非常重要,要注意通風,把陽光遮好,這樣可以降低蘭花放置場地的溫度,讓蘭花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盡可能的生長,還能使蘭花達到陰長葉,陽長花的條件,進入夏季秋初後,蘭花便可孕育出更多的葉芽和花芽。
5. 我爸樣的蘭花長了一個很大的包,是葉子裹著挺大個的,又不是花苞這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有可能開出奇花,如多瓣、葉中花等異變。具體要看圖片分析。
記得採納啊
6. 蘭花捲葉原因
蘭花出現葉片捲曲一是由於基質中肥料濃度太高或養分不均衡,二是有病毒侵害。前者可以通過多澆水沖淡肥料或均衡施肥進行防治,後者需要噴施病毒克等專殺葯劑進行防治。
7. 蘭花的根、莖、葉、花
根 地生蘭根是叢生的須根系,肉質,間或從須上生出分節支根,蘭根概無根毛。一般春蘭根較細,徑約.4厘米左右,蕙蘭徑約0.5厘米,而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根較上述稍粗長。蘭根內貯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按根的結構可分為內、中、外三部分,最外層為包圍全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吸收和保護水分的作用,所以,對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土壤過濕,容易引起根部腐爛。根皮之內為皮層組織,皮層細胞都是活細胞,有的含有針狀結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當肉質根折裂時,其中有一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稱為中心梗,不易折斷。培養多年的伏盆蘭根,在乾燥時,健壯的根呈亞白色,幼根衍生時多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濕氣關系,呈青綠色或暗灰色。蘭根有蘭菌與它共生,藉此得到更多養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國傳統采移蘭花必須帶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這個道理。
莖 地生蘭沒有明顯的莖,只有根莖與花莖之別。在根、葉相接處有一肥大的假球莖,其形式有柱形、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著生,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在栽種時不應將它全部埋沒泥中。假球莖的大小按種類不同而相異,例如春蘭和蕙蘭一般高約1~1.5厘米,徑寬為1厘米左右,其他類更為壯大。健壯的假球莖外面全由綠色葉片包覆著,至衰老後,葉片枯萎縮。裸露的假球莖呈黃色或黃綠色,這時假球莖上殘留著枯老纖細的絲狀葉痕物。假球莖按我國藝蘭中俗稱蘆頭、蒲頭、龍頭等,其中貯藏養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當進入衰老期,還能衍生假球莖,每當黃霉至盛夏或初秋時季,從假球莖基部滋生出葉芽和花芽。另一種莖是花莖(即花葶、花梗),外麵包覆著數層苞葉。
葉 可分為尋常葉和苞葉二種。從假球莖上簇生出的葉稱為尋常葉,呈線形或帶形,無明顯葉柄,葉束都一次長成,全緣或邊緣有細鋸齒,平行脈,常綠硬革質,葉面大多為暗綠色,葉背較淡,葉梢尖銳或圓鈍。春蘭葉幅闊約0.4~0.8厘米,長約20多厘米;建蘭、寒蘭較寬長;報歲蘭更寬,約在1.5厘米以上。葉片中央的中脈向葉背凸出或微凸,藉以支撐蘭葉向上著生,雖受風吹飄搖仍不易折斷。每五至七、八葉組成束(每束在我國蘭藝中俗稱為「筒」或「庄」,每束應以三片葉起算)。春蘭和蕙蘭每束標准應有3~5片葉,其他類稍多些。按我國傳統藝蘭,對春蘭和蕙蘭葉型,結合花瓣瓣型總結經驗,認為凡葉尖起溝,兜到基部為佳,梅瓣的葉性較硬,水仙瓣之葉性糯,凡肥闊厚實,絕大多數出荷瓣或闊瓣花。
另一種葉,就是包在花莖上的變態葉,由於退化變成膜質鱗片狀,基部為鞘形,俗稱為殼,在植物學上稱為苞葉,它主要起著保護花蕾作用。苞葉基部最外兩張有硬角質,內部幾張呈現軟膜狀,我國藝蘭家常根據它的顏色和上麵筋紋、沙暈,作為辨識花蕾演變中花瓣瓣型分類的依據。春蘭苞葉有五層,盛放時花序頂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聳出花朵,有的低於花朵;蕙蘭等一莖多花的苞葉有7~9層,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狹軟膜包葉。
花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列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最外面一輪是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葯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個物。
果實 蘭花的雌蕊受精後,花瓣逐漸凋萎,而子房逐漸膨大成綠色棍棒狀,大約經過6~12個月,種果成熟,果皮由黃綠色轉成褐色。果實概為柱形,具有三角,果實形狀依種類不同而異,這是有助於鑒別分類的。春蘭種果較短矮,一般高約3~4厘米,蕙蘭等稍為長大,粗壯些。秋蘭種果與建蘭、蕙蘭的種果相似。寒蘭與報歲蘭相似。蘭科植物的果實均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頂至基部有粗約0.3厘米的長棱,稱為果脊柱。當果實成熟時,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頂端彈開,果瓣產生倒錐形裂縫,便於種子從裂口濺出。蘭花種子極為微小,細如灰塵,一般呈長紡錘形,用肉眼幾乎辨認不清,每粒種子只有.3~0.5微毫克重量,它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簡單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易透水的種皮,種皮上有許多增厚的木質化的條紋,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的含物。
8. 蘭花捲葉怎麼辦
蘭花葉子枯萎卷縮是蘭花潛伏病害的一種反應,說明蘭花生長不正常。
蘭花水分的運轉情況內是根輸水到假鱗莖,容假鱗莖輸水到葉片。凡根部失水或殘缺,都可導致假鱗莖貯水不暢,葉面水分自然下降,所以蘭花葉片失水過重即表現出萎卷狀。
恢復正常蘭花葉態的關鍵點在於假鱗莖。每天在假鱗莖周圍微量噴兩三次水,噴水不可多也不可猛。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葉面噴水,因葉片無生機,亦即無吸水能力,噴水會反遭其害。
(8)蘭花包葉擴展閱讀:
1.蘭花的生長習性:
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2.蘭花的花語:
蘭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蘭。
文心蘭:隱藏的愛
劍蘭: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
參考資料:
網路-蘭花
9. 北方蘭花為什麼會消包
一、水分方面
我以前文章中講過,蘭花根系與葉片的喜濕程度是不一樣的。蘭根喜歡較為乾爽的土壤,而蘭苗喜歡較濕潤的環境,這是針對蘭苗而言。對於花芽來說就不一樣了,花芽不僅需要通過控水來分化,同時也需要環境濕度下降來配合。
如果環境濕度太小的話,出土的花苞容易失水而乾枯,這個實例可以參照我在10月份的一篇文章《蘭花控水知多少?秋季水分管理不善,警惕蘭花消苞》。這是典型的花苞生長期,因為缺水而引起的消苞,因為那個時候的氣溫還是適合蘭株生長的。
而冬天要預防的則是通風與濕度之間的矛盾,因為蘭花不建議在零下的室外放養,入室以後的通風條件肯定是不如室外的。這時濕度與通風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怎麼辦呢?我的蘭棚在每年12月開始也會加蓋保溫膜,但只要日均氣溫大於零度,白天我都會掀開大棚的兩端,讓蘭花環境盡量通風。只在夜晚或者日均氣溫低於零度時,才會全天候地蓋上棚膜。二、陽光方面
我在2017年元月的時候,曾送給本地朋友兩盆春蘭,都是已經有很健壯花苞的,按理說也春化很充分等著開花了。
他把蘭花放在店鋪的吧台上,離門口不遠的吧台通風並不算差,溫度也少有到達零下的。唯一的缺陷就是整天都不能曬一點陽光,在半個多月後這些蘭花的花苞出現瘀斑。最初他和我說這事的時候,我以為是凍壞了。可吧台上的另一盆熱帶綠植葉片絲毫沒有受凍跡象,在這樣的溫度中下山春蘭不可能凍壞的。
10. 蘭花包腳葉越多越好嗎
蘭花葉鞘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它的品種,它的多少與它的品質如何並沒有直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