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錫劇撥蘭花

錫劇撥蘭花

發布時間: 2022-09-04 22:48:49

1. 錫劇有哪些經典曲目

較有影響的劇目為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雙推磨》、《庵堂相會》、《珍珠塔》、《雙珠鳳》、《孟麗君》,創作的現代戲《紅花曲》以及從越劇移植的《庵堂認母》均先後攝製成影片。此外,尚有《拔蘭花》、《紅樓夢》和現代戲《走上新路》、《紅色的種子》等。名演員有姚澄、王蘭英、沈佩華、梅蘭珍、王彬彬、王漢清、吳雅童等。

2. 江蘇省錫劇團的作品

建團以來,創作、整理、改編和移植了大、中、小型劇目200餘個,其中有現代戲《走上新路》、《婦女代表》、《紅色的種子》、《海島女民兵》等,古裝戲《紅樓夢》、《珍珠塔》、《三看御妹》、《玉蜻蜓》、《孟麗君》、《嫦娥奔月》、《救風塵》、《玲瓏女》、《三夫人》、《雙推磨》、《拔蘭花》、《水潑大紅袍》、《嫁媳》、《三訪桑園》、《小過關》、《三請樊梨花》等。眾多劇目受到省內外觀眾的歡迎,並為兄弟省、市劇(曲)種所移植或改編;《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雙珠鳳》和《三親家》(與江寧縣錫劇團合作)先後拍攝成電影,並對《尋兒記》等進行舞台錄像;10多個劇目灌製成唱片,20多個劇目由江蘇、北京、上海的出版部門出版單行本或收入戲曲集成;全國20多家報刊登載了數以百計的評論文章。

3. 家裡老人要聽,繼續MP3格式的如下曲目: 錫劇(全場):珍珠塔,拔蘭花,雙推磨,發至[email protected]

超多錫劇、越劇、京劇、豫劇、崑曲、黃梅戲經典曲目全集、選段MP3、rm正在發送,請查收採納 。衷心祝願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找裡面的越劇名段壓縮包,共計有2G。其他的因為115網盤管制,暫時不能下載

其他的我換QQ郵箱再發一些全劇mp3

由於115網盤的管制,需要你接受我的邀請注冊網盤,並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叫:拉爾修 。

我加了你,你驗證後給我說下,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了。整出的 打包的全劇mp3近近10G 。

4. 錫劇是地方劇種,發展至今有多少年了

錫劇是在辛亥革命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並發展而成的。在灘簧階段,一般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的。清乾隆以後,吳語灘簧已盛行。在常、錫一帶鄉村傳唱的男女敘事對唱山歌,逐步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灘簧調,系吳語灘簧的一支,後來又吸收蘇南一帶「採茶燈」中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灘簧小戲,先有小旦、小丑,後又有小生,並從坐唱變為在田頭廣場作簡單動作表演的走唱,化妝極為簡單,男角色身穿長衫或短衫,頭戴瓜皮小帽或氈帽,手拿摺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襖、長裙,臉上略施脂粉,頭戴假發髻,插絹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為主的「對子戲」,也叫「三小戲」。
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現朴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聲腔僅有[簧調],一把二胡伴奏(有時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時既無班社,也無班主和職業藝人,純屬農民及鄉鎮小手工業者自演自娛活動。藝人們稱這時期為「對子戲」階段。
道光年間,開始出現了半職業或職業灘簧藝人,也開始出現女職業藝人。少數藝人進入常州、無錫等城內演出,由於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藝人們開始收徒傳藝,組織班社,至光緒年間,逐步形成常幫、錫幫、江陰幫和宜興幫。「對子戲」階段持續了近百年,流傳越廣,一些農村知識分子也加入灘簧隊伍,加以班社間的競爭,首先使劇目內容豐富,情節復雜起來,出現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個角色的劇目--《借黃糠》、《陸雅臣賣妻》、《珠花記》等。在原單一的[簧調]的基礎上,派生出了[長三調]、[行路調]等曲調。在吸收民間小調上又增加了[紫竹調]、[春調]等。由於「對子戲」劇目的發展,曲調的豐富,加上內容的增多,故事情節的復雜,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劇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同場戲階段中的「小同場」。同場戲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而「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後的產物,這是錫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小同場」大約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二十餘年間。辛亥革命後的國民政府有關當局,視灘簧「傷風敗俗」「俚俗淫穢」,也多次下令取締。灘簧藝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動,大多數藝人流落在鄉土僻壤,送藝賣唱,養家糊口。

5. 錫劇的著名人物及劇目

錫 劇 (Xī Jù)

錫劇 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之後,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開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兩個腳色,如《雙落發》、《磨豆腐》、《拔蘭花》、《庵堂相會》,稱為「對子戲」。進入城市後,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劇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連環》等大戲。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台,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1952年定名為錫劇。現江、浙、滬、皖共有錫劇團32個。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錫 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是在太平天

國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並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錫文劇」

,解放後才改成「常錫劇」,簡稱為「錫劇」。

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

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

一把二胡,現在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

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

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當代錫劇有很多著名演員如姚澄、王影影、梅蘭珍、王蘭英、汪韻芝、王

漢清、楊企雯、吳雅童、薛靜珍等。

6. 錫劇名家名段經典唱段是哪些

錫劇經典唱段有《賣餛飩》、《賣桃子》、《賣湯團》、《賣花帶》、《賣草囤》、《賣水餃》、《賣排骨》、《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盤陀山燒香》、《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等。

代表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錫劇原稱常錫文戲,武進是錫劇的故鄉。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漢族戲曲劇劇種之一。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採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台。

錫劇曲調:

錫劇的主要曲調為「簧調」,後又創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一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此外,錫劇還吸收了江南大量傳統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等。

1、簧調是江南山歌融合蘇州彈詞曲調發展而成的,旋律優美流暢,長於抒情。有老簧調、簧調慢板、老旦反弓調等十多種板式。

2、大陸調是錫劇第二主要唱腔,源於武林班的「大鑼板」(也稱「大陸板」),開始僅上下兩句,後仿簧調曲式結構,創造了「清板」。

3、南方調原為「南方歌劇」的主要唱腔。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現多種類型的「南方歌劇」,主要在游樂場演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錫劇

7. 我想要錫劇<拔蘭花>的唱詞

王鳳霞:忽覺頭上帶一帶,頓時不見素蘭花。屋裡四角尋勿著,難道風吹落窗下?只有順風吹進窗盤里,哪有逆風吹朝外?見一人手拿素蘭花,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蔡旭齋。我時刻欲想見他面,想了三年為見著。今日他忽來拔蘭花,叫我怎能不見他?待我開窗叫應他,在夫家不比在娘家。謝家宅東鄰西舍眼睛快,要說我大姐不正派。給丈夫曉得要活打煞,公婆要罵敗家規來風氣壞。
蔡旭齋:剛才明明王大姐,因何見我不說話?內中必有緣故在,莫非她公婆管教丈夫壓?我不免權且等在南場角,定會前來會旭齋。
王鳳霞:顧不得公婆丈夫打和罵;顧不得東鄰西舍說閑話。要敘一敘三年來的知心話,打定主意身出外。
王鳳霞:你一人在此獨自語,對這蘭花叫大姐。若被我丈夫來碰著,他定然不說你來拔蘭花。說你在我頭上偷金釵,你白吃苦頭犯不著。
蔡旭齋:提起這朵素蘭花,今朝我特來問明白。想當初你我對天立過宏誓願,說道是男不討來女不嫁。三年前言語你想一想,還是我先討來你先嫁?你若要另攀高門心來變,理該早早說明白。大紅帖子備一張,叫人送給我蔡旭齋。喜酒不吃倒還罷,我人情一份送大姐。
王鳳霞:兄弟啊!我受你埋怨受你怪,我的好兄弟啊!想想淚交加。兄弟啊!想當初我把年庚八字交給你,指望你早挽媒妁到我家。誰知你一去無消息,象風箏斷線飄天外。三年來我象織女在銀河盼牛郎,只盼鵲報喜訊到我家。早也盼來夜也盼,望穿雙眼望勿著。誰知平地風波起,爹娘逼我配夫家。兄弟呀!你三年耽擱在何方地?為啥勿來娶大姐?
蔡旭齋:大姐哎!你若問我為啥三年勿來娶大姐?我好有一比,好比犯仔旱災、久旱不雨,架起了長車短車,千錯萬錯,錯盡錯絕錯到底,只錯堂前爹和媽。爹爹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婚嫁。先請瞎子把八字排,說你命里有破敗。再請娘舅把媒人做,揀好了三月十八,另討妻子女嬌娃。我定要與大姐夫妻做,逃到蘇州過日腳。小本生意我一人做,想賺點銅鈿來娶大姐。
王鳳霞:聽罷兄弟一番話,我的心中方明白。顧不得東鄰西舍閑話多;顧不得公婆丈夫打和罵。打定主意把門開,要敘一敘三年來的知心話。

王鳳霞:東方日出照窗紗,房內走出我王鳳霞。樹上鴉雀鬧喳喳,叫得我心中亂如麻。我好比胸前壓塊千斤石,難忘情人蔡旭齋。我與他初相識時情深重,都說是男不討來女不嫁。他贈我一朵素蘭花,說央媒求親到我家。誰知那日分別後,他是一去至今三年外。爹娘做主婚來配,逼我嫁到謝家宅。謝家宅,謝老大,方圓十里勢力大。嫁到謝家非我願,夫妻好象活冤家。丈夫打,公婆罵,我的心中常想他。蘭花呀!他在何處把身寄?你、你為何默默無語不說話?我恨不得把你來扯碎,對不起贈花的蔡旭齋。
王鳳霞:飯後灶前收拾罷,抽空又來綉花鞋。公婆丈夫都出外,我帶做針線帶看家。西風吹亂青絲發,戴歪一朵素蘭花。拔下蘭花重新插,看見蘭花想起他。三年前我在娘家,相識後生蔡根發。郎有心來姐有意,交換標記訂婚約。我贈他一條湖色香羅帶,他送我雪白一朵、雪白一朵素呀素蘭花。為了這朵素蘭花,我嘗盡甜酸與苦辣。我幾次要想丟了它,幾次又往頭上插。

8. 求哪位朋友可以傳我錫劇 的 雙推磨 、珍珠塔、拔蘭花 完整版的mp3或者wma格式文件

首先用QQ郵箱發一些全劇mp3,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
QQ郵箱中還有一個TXT文檔,給你發我網盤上的戲曲,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和選段。
由於115網盤的管制,需要你接受我的邀請注冊網盤,並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叫:第歐根尼,或者叫拉爾修,注冊網盤並加我為好友後,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了。整出的 打包的全劇mp3和選段近近10G

大家最好用QQ郵箱,這樣不會受限制,方便接收

9. 錫劇名段有哪些

錫劇名曲有《賣餛飩》、《賣桃子》、《賣湯團》、《賣花帶》、《賣草囤》、《賣水餃》、《賣排骨》、《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盤陀山燒香》、《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金環記》、《鯽魚記》、《紅鞋記》、《呂布與貂蟬》、《寶蓮燈》、《紅鬃烈馬》等。
錫劇原稱常錫文戲,武進是錫劇的故鄉。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漢族戲曲劇劇種之一。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採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台。

10. 求錫劇珍珠塔 拔蘭花 雙推磨 玉蜻蜓 孟姜女 黃梅戲 天仙配 五女拜壽 真假駙馬 碧玉簪 梁祝的MP3下載 謝謝

使牆外的人聽到;而光波的波長較短( 6—10米左右),遠小於高牆尺寸,所以人身上發出的光線不能衍射到牆外,牆外的人就無法看到牆內人

熱點內容
牡丹和芍葯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7-13 09:57:56 瀏覽:621
蘭花隱縞 發布:2025-07-13 09:53:07 瀏覽:913
愛奇藝花千骨手游pps 發布:2025-07-13 09:40:00 瀏覽:545
情人節葯師 發布:2025-07-13 09:14:55 瀏覽:373
26度花藝 發布:2025-07-13 09:14:51 瀏覽:99
花如雨花藝 發布:2025-07-13 09:07:26 瀏覽:498
七夕那天過 發布:2025-07-13 09:02:56 瀏覽:45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中文版電腦版 發布:2025-07-13 09:02:06 瀏覽:18
聖白樹花語 發布:2025-07-13 09:00:38 瀏覽:600
情人節心形圖案 發布:2025-07-13 08:50:17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