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與古琴

荷花與古琴

發布時間: 2022-09-02 12:14:15

1. 陳瑤荷塘古風寫真大片釋出,她的顏值怎麼樣

陳瑤是大家喜歡的女演員代表的影視作品也比較多,最近可以看到陳瑤荷塘古風寫真大片曝光,顏值是非常高的,就像一個荷花仙子,而且又有一種俠女的感覺。看到這幅寫真照片,會感覺陳瑤的顏值又得到了上升,而且氣質也是不同的,給大家的感覺是比較驚艷的。

除了這兩個造型之外,還有一個造型是非常唯美的,就是陳瑤拿著一把古琴坐在石頭上,背景是一片荷塘,而雙手撫摸著琴弦,眼睛注視著琴弦,這樣的低頭側臉也將整體的景色映襯的比較好,無論是人還是背景都非常的好,融為一體,更像一位仙子。所以陳瑤荷塘古風寫真大片非常的美麗,這樣的顏值是非常高的,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也是更開心的事情能夠滿足粉絲的一些期待。

2. 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鍾譯文

【原文】
清對淡,薄對濃。

暮鼓對晨鍾。

山茶對石菊,煙鎖對雲封。

金菡萏,玉芙蓉。

綠綺對青峰。

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yōng)。

唐庫金錢能化蝶,

鹽津寶劍會成龍。

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

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蘊含的典故】
【暮鼓對晨鍾】

本為佛教寺院的規定,早上敲鍾晚上擊鼓。也可引申為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唐·杜甫《游龍門奉先寺》:

「欲覺聞晨鍾,令人發深省」

宋·陸游《短歌行》: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鍾暮鼓無休時」

【煙鎖對雲封】

廣州白雲山景泰寺有一副古聯:

「煙鎖斷橋留客立,雲封古寺待僧歸」

【金菡萏,玉芙蓉】

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荷花又稱蓮花、水芙蓉、澤芝、芙蕖、玉環等。

芙蓉也是荷花的別稱。

唐·王建《宮詞》: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這句詩人人都會啊,不過這首詩名字我自己查的時候也是驚呆!)

在唐代芙蓉指荷花,木芙蓉指今天我們所說的芙蓉花,一般不混淆。宋代就比較混亂一些,有時是指荷花,有時指芙蓉花,到了宋代以後荷花就很少被稱作芙蓉了。

【綠綺】

綠綺,古琴樣式。一說為古琴別稱。

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

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傳聞漢代司馬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司馬相如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

【補充】琴挑文君的故事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

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

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

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

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3. 你聽過《半山聽雨》這首古琴曲嗎帶給你怎樣的意境呢

我聽過《半山聽雨》這首古琴曲,這首曲子是楊青老師演奏的。古琴音樂淡泊靜謐,清新悠遠,意境如詩如畫,讓人的情感與之產生共鳴。

4. 琴碼上有蓮花標志的古箏是什麼牌子

請馬上有蓮花標志的古琴,好像是一個挺有名的牌子,近段時間好像是有看過這樣的連花標志的古跡

5. 惜紅衣吳興荷花詩詞

古詩原文

枕簟邀涼,琴書換日,睡余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可惜柳邊沙外,不共美人游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譯文翻譯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涼,撫琴讀書打發時光,即使睡醒了也覺疲憊無力量。用泉水細細地清洗,用利刀將鮮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著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著牆頭把酒索,又有誰會來問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詩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風微寒,落葉的柳樹,哀鳴的老蟬,都在告訴我已經到了秋天。

眼前拱橋如月,湖堤漫長,魚兒隨波嬉遊,湖面飄著清香,荷花卻已半數凋零枯黃。系船登岸遙望故鄉,在那茫茫天際的北方。可惜在這水岸沙邊,不能與舊時的美人一同游覽。想問什麼時候才能同賞,眼前這水鄉湖塘秋日的風光?

注釋解釋

枕簟(diàn):枕席。邀涼:乘涼,納涼。

細灑:細心清洗。並刀:古時並州(今太原一帶)所產的刀,當時以利、快聞名。甘碧:香甜新鮮的瓜果。

牆頭喚酒:化用杜甫詩《夏日李公見訪》:「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城南詩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見訪》中杜甫借酒所居於「僻近城南樓」。作者在這里感嘆不如杜甫,無佳客來訪,無鄰家有酒可借,一喚能從牆頭遞過來。

西風消息:秋天的信息。

虹梁水陌:拱橋和湖堤。

維舟:系船。

同賦:這里作"同賞"。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詩文賞析

姜白石詞素以深至之情為體,以清勁之筆為用。這首《惜紅衣》詞,頗能見其特色。

白石詞多有序居首,此詞亦然。小序述作詞的起源。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丁未),白石依蕭德藻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吳興水鄉,北臨太湖,境內有苕、霅二溪,溪水清澈可鑒,屋宇的影子照入湖中,好像水中宮殿,故稱為水晶宮。但言上白石感觸最深的,還是吳興荷花茂盛清麗。故在序中強調引用陳與義居吳興青墩鎮時寫的《虞美人》詞句,對荷花加以贊美。

接著,記述丁未夏天,白石自己游吳興之弁山千岩。「數往來紅香中」一語,正印證著陳詞「一路荷花相送」之句,文情雋美。荷花給予白石之感觸極深,白石遂作此詞。調名《惜紅衣》,借取惜荷花凋零之意。

樂譜為白石自製,屬無射宮調。但此詞所寄予的深意,序中並未道出。白石之辭,極為含蓄雋永,道人之的未道,創人之未新,於欲言又止中見神奇,於奇偉而不怪誕之中見功力。實乃詞象一派,該序乃以拋磚引玉之意。

首句「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起筆用對偶句開頭,開篇就使人便覺筆力精健,氣勢動人。簟枕指涼席涼枕,下一邀字,盡傳暑天取涼之心切。琴書指姜夔自著關於古琴理論之書(見《大樂議》及琴曲《古怨》序),下一換字,翻出永晝難捱之意。在白石的煉字煉句之間,便覺意脈伸展。陸輔之《詞旨》,曾舉此聯為屬對之範例。第三句睡餘無力,寫夏日渴睡,無力二字已暗指主意,但含蓄而隱。在下邊二句,筆鋒卻又宕盪開。「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冰,用以形容泉水之清冷。並刀,指快刀,古時並州(治今太原)素以出產快刀而著稱。甘碧,指香甜鮮碧的瓜果。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此二句寫夏日瓜果解暑之趣,趣在灑清水洗之,用快刀破之。句法略同清真《少年游》「並刀如水」,「纖手破新橙」。但寫出細灑冰泉之趣,及以甘碧之感覺代瓜果之名稱,則又顯出白石詞創新生趣的特色。體味上下文,言外時時有一種聊遣寂寞的意味。接著下一句「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反用杜甫詩事,直接寫出自己客居的無限寂寞來。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雲:「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游。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清風左右至,客意已涼秋。巢多眾鳥斗,葉密鳴蟬稠。苦道此物聒,孰謂吾廬幽。……」「城南詩客」,就是借所居「僻近城南樓」的詩人杜甫來自指。縱是如杜甫那樣,當佳客來訪時,鄰家有酒可借,一喚即從牆頭遞來,但自己卻是索居無人過訪,縱然有這種想法也是徒然。言「誰問訊」,可見是沒有人來問訊。下即緊接「岑寂」二字,真可以說是冷清、寂寞啊。這一短韻,總挽以上所寫種種生活細節,無一處不是對孤寂無聊地表現,同時也引起以下所寫層層哀愁。「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其意境也是順手借自杜詩後面幾句,但以情景恰當的交融,故不覺其有所借用之感。高柳晚蟬,聲聲訴說著時序將變、秋風將至的消息,其高邁蒼茫的`意象,透露著凄然以悲的心事。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換頭以素描之筆寫景,使人感覺筆力不懈怠。虹梁,摩狀水鄉拱橋之美。水陌,描繪湖心之堤如畫一樣。魚浪吹香之句,傳「魚戲蓮葉間」之神。二句的景象極其清美,似可用以忘憂。第三句紅衣半狼藉,卻將筆鋒硬轉,轉寫荷花已半凋零之凄涼景象,遂接起歇拍西風消息之意脈。鄒祇謨《遠志齋詞衷》稱道白石詞「有草蛇灰線之妙」,這正好說明了白石詞的這種風格。以上極寫寂寥之感,時序之悲,下邊,終於轉出此詞的本意——懷人。「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維舟即系舟。原來,紅衣半狼藉,乃是水上所見所指,故感觸親切如此。舍舟登岸後,遙望天北故國,卻唯渺邈而已。「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游歷。」渚邊沙外是指水岸。吳興水鄉之美,正如東坡《將之湖州戲贈莘老》詩雲:「餘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可惜,此水鄉盡管清絕之地,竟不得與故國之美人一起飽覽旖旎的風景。美人在天一涯,渺不可及呵。白石懷人情感至深,由此可見。這正是詞之內蘊所在。「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維舟」二句,「可惜」二句,此二句,皆挽合人我雙方語,具見深情。唯前二句是眇望,中二句是感喟,此二句卻是期待。曰「秋色」,似乎可期,但冠以「問甚時」三字,便覺無期,流露出心頭的沉沉失落感。別易相會難,思之傷心無極。結穴「三十六陂秋色」,極美,亦應細玩。三十六陂,言水鄉湖塘之多,也是荷花生長的環境。白石在吳興另有賦荷花的《念奴嬌》詞雲「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在此處用法相同。王安石《題西太—宮壁》詩:「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煙水,白頭想見江南」,亦連結荷花而言。「秋色」二字連上「三十六陂」,並非泛指,乃是暗點秋荷。南朝梁昭明太子《芙蓉賦》雲:「初榮夏芬,晚花秋曜。興澤陂之徽章,結江南之流調。」足見江南陂塘的秋荷,也是很可愛的。「同賦」即是同賞,賞而有所詠,故雲「賦」。結句拈出賞荷,與詞中的序言直接在呼應並緊扣,而期於不可捉摸之「甚時」,亦可哀矣!詞已畢而情卻未了,正如劉熙載所謂:「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藝概·詞曲概》)至此,詞人的未道出真意,以欲言又止,欲敘止的欲揚克抑的手法盡情渲染悲涼凄切之意,引人以揣度和深思,究竟為誰而愁,為何事而憂?

此詞所懷思之人指誰,已難確考。可能是指一位摯友,但更可能是指一位合肥女子。詞中,「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可考證。按白石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幼隨父宦久居於漢陽(今屬湖北武漢市)。鄱陽、漢陽,俱在吳興之西方,不能說是望故國眇天北。從吳興遙望天北,實矚目於江淮一帶。

當白石二三十歲時,客游於江淮間,曾與合肥女子結下終身不解的情緣。而此情卻無法如願以償,鑄成白石一生之悲劇。白石詞集中有關懷念合肥女子之作,極多,極好(詳夏承燾《合肥詞事考》)。白石若以合肥為故國,應屬情理之中,就像今天所稱的第二故鄉。無論所懷之人為誰,此詞至深之情,都是能感動人肺腑的。

此詞藝術造詣頗能見出白石詞創作的特色。首先,是結構意脈之曲折精微。上片前三韻共七句,刻繪了種種生活細節,看似與懷人無關,但層層暗透寂寞之感,卻正是懷人之苦的鋪墊與烘托。歇拍與換頭三韻共六句,描寫時序變遷的消息,則是暗示離別已久之感,別易會難之悲,意脈已漸趨懷人之本意。但仍未點明此意。直至最後四韻六句,才一氣傾注出望遠懷人相思期盼之苦。末句又嘆何時能同賞荷花,與詞序所述自己「數往來紅香中」遙遙映射,既有照應,又有發展。縱觀全幅,結構曲折而意脈精微,層次分明,而意緒疏動,貫通全文。尤其千迴百折於現境之內,顯然有別於清真詞的時空錯綜之結構,可謂白戰不許持寸鐵,確實表現出白石自己的特色。其次,是風格之清新剛勁。這要從兩個角度分論。論其筆法,有清疏空靈之美,比如宕開筆墨去描摩生活細節、時序景物:「牆頭喚酒」以下五句,運用杜詩,有正有反,有明有暗,不粘不脫,稱意愜心,語同己出。又有剛勁峭拔之美,有如從暑日夏景之宜人硬轉至西風消息,從虹梁、水陌、魚浪之美景硬轉至荷花紅衣狼藉之凄景。論其字面句構,亦有生新精健之美。如邀涼、換日、吹香、眇天北等,無不字字新奇,句句生輝。而且全篇辭無虛設,筆無稍懈。(白石詞幾乎篇篇無敗筆,這只有清真詞可與媲美。)這樣獨特的筆法與字句整合,遂產生清剛之風格。第三,是聲情與詞情妙合一體。宋代精於音律的詞人,前有清真,後有白石。

此詞是白石創調,其聲律獨具匠心。全詞用入聲韻,其聲激越。不協韻的句腳字,又異乎尋常的多安排仄聲而少用平聲。仄聲高亢,與入聲韻相聯綴,遂構成一部激越的樂章。這對於表現深至高邁的懷人之情,不僅適得其宜,而且增添效果。尤其下片後六句為懷人重點段,前二句疊下韻腳,聲情愈急密。後四句連用兩個去聲字作句腳,聲情愈高亢。聲情與詞情,同時推向高潮。白石雖因詞作不多,在南宋未能稱為大家,但其詞少而精,在技巧上的細膩與風格上的清瘦,也顯示出獨特的成就地位。於此詞可見。

6. 王維:秋水芙蕖,倚風自笑

秋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麗脫俗,天然美好,迎風而笑,風姿神韻,令人神往。

大唐的芙蓉園里太過瑰麗,而他只不過是華麗色彩中的一抹蒼綠。

他不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豪放灑脫的青蓮居士;他不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憂國憂民的杜工部;他亦不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痴情率真的元稹。他只是那個「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卧且加餐」的隱士。他的詩如清茶一樣幽香深遠,溫和的如四月的春風。

在熙熙攘攘的長安街頭,他是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線。 雲淡風輕,人淡如菊 ,舉手投足間有雍容華貴之氣,談吐有超出世俗之空靈淡然。

公元701年,王維出生了。父親是太原王氏,而母親亦是來自同樣大名鼎鼎的博陵崔氏。在以娶世家女為榮的當時,雖然世家有頹丕之勢,但王維仍足以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世家公子哥。

王維年少的時候就顯現出了極大的天賦,不但精通音律,一手琵琶彈得精妙絕倫,而且書畫俱佳。少有高才,十幾歲就已經成為名氣頗大的詩人。

少年喪父,王維的教導更多的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同樣來自望族大家的崔氏,賢良淑德,而且富有才華能書善畫。在丈夫和公公接連去世後,獨自拉扯大6個孩子,且幾乎個個不俗。

王維《請施庄為寺表》雲:「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對佛有著極近的接觸。

母親的養育賦予了王維柔軟的心腸和更為寧靜的性格與心境,他的世界顯得那麼的單純無害,從未經磨難。這對他之後的道路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少年時代是意氣風發的吧,宴會上,他一曲《郁輪袍》,驚倒四座,包括岐王和那個美麗的大唐公主。從此,才名遠播,扶搖直上九萬里,當時的他仍舊是那個那個高吟著「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的游俠少年。

此後不久,他憑借著引薦和自己的實力榮登皇榜,成了風光的俊逸狀元郎。這時的他韶華正好,才高志滿,人生似乎就順風順水了。人人都知道這少年才子王維,以能宴請他為榮。加之大唐的開放熱情、詩酒文化的繁盛,十五歲的少年王維便前往京城應試,他寫得一手好詩,工於書畫,極具音樂天賦,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一時間友人眾多,大抵也是他最為肆意瀟灑的一段時間。

然而這繁華的長安古都卻似乎不那麼適他的意,對家鄉前來拜訪的客人,他會迫不及待地詢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思鄉之情之濃烈可見一斑。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頗有音樂天賦的王維,官至太樂丞。然而禍患不期而至,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他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單純的他不懂皇家的厲害關系,人生第一次遭受這么大的挫折,王維對這官場有些心灰意冷。

在濟州,王維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所幸,這樣的日子並沒有過太久。唐玄宗封禪泰山,大赦天下。被貶的王維得到自由,他立馬辭官。

開元十七年(729年)王維奔赴長安,在長安又閑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開元十六年(728年)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陽,王維作詩送別,詩雲:「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勸孟浩然回鄉隱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來長安舉試求官。大約這時,他已經看透了些許是非,進一步與佛結緣了罷。

這般的日子僅過了兩三年,年僅31歲的他,妻子因難產而死亡。王維與妻子感情甚篤,常常是一同吟詩作畫,琴瑟和鳴。一個能寫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男子,定然是情感細膩豐富。忽然遭此大劫,許是悲痛不已。妻子去世後,王維不再續娶,幾十年一直獨身,於此也可見他的用情之深之切。

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執政,仰慕王維的才華,拔擢王維為右拾遺。但好景不長,兩年後張九齡便被罷相。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戰勝吐蕃,被排擠出朝廷的王維奉唐玄宗之命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問,察訪軍情,後便留在節度使幕府為判官,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望著那黃沙漫漫,王維吟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名句。此詩做於出使途中在邊塞,他遇見了先前結識的高適岑參等人,他們飲酒作詩暢游在廣闊的大漠上,遠離了京城王維從心裡感到了放鬆。在涼州王維體會到了緊張的邊塞生活,也更為前沿地接觸到眾多來自西域的物品。「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馬嘶亂,爭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里。盡系名主頸,歸來報天子。」激烈的戰斗,獨特的民族風俗,蒼茫的塞上風光一一走入他的筆端,展現在無數的讀者面前。

可惜事不如人意,王維的生活都被安祿山帶來的安史之亂打破了,長安被叛軍攻陷,王維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王維又被下獄,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救,降為太子中允。這一大禍竟然逢凶化吉,有驚無險。

至此,王維的仕途也就如此坎坷的結束了,而人生也過了一大半,後來官至右丞,半隱半官。官場黑暗他心生倦怠,亦是一心求佛問道不願有煩擾,時至中年,王維便成了真正的隱居詩人,清冷孤傲。

早在張九齡執政時,王維就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中晚年的王維辭去了官職,半官半隱,在罔川與終南山兩地住著,潛心問道,偶與友人暢游山水,便有了膾炙人口的詩句「我心素已閑,青川詹如水。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每一句讀來便覺得心生嚮往,與自然美景融為一體,與塵世隔絕不是桃源而勝是桃源。

他也曾有著「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的渾厚深遠。只是當少年時代的稜角被磨平,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後,參破了生命的歷程,選擇了歸隱。

在王維的詩中有一個字常常出現,那就是「空」字。他寫「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寫「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似乎只有這一「空」字,恰合他意,道出他的無限禪思。哭孟浩然時「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竟也要用到這一字。據統計,「空」字在他的詩里出現多達94次。與他的名字「維摩詰」一樣,「空」自然是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佛學的核心。他愛靜,更愛寫靜,筆下多是寂靜的山林,靜得能聽見花飄果落,鳥鳴聲聲。

浮名和富貴都只不過是過眼煙雲,他千百年來,以同樣的姿態立在那裡。他的世界,孤寂著,遙遙相對的是是長安城的燈火如熾,車如流水馬如龍。他的禪意,於寂靜中綻放。

在山林里,他悠然獨行,看著青山綠水,爛漫的山花,簡單卻明亮。當過濾掉生命的繁華,就只剩下了素凈,美好。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那個將自己化到自然中的男子,呈現出一種極致幽靜的狀態。無驚人之語,卻深深打動你我。或許這山水的禪意只能託身於那些靈動的魂魄。

凡塵煙火決裂的人,與寂靜相愛的那個人。若不是經歷世事如水的蒼涼,又怎能輕易的參破紅塵的業障?

他是文人,文人多靈韻十足。但文人的骨子裡,卻是寂寥的。因為沒有人懂,亦不需要。寂寞如斯,才是文人的宿命。於是王維做起了佛前的一株青蓮,守著清凈的蓮台,靜靜的看著山中芙蓉花,紛紛開且落。「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亦或是在清幽的月夜彈起古琴,四周竹林發出沙沙的響聲:「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始終是清淡的,在色彩艷麗的大唐,他只是一幅水墨畫。淡雅的王維,穿透歷史的煙塵,依然舒適安全。王維便如他的名字一般,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稱的人。他的詩空靈而富有禪意,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萬般皆看過,彈衣絕塵去。不負這山水的清幽,蟬聲漸遠空山新雨後。行到水窮去,坐看雲起時。前塵恍如一夢,是非成敗轉頭間。 終還是如那出水的芙蓉,倚風獨自笑。

7. 和古琴有關的詩詞

1、《竹里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琴詩》

宋代: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譯文:如果說琴聲發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里為什麼不響呢? 如果說琴聲發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代: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譯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回故鄉,千里燃戰火,被驚醒,已是三更時分。站起身,獨繞台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知音稀少,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文: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5、《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唐代: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譯文:大地一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淵明,就因為你不飲杯中酒。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素琴,虛栽了五株翠柳。辜負了戴的頭巾,我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8. 形容女子彈古琴的詩句 古詩詞中描寫古琴的有哪些

1,《省試湘靈鼓瑟》唐代: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話文釋義: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准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白話文釋義:似嬌還羞抿了抿秀發烏鬟,笑靨盈盈秋波流轉頻頻顧盼。玉手纖指輕彈,箏聲婉轉歡快,琴弦飛盪迴旋,似春鶯傳情,低語交歡。曲終人去,宛如飛雲飄逸,只留下嬌柔的身影。春夢已斷不知何處尋覓。庭院深深,鎖住的是寂寞和黃昏,還有那陣陣凄雨敲打芭蕉聲。

4,《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

白話文釋義:是誰在美麗的樓閣上吹笛子?悅耳的笛聲隨著輕風斷斷續續傳來。當笛聲嘹亮時,就像橫在碧藍的天空上阻遏來往的浮雲。當笛聲清和時,就像隨著冰冷的月光照進我的床里來。笛聲優美,就像當年桓伊隨興所至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調的優雅更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一曲吹畢,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還在畫樓上,而那嘹亮的笛聲卻好像還飄盪在空中,久久淡散。

5,《江城子·江景》宋代: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鳳凰山下,雨後初晴,雲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麼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彷彿那哀怨的樂曲仍然盪漾在山間水際。

9. 流水有聲萬古琴的意思

流水有聲萬古琴,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流水的聲音比作琴聲,給人一幅美麗的水墨山水畫。把流水的聲音比作琴聲,可以想像出這是一條水流緩緩的小溪或小河,「萬古」,說明這小溪或小河的歷史悠久,一直見證著村民的生活經歷,跟周圍的人有深厚的感情。

10.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出自哪一首詞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出自於宋代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

原詞:

《水龍吟·西湖懷古》宋代:陳德武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台榭,畫船樓閣,遊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傑,都忘卻、平生志。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揮英氣。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桑地。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

釋義:

杭州是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臨堤有台榭樓參差,湖上有畫船往來如梭,遊人到處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嬌艷似火,三秋桂子飄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風光明媚蔥翠欲滴。南渡百年來人們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張抗金的一些豪傑,也都耽於享樂忘卻了平生大志。

可惜時代更替世換時移,如今靠何人來洗雪這奇恥?登臨這地形險固的地方,感傷古今滄桑臣變,振興國家要充分發揮英雄才氣,請來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來水伯天吳移走西湖之水,把「銷金鍋」西湖改造為農桑之地。借錢塘江的潮汐,為君洗盡奸臣誤國的悲憤眼淚,以告慰岳飛的在天之靈。

注釋:

1、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龍吟曲》、《水龍吟慢》、《鼓笛慢》、《小樓連苑》、《海天闊處》、《庄椿歲》、《豐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

2、「東南」句:指杭州。

3、佳麗:俊美,秀麗。

4、台榭:泛指樓台等建築物。

5、歌吹:唱歌和吹奏。

6、四山:四面的山峰。睛翠:草木在陽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綠色。

7、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王朝後渡江南下,至南宋滅亡,歷一百二十餘年,此說百年是約數。

8、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復中原,為國立功。

9、天旋時異:謂時世巨變,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時勢也與南渡前不同。天旋,比喻世局大變。

熱點內容
紫丁香怎麼畫 發布:2025-07-19 01:37:33 瀏覽:553
花卉常見病蟲 發布:2025-07-19 01:32:00 瀏覽:836
非洲海棠木怎麼樣 發布:2025-07-19 01:11:02 瀏覽:675
盆栽歌手臉 發布:2025-07-19 00:36:43 瀏覽:355
百合飲茶 發布:2025-07-19 00:22:31 瀏覽:211
例假期間能喝玫瑰花茶嗎 發布:2025-07-19 00:22:29 瀏覽:529
好一朵迎春花舞蹈 發布:2025-07-19 00:15:46 瀏覽:330
櫻花花長啥樣 發布:2025-07-19 00:15:45 瀏覽:932
玫瑰貳佰指彈 發布:2025-07-19 00:09:59 瀏覽:777
西蘭花花生米 發布:2025-07-19 00:06:30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