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關嶺荷花

關嶺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9-01 09:51:01

1. 關於黃果樹瀑布的作文

今天一大早,我、爸爸、媽媽就乘車直往亞洲的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

黃果樹瀑布風景區位於貴州省鎮寧、關嶺兩縣境內北盤江支流、打幫河上游的白水河和壩陵河上。景區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為主體,素有「天下奇景」之稱。

來到黃果樹大瀑布,眼前被霧氣弄得若有若無,看什麼都很吃力。突然,一陣寒風吹來,風中還裹挾著絲絲雨水,粘在我的臉龐上,我不禁打了個寒戰。往上望去,瀑布的源頭好似有一道門,通往無邊際的大海,海水就從門來到大瀑布的源頭,不停地流,與瀑布融為一體。我想:如果當時李白不是去廬山,而是來到黃果樹,那麼絕對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不是廬山,而是黃果樹瀑布了!

瀑布從頂處落到地面約需5秒鍾,黃果樹瀑布落差74米,寬81米,河水從斷崖頂端飛流而下,傾入岩下的犀牛潭中,勢如翻江倒海。水石相激,發出震天巨響,騰起一片煙霧。瀑布對岸高崖上的觀瀑亭上有對聯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此乃黃果樹瀑布的生動寫照。但黃果樹瀑布的形態因季節而有變化,冬天水小時,她嫵媚秀麗,輕輕下瀉;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簡直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高達數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圍經常處於紛飛的細雨之中。只是今天,天公不作美,陰雨朦朦,如果是天氣睛朗,還可以看到在陽光照射下,化作一道道彩虹,幻影綽綽,奇妙無窮。

我喜歡黃果樹瀑布,更喜歡黃果樹瀑布後的水簾洞,水簾洞的迷離變幻還是先不告訴你,讓你親自去享受它的美吧!

2. 四月裂帛到底寫了什麼

本文主要寫了作者迎接一種新的心態。「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頭?」

《四月裂帛》終成流年天書,距第一次讀《簡媜散文》三年有餘,四年後重讀欣喜於流光瞬息的微妙。將圖書館僅有的兩本藏書借來拜讀,即使囫圇吞棗,似也於文章中參悟到些許般若滋味。直言之,即使讀不懂,仍珍愛有加。

待讀到因版本不同產生的「四段情事」時才恍然大悟,文章的隱晦一掃而光,將文章裂為四段,以張錯四闋引詩做頭,把似天書的《四月裂帛》讀懂原來這么簡單。

《四月裂帛》是由《女兒紅》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簡媜,本書文學體裁是散文,創作於當代。

(2)關嶺荷花擴展閱讀:

副標題是「寫給幻滅」,是不是記錄下來這些情事「為了忘卻的紀念」?文章末尾的總結性文字,一句「三世一心的興觀群怨正在排練」頗令人費解,如若在胸襟中流轉,那這幾段情事只是正在幻滅。

既然幻滅,能拿出來暴曬也需要勇氣,把這四段情事圍圈在一篇凄迷的文章里。我想作者總算迎接一種新的心態了。「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頭?」也模糊地象徵了新的開始。

一般來說,作者修改文章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內容更臻完美,方便讀者閱讀,這是為讀者考慮的;其次是作者的語言習慣發生了改變,今讀舊作,加以修飾,使語言符合今日之閱讀習慣。當然也有私密的隱言,是作者認為文字太過直白,透露了太多的真實情感,那種個人隱私作者不願與人分享。

3. 有沒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之一。據說在秦始皇的時候,有一對夫婦,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結婚剛剛三天,范喜良被征去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和勞累死去。孟姜女經歷艱辛,萬里尋夫到長城,得知丈夫已死,便放聲大哭,嘩啦一下就哭倒了長城八百里。從此,山海關就被指定為「孟姜女哭長城」之地,在那裡蓋起了「孟姜女廟」。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有人認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純屬虛構。因為山海關所存的長城是秦朝以後才修築起來的,而秦始皇所築長城距山海關北去數百里。歷史上有過哭倒城牆的記載,但故事發生的事件比秦統一六國還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考證史籍,「哭城」一事見於《左傳》:春秋初期齊庄公時代(前794—781),齊國人杞梁在攻莒(今山東莒縣)戰役中陣亡。杞梁沒有兒子,他的妻子無依無靠,撲在杞梁的屍體上,在城下痛苦,哭了七天七夜,城牆也崩塌了。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始資料了。其後,西漢劉向在《說苑》、《烈女傳》中又增加了杞梁的妻子連哭「十日」以後,「赴淄水而死」的細節。晉人崔豹的《古今注》一書記載,內容與《左傳》大體相似。但上述各書中指明杞梁姓范,更沒有出現過「孟姜女」的名字。直至敦煌石窟發現唐朝曲子詞,才見到最早記載孟姜女送寒衣赴長城,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節。

唐末《杞梁妻》一詩,說杞梁妻子為秦國人,她去長城哭吊丈夫,「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被廣泛流傳的杞梁開始有了姓,不過說法不一,有說姓范,又說姓萬,有說叫杞郎的,還有說叫喜良的。南宋鄭樵曰:「杞梁之妻,與經傳所言者,數十言耳,彼則演成萬千言……。」(《通志·樂略》)看來孟姜女哭長城是由杞梁妻哭城演變而來的,而故事的最後形成時間大致是北宋年間。

宋代以後,孟姜女的故事被編成評詞話本,譜成歌曲雜彈,「孟姜女廟」里四時香火不斷,前來立碑獻匾、拜廟賦詩的上至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隨之成為「貞烈女神」,被列入「二十四孝」中的二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明代中葉,各地盛行為孟姜女立廟之風。

孟姜女的故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流傳和演變,其故事本身的內容差異,說法不一,如何看待這一故事,則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的說,孟姜女哭長城是根據歷代時勢和風俗的不斷變化而變更的。戰國時期,齊都中盛行哭調,杞梁戰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劇的材料。西漢時,盛行天人感應之說,杞梁的妻子哭城便成了崩城和壞山的感應。六朝、隋唐間,樂府中有送衣之曲,於是又增加了送寒衣的內容。可見他的故事是順應了文化演變而遷流,承受各時各地的時勢和風俗而改變,憑借了民眾的感情和想像而發展的。

但也有人否定孟姜女即《左傳》中的「杞梁之妻」。有的認為在封建社會的中國,戰事連綿,民不聊生,哭夫的題材十分常見,《左傳》中也不無記載,因此單憑哭夫這一論據,不能令人信服。有的說,好端端的長城,竟然被一位婦女哭塌了城牆,未免流於荒誕。再說,把齊國的孟姜捏造成秦國的孟姜女,把攻打莒城改為修築長城,是有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贓。

對於孟姜女哭長城故事的意義及其評價,也有過爭論。有的認為,作為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反映了人民對沉重徭役的反抗精神,是秦始皇「為政不仁」的歷史見證。可笑的是,在「四人幫」橫行時,孟姜女也被列入「大批判專欄」,說這個故事是為了欺騙和煽動老百姓來罵秦始皇,名為「孟姜女廟」,實為儒家招魂廟;名為表彰孟姜女「貞德節烈」,實為攻擊秦始皇「暴虐無道」,影射無產階級專政。還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完全是孔孟之徒尊儒反法的需要。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編造,實在令人地啼笑皆非。

兩千多年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從故事、歌謠、戲曲等多種形式流傳於我國的廣大地區,並為外國學術界所注目。顧頡剛先生二十年代發表的著名學術專著《孟姜女故事研究》,則是收集了大量文獻上的記錄、見解成熟、體系完整的論著。

4. 用 襯托 的手法寫一段話...

1、秋天品味菊花,我為其風節而感動,「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偉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為其勇毅而擊節,自知風寒侵凌,依然前行報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為其氣韻而贊嘆,看那姚黃魏紫在春陽下綻放,在春風中搖曳,似將日月精華集於一身,縱情恣肆地展示著生命的高貴與艷麗。

此花中三品,可贊可嘆。然而細品其生命過程,止於在自然形態之美中展示其節其氣,而未入由美至聖境界。如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節而出,在纖塵不染的綠葉間綻放,在暖暖夏暉中凋謝,生來默默,歸去靜靜,不征不囂,無艾無怨......

2、在這幽靜的湖上,唯一活動的東西是天鵝,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凈,天鵝的叫聲增添了湖面的幽靜。

3、孜孜不倦的學習,你們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一定會天加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刻苦攻關。

4、時候既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縫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5、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6、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聲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靜。

7、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櫞破屋來住著,早晨走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5. 用「反襯」的手法寫一段話

反襯
主要事物(本體)與陪襯事物(襯體)有相反的特點或不同的情況,用襯體從反面襯托本體,叫反襯。
例如:
①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②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有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鎮。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熏熏地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魯迅《祝福》)
③他把手放在小寶寶的"和尚頭"上摩挲著,他的被窮苦弄麻木了的老心裡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來了。(茅盾《春蠶》)
④吳天寶人小,氣量可大,看出姚大嬸氣色不善,也不介意……(楊朔《三千里江山》)
⑤空間無限遼闊,時間飛快流逝,然而蘇冠蘭精神上的痛楚並不能排遣和消除。(張揚《第二次握手》)
上面例①中,用"懸崖百丈冰"襯托"花枝俏",把梅花(真正的馬列主義者)不畏強暴、敢於斗爭、敢於勝利、蔑視假馬列主義者的精神,形象地表現出來;例②中,用描繪魯鎮除夕"祝福"的氣氛和聲響,強有力地襯托出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例③中,用"他(老通寶)的被窮苦弄麻木了的老心裡"襯托"新的希望"不可能實現;例④中,用"吳天寶人小"來襯托他"氣量可大";例⑤中,用"空間無限遼闊,時間飛快流逝"來襯托"蘇冠蘭精神上的痛楚並不能排遣和消除",巧妙地說明了他對瓊姐懷有永不褪色的真摯情誼。以上這些襯
托都是以旁體事物從反面來襯托本體事物。

網路..

6. 海百合化石是什麼

海百合化石是什麼?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在2億3千萬年前,海洋里到處都生長著海百合,由於海百合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只能在深海里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 這些珍貴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兩、三億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國畫大師筆下綻放的百合花。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06年就當時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轉讓一塊長2米寬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價值約為8千萬元。

嘉興新地質博物館 曬出鎮館之寶超級海百合化石

2008年04月23日 08:03:38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化石叫「雙龍攜子迎百合化石屏」,如圖所示,停放在「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底層正面。化石屏正面面積達到64平方米,博物館方面介紹,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屏吉尼斯紀錄。

昨天是第39個世界地球日,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這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擁有9個展示廳,佔地12000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擁有上萬件的藏品、標本,除了鎮館之寶「雙龍攜子迎百合化石屏」目前海百合化石價值約為3000萬元.

之外,該館藏品長達48米的硅化木、巨型開花的石膏晶體等8件展品都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都是地下挖的寶貝

博物館分為兩大部分,底樓為恐龍展廳,有馬門溪劍龍、角龍、氣龍等15條不同品種的「恐龍」,這些恐龍骨架經過修復,以捕食、角斗、嬉戲、瀕臨死亡時掙扎等姿態固定,配合影像、燈光、聲響,再現恐龍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部分是五樓,總面積8000平方米。分地球廳、化石廳、岩石廳、礦物廳、寶石廳、火山廳、省地質地貌沉降廳、地震逃生演示廳。

寶石廳里有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200多種寶石,從阿富汗、南非、斯里蘭卡等地買來。這些珠光寶氣奢侈品在地質專家眼裡也是難得的地質標本,簡單地講,鑽石的原石金剛石,就是在地球深部由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化石廳里,有生物登陸、化石形成、物種滅絕、中生代野生環境等模擬再現的史前生物場景。比如南雄龜化石,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京九鐵路時發現的,也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烏龜化石群中的一件。細細看去,不但栩栩如生,更令人驚嘆的是,龜身下有許多恐龍蛋,專家推斷這只南雄龜在偷吃恐龍蛋時突發地質事件,把它們一起埋在了地下。

第一個月免費參觀

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位於南湖新區的國際中港城商貿城,由浙江中成實業集團投資,集團辦公室主任魏正揚說,博物館自昨天起開始對外開放,最初一個月免費參觀,日後擬定票價50元/人(尚待物價部門審批)。

魏正揚說,公司希望通過展示讓人們認識到珍惜自然資源,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他坦言,投入巨資打造博物館也有商業目的,就是為博物館所在地的商貿城聚集人氣。

浙江在線2008年04月23日訊

7. 海百合成為化石的條件

海百合化石-古生物學家稱為「地球優秀的先民」

海百合是一種高等無脊椎的棘皮動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它屬於從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化的一種過渡動物類型,其化石不僅儲存著豐富的古生物科學信息,而且揭示了遠古時期海洋古地理環境。海百合成為化石的條件比較苛刻,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較為罕見。

關嶺地區的特殊地形使億萬年前的三疊紀生物化石保存完好。其中,海百合化石最大的為15平方米,形成於2.2億年前,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海百合化石。以它為代表的關嶺古生物化石群補充了晚三疊世早期海百合和海生爬行動物的材料,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被稱為「世界海生爬行動物發掘研究史上近年來的最大收獲」。

海百合化石同樣非常珍貴,人們通過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內部結構,為研究海百合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06年就當時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轉讓一塊長2米寬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價值約為8千萬元。

世界罕見海百合圖年底前在蘇展示

投稿: (2008-11-22 08:53:32)
記者昨天了解到,一幅世界罕見的海百合圖將於年底在蘇州對市民公開展示。

這一幅國寶級的稀世珍品將被拼接在位於吳中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地質博物館內,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

江蘇地質博物館坐落於蘇州明琴緣國際翡翠珠寶旅遊城內,是該區域重要的組成部分。據介紹,蘇州明琴緣國際翡翠珠寶旅遊城在一期地質博物館的建設當中,花巨資從雲南這片後來地質構造而形成的高原採掘而來,極其難得,視為明琴緣地質博物館暨江蘇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幅208平方米的海百合圖,曾在上海地質博物館展示,引起關注。在世界很多知名的地質博物館都沒有這么完整的化石圖。

世界珍稀罕見的侏羅紀時代之前的三疊紀海洋百合圖、魚龍化石,距今已有2億5千年的歷史,它有著極其珍稀罕見的歷史文物價值,在那個時代恐龍還沒有出現。作為開館之前的重要的魚龍海百合化石圖揭幕儀式將在近期閃亮登場,給蘇城市民帶來一飽眼福的機會!這使蘇州市民能近距離的看到如此完整的古世紀的珍稀物品,它不但有極其可貴的科研探索價值,還給人帶來極其愉悅的發現古之物的享受。

據了解,明琴緣還將與世界珠寶聯合會、世界名人收藏家協會、世界華人工商促進會、東南亞珠寶商會和香港珠寶行業組織建立合作關系,與緬甸、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建立協作關系,准備共同打造一條世界性文化產業街,並與國際珠寶玉石產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負責人李慶平先生日前在北京2008中國國際珠寶展上公開了這個消息,立刻引起了轟動。在談到為何在蘇州建設這個項目時,他介紹說:「我看重蘇州這座名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蘇州處於中國最發達長三角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交通網路便捷、高效,旅遊資源豐富,且具有巨大潛在的經濟消費能力。」

鏈接:海百合
2008.11.22(姑蘇晚報)

熱點內容
芙蕖的花語 發布:2025-07-19 05:17:06 瀏覽:489
海棠木原木色 發布:2025-07-19 04:49:06 瀏覽:338
馬蘭花國畫 發布:2025-07-19 04:15:58 瀏覽:691
病嬌百合漫 發布:2025-07-19 03:58:46 瀏覽:856
佛山市百合網 發布:2025-07-19 03:47:57 瀏覽:142
七夕svg 發布:2025-07-19 03:17:24 瀏覽:697
惜顏花語 發布:2025-07-19 03:06:05 瀏覽:819
花卉和人畫 發布:2025-07-19 02:53:18 瀏覽:884
百合漫畫交 發布:2025-07-19 02:53:07 瀏覽:666
茶花女字數 發布:2025-07-19 02:52:56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