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荷花鎮
A. 上海有看荷花的地兒么每年大概什麼時候開
古猗園位於上海來市西北郊嘉定區南自翔鎮,離市中心21公里,內有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6個景區,是上海最古老的攬勝之一,是江南名園之一。裡面荷花老多了.7-8月份去看最好...
我年年去的.我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地鐵11號線到南翔站下.計程車起步費就可以到..建議從南門進去...不要走北門..
B. 新浜荷花節2020年什麼時候開始和具體地址
新浜荷花節2020年什麼時候開始和具體地址 介紹最近正好是荷花開始盛開的季節,荷花自古以來就是深受著大家的喜歡,在這個荷花盛開的時節,上海這里還即將舉辦著一場新浜荷花節,大家可以去這里觀賞荷花,且還有著一些相關的活動舉辦,相信大家屆時一定會更加喜歡的。
新浜荷花節2020年什麼時候開始和具體地址
時間
活動時間:6月18日-8月18日
具體地址
活動地點:新浜荷花園
交通指南: 從松江汽車東站乘松新楓線,經過G60高速就到了(新工南路),步行1.4km即可到達園內
介紹
一年一度的新浜荷花節於6月18日正式開幕,在位於松江胡曹路的新浜荷花種苗基地內,有600多畝荷花,遊客可近距離接觸,穿梭其中。風姿各異的荷花亭亭玉立,迎風盛開。有著「滬上芙蓉鎮」美譽的新浜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一屆荷花節,已經成為松江鄉村旅遊的一張名片,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800餘種荷花盛開,形成「千畝荷田」
因荷得名,因荷聞名,新浜鎮與「荷」結緣已久。自2010年舉辦首屆荷花節以來,新浜鎮致力於對荷花的保護和培育工作,荷花品種不斷增多,如今已達800餘種,荷花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從2010年的200畝發展到了「千畝荷田」。
新浜荷花種苗基地是荷花節期間對外展示各類精品荷花的主要景點。這里有著豐富的荷花種類和廣闊的荷塘面積,不乏新浜本地培育的荷花,如「光岳樓」、「雲間彩虹」等,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雲間彩虹」是中小品種荷花,其花瓣為白底紅邊,又因為花瓣小而密集,一眼看上去就像天邊的彩虹。
隨著新浜鎮成為「荷」文化濃郁、地方文化特色顯著的「滬上芙蓉鎮」,荷花節也已成為松江鄉村旅遊不可或缺的元素,接待人流量則從2010年的2萬人次增加到去年的25.5萬人次。
每一年的新浜荷花節都是遊客如織的,今年也是如此,相信大家來這里觀賞荷花的時候,這里的荷花已經開的非常茂盛和美麗了,是大家觀賞的好時候,大家可不要錯過了花開時節啊!
C. 2012年上海松江新浜鎮荷花節 什麼時間開始啊。具體地址在哪,我在松江加工園區這。
2012「上海新浜荷花節」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據悉,今年荷花節的規模將超過往屆。目前新浜鎮有些荷花已綻放,迎來了不少觀賞者。預計7月23日前後,2012新浜荷花節在松江區新浜鎮舉行。市民在新浜鎮觀賞600畝、近百個品種的池培荷花,體驗到新浜土凈、水凈、氣凈的原生態自然風光。
D. 探詢古鎮的歷史
楓涇鎮
歷史地理:古鎮楓涇,南北朝梁天監元年已成村落,原名白牛村,宋代屯田員外郎陳舜俞棄官隱居於此,仰其清風亮節,又名清風涇。元代至元年間始立為鎮,初稱白牛鎮,別稱「楓溪」,因鎮內河道稠密,鎮域形似荷葉,而且荷花甚多,故俗稱芙蓉鎮。
古鎮楓涇曾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明朝宣德五年楓涇以界河為線,一鎮跨吳國、越國兩地,分為南、北兩鎮,南鎮屬浙江省嘉興府嘉善縣;北鎮屬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直至新中國成立,南鎮並入北鎮,劃歸上海市管轄,統一稱松江縣楓涇鎮,1966年再劃歸金山縣(金山區)。
古鎮楓涇河多、橋多、廟宇多、名人多、里弄多,具有典型的江南風貌,有大小河道20多條,古橋50多座,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其中元代致和橋歷史最長。有廟宇30多座,最古的有距今1800多年,三國時期的「梧桐禪院」,還有名聞江南的清康熙皇帝御書匾額的「性覺寺」。特有的「橋連廟,廟里橋」為古鎮楓涇增添一寶。古鎮楓涇文化底蘊渾厚,名人輩出,有歷代進士53人,舉人125人,宋代有屯田員外郎陳舜俞,明代有隨鄭和下西洋的御醫陳以誠,清代有狀元蔡以台,近代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范,一帶圍棋國手顧水如,上海中國畫院院長國畫大師程十發,漫畫家丁聰等。古鎮弄堂有20多條,幽幽情深長30-500米不等。
黎里鎮
地理:黎里鎮地處江蘇省吳江市東南部,距蘇州市區40公里,位於蘇、浙、滬之要沖。太浦河穿越古鎮,東接汾湖,西連京杭大運河。318國道及市建公路交錯縱橫,水陸交通極為發達。城鎮以市河為主幹,形成以市河為發展軸的雙面沿河街道。河、街、巷形成古鎮空間的主體骨架。
歷史:唐末名為黎花村,宋朝就成市集,因在大運河邊,因此一度繁華,它與吳江的同里,吳興的織里,常熟的古里,共稱江南「四里」。明代已為巨鎮。
人文:柳亞子。近代著名文學家,文學革命團體「南社」的創始人之一。他是讓人得知黎里的最大原因。 清代愛國將最後在治理黃河的工地上因公殉職。徐達源,自幼工於詩文、善畫墨梅、撰寫《黎里志》。他的《紫藤花館》藏帖流傳海外,日本人奉若珍品而置於聖廟。他的夫人吳珊珊著有《寫韻樓詩集》。倪征,當代黎里人的驕子,他榮任國際大法官,作為唯一的中國法官昂首於聯合國國際法院。著名詩人陸龜蒙、陸游,也曾雲游黎里鎮吟詩填詞。
文物:暗弄、河埠和栓船鼻是古鎮的三大特色,古橋也特別多,其餘有柳亞子故居、端本園、鴻壽堂和洛雅*堂、禊湖道院、周宮傅祠、東聖堂、寫韻樓、退一步處、天主教堂、基督堂、翳桑文藝研究社舊址、中共黎里支部秘密印刷點舊址、中共澱山湖工委秘密工作點舊址。
感受:1994年,我在回上海的途中看見了這個路過的小鎮的名字,出於好奇,我去圖書館查了和它有關的資料,由此我認識了後來成為我景仰的柳亞子先生。黎里雖然不是柳亞子的誕生地,卻是他長大並從事文學和革命活動的地方。古鎮保護得比較完整,寬闊的太浦河、多而整齊的河埠、別具一格的暗弄、和數量眾多的古橋使我一次次地驚喜。遺憾的是,由於當地人較差的保護意識,原本堪與西塘媲美的廊棚已拆得斷斷續續,市河成了生活垃圾的最終去處。一些明清時期的民居也早已改得面目全非,而顯得十分不協調。總體來說,黎里擁有著相當豐富的歷史景觀體系和風貌景觀體系,如能加以保護,其價值不比目前已開發的古鎮差。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並沒有游歷完全部,(由於沒有旅遊開發的關系,很多景點需要自己花時間尋找)下次會再來。順便提一句,今天高溫實在厲害,途中中暑也是我無法繼續下去的原因之一。
千燈鎮
歷史:這是我走村穿鎮的第一站。之所以第一站選擇千燈,多多少少是因為它的名字。如此美麗的名字賦予了我許多想像這個小鎮的空間。但事實上,它的名字是流傳下來的誤讀。相傳吳越爭霸的時候,從姑蘇一路建造烽火台,造到第一千個墩的時候,就有了千墩,後以訛傳訛,成了千燈。這樣算來,千燈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地理:隸屬崑山市。南與上海青浦區相接。古鎮區主要分布在千燈浦河東西兩側,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棋盤式格局。主要文物基本分布在石板街上。
人文:你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很熟悉吧,千燈就是說這句話的偉大思想家顧炎武的故鄉。另一名生長在這里的顧姓人??顧堅你可能沒聽說過,但他首創的東西你一定如雷貫耳,那就是崑曲。
文物:石板街、秦峰塔、延福寺、顧炎武故居及亭林墓、少卿山遺址、沿河明清建築、雙井、石拱橋
感受:整個千燈的行程在滂沱大雨中進行。沒有帶傘,也沒有時間躲雨,狼狽的樣子自然可想而知。幸運的是,千燈作為回報,向我展示了另一番江南小鎮的景象,寂靜空廖的巷子、光滑發亮的石板路、朦朧的河道和駁岸,以及好心邀我進屋躲雨的當地人。遺憾的是,五座石拱橋政府已經或正在翻新的有三座,顧炎武故居開始仿造蘇式園林的樣子,大肆建造起了後花園,至於擴建後花園的面積,反正當時我是被愣在了那裡。延福寺正在廣積香火錢,正在建造的新大殿雛形猶如一座氣派的商場,而原來殘存下來的大雄寶殿已不見蹤影。就目前來說,千燈給我的印象相當不錯,但將來,我不敢去想。
沙溪鎮
地理:位於江蘇省太倉市中部。東連金浪鎮、南臨城廂鎮、西與崑山、常熟交界、北接歸庄鎮。歷史:鎮始建於元末,明朝時候,市鎮日趨繁榮。山系道御史曹逵、監察御史蘇贊、刑部郎中葉遇春等達官紛紛在這里建造府第,成為太倉一大鎮。到民國年間,仍為巨鎮。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的美稱。
人文:沙溪鎮是引進西方文化較早的鎮,明清時就有一批文人出洋留學。史學家桑悅、古琴家徐上瀛、星象學家龔樹模、兒童文學家龔堡、現代舞先驅吳曉邦、國民黨元老陸京士。
特點:「古巷同戶寬,古街三里長,古橋為單孔,古宅均挑梁,戶戶有雕花,家家有長窗,橋在前門進,船在門前盪。」這是對沙溪水鄉風貌的最真實寫照。
感受:很高興飛魚、罌粟和玻璃人加入了這次的走村穿鎮活動。我們的行走和關注,就是我們對古鎮所能作出的力量。沙溪的文物保護工作是我目前走過的村鎮中最差的,但它目前的景色依然是我見所過的數一數二的。可想而知,沙溪曾經擁有過多麼豐富的歷史遺產。它的處處雕花的民居特色在江南古鎮中非常少見。它的三座古橋的歷史價值甚至超過了周庄。三里長街能如此完整地保留下來亦實屬不易,如果再不保護,就像我們在途中所說,一半的沙溪已經被毀,另一半的沙溪也快了。希望大家都能像飛魚他們一樣,給那些不被人知而危在旦夕的古鎮一點關注的目光吧。
金澤鎮
地理:金澤離青浦城區22公里,北有煙波浩淼的澱山湖,南連江蘇流入的太浦河,還有黿盪等湖泊水域。貫穿全鎮有一條南北流向的市河,並有多條支流匯集而來。整個鎮區面積有14萬多畝,陸地面積僅為1.2萬多畝,是個典型的江南水鄉。當地人視水為寶,早有「穡人獲澤如金」之說,這是金澤鎮名的由來。金澤鎮是上海唯一位於兩省一市交界處的鎮。
歷史:關於金澤鎮的歷史能查到的資料比較少,大多散落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金澤始於宋,因宋朝南遷而進一步興旺,到了元朝,則達到鼎盛時期。
文物:金澤最重要的寶藏就是橋。據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有「橋橋有廟、廟廟有橋」之諺,所以享有「江南第一橋鄉」的美譽。全鎮現存古橋21座,是上海保留古橋最多的鎮,其中普濟橋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單孔石拱橋。最有文物價值的橋有:迎祥橋、天皇閣橋、如意橋、普濟橋、放生橋、萬安橋、塔匯橋、普慶橋、林老橋
宗教建築:總管廟、楊震廟、頤浩寺、關帝廟、耶穌堂
古街:下塘街、上塘街
民宅建築:許宅、陳宅、陳家倉庫 、朱宅 、陸家廳、王宅
古樹:寺內小銀杏、港東銀杏樹
感受:金澤有著非常豐富的景觀資源,而且保護的也都比較完好,這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去之前,我意外地查到了很多有關金澤景觀的各種民間傳說,說明金澤同時也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它的價值,絕對不亞於朱家角,這是一顆真正躲藏在江南大地上的珍珠。
E. 上海看荷花最好的地方:松江新浜荷花園怎麼去我在大渡河路
大渡河路乘坐747路到蓮花路地鐵站換乘蓮浜專線到胡家埭站下
F. 上海看荷花有哪幾處
上海觀賞荷花的地方有傷上海植物園,辰山植物園,醉白池,人民公園,吳涇公園等地點。
G. 上海有哪些古鎮好玩啊
分別如下
1嘉定鎮
嘉定鎮古稱練祁市,因練祁河得名。置縣時屬春申鄉。明正德年間易名州橋市。明萬曆至清康熙年間復稱練祁市,屬守信鄉。清嘉慶以後,本縣以廠設治,練祁市別為一廠,時稱城區或縣城。宣統元年(1909)舉辦地方自治,稱城區,以外城河為界,領圖9個,面積1.79平方公里,計1783戶,9220人。
H. 上海哪裡可以進荷花池塘采蓮蓬
松江有抄荷花節~就是路遠了些~位襲於上海松江區的新浜鎮,水清岸綠、風光旖旎,土凈、氣凈、水凈的原生態大自然賦予了新浜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新浜歷史悠久,荷文化積淀深厚。早在1500年前,新浜由於地小多嶼,形似荷葉,故名荷葉地。元朝時期,更因遍植荷花、蓮花秀美而得名「芙蓉鎮」。每逢仲夏,采蓮的男女泛著一葉輕舟,穿梭於荷叢之中,那種「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情景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