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越劇海棠

越劇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8-29 11:13:20

① 越劇名曲有哪些

《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

1、《賴婚記》

該劇原系浙東民間傳說,嵊縣藝人改成落地唱書的書目, 小歌班誕生的第二天,即1906年農歷三月初四,由錢景松戲班在嵊縣東王村首演,後為越劇常演劇目。1917年8月20日,男班梅朵阿順班演出於上海鏡花戲園。

2、《珍珠塔》

1961年6月上海越劇院將該劇整理成一本,首演於大眾劇場。1980年,上海越劇院攜《前見姑》一折赴香港演出。

《珍珠塔》的故事源於蘇州吳江同里,故事主人公方卿見姑,翠娥贈塔,陳王道嫁女的史實在同里源遠相傳。故同里設此景點,並稱為「珍珠塔」。整個景點現僅存陳翠娥書樓部分遺跡。

3、《雙金花》

《雙金花》,越劇傳統劇。寫書生王文龍京試中魁,出使番邦,與家鄉隔斷音訊。其妻蔡金蓮偕小叔王文虎逃荒外出,賣唱為生。富家女談金花、談銀花姐妹通過聽曲,對王文虎的身世產生同情,約其夜到花園贈銀於他。

4、《懶惰嫂》

《懶惰嫂》是批判了好吃懶做的農婦;《賴婚記》對欺貧愛富、圖賴婚姻者進行鞭撻,歌頌忠於愛情、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情操。

5、《箍桶記》

九斤過門後,遭妯娌妒嫉,憤而回娘家。後來,三叔婆豢養的貓在石家偷食被殺,趁機向石二敲榨。石二請回九斤,制服了耍潑的三叔婆。

該劇取材於浙東民間故事,唱詞、說白皆用嵊縣方言土語,充滿鄉土氣息,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特色,人物對白、比喻多次運用諧音和歇後語,妙趣橫生。九斤與三叔婆《相罵》一場,喜劇色彩濃烈。

② 越劇歌曲有哪些著名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有尹桂芳與戚雅仙版(芳華越劇團版)、竺水招與筱水招版(南京越劇團版)、徐玉蘭與王文娟版(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版)、袁雪芬與范瑞娟版(電影版)、范瑞娟與傅全香版(上海越劇院版)、張雲霞版(盧灣越劇團版)、戚雅仙與畢春芳版(靜安越劇團版)........
《紅樓夢》:徐玉蘭與王文娟版(電影版)、尹桂芳版
《碧玉簪》:金采風版(電影版)、竺水招版、袁雪芬版、張雲霞版....
《孟麗君》:王文娟80年代舞台版、90年代電視劇版
《盤夫索夫》:金采風與陸錦花版、徐玉蘭與金采風版、畢春芳與金采風版、徐玉蘭與王文娟版、徐玉蘭與袁雪芬版、小白玉梅版、尹桂芳與傅全香版、竺水招與筱水招版、陳佩卿與姚水娟版......
《玉堂春》:戚雅仙與畢春芳
《白蛇傳》:戚雅仙與畢春芳、袁雪芬與范瑞娟.....
《血手印》:戚雅仙與畢春芳
《王老虎搶親》:戚雅仙與畢春芳
《祥林嫂》:袁雪芬舞台版、袁雪芬與金采風電影版
《春香傳》:徐玉蘭與王文娟
《珍珠塔》:陸錦花與呂瑞英版、畢春芳與傅全香版、尹桂芳版.....
《情探》:傅全香與陸錦花(電影、舞台)
《游龍飛鳳》:張雲霞
《何文秀》、《沙漠王子》、《浪盪子》、《秋海棠》、《盤妻索妻》:尹桂芳
《西廂記》:尹桂芳版、袁雪芬版、金寶花與張茵版(電影)、金采風電視版、茅威濤版.....
《五女拜壽》:浙江小白花越劇團
《柳毅傳書》、《南冠草》:竺水招、筱水招與商芳臣

③ 秋海棠的介紹

秋海棠是1943年徐進編越劇劇目。

④ 有哪些越劇片好看的

《紅樓夢》、《梁祝》、《西廂記》、《追魚》、《孔雀東南飛》、《九斤姑娘》、《五女拜壽》、《陸游與唐婉》、《碧玉簪》、《盤夫索夫》、《藏書之家》、《何文秀》、《玉簪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張羽煮海》、《西園記》、《血手印》等。

⑤ 越劇《紅樓夢》唱詞

越劇《紅樓夢》唱詞如下:

(幕後合唱)看不盡滿眼春色富貴花,說不完滿嘴獻媚奉承話,誰知園中另有人,偷灑珠淚葬落花。

(林黛玉唱)繞綠堤,拂柳絲,穿過花徑,聽何處哀怨笛風送聲聲。人說道大觀園四季如春,我眼中卻只是一座愁城。看風過處落紅成陣,牡丹謝芍葯怕海棠驚。

楊柳帶愁桃花含恨,這花朵兒與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誰共鳴,七條琴弦誰知音,我只會惜猩猩憐同病,不教你陷落污泥遭蹂躪。且收拾起桃李魂,自築香墳埋落英。

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段葬花唱詞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最關鍵的在於她將「花」的命運與葬花「人」的命運有機結合起來,既是寫「花」也是寫「人」,既是寫「人」也是寫「花」,「花」與「人」,在此融為一體,天衣無縫。

唱詞中「花」與「人」的結合形式之一,是先有「人」後有「花」。

如果說,「繞綠堤,拂柳絲,穿過花徑/聽何處,哀怨笛,風送聲聲/人說道,大觀園,四季如春/我眼中,卻只是,一座愁城」寫的是「人」的活動與感受,那麼,「看風過處,落紅成陣/牡丹謝,芍葯怕,海棠驚/楊柳帶愁,桃花含恨」寫的則是「花」的感受。

但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人」與「花」之間,用「這花朵兒與人一般受逼凌」這條線索串聯起來了,讓人看不出有絲毫穿鑿附會的痕跡,可謂水到渠成。

名稱由來: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台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第一次稱「越劇」,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樂場演出的「的篤班」,首次在《申報》廣告上稱為「越劇」。

1938年起,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但各戲報上的稱謂依舊不統一,記者與投稿者經常各用各的。

1939年,《大公報》記者樊迪民,兼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編導,受李白《越女詞》之啟發,兼考慮紹興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擊敗吳國的復興基地,而越劇發源地嵊縣是紹屬之一,又受越劇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遠」之豪言觸動,遂給茹伯勛編的《戲劇報》寫稿,刊出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諸觀眾。

自此以後,各報「女子文戲」的廣告陸續改稱為「越劇」,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統一稱為「越劇」。

因越劇早期曾用」紹興戲劇「、」紹興文戲「為名,故有將越劇稱為「紹興戲」的說法,實是因當時無「越劇」之名而借用「紹興戲」之稱,但「越劇」實際上並非「紹興戲」。

然因訛傳訛,越劇劇名的翻譯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詞。但正規表述,對「越劇」劇名的翻譯,應是「Yue Opera」(亦有翻譯成「YueJu Opera」者),此稱謂已被越劇專業書籍及官方文檔廣泛應用,亦被報刊媒體所接收並使用,而當日誤翻之「Shaoxing Opera」則成為了一個歷史。

⑥ 越劇有哪些好看的劇目

《救風塵》《蝴蝶夢》《追魚》《紅樓夢》《西園記》《春香傳》《西廂記》《孟麗君》《盤夫索夫》《真假駙馬》《斷指記》《王老虎搶親》《梅龍鎮》《舞台姐妹》《啼笑姻緣》《春琴傳》《陸游與唐琬》《藏書之家》《浪子成龍》《梁祝》《唐伯虎》《孔乙己》《五女拜壽》《何文秀》《盤妻索妻》《狀元未了情》《血緣恩仇》《秋海棠》《一縷麻》這些都不錯!

⑦ 越劇葬花的唱詞

黛玉葬花
唱詞
繞綠堤,拂柳絲,穿過花徑
聽何處,哀怨笛,風送聲聲
人說道,大觀園,四季如春
我眼中,卻只是,一座愁城
看風過處,落紅成陣
牡丹謝,芍葯怕,海棠驚
楊柳帶愁,桃花含恨
這花朵兒與人一般受逼凌
我一寸芳心誰共鳴
七條琴弦誰知音
我只為惜惺惺憐同命
不教你陷落污泥遭蹂躪
且收拾起桃李魂
自築香墳葬落英
花落花飛飛滿天
紅銷香斷有誰憐
一年三百六十天
風刀霜劍嚴相*
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魂鳥魂總難留
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
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
不叫污淖陷渠溝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熱點內容
廣貨大綠植 發布:2025-07-21 23:31:24 瀏覽:21
七夕祝營銷 發布:2025-07-21 23:29:48 瀏覽:910
盆栽石榴怎麼樣 發布:2025-07-21 23:29:01 瀏覽:731
海棠果句子 發布:2025-07-21 23:23:09 瀏覽:82
馬兒菜花卉 發布:2025-07-21 23:20:55 瀏覽:487
小黃楊木盆景 發布:2025-07-21 23:20:06 瀏覽:473
2017情人節什麼時候 發布:2025-07-21 23:12:08 瀏覽:347
水仙花語文 發布:2025-07-21 22:52:20 瀏覽:161
花卉百科pdf 發布:2025-07-21 22:51:59 瀏覽:772
一朵花的3b編程 發布:2025-07-21 22:49:20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