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令仙

木蘭花令仙

發布時間: 2022-08-27 11:31:06

⑴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春風悲畫扇」是什麼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春風悲畫扇」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出自清代詞人納蘭容若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詩選段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白話文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納蘭容若的詩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采奪目的一席,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1)木蘭花令仙擴展閱讀: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納蘭性德是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

⑵ 詞牌名都有哪些

詞牌名是詞的一種制式曲調的名稱,亦即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決定著詞的節奏與音律。

常見的詞牌名主要有:憶江南、長相思、漁 歌子、蘇幕遮、永遇樂、虞美人、清平樂、採桑子、卜運算元、雨霖鈴、菩薩蠻、醉花 陰、浣溪沙、臨江仙、生查子、定風波、漁家傲、蝶戀花、鵲橋仙、踏莎行、浪淘沙、 點絳唇、相見歡、搗練子、水調歌頭等。

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是唐宋時代的樂府詩。適應文化生活的需要,結合當時在音樂和詩歌上的發展而流行的詞,它的前身是民間小調。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⑶ 詩詞木蘭花和七律有什麼區別

1、木蘭花(詞牌名)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鍾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庄詞為准。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尊前集》所錄皆五十六字體,北宋以後多遵用之。《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並入「林鍾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前後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似又有區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鍾商」,《樂章集》入「仙呂調」。四十四字,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復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曲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例:【宋】蘇軾《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2、七言律詩(七律一般指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成熟於杜甫。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例:《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⑷ 關於木蘭花的詩詞

1、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出處】:唐杜牧《題木蘭廟》

【釋義】:花木蘭女扮男裝去參軍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夢鄉里,也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只是為了替爺從軍、保家衛國,多次想回家時竭力剋制著自己與邊關將士大碗喝酒。

2、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出處】:唐 白居易《戲題木蘭花》

【釋義】: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紫色的花苞綻開了,吐出了美艷的花瓣,其怒放之態,如同一座精巧玲瓏的建築被「拆」開了;柔嫩、潔白的花朵,如同施了脂粉的女郎細膩豐腴的肌膚,在微風吹拂下輕輕地改變著形態。

3、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出處】:南北朝 ·佚名

【釋義】:織布機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4)木蘭花令仙擴展閱讀

木蘭之鄉:

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人們為了紀念花木蘭,在河南商丘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木蘭巨型雕像等。

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

⑸ 木蘭花是環境宋詞嗎

不是。木蘭花是一種詞牌名,而且木蘭花又名玉樓春,是一首唐代的詞。木蘭花令原是唐代教坊的曲名,後來被用作詞牌。
如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詞牌名是詞的格式的名稱,常見的詞牌名有:憶江南,長相思,漁歌子,蘇幕遮,永遇樂,虞美人,清平樂,採桑子,雨霖鈴,菩薩蠻,醉花陰,浣溪沙,臨江仙定,風波,漁家傲,鵲橋仙,浪淘沙,相見歡,水調歌頭,點絳唇。

⑹ 宋詞中有哪些詞牌名

詞牌名
1. 暗香 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2. 八聲甘州 詞牌名。
3. 拜星月慢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5.. 采蓮令 詞牌名。
6.. 採桑子 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7. 蒼梧謠 詞牌名。
8. 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9. 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詞牌名。宋以前舊曲,名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麴《採桑》,所以,通稱《採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12. 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13. 點絳唇 又名《南浦月》《點櫻桃》等。
14. 蝶戀花 本名《鵲踏枝》,唐教坊曲名,後改名《蝶戀花》,另名《鳳棲梧》、《一籮金》、《黃金縷》、《卷珠簾》等。
15. 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16. 東風第一枝 詞牌名。又名《瓊林第一枝》,此調最早見於史達祖。
洞仙歌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稱《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8. 風流子 詞牌名。
19. 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20. 鳳蕭吟 《詞譜》誤將這首詞的標題「芳草」,當作詞牌。
21. 隔浦蓮 詞牌名。
22. 關河令 詞牌名。
23. 桂枝香 詞牌名。又名《疏簾淡月》。
24. 過秦樓 詞牌名。又名《選官子》、《選冠子》。
25. 漢宮春 詞牌名。
26. 好事近 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倚鞦韆》。
27. 賀新郎 詞牌名。
28. 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30. 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減字木蘭花 詞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簾》。
33. 江南春 此詞牌不曾有別人填寫過。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詞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37. 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常用於詠水仙。
38. 留春令 詞牌名。
39. 柳梢青 詞牌名。又名《隴頭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41. 六州歌頭 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42. 綠羅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43. 綠頭鴨 詞牌名。
44. 羅敷歌 詞牌名。又名《採桑子》。
45. 賣花聲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46. 滿江紅 詞牌名。
47. 滿庭芳 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48. 眉嫵 詞牌名,又名《百宣嬌》。
49. 梅花引 詞牌名。
50. 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51. 木蘭花令 詞牌名。
52. 木蘭花慢 又名《木蘭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時變為詞調,並演化成慢調。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後作詞牌。最初始由唐代溫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詞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詞借舊曲名另制新調。
56. 南鄉子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後人用其名為詞調。
58. 破陣子 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59. 菩薩蠻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60. 菩薩蠻令 詞牌名。
61. 菩薩滿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62. 戚氏 詞牌名。柳永自創的新調。
綺羅香 詞牌名。始見於史達祖。
63. 千秋歲 又名《千秋節》,出自秦觀的《淮海詞》。
64. 千秋歲引 詞牌名。
65. 青門引 詞牌名。
66. 青門飲 詞牌名,又名《青門引》。
67. 青玉案 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68. 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後人偽托。
69. 清平月 詞牌名。
70. 鵲橋仙 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71. 人月圓 詞牌名。
72. 如夢令 相傳後唐庄宗自製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73. 阮郎歸 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采葯遇仙女的典故。
74. 瑞鶴仙 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75. 瑞龍吟 詞牌名。
76. 三姝媚 詞牌名。
77. 山亭柳 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78. 少年游 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
79. 生查子 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已有此曲。又名《陌上郎》、《愁風雨》、《梅溪渡》等。
80. 聲聲慢 又名《勝勝慢》、《神光燦》、《人在樓上》、《寒松嘆》等。
81. 雙雙燕 詞牌名。
82. 霜天曉角 詞牌名。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於《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83. 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84. 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85. 思遠人 詞牌名。
86. 蘇幕遮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西戎胡語」。
87. 蘇武令 詞牌名。又名《過秦樓》、《蘇武慢》。
88. 訴衷情 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
89. 瑣寒窗 詞牌名。又名《鎖窗寒》。
90. 踏莎行 詞牌名。
91. 唐多令 又名《糖多令》、《南樓令》、《空篌曲》。
92. 望海潮 詞牌名。柳永所創。柳永與孫何人布衣之交,後孫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見不得,創作了新調《望海潮》一詞,請歌女楚楚在孫何面前唱,才得以進見。
93. 望江南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此調本名為《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所作。後進入教坊。
94. 西河 詞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
95. 西江月 又名《步虛詞》,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
96. 惜分飛 又名《惜雙雙》、《惜芳菲》。《詞譜》中以毛滂為正曲。故此詞牌可能是毛滂自創。
97. 惜奴嬌 《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麴。
98. 謝池春 詞牌名。
99. 行路難 詞牌名。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後用為詞調。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100. 行香子 詞牌名。又名《燕香子》。
101. 燕山亭 詞牌名。
102. 夜行船 詞牌名。
103. 謁金門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出塞》等。
104. 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名《玉簟秋》、《臘梅香》。
105. 憶秦娥 詞牌名。
106. 憶少年 詞牌名。
107. 憶仙姿 詞牌名。原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創制。因原詞中有「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後取名《如夢令》。
108. 永遇樂 詞牌名,亦名《消息》。
109. 漁家傲 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和《遊仙詠》等。
110.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說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
111. 雨霖鈴 一作《雨淋鈴》,唐教坊曲名。後用於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闕,名為《雨霖鈴》。
112. 玉樓春 又名《木蘭花》、《西湖曲》。
113. 怨三三 詞牌名。
114. 越江吟 原為琴曲名。
115. 澡蘭香 詞牌名。
116. 昭君怨 詞牌名。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
117. 鷓鴣天 唐、五代詞中無此詞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詞家晏殊以《鷓鴣天》填詞最多。在北宋詞牌中《鷓鴣天》的別名最多,有《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鷓鴣引》、《驪歌一疊》等等。
118. 祝英台近 詞牌名,又名《寶釵分》等。
119. 子夜歌 詞牌名。又名《憶秦娥》。
120. 醉垂鞭 詞牌名。
121. 醉花陰 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
122. 醉落魄 詞牌名。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後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123. 醉桃源 詞牌名。又名《阮郎歸》。

⑺ 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秋風悲畫扇②。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④,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⑤,比翼連枝當日願!

【注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講解】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始見《花間集》韋庄詞。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但《太和正音譜》謂:《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故本首是為此體,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則皆押仄聲韻。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等。這里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纏綿。汪刻本於詞題「擬古決絕詞」後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託了,這怨情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

【輯評】
一、於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系的堅決表態。這里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

二、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系。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 』,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推薦你去看看《納蘭詞》裡面全是他的詞

⑻ 納蘭性德《木蘭詞》全文及賞析。

原文: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賞析: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拓展資料:

1、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2、詩人介紹: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

⑼ 納蘭性德詩詞木蘭花

1、《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2、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這句詞,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復雜滋味都彷彿因這一句而湧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
初見,愛恨情愁的開始。剛登場的意氣風發,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開了個頭。大好河山似錦前程,要怎樣去指點激揚?偶然遇見或刻意安排,將有怎樣一段波瀾不驚或銘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隱若現的風景,充滿期待和不期而遇的驚喜。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驚鴻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麗畫面,一切都將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鮮狀態,那些躊蹉滿志的初生牛犢總是那麼朝氣蓬勃,那些羞澀的欲言又止有許多種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瑩剔透,像朝陽般明亮燦爛。
果真如此,又怎麼會悲畫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拋,又豈止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誰能抵擋光陰的利箭?華年易逝,奼紫嫣紅只付與了斷井殘垣,刻骨銘心只能只歸了風輕雲淡,相看兩不厭產生了審美疲勞,卿卿我我變成了相顧無言。春風十里後來卻是冷月無聲,雄姿英發後來只能遙想當年,仙葩美玉後來成了水月鏡花。
初見時人面桃花的驚艷,來年卻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長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卻變成了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輕」。初見時回眸一笑的百媚,已變成此恨綿綿的哀怨!
3、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 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熱點內容
關於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7-22 22:13:47 瀏覽:853
荷花顏值 發布:2025-07-22 22:13:07 瀏覽:432
蓮子玫瑰糖 發布:2025-07-22 22:13:05 瀏覽:574
雄雞花卉圖軸 發布:2025-07-22 22:06:08 瀏覽:350
情人節52朵玫瑰 發布:2025-07-22 21:58:04 瀏覽:796
關於賞櫻花的作文 發布:2025-07-22 21:49:12 瀏覽:914
茶花全部剪掉 發布:2025-07-22 21:41:54 瀏覽:36
粉水晶花花語 發布:2025-07-22 21:35:41 瀏覽:523
花藝說課 發布:2025-07-22 21:35:32 瀏覽:869
櫻花後的修建 發布:2025-07-22 21:26:06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