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蘭花村
❶ 浙江金華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金華旅遊景區列表·橫店影視城 ·諸葛八卦村 ·武義 ·義烏國際商貿城 ·雙龍洞 ·武義·壽仙谷 ·花溪風景名勝區 ·武義·郭洞景區 ·九峰山風景區 ·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 ·磐安花溪風景區 ·浙江永康五指岩風景區 ·磐安百杖潭景區 ·武義大紅岩景區 ·仙華山 ·唐風溫泉 ·癩蛤蟆求愛 ·黃大仙宮 ·武義清風寨風景區 ·冰壺洞 ·江南水鄉景區 ·小黃山景區 ·太平天國侍王府 ·方岩風景區 ·清明上河圖景區 ·武義·壽仙谷 ·石鵝湖風景區 ·金華黃大仙祖宮 ·壽仙谷風景區 ·郭洞古生態村風景區 ·福田農庄 ·(猿人望村)清風寨未命名景點簡介之一 ·蘭花村 ·武義延福寺 ·祝公岩 ·雲黃山 ·德勝岩 ·朱丹溪陵園 ·蕭皇岩 ·松瀑山 ·嶺下湯景區 ·劉秀壟風景區 ·石鼓寮 ·銅山岩 ·戚家軍紀念館 ·芥子園 ·白露山 ·綉湖 ·大智禪寺 ·丹溪陵園
❷ 浙江金華哪個地方有蘭花市場
江金華哪個地方有蘭花
❸ 有「中國野生蘭花之鄉」之稱的是哪個省花總量達多少
在中國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地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雲南省保山市,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雲南省大理巍山縣、永平縣、鶴慶縣、劍川縣、賓川縣,廣西省百色市樂業縣、那坡縣, 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湖北省隨州市。
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
蘭溪是中國的蘭花之鄉,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 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築風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的農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❹ 蘭溪旅遊景點排名
在蘭溪市中,有著一個著名的村落叫做「蘭花村」,而藍花也是中國的名花注意,而且也有著芥子圓,其中這個芥子圓都是紀念李漁所起建的,對此蘭溪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蘭溪景點有哪些著名的 望雲樓 建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的望雲樓,整幢樓雕梁畫柱,高浮雕飛禽走獸和牡丹雲彩等圖案,精緻逼真,非常華麗,梁架用材碩大,後進兩層廳仍保存完好。望雲樓作為元代民居能保存下來,極為罕見。
蘭溪城城西18公里的諸葛 八卦村,古稱高隆,村中有3000餘諸葛亮 嫡傳後裔,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後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宮八卦圖式而建,整體布局以村中鍾池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條弄堂,將全村分為八塊。村內弄堂似通非通, 似連非連,曲折玄妙。諸葛村現有保存完好,建於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點。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於明清,構成了一座頗具 規模的建築群,雕梁畫櫃,古樸典雅,已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❺ 金華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1,金華金華雙龍洞黃大仙觀諸葛八卦村大慈岩2,金華武義唐風露天溫泉
武義溪里溫泉
郭洞古生態村
壽仙谷風景區
俞源太極星象村
石鵝岩風景名勝區
小黃山景區
清風寨
清水灣溫泉旅遊度假村2金華蘭溪蘭溪地下長河蘭花村
❻ 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金華有什麼好玩的地
金華·橫店影視城 ·諸葛八卦村 ·武義 ·義烏國際商貿城 ·雙龍洞 ·武義·壽仙谷 ·花溪風景名勝區·武義·郭洞景區 ·九峰山風景區 ·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 ·磐安花溪風景區 ·浙江永康五指岩風景區 ·磐安百杖潭景區 ·武義大紅岩景區 ·仙華山 ·唐風溫泉 ·癩蛤蟆求愛 ·黃大仙宮 ·武義清風寨風景區 ·冰壺洞 ·江南水鄉景區 ·小黃山景區 ·太平天國侍王府 ·方岩風景區 ·清明上河圖景區 ·武義·壽仙谷 ·石鵝湖風景區 ·金華黃大仙祖宮 ·壽仙谷風景區 ·郭洞古生態村風景區 ·福田農庄 ·(猿人望村)清風寨未命名景點簡介之一 ·蘭花村 ·武義延福寺 ·祝公岩 ·雲黃山 ·德勝岩 ·朱丹溪陵園 ·蕭皇岩 ·松瀑山 ·嶺下湯景區 ·劉秀壟風景區 ·石鼓寮 ·銅山岩 ·戚家軍紀念館 ·芥子園 ·白露山 ·綉湖 ·大智禪寺 ·丹溪陵園
雙龍風景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 金華山雙龍風景區位於金華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 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是我國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稱赤松山,相傳為晉時黃初平(號赤松子)修煉得道成仙處。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從此名聲大振, [更多]
黃大仙祖宮
黃帝為宗,太上為教的中國道教是中華文化之母。為發掘金華山得天獨厚的亘古資源,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滿足海內外三千萬華人同胞朝聖先賢黃大仙的夙願。公元一九九六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資2000多萬在金華山修復了江南最大的道觀--黃大仙祖宮。 &nb [更多]
八詠樓
八詠樓原名玄暢樓,後改名元暢樓。位於金華市城區東南隅,坐北朝南,面臨委江,樓高數丈,屹立於石砌台基上,有石級百餘。 登樓遠眺,藍天萬里,白雲朵朵,南山連屏,雙溪婉蜒,盡收眼底。現存建築共四進。第一進為主體建築,重檐樓閣,歇山屋頂,翼角起翹,石砌台基。此樓系南朝齊隆昌元年(494),東
金華山二仙洞
金華山二仙洞是金華雙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新開發的具有中國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的迷人景觀,是雙龍景區中交通最為便利的景點。距雙龍洞僅有200米之遙,大客車等均可直達洞口。 金華山「二仙洞」據考證得名於:「東漢黃初平(公元190年-)八歲牧羊,後從義烏丹溪移居蘭溪黃湓村,十五歲時黃初
大佛寺風景區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位於金華市區東19公里曹宅鎮北,金公路擦境而過,市公交車直達,交通極為方便。風景區面積11.8平方公里,區內古木參天,森林繁茂,山丘重疊,岩勢雄偉,環境清雅。溫度與同一地區平原相比低5℃。宋詞人於石「丹崖翠壁數千尺,絕頂僧房三四間,老樹依岩岩依屋,白雲 [更多]
太平天國侍王府
太平天國侍王府坐落在金華城東鼓樓里酒坊巷52一3號,是我國現存太平天國王府建築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藝術品最多的一處,極為罕見,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侍王李世賢,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將領,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
九峰山
九峰山,古稱婦人岩,又稱龍邱山,芙蓉山。疊蟑連岡,奇峰挺九,故名九峰。距金華市區28公里,與金華縣湯溪鎮相依。面積10.38平方公里。系仙霞嶺山脈括蒼山脈余支,為丹霞地貌結構,峰石林立,山水相依。《後漢書·郡國志》雲:「東陽記縣龍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自,遠望盡如蓮花,龍邱長隱於
金華府城隍廟
金華府城隍廟位於金華市區明月樓,創建於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清同治年間重建。 府城隍廟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為院落式組群建築,佔地面積為361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096平方米。沿中軸線第一進為面闊五開間大門,大門右側平行建有文武官廳和魯班仙師廟。第二進為戲台,平面呈凸字形,兩側各有廂房三間,
金華法隆寺經幢
法隆寺經幢的位置位於金華市區江南,金婺橋西側的金錢寺街附近的民宅之中。
幢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紀念性的建築,一般為塔狀或柱狀,上有精美的浮雕包括人物、動植物、吉祥物、圖案和文字。中國幢多為石質,大的有數丈高,小的尺把高;一般有八角形、六角形和圓 [更多]
琅峰山風景名勝區
琅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金華西南部,距城區20公里,總面積10.58平方公里。前臨白沙溪,後座琅峰山,素以岩山俊秀、清溪逐流而著稱。白沙溪旁屹立著筆豎岩山。巨岩峭壁間鑲嵌著數百個奇形怪洞。高大的雙扇門凌空筆豎,仰觀令
天寧寺
天寧寺位於金華城區東南隅的委江之畔。19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南方3個典型的元代木結構的建築之一,以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建築風格,吸引著不少古建築專家和遊客。
據光緒《金華縣 》
龍盤寺
龍盤寺是金華著名的名勝古跡,位於金華東部孝順鎮中柔村,西距金半城32公里,東距義烏城27公里,南靠群峰連綿的南山,北涉碧水清波的婺江。總面積11.8平方公里。龍盤寺歷史悠久,始建於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當時有寺房120多間,建築群雄偉壯麗、氣勢非凡。
積道山風景名勝區
積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金華市區東南部,地處金華縣澧浦和嶺下兩鎮交界處,距市區15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330國道擦境而過,交通方便。積道山為金華山水之象徵,孤山拔地而起,山勢雄奇,挺拔顯目。登巔遙眺,方圓數十里風光盡收眼底。七星山(七星拱月)七個小山錯落有致地 [更多]
赤松黃大仙宮風景區
景區位於金華市赤松山,總面積達14。1平方公里。赤松山積靄橫翠,蔚然深明,古澗橫石,水流潺潺,林景繁茂,風光旖旎。宛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赤松山山峻、水秀、石奇、洞幽。相傳極富神秘色彩的黃大仙
通洲橋
通洲橋橫跨梅溪,昔為金華、蘭溪、義烏、浦江、建德五縣間交通要道。 據蘭溪縣志和碑文記載,通洲橋創建於康熙年間,現存的通洲橋為清道光三年的建築。康熙年間是一座木橋,乾隆二十三年改為石橋,嘉慶五年的被洪水沖垮,暫不木橋,道光三
鹿田書院
鹿田書院位於金華北山雙龍風景區鹿田村,清代創建。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金華八縣名流在宋代創建的鹿田寺舊址建鹿田書院,金華知府繼良題有「八婺儒宗」、「鹿田書院」匾額。是金華現存僅有的一座古代書院。鹿田書院為院落式建築群體,佔地面積792平方米,建築面積1280平方米(包括廂房樓屋及第三進
明月樓
明月樓位於金華城江北明月路西側,金華中心醫院大門對面,與府城隍廟為鄰。
光緒《金華縣志》記載:明月樓舊址在金華赤松門(即梅花門)東北城樓上,宋宣和中建。清乾隆初,移建於城北府城隍廟後的城樓上,即今址。宋林公度詩句:「芙蓉峰(即尖峰山)前舊時月 [更多]
仙源湖旅遊度假區
仙源湖旅遊度假區是婺城區的一個新興旅遊風景名勝區,是繼千島湖、莫干山之後的第十二個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江南著名古鎮--安地鎮內,距市區10公里,這里峰巒迭嶂、山泉淙淙、森林茂密,尚有千畝花卉苗木、萬畝翠竹林等生態景觀,更有10里桂花長廊,每當金秋時節,香飄萬里,蔚為壯觀,被譽為中國桂花之鄉。
桃源風景旅遊區
桃源風景旅遊區位於金華東北部源東鄉境內(含雅塘鎮的一部分),距金華市區28公里。由南、北兩片組成,總面積3.78平方公里。 桃源風景旅遊區地理位置優越,金義公路從其南側通過,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688米。土壤以花崗岩和紅砂
❼ 蘭若寺的古寺的原型
至於古寺的原型,則眾說紛紜
有人說,昔日金華城北有座永福寺,寺旁曾有萬佛塔,寺外則是亂墳崗,與原文所說的地址比較契合。
有人則認為,在如今金華四中附近,曾有一座西峰寺,昔日是荒郊野外,後成墳場,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女鬼」傳說,「聶小倩」故事即傳自此處。 亦有人說,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西南部的武義縣,確曾有一座蘭若寺,並有縣志記載,而蘭若寺只是幾千年來其中的一座寺廟,由於年代久遠,早已不知何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蘭若」即寺名,而非「寺廟」之意,只是「蘭若」可能是金華城北的某個村落,其地有寺,寺以地名。可惜的是,幾座寺廟均已不復存在。 但是,金華城北確實有一處極符合原著描述的地方。 蘭溪,位於金華城北,因古時盛產蘭花而得名,當地還有諸多關於蘭花與女子的民間故事,當地的蘭花村就是古時村子裡女子多種蘭花而聞名;蘭花村旁邊就是蘭蔭山,其橫截江流,形似蒼龍,又名橫山。西側為蘭蔭寺,始建於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蘭蔭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題」,古時蘭蔭寺的香客多為附近蘭花村的女子;寺正對面有聚利塔,建於97年。在這之前,蘭蔭山原有橫山塔,但是建廢時間已無法考證。蘭蔭寺無論從地理位置、地方氣質、口音方面都極符合原著的描述,極有可能就是蘭若寺的原型,而小倩極有可能出自蘭溪蘭花村。更為有趣的是,蘭花村數十公里外有八卦村,相傳為諸葛亮的後代,家家戶戶門口掛著八卦鏡,有驅鬼降魔之用,書中的道士是否就出自這里呢!
❽ 蘭若寺在哪個省份
蘭若寺在:金華市城北。
蘭若寺出自《聊齋志異·聶小倩》,位於金華市城北。蘭若(若,音rě),是「阿蘭若」的省稱,源自梵語aranya之音譯,原意是森林,引申為寂凈無苦惱煩亂之處,後也指一般的佛寺,在古文中並不罕見。因此原文所謂「蘭若(rě)」即指僻靜的寺院,而非寺名。
古寺原型
蘭溪,位於金華城北,因古時盛產蘭花而得名,當地還有諸多關於蘭花與女子的民間故事,當地的蘭花村就是古時村子裡女子多種蘭花而聞名;蘭花村旁邊就是蘭蔭山,其橫截江流,形似蒼龍,又名橫山。
西側為蘭蔭寺,始建於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蘭蔭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題」,古時蘭蔭寺的香客多為附近蘭花村的女子;寺正對面有聚利塔,建於97年。
「蘭若」即寺名,而非「寺廟」之意,只是「蘭若」可能是金華城北的某個村落,其地有寺,寺以地名。可惜的是,幾座寺廟均已不復存在。
❾ 金華哪裡有好玩的景點
金華的山水和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金華山川秀麗奇絕,國家級風景區雙龍洞早已蜚聲中外,黃大仙祖宮亦坐落於此。省級風景區永康方岩、蘭溪六洞山地下長河、浦江仙華山、武義郭洞-龍潭、磐安花溪、百丈潭、大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仙源湖旅遊度假區、東陽花都-屏岩、湯溪九峰山等,或為山奇,或為水秀,可謂各擅勝場。金華的文物古跡與奇山秀水交相輝映,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0處,省級文保單位37處,縣(市)級文保單位300多處,館藏文物達3萬多件。各處古跡遺址如顆顆明珠,點綴於八婺大地。太平天國侍王府、宋代名剎天寧寺、八詠樓、五峰書院等勝跡及諸葛八卦村、俞源太極村等神秘村落以及東陽盧宅等令遊客流連忘返。傳統與現代交融、人稱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也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和遊客心中的福地。
雙龍洞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雙龍洞位於金華山雙龍風景區中心,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象徵,洞形成於約一億年前,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海拔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鍾乳石酷似龍頭,故名「雙龍洞」。外洞寬敞,面積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駐足。常年洞溫為15℃左右,冬暖夏涼一股清泉從內洞流出,縱貫外洞,流向山湖。此水終年不涸,清澈見底,遊人夏天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故有「石勝太湖,水比三泉」(金山、惠山、虎跑)之贊。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字,恃為唐人手跡;東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國民黨元老、近代傑出書法家於右任之手筆。
360多年前明代著名大旅行家徐霞客步行到金華山游覽了4天,考察了三洞,寫出了近5000字游記。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代文人雅士慕名前來游覽者舉不勝舉:古代的有劉峻、沈約、孟浩然、蘇東坡、王安石、陸游等,現代的有郁達夫、郭沫若、葉聖陶、陳運和等。他們有的寫下游記詩篇,有的留下題詞墨跡,為風景區增添了絢麗風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宋慶齡、李先念、彭真、陶鑄、嚴濟慈、費孝通、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先後游覽過金華山雙龍風景區。改革開放後,慕名而來的海內外游覽者更是絡繹不絕。
黃大仙祖宮:坐落在雙龍國家風景區內居鹿田湖畔,披皇嶺仙境,佔地7.9公頃,宮殿建築群佔地1.8公頃,海拔562.8米,進深716米,七進階祖庭由19處宮樓、閣、台組成。宮境深邃,成了中國之最。它三拔頭籌,一是道院大,佔地79999平方米;二是宮殿大,棲主神的赤松宮,三清宮都是佔地1000平方米,屋高20米上下的重樓高閣。黃大仙在世界許多地方都被人們所供奉、朝拜,尤其在港澳台一帶信奉者眾多。
仙源湖旅遊度假區:仙源湖,三面環山,一面平川,湖面寬闊,水質清純,常有薄霧彌漫,虛幻縹緲,霧散雲開時,綠水青山,相映成趣。湖中島嶼如散落著的珠玉,白鷺飛翔,鴛鴦戲水,令人賞心悅目。度假區的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准,負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厘米一千萬個以上,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氧吧,更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開展水上游覽活動和避暑度假休閑的絕佳勝地。仙源湖旅遊度假區首期開發建設1.35平方公里,分為休閑娛樂中心、生態居住區和培訓基地三大功能區塊,結合「中國桂花之鄉」開發建設「中國(金華)桂花文化園」,並在安地鎮區配套開發浙中古典民居和風情游覽區,屆時將成為集度假、休閑、娛樂、會展為一體的「浙中第一生態旅遊休閑度假區」。仙源湖自然景色優美,環境氣候宜人,是金華南山景區的中心。
諸葛八卦村:位於蘭溪市西部,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該村地形中間低平,四周漸高,形成一口池塘。池是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陣圖」的基點。
橫店影視城:位於東陽市橫店境內,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距杭州160公里,乘飛機、火車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達。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橫店影視城,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已成為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
永康方岩:位於永康市東部的方岩風景名勝區,距永康城區約20公里,是植根於丹霞地貌的山水奇葩。方岩風景區以其驚心動魄的險峰絕壁、鬼斧神工的天然石雕像、星羅棋布的岩洞室、異彩紛呈的飛瀑平湖出彩。全區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靈山湖、烈士陵園、狀元湖等八大景區,總面積為92平方公里。方岩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區,峰險石怪,瀑美洞奇,融雄偉峻險、青山秀麗於一體,兼擅山石、林壑之勝,而且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觸目皆是。
浦江仙華山:以山水文化和儒家文化及宗教文化為內涵,以山頂峰林、江南第一家為特色,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以觀光攬勝、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風景旅遊區。分為峰林仙華山、江南第一家、富春野馬嶺、幽谷古禪寺四大景區,總面積約66平方公里。共有20個景群、270個景點,經組合後為88處景源。景區自然環境宜人,植被覆蓋率達88%以上,是一處難得的休閑避暑勝地。
武義郭洞:景區融山水、古樹林、古橋亭、古寺院、古城牆等景觀於一體,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後裔仿珍藏北京白雲觀的學仙修道寶圖《內經圖》營造村莊。砌城牆形成水口,建回龍橋聚氣藏風,植村周樹木善化環境,規劃民居、通道並巧設七星井,形成"山環如郭,幽邃如洞"的絕佳人居環境,故名郭洞。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水村"。
❿ 真有蘭若寺嗎
古寺的原型,則眾說紛紜
有人說,昔日金華城北有座永福寺,寺旁曾有萬佛塔,寺外則是亂墳崗,與原文所說的地址比較契合。
有人則認為,在如今金華四中附近,曾有一座西峰寺,昔日是荒郊野外,後成墳場,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女鬼」傳說,「聶小倩」故事即傳自此處。
亦有人說,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西南部的武義縣,確曾有一座蘭若寺,並有縣志記載,而蘭若寺只是幾千年來其中的一座寺廟,由於年代久遠,早已不知何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蘭若」即寺名,而非「寺廟」之意,只是「蘭若」可能是金華城北的某個村落,其地有寺,寺以地名。可惜的是,幾座寺廟均已不復存在。
但是,金華城北確實有一處極符合原著描述的地方。
蘭溪,位於金華城北,因古時盛產蘭花而得名,當地還有諸多關於蘭花與女子的民間故事,當地的蘭花村就是古時村子裡女子多種蘭花而聞名;蘭花村旁邊就是蘭蔭山,其橫截江流,形似蒼龍,又名橫山。西側為蘭蔭寺,始建於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蘭蔭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題」,古時蘭蔭寺的香客多為附近蘭花村的女子;寺正對面有聚利塔,建於97年。在這之前,蘭蔭山原有橫山塔,但是建廢時間已無法考證。蘭蔭寺無論從地理位置、地方氣質、口音方面都極符合原著的描述,極有可能就是蘭若寺的原型,而小倩極有可能出自蘭溪蘭花村。更為有趣的是,蘭花村數十公里外有八卦村,相傳為諸葛亮的後代,家家戶戶門口掛著八卦鏡,有驅鬼降魔之用,書中的道士是否就出自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