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文殊蘭花
⑴ 這是什麼花
這個是文殊蘭,別稱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時發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葯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顆種子。葉、根葯用,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多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邊沙地。
和亞洲文殊蘭一樣,還有幾種東南亞常見的近緣種類也作為「文殊蘭」出售。比如左圖的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花朵形狀整齊,比亞洲文殊蘭矮小很多);還有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亞洲文殊蘭C.asiaticum和錫蘭條紋文殊蘭C.zeylanicum的天然雜交種)。除以上幾種以外,文殊蘭屬其它種很多都被叫做「香殊蘭」(這並不代表文殊蘭不香,只不過,大多數被叫做「香殊蘭」的種類花朵比以上三種文殊蘭漂亮太多太多了)。
⑵ 請問有誰知道這花叫什麼名字謝謝!
應該是文殊蘭 文殊蘭屬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球形。葉20-30片,帶狀,長0.9-1.2m。邊緣波狀,淡綠色。花葶直立,花10-20朵組成傘形花序,傍晚時發出 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葯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果近球形,直徑3-5厘米,通常有1顆種子。多分布於華南地區,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邊沙地。葉、根葯用,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 文殊蘭為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葉片寬大肥厚,常年濃綠,長可達1米以上,前端尖銳,好似一柄巨人的綠劍;花葶一年四季均直立生出,高度約與葉片等長,但大多隻在夏秋兩季開花,一般有花10朵—24朵,呈傘形聚生於花葶頂端;每朵花有6片細長的花瓣,中間紫紅,兩側粉紅,盛開時向四周舒展,甚至會向後彎曲,似乎盡力地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美麗與嫵媚,且花香濃郁,飄散甚遠,所以一向深受人們喜愛。花被線形、白色、清香、盛花期在7月。蒴果、種子大、綠色。 性喜溫暖、濕潤,略耐陰。耐鹽鹼。不耐寒,冬季需在不低於5℃的室內越冬。文殊蘭生長適溫15~20℃。不耐烈日曝曬,而稍耐陰。夏季需置蔭棚下,生長期需大肥大水,特別是在開花前後以及開花期更需充足的肥水。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可入葯。原產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我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省區有栽培,但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所以廣泛種植。野生於河邊、村邊、低窪地草叢中,或栽植於庭園。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等地。
⑶ 這是什麼花
文殊蘭編輯
文殊蘭(一般指亞洲文殊蘭),拉丁學名:Crinum asiaticum ,別稱文珠蘭、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時發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葯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顆種子。葉、根葯用,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多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邊沙地。
和亞洲文殊蘭一樣,還有幾種東南亞常見的近緣種類也作為「文殊蘭」出售。比如左圖的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花朵形狀整齊,比亞洲文殊蘭矮小很多);還有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亞洲文殊蘭C.asiaticum和錫蘭條紋文殊蘭C.zeylanicum的天然雜交種)。除以上幾種以外,文殊蘭屬其它種很多都被叫做「香殊蘭」(這並不代表文殊蘭不香,只不過,大多數被叫做「香殊蘭」的種類花朵比以上三種文殊蘭漂亮太多太多了)。
中文學名
文殊蘭
拉丁學名
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Roxb. ex Herb.) Baker
別 稱
文珠蘭、羅裙帶、文蘭樹、水蕉、海帶七、郁蕉、海蕉、玉米蘭
二名法
Crinum asiaticum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百合目
亞 目
百合亞目
科
石蒜科
屬
文殊蘭屬
種
文殊蘭
分布區域
原產熱帶、亞洲。中國台灣、廣東
⑷ 佛教的九種聖花
佛教的九種聖花
佛教的九種聖花,佛佛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更是有不少的花是佛教的象徵,說起佛教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清新脫俗,不被世俗所玷污的氣質,下面分享佛教的九種聖花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佛教的九種聖花1
蓮花
蓮花是佛教的象徵,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金剛蓮花座上修成正果,蓮花是神聖凈潔的花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代表著輪回之中不會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但在梵文及巴利文佛典里,蓮花是荷花與睡蓮的統稱,即兩者都為蓮花的代表。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
家庭樣的多的大部分是碗蓮,碗蓮小巧,適於家庭養護。碗蓮要放在光照充足的環境,在蔭蔽的地方生長不良。要求環境溫暖,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低於15℃時生長停滯。喜濕怕干,喜相對穩定的靜水。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黏土為宜。適宜的pH值為6.5。喜水怕淹、水深易爛葉、前期水要淺,後期逐漸加深。喜肥又不耐肥、肥重易爛莖,基肥要足,追肥要少。從栽種到開花約60天。
睡蓮的養護更加簡單,和碗蓮相比,更加耐寒耐熱,養護也更簡單,新手也能養的好。睡蓮喜強光,可以全日照養護,每日至少也要78小時日照,不可缺水,25~30℃是睡蓮生長發育的最適宜溫度,特別是在時雨時晴的天氣更有利於睡蓮生長。
文殊蘭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都要種上文殊蘭。文殊蘭名字則是來自於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莊,為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文殊菩薩,是人間智慧的化身。
文殊蘭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透氣排水好的盆土為佳。文殊蘭喜濕潤環境,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澆水可以見干見濕,但是不可積水。文殊蘭適宜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生長,盛夏時要注意遮陰防止曬傷。文殊蘭性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15~20℃,冬季需在不低於5℃的.室內越冬。平常每月可施肥23次磷鉀肥,花開多而持久。
黃姜花
黃姜花開花有淡淡香味,舒適宜人,佛教對香氣十分重視,常常用它來比喻修行的德性,供奉佛祖和菩薩時也必須用香,氣味馥郁的黃姜花就是參拜供品的花卉之一了。
黃姜花耐寒耐旱,耐瘠,喜溫暖濕潤氣候。一般選擇疏鬆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2℃,喜光照充足的環境,根莖肉質肥厚,不耐水淹,平常澆水宜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佛教的九種聖花2
佛教聖樹有哪些
一、菩提樹 「菩提」意思來自印度文即:覺悟、智慧,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印度一個州的王子,他在菩提樹下靜心打坐四十九天,放開世上雜念,覺醒從佛,雖餓得骨瘦如柴,克服重重困苦,終於頓悟佛法真諦,開創佛教覺義,成了佛祖。後來佛陀把菩提樹枝條廣插於各地與他的佛教合為一體,故此熱帶寺廟都廣植此樹,僧人見樹如佛,精心培育,故寺廟有大樹留在人間。
菩提樹四季常綠,葉如心形,美麗綺異,清洗葉肉後製作書簽,形似蟬翼,故名「菩提紗」可作為旅遊紀念品。
二、高榕
高榕其實是一種大榕樹而言:常綠大喬木,葉子不同與菩提樹。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能「獨木成林」雄偉壯觀、神奇的樹枝由上向下布滿氣根與板狀根合為一體,人們常以此樹像佛在庇護,保佑他的兒女健康平安。
高榕成熟的無數果子,雖形小然鮮紅奪目,如同紅珊瑚,會招來無數的鳥獸爭食,熱鬧非凡,因此人們說:「此樹附有神靈」。
三、貝葉棕
貝葉棕是多年生常綠植物,木材百年不爛。希奇的是它的葉子可代紙寫字,古代僧人把經文刻在葉片上,由此才有了著名的「貝葉經」傳世於人間。
⑸ 文殊蘭是名貴花嗎
不是。
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文殊蘭種植注意事項
文殊蘭對土壤要求並不是很高,種植一般會用到沙性土壤,因為裡面的腐殖質較多,而且疏鬆透氣、排水性能良好,另外再嚴重時最好每月鬆土一次,這樣有利於文殊蘭的生長。
溫度對文殊蘭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文殊蘭最適宜生長適溫在15-20度之間,冬季文殊蘭的鱗莖會進入到休眠狀態,這時如果氣溫低於8度,就會發生凍傷,要注意保溫。夏季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極易感染病蟲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殊蘭
⑹ 文殊蘭花語
文殊蘭是一種佛教聖花,花語含義與君同行、夫婦之愛,用來表達兩個人之間生死相依、永不離棄的愛情。花語還有文殊菩薩智慧化身的意思,用來表達一個人充滿智慧和聖潔之心。花語含義一路隨行、一心向佛,文殊蘭在佛教寺廟廣泛分布,像佛教的信徒和使者。
一、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文殊蘭開花時花香濃郁,給人印象深刻,它的花語有與君同行、夫婦之愛的意思,可用於夫妻之間、愛人之間贈送,表達我和你一直站在一起,和你一同前行,傳遞的是夫妻之間堅貞不移的愛,純潔、堅定。
二、文殊菩薩智慧的化身
常用慧眼蘭心來形容文殊菩薩,文殊 蘭花 語還有“文殊菩薩智慧的化身”,用來表達一個人極具智慧,有一顆像文殊菩薩一樣赤誠、芬芳、高潔的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在人間繼續傳播智慧。
三、一路隨行、一心向佛
在西雙版納地區文殊蘭比較常見,機會每個佛堂里都有文殊蘭的身影,是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被當做佛教談佛的聖花,它的花語含義是一路隨行、一心向佛,是佛教的信徒,也是佛教宣傳的使者。
⑺ 文殊蘭的花語
文殊蘭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花,在很多的園林景區及莊重的會議廳以及富麗的賓館都能夠狗看到它的身影。下面我就來告訴你文殊蘭的花語。
文殊蘭花語: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台灣原住民雅美族,從文殊蘭的假莖中撕下一片片的薄片綁於繩子上,形成長串再撕成細長條,再於底部綁上重物垂入水中,作為吸引魚類入網之用。雅美族亦利用文殊蘭的葉片,包住燒石灰的陶鍋以減低陶鍋溫度下降的速度,使燒出來的石灰能成為搭配檳榔一起嚼食的美食。排灣族、平埔族、卑南族及綠島人,以文殊蘭作為地界指標植物。
南傳佛教視文殊蘭為五樹六花之一,在我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文殊蘭亦作為宗教活動中賧佛的鮮花。
文殊蘭葯性及其毒性
文殊蘭全株有毒,當中以鱗莖毒性最強。全株均含石蒜鹼(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等多種生物鹼。誤服可引致嘔吐,腹痛,先便秘後劇烈下瀉,呼吸不整,脈搏加快,體溫上升等,大量誤服可引致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
據《全國中草葯匯編》記載文殊蘭性味辛、涼、有小毒。有消腫止痛、行血散瘀之效,對跌打損傷、癰癤腫毒、咽喉炎及蛇咬傷等有治療之用。新鮮的葉和鱗莖,搗碎後敷上患處,對治療軟組織受損、閉合式骨折有幫助。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及阿美族,則以文殊蘭治療刀傷、消腫止痛及蛇咬。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文殊蘭的形態特徵
亞洲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
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
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具1急尖的尖頭,邊緣波狀,暗綠色。
花莖直立,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6-10厘米,膜質,小苞片狹線形,長3-7厘米;花梗長0.5-2.5厘米;花高腳碟狀,芳香;花被管纖細,伸直,長10厘米,直徑1.5-2毫米,綠白色,花被裂片線形,長4.5-9厘米,寬6-9毫米,向頂端漸狹,白色;雄蕊淡紅色,花絲長4-5厘米,花葯線形,頂端漸尖,長1.5厘米或更長;子房紡錘形,長不及2厘米。
蒴果近球形,直徑3-5厘米;通常種子1枚。花期夏季。
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
區別於亞洲文殊蘭鱗莖球型,葉片邊緣一般不是波浪形。植株矮小,一般60厘米以下。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花朵比亞洲文殊蘭整齊,開花前花朵下垂。一般是一起開放。
3: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
⑻ 文殊蘭有哪些生活習性
文殊蘭的生活習性:性喜溫暖、濕潤,略耐陰。耐鹽鹼。不耐寒,冬季需在不低於5℃的室內越冬。
象徵寓意:寓意溫文爾雅。
凈化對象:對二氧化碳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開運方位:開運方位為東北方。
吉祥配飾:色澤清爽,造型飄逸的花盆、花架。
擺放位置:蔭涼溫暖的位置。
觀賞品評:文殊蘭花葉並美,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⑼ 文殊蘭的花語是什麼
文殊蘭的花語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而代表的意義則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
文殊回蘭是多答年生草本植物 ,披針形帶狀,且植株粗壯 ,為白色,具有芳香。文殊蘭這個名字,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信奉佛教的人可能會比較常見到這種花卉,文殊蘭代表的意義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而它的花語則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9)贊文殊蘭花擴展閱讀:
文殊蘭花語的來歷
文殊蘭為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在西雙版納地區尤為多,原因為傣族的原住地居民比較信封佛教,幾乎每個院落中皆有佛教的寺廟。因此,文殊蘭便被定義為佛教的「五樹六花「,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教談佛的鮮花。
文殊蘭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十八學士」,將其塑造成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是非常貼切的。所以文殊蘭也擁有教誨引導人們的作用,能夠讓人們團結起來,共乘智慧之舟劃向智慧的彼岸,因為它代表著特殊的願意義,人們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如文殊蘭一樣充滿智慧,所以衍生出與君同行的花語。
⑽ 文殊蘭花的介紹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葉片寬大肥厚,常年濃綠,長可達1米以上,前端尖銳,好似一柄巨人的綠劍;花葶一年四季均直立生出,高度約與葉片等長,但大多隻在夏秋兩季開花,一般有 花10朵—24朵,呈傘形聚生於花葶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