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花瓶荷花
1. 世界名畫花瓶的作者是誰
花瓶中的蜀葵
揚·凡·海瑟姆 荷蘭
62.1cm×52.3cm
布 油彩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幾朵蜀葵,被畫家在深沉的背景前突現了出來,玻璃花瓶隱沒在花朵的背後。這是一幅花姿嬌艷的靜物花卉,畫面層次比較復雜,色彩分布講究整體布局,用色沉著華麗,富於質感。可以看出,畫家接受了巴洛克畫風的影響,朴實性減弱了,增強了誇飾成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現色彩的華麗上。但是,靜物的生動與奇妙,仍然給你以美的滿足。
2. 國外名畫有哪些
梵高的
《阿爾的收割季節》
《向日葵》
達芬奇
《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
米勒
《拾穗》
庫爾貝
《石工》
大衛
《馬拉之死》
莫奈
《印象•日出》
哈爾斯
《吉賽普女郎》
3. 都有哪些關於花的作品
關於花的作品:
1、《向日葵》
《向日葵》(法語: Tournesols;荷蘭語:Zonnebloemen;英語: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所繪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並分別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
如果用梵高所創作的「以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為主題的油彩畫」來定義的話,那麼廣泛認為一共有7幅作品。其中有6幅被保存下來。保存下來的6幅向日葵作品中,其中有三幅繪有15朵向日葵,兩幅繪有12朵向日葵,一幅繪有3朵向日葵。
2、《雛菊與罌粟花》
梵高於保羅·嘉舍醫生家中完成了這幅作品,而他在幾星期後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雛菊與罌粟花》畫面中流露出梵高這位創作天才的澎湃激情及真摯情感,堪稱其短暫絢麗的藝術生涯中巔峰之作,更是極少數梵高在生前售出的作品之一。
3、《張大千荷花圖》
《張大千荷花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張大千所作。張大千愛荷,一生畫荷無數,他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喻荷,盛贊其高潔。
每當花開時節,大千都要四處賞花、寫生,在居住的庭園內,通常要開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環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幾只大缸養滿荷花。其代表作品有1935年創作、1976年創作以及作畫年代不詳的三幅荷花圖。
4、《墨梅圖》
在他的筆下,所畫梅花如鐵線圈成,雖不著色,卻能生動地表現出千朵萬蕊、含笑盈枝的姿態。另外,王冕還創造了用胭脂畫沒骨梅花的方法。王冕多作長干大枝,講求書法用筆,粗干頓挫有力,求其蒼勁,細枝用筆輕快,富有嫩枝的彈性。
王冕作梅時非常著意於在繁密中留出疏空處,使梅花有「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空間布白,控制住梅花的總體大勢,不讓畫面散漫一片,有桃李芬芳,而無清冷之氣。王冕的「沒骨」墨梅很有特色,以墨點直接寫梅,趁濕在花瓣尖處點少許濃墨,頓增梅花姿色,是對五代徐熙「落墨花」的發展。
5、《四梅圖》
《四梅圖》是南宋揚無咎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四梅圖》共畫有四枝梅花,分別表現其含苞待放、春梅初發、梅花盛開、紛謝凋零四個階段,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梅花生長開放的全過程,畫作具有淡雅、寧靜、婉麗的特色。
4. 近代國外名畫有哪些
劉海栗,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於江蘇常州。早內期油畫代表作容《夕陽》、《河邊》、《湖光》、《塞納河橋》、《林間信步》、《北京前門》等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
趙無極,華裔法國畫家。生於中國北京。童年在江蘇南通讀書,並學習繪畫。1935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並定居法國。畫作品《綠色花瓶》、《蓮花》、《11-12-70》
畢加索:《熨衣服的婦女》、《喝苦艾酒 者》、《雜技演員之家》;
梵谷:《食土豆者》、《塞納河濱》、《向日葵》、《郵遞 員魯蘭》、《 咖啡館夜市 》、《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 《星光燦爛》、《梵谷在阿爾勒卧室》、《歐韋的教堂》;
保羅·塞尚:《綁架》、《聖安托萬的企圖》(均為英國私人收藏)、《解剖》、《黑人西比翁》、《巴德萊娜》以及《痛苦》、《現代奧林匹亞》(後兩幅為盧浮宮收藏)
5. 一個抱著花瓶的女人這幅名畫是叫『陶』嗎出自那裡那個畫家何年傑作
是叫陶,是謝楚余畫的,抱陶女」正確的名字為《陶》,這是謝楚餘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陶》的創作,緣於三個模特,一個青島人,一個汕頭人,一個混血兒。在謝楚余看來,這三種人「雜交」,最漂亮。
《陶》一經問世,便以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世人。但是,它也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於一百萬次。
謝楚餘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並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1989年起,在廣州,台灣和新加坡舉辦五次個人畫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別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專業考察,至今已游歷了近三十個國家。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洗練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中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參加"中國油畫藝術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中國油畫精英邀請展"等大型畫展。被《美術》、《中國油畫》、《收藏天地》、《藝術家》、《畫廊》、《現代畫報》等雜志多次介紹並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有專題報道。
《謝楚余油畫藝術》出版
廣東青年畫家謝楚余的作品集《謝楚余油畫藝術》,收入30餘幅作品,最近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謝楚余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近年來,他的人體油畫被人以臨摹、翻印的方式大量盜版,其中《陶》(右上圖)被某口服液侵權一案列入了1999年中國十大廣告糾紛案。以《陶》為代表的一批人體油畫還出現在眾多餐館、酒吧、發廊的牆上,印在各式各樣的掛歷和商品的包裝上,擾亂了大眾的視線。《謝楚余油畫藝術》的出版,起到了以正視聽的作用。
謝楚余的許多作品,畫風流暢和諧,飽滿充實,人體形象接近完美無瑕。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則讓人們感受到畫家那種唯美情懷和對生命的追問。《南國少女》、《中國少女》(參加過中國油畫藝術展,中國美協收藏)、《青山》、《香銷輕夢》、《歲月無痕》、《旅人》、靜物作品《木板上的拳套》(參加過第8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等,無不耐人尋味。
《謝楚余油畫藝術》被列入「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精品叢書」,其精美的設計、印刷得到普遍贊譽。難以見到油畫原作的讀者,可從中一睹謝楚余油畫藝術代表作品的本來面目。
因為《陶》打了場藝術戰爭
「
謝楚余告訴記者,《陶》完成後,先後參加了新加坡、香港及內地的有關畫展,在海內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998年11月底,謝老師收到許多朋友打來的電話,恭喜他的作品被某口服液收購並充當其形象小姐。謝楚餘一頭霧水,他與某口服液一點瓜葛也沒有。怎麼回事?
12月初,謝楚余向他的朋友、廣州畫院的畫家李醒滔訴說了自己的莫名境遇。恰好,李醒滔擔任即將開幕的「第二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藝術總監,他建議謝楚余在這次博覽會上展出原作,以正視聽。
這樣,《陶》出現在「第二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同時很快成為會場上的聚焦點。展會期間,這幅畫前圍著不少觀眾,在欣賞和體會藝術的同時,也有一些觀眾感到疑惑。
一位姑娘在畫前觀賞良久,上前問謝楚余是不是參考了某口服液的女孩形象,因為她在某口服液的廣告里也見到這樣一個抱陶少女。
謝楚余聽罷,指著畫對圍上來的觀眾氣憤地說:「我把它搬來,就是想告訴大家,我才是《陶》的作者。」當時,某口服液的兩位代表也在場,謝楚余轉身對他們說:「請你們給大家解釋吧!」
迫不得已,謝楚余決定狀告侵權者,討回公道。官司很漫長,足足打了六年多時間,最後以八萬元的賠償告終。謝楚余沒有再上訴。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已耗不起這場藝術戰爭。
現在,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產商收藏了。他幾次想回購,收藏者都不願意。這一直是謝楚余的遺憾。
6. 出水芙蓉圖(中國畫)的簡介
《出水芙蓉圖》是南宋吳炳所繪的絹本設色畫,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襯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
該畫用筆輕細,敷色柔美,幾乎不見筆跡,表現手法屬於沒骨畫法,淺粉色的花瓣、嫩紅花蕊似乎還帶有拂曉時分的露珠,這正是花苞初放的最美最佳時刻。
畫家為了表現出荷葉與花瓣的不同質感,採用了不同的渲染方法,其中花瓣是用暈染法,使得整個花朵顯得飽滿而細膩,而荷葉則是用漬染法,自然地描繪出葉子的肌理和厚實的質感。
《出水芙蓉圖》雖然只描繪了一朵花、一片葉,但它彷彿使觀者嗅到了整個荷塘散發出的沁人心脾的芬芳,是南宋花鳥畫家構思新奇、筆墨精妙的集中體現。
(6)名畫花瓶荷花擴展閱讀
《出水芙蓉圖》該圖曾在宋內府收藏,存《名筆集勝》冊中,《虛齋名畫錄》著錄,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很難想像這大面積的紅花綠葉會畫得艷而不俗,鮮而不火。勾莖與空莖給它幫了大忙;此外,在折枝空間被予以特殊注意的畫院,也很難想像會有鋪排密不通風的構圖——它簡直沒有構圖,但似乎又有很明顯的構思安排,這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妙處。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出水芙蓉圖》作品筆法精微,設色工麗,極好地表現出荷花的神韻。
7. 一幅世界名畫 一個花瓶 裡面插滿鮮花 油畫 求這幅畫的名字
插滿鮮花的花瓶這是西方油畫裡面最常見的題材啊!以這個為題的世界名畫太多了,光梵高就有十幾幅——向日葵,鳶尾花等~~~你是指什麼顏色的花瓶,瓶里是許多不同種類的花還是單一品種的?
有許多花種的有:
作者:讓·范·惠桑
-
jan
van
huysum
作品名稱:《花瓶里的花朵》
-Flowers
in
an
Urn
作品尺寸:寬
60厘米
高
79.9厘米
作品年代:1720
作品材質:畫布油畫
這個畫家畫了很多花瓶中的花的題材的世界名畫,最擅長寫實型靜物花卉油畫,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這幅,以前油畫書上有這張。
8. 世界名畫以及簡介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此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2、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圖》雖然場面熱鬧,但表現的並非繁榮市景,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官兵懶散稅務重。
3、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制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干濕並用,極富於變化。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4、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極勾描渲敷之能事,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贊美。
5、義大利·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