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蘭花
1. 求風水先生各位大仙給取個名字,我不勝感謝!!!
女命: 公元2005年10月27日0時3分出生
二零零五年 九月 二十五日 子時
劫 食 日 比
八字: 乙酉 丙戌 甲申 甲子
辛 丁戊辛 壬庚戊 癸
官 傷財官 梟殺財 印
命主從3歲10月19天開始行大運,於每一交運年的八月十四日交運。
傷 財 才 殺 官 梟 印 比
大運: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4 14 24 34 44 54 64 74
2009 2019 2029 2039 2049 2059 2069 2079
八字五行個數:2個金,3個木,1個水,1個火,1個土
八字五行得分:
木:18 水:12 同類得分:30
金:36 火:10 土:14 異類得分:60
相差:-30 綜合旺衰得分:-35 八字過弱
八字過弱,以印比為喜用。(八字喜水木)
肖雞年生人,取名宜有「米」、「豆」、「蟲」,福壽興家,富貴清吉;
有「木」、「禾」、「玉」、「田」,福祿雙收,名利永在;
有「月」、「人」、「冖」,棲宿安閑,多才巧智,環境良好;
有「山」、「艹」、「日」、「金」,智勇雙全,清雅榮貴;
有「石」、「犭」、「刀」、「力」、「日」、「酉」、「血」、「弓」、「糸」、「車」、「馬」等,幼年不順或性剛果斷,不利健康或忌車怕水。
肖雞年生人,到歲次肖兔年、肖鼠年、肖狗年要小心注意,到歲次肖蛇年、肖牛年、肖龍年一帆風順,成功隆昌。
根據六合、三合、相生之理相合生肖:巳(蛇)、丑(牛)、申(猴)
喜用:①巳字根:蟲、它、毛、之、弓、幾、廴、辶
②丑字根:紐、鈕、牟、特
③申字根:坤、紳
2、不合生肖:卯(兔)、戍(狗)
忌用:
①卯字根:昴、柳、勉、逸、育、朋、柔、林
②戍字根:成、然、慶、狄
3、雞五行屬金
喜用:土 可用:金、水
忌用:火、木
4、雞主要吃谷類食物,不吃肉。
喜用:豆、米、禾、麥、梁
忌用:忄、(肉)月、心,雞主要在田中棲息或被人類飼養。
喜用字如下: 洞穴:宀、冖、口
住家:門、戶、廣、攵
柵欄:冊、聿、(豐豐)、曲
居地:田、甫、山、丘、屯、谷
以下若干組名字組合皆為良好配置,您可從中選擇您喜歡的名字:
趙卜菡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6 30 15
三才是:五六六(土土土)
趙萱儀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7 31 16
三才是:五六七(土土金)
趙潤霎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8 32 17
三才是:五六八(土土金)
2. 古代的「四大君子」是指
齊國孟嘗君(田文)、楚國春申君(黃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無忌)
平原君(?~前251)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趙國宗室大臣。即趙勝。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司馬遷稱之為「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他禮賢下士,門下賓客至數千人。平原君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被封於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趙孝成王七年(前259),秦軍進圍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派平原君向魏告急並向楚國求援。門客毛遂自告奮勇,同平原君去楚國求援,終於說服楚王救趙。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百姓炊骨易子而食,形勢十分危急。平原君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三年,直到楚、魏援兵趕到,邯鄲解圍。平原君雖立下了守衛邯鄲之功,卻不向趙王請封。
春申君(?~前238)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戰國楚相,即黃歇。黃歇游學博聞,善辯。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世。頃襄王時,秦昭王派大將白起帶兵打敗韓國和魏國後,聯合韓、魏兩國共同討伐楚國,形勢危急,頃襄王派能言善辯的春申君出使秦國,說服秦昭王退兵。頃襄王病重,春申君設計使留在秦國作為人質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國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為相。在秦軍圍攻邯鄲時,春申君帶兵救援。後又為楚北伐滅魯。
當時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以此為憂。後來,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園妹有身孕後,獻於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園妹被立為王後。李園因此逐漸掌握大權,蓄養死士,欲殺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後,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信陵君(?~前243)
中國戰國時期四君之一。本名魏無忌。戰國時魏國貴族。魏安盝王之弟。因受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故稱信陵君。他禮賢下士,廣納門客,據說有食客3000人。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趙王求救於魏王。初,魏王派晉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國,又令禁止,故晉鄙率兵只到鄴(今河北臨漳)。信陵君竊虎符,殺晉鄙,率軍救趙,打敗了秦國。後留在趙國10年。公元前247年,秦國攻打魏國時,魏王被迫任他為上將軍,他聯合五國擊退秦軍進攻,破秦軍於河外。秦收買人中傷他,魏王聽信讒言,疏遠了信陵君。他因此閉門託病,耽酒而亡。
孟嘗君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少子、齊宣王的庶弟。孟嘗君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在薛時,廣泛招納賓客,達3000餘人。秦昭王聽說孟嘗君的賢德,欲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入秦後,被任為相。後來秦昭王聽信讒言 ,囚禁孟嘗君並預謀殺害他。孟嘗君在門客的協助下 ,逃回齊國 。孟嘗君回到齊國之後,任為齊相。他堅持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國,並發展合縱抗秦的勢力。後來遭人誣告而為齊王所懷疑,謝病歸老於薛。後因日益驕奢的齊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國,被魏昭王任命為魏相。他主張聯合秦國、趙國與燕國,共同討伐齊國,使戰國形勢為之一變。齊王死後,孟嘗君返國,中立於各諸侯國之間。
不知對不對.
3. 鎮定怎麼造句
【詞語】:
鎮定
【拼音】:
[zhèn dìng]
【解釋】:
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亂、不慌張。
【出處】:
保持著冷靜的狀態。
《國語·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 韋昭註:「鎮,安也。言智思能安定也。」
唐 元稹《贈裴行立左散騎常侍制》:「而況於鎮定遠荒,經略逋寇,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憫悼?」
茅盾《子夜》五:「近來這樣的事太多了,報紙載不勝載,並且為了鎮定人心計,也只好少載。」
遇事沉著,不慌亂。
《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趙武有文德…… 祁午臨事鎮定,臣父匄能識大體,皆一時之選。」
清 劉大櫆《鄉飲賓金君傳》:「遇事之盤錯,其精神常鎮定,而卒能有剖決而解其紛。」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他卻陽為鎮定,仔細摩挲了一回,突然向工人道:『這妖言不足信,快與我擊斷此碑!』」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二節:「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鎮壓;平定。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今蜀舉眾歸命,地盡南海,東接吳會,宜早鎮定。」
鄧慕韓《書丁未防城革命軍事》:「又電廣西提督丁槐,撥衡軍二營,綏遠軍一營,前往鎮定。」
民國 梁秉錕《萊陽縣志》:「時白蓮妖人徐鴻儒猖獗於西,毛文龍跋扈於北,高麗亦不靖,征調繁興所在驚惶。(袁)可立籌劃鎮定之,民得安堵。」
【造句】:
1. 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負與鎮定,這是由於他有著廣闊的胸懷和高遠的抱負。
2. 他不像染,秀麗可卻粗曠。他美的不野,文靜鎮定的姿態始終是他給人的影響。
3. 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
4. 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
5. 你的舉止應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還是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6. 那雙眼睛充滿了鎮定,充滿了安慰,沒有任何的語言,卻又彷彿包含了萬語千言。那是一雙多麼神奇的眼睛,那時一雙多麼安詳的眼睛,那時一雙充滿了愛的眼睛,那是一雙天使般的眼睛。
7. 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於丹
8. 很少有人能鎮定地表達與他們的社會環境之偏見相左的意見。大多數人甚至無法形成這種意見。
9. 我們可以確定,任何情況下維持鎮定的最大希望,來自於我們自己。若能有健全的價值觀和深刻的道德勇氣,人們便擁有不會因人事變化而破壞的生命價值。
10. 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當他們的敵人越鎮定時,他們自己就越不鎮定。
11. 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12. 盡管白狼來勢洶洶,但他鎮定自若。
13. 他永遠鎮定沉著,泰然自若。這樣深沉的沉著老練必定是將痛苦長期壓抑並予以忍受而磨練出來的結果。大仲馬
14. 當一個人鎮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並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15. 大水一來,人群大亂,但王傑卻鎮定自若。
16. 有些人很鎮定果敢,他們把危險看作一次決斗中的敵手,他們計算它的動作,研究它的進攻,他們後退只是為了喘一口氣,並不是表示怯懦。他們懂得一切於自己有利的地方,能一舉殺死敵人。大仲馬
17.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18. 幸福之人的節制來源於好運氣賦予他們性情的鎮定寧靜。
19. 我說,絹生,我一直依靠酒精,香煙,寫作,鎮定劑在生活,因為我要生活下去。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都可以被替代。但你不能無力自拔。
20. 在被敵圍困,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位將軍仍然沉著、鎮定地坐陣指揮。
21. 房間四角立著漢白玉地柱子,四周地牆壁全是白色石磚雕砌而成,黃金雕成地蘭花在白石之間妖艷地綻放,青色地紗簾隨風而漾,剎青痕站在這高達十米地建築里,就像如果不是殺手特有地鎮定,它早就暈過去了,腦海中一直浮現二個字:奢華。
22. 我挺胸抬頭,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講台,站定,看著眼下黑壓壓的人群,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一個人身上。心中一陣亂麻後,我不斷提醒自己,這樣的考驗我們早已經歷百遍,鎮定。
23. 如果有曾經喜歡你但現在已經結婚的男子對你說:他忘記不了你,你始終是他最愛的人。請鎮定的告訴他:像個男人一樣生活。你這樣做,既能保持冷靜,又尊重和愛護了另外一個女人。這會讓你更有魅力。
24.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樣,若第一桿打得不好的話,在打第二桿時,心更要保持鎮定及有計劃,這並不是表示這個會輸。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樣,有高有低,身處逆境時,你先要鎮定考慮如何應付。
25. 經歷過那樣的2008,還有什麼事情能影響我的心情?鎮定、淡定,做什麼都要鎮定,看什麼都要淡定。
26. 溫和地訓練兒童,使他們養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縮的習慣,這是一種可以使他們精神鎮定、並且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勇敢與果斷的基礎方法。
27. 房間四角立著漢白玉的柱子,四周的牆壁全是白色石磚雕砌而成,黃金雕成的蘭花在白石之間妖艷的綻放,青色的紗簾隨風而漾,剎青痕站在這高達十米的建築里,如果不是殺手特有的鎮定,他早就暈過去了,腦海中一直浮現兩個字:奢華。
28. 不管什麼樣的打擊和失敗降臨,一個真正堅強的人都能夠從容應對,做到臨危不亂。當暴風雨來臨,軟弱的人屈服了,而真正堅強的人鎮定自若,胸有成竹。
29. 她像美國總統一樣,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哪怕是世貿雙子被炸平了,她也依然是鎮定而冷靜的,她不會悲傷春秋,只會思考如何控制損失。
30. 他轉過身去;眼睛看著遠處那艘漂亮的巡洋艦,讓他們有時間鎮定一下,他等待著。
4. 中國的古代美女有哪些快快回答!急,急!
人人恨得牙癢癢——慈禧
雖然慈禧垂簾聽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的前進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無數,但是,我還是要惻隱一下,這樣的人是寂寞的。。。
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
孝獻皇後,順治最愛。董鄂氏18歲入宮。世祖對其眷之特厚,寵冠後宮。
然紅顏薄命,董鄂氏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極,親制行狀悼念。追謚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東陵的孝陵。
皇太極之最愛——宸妃
海蘭珠進京時已26歲,雖過妙齡,然豐滿成熟嬌艷動人,倍受寵愛。她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其姑母孝端皇後。
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繼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無奈此子福薄命短,二歲而殤。宸妃病逝,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為其舉行隆重喪禮,賜謚號敏惠恭和元妃,為清代妃子謚號中字數最多的。皇太極對宸妃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
通曉文史 工於詩詞 洗盡鉛華——顧橫波
秦淮八艷中,顧橫波是地位最顯赫的一位,受誥封為「一品夫人」。柳如是陳圓圓亦有不及;她通曉文史,工於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絕,尤其善畫蘭花,十七歲時所繪《蘭花圖》扇面今藏於故宮博物院中,十八歲與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參加揚州名士鄭元勛在南京結社的「蘭社」,時人以其畫風追步馬守真,而姿容勝之,推為南曲第一。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衛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後來成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後,其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衛子夫在後宮復雜的環境中,做了38年的皇後,並不是獨霸天下,而是處處小心,謹小慎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恭謹謙和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後宮人等的尊敬。後來漢武帝移情別戀但漢武帝對衛後還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後宮事務託付給她。
商紂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己
美麗動人,能歌善舞。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孝庄
皇太極妃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清朝歷史上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西漢成帝昭儀——趙合德
趙飛燕之妹。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
因劉驁與其日夜縱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後為與趙合德繼續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葯,最終在與趙合德雲雨之後身亡,趙合德因此被迫自盡。臨死前,趙合德憤慨地說:「我把劉驁當成一個嬰兒,玩弄股掌之上!」並不誇張。
美人心計 漢朝第一後——竇漪房
她,出生貧寒,然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謀略過人,先後扶持了漢朝3個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膽大,如此英明,如此謀略,世間女子,除了武則天,天下能有幾人?
呂雉
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的第一個。
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風度,不管是幫助劉邦打天下還是把持政事,每每從容不迫,識破奸人計謀,化險為夷。
千金為買美人笑 禍國殃民幽王後——褒姒
周幽王姬宮涅的王後,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後被褒人獻給周幽王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人面桃花相印紅,歷史上第一個為國獻身的美女——息媯
息媯,春秋時陳國公主,先為息國君夫人,後為楚國王後.她出生在深秋,卻滿園桃花盛開;一出生就引來了百鳥朝鳳,額上帶著桃花胎記,仿如桃花女神轉世.可是陳國智者卻預言她的到來會引來生靈塗炭.她貴為公主卻從小就遠離王宮,伴著乳娘長大,因為面若桃花,又稱「桃花夫人」。
傾國傾城 妖冶王妃——妺(mo第四聲)喜
她是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那個後人成為夏桀亡國之君的王妃。
人們總把夏王朝滅亡的緣故歸結到妺喜的身上,有人說她是「千古第一狐狸精」,有人說她是「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第一個亡國之皇後」,也有人說她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間諜」,還有人說她是「第一個『獻物』,第一個淫婦;第一個『女禍』,第一個無辜」。妺喜當真是縱情淫樂的罪魁禍首嗎?
沖冠一怒為紅顏 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空谷幽蘭 艷冠群芳 傳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里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傾城名花、薄命紅顏、錢塘名妓--蘇小小。
何處風來氣似蘭 自寫幽香紙上看 ——馬湘蘭
明代女詩人、女畫家,秦淮八絕之一。她雖然談不上是詩畫名家,但她的蘭花圖和蘭花詩卻堪稱一絕,是當時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寵物。
不信美人終薄命 自古俠女出英雄 民國俠妓--小鳳仙
小鳳仙因與護國運動名將蔡鍔的傳奇經歷而名載史冊。
她天生麗質,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淪落風塵,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張艷幟,成為南幫翹楚。結識革命黨人蔡鍔是小鳳仙一生命動的轉折點。深明大義,俠骨柔情的她與蔡鍔將軍情投意合,互為知音,而小鳳仙幫助蔡將軍歷盡艱險,逃脫虎口,更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一代俠妓的芳名自此長存。
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李香君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
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不許人間見白頭、西晉名媛——綠珠。
巾幗英雄 須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父親行伍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京口營妓。
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蘭。
北魏人士,另一說是隋朝人,也有可能是杜撰的人物形象,尚不能確定。
以代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
話不多說,言喻蒼白,一起郭茂倩的那首《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才情斗八高 膽識過須眉 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傾倒西東方的清末名妓--賽金花
她一生姻緣分分合合,極富傳奇色彩,由妖冶風流的妓女,到狀元郎之妾,欽派公差夫人,又淪為青樓名妓,可謂幾度沉浮。
蕙心蘭質旖旎才情巴蜀女詩人.名妓--薛濤.
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魚玄機
晚唐詩人,長安人,唐代三大女詩人之一。約十歲,與溫庭筠相識,吟詩作對。十四歲時,李億狀元及第,崇真觀題詩,與李億相識,並嫁之,後被棄。咸通七年進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溫璋判殺。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首之多。
李冶
字季蘭,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與薛濤,魚玄機並稱「唐朝三大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詞人。
她,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
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其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卓文君
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東漢蔡邕之女。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上官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
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後同時被殺。
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
沉魚——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羞花——楊玉環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楊玉環,被選入宮。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班婕妤
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
朱淑貞,南宋女詞人。
幼警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道出她失戀的傷感之情、
她無法敵過頑固的封建勢力的壓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一個市井商人為妻。婚後,她與丈夫沒有共同語言,精神生活十分貧乏,苦悶不堪。
花蕊夫人
後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實之作。
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
(約376年前後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詠絮才」典出於斯人。
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後成為曹丕的妻室。後因被郭女王所譖而被曹丕賜死,死後謚曰文昭皇後。
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後、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後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則天死後,立一塊「無字碑」,千古流傳。
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是陸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也因此寫下著名的《釵頭鳳》(世情薄)。
描龍綉鳳,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蘇惠。
她,字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
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
她,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綉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
遠近鄉鄰將她的超人之才,傳成了神話。
鄧綏
東漢和帝鄧皇後(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漢光武帝時太傅鄧禹的孫女,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為東漢第二任皇後陰麗華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後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執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琴棋書畫 博古通今 寧死不屈——嚴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葉女詞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淪為台州營妓,改嚴蕊藝名。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四方聞名,有不遠千里慕名相訪。
侯夫人。
隋煬帝的色情迷樓里一個可能還是處女之身的宮女,最後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得自感詩三首。
她死後顏面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臂系錦囊,中藏宮怨詩,引發楊廣無限悲傷,令選美失職瀆職的宦官自盡,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死後才得到帝王無限寵愛並且美名、才名俱滿天下的美女。
趙飛燕。
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
在中國民間和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5. 寫作文常贊美的幾位古人
【李牧】(?—前229年),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官至趙國相,大將軍銜,受封趙國武安君。
李牧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以抵禦秦國為主。
趙國在公元前309年趙武靈王時期,下令國中「胡服騎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軍事力量逐漸強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軍事力量逐步恢復強大起來,並不斷騷擾趙國北部邊境。趙王便派李牧帶兵獨當北部戍邊之責。
李牧常年駐守北部代郡、雁門郡(今山西代縣西北)邊境地區防禦匈奴。他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軍隊的戰鬥力,有效地防備了匈奴的侵擾,贏得士兵們的愛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認為能乾的人為官,同時把收來的貨物,稅款掌握在自己的駐軍公署,充當士卒的日常開銷。其次,每日宰殺數頭牛采犒賞將士,優待士兵。第三,加緊練習騎馬射箭,重視警報系統,增設偵察人員。在軍事上,嚴明法規:「匈奴□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史記·李牧列傳》)。所以匈奴每次入侵,嚴密的警報系統發揮威力,士兵迅速退回營壘固守,不敢擅自出戰。使匈奴擄掠無所得,趙國軍隊卻因此保存了實力,多年來在人員、物資上沒有多少損失,為以後的伺機反擊奠定了物質基礎。
但匈奴人卻認為李牧這是膽怯,就連趙國邊境上的士兵也認為自己的將軍是膽小害怕。趙王因此而責備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終於激怒了趙王,把他召回,另派將領替代他。新任將領到職一年多,每當匈奴兵來犯,他都命令部隊出戰,往往受挫失利,損失傷亡慘重。使邊境地區不能按時耕種、放牧。於是趙王又請李牧復出,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自己有病,趙王一再懇請,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記·李牧列傳》)。趙王答應了他。
李牧再次到邊境後,仍按原來的規約行事。幾年當中,匈奴來犯一無所獲,但始終認為李牧膽怯不敢出戰。戍邊的將士日日受到犒賞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請求願與匈奴決一死戰。李牧看準了時機,准備經過挑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獲賞百金的勇士五萬人,優秀射手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加以訓練。並大縱牲畜,讓人民滿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見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戰後,李牧佯敗,丟下幾千人給匈奴。單於聞之,率大軍入侵趙地,李牧則出奇兵,以兩翼包抄戰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軍,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著又乘勝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單於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為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的最重要的將領。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並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斗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李牧到朝中任職,約在前246年以後。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兩年後悼襄王繼位。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廉頗與樂乘均出走他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
趙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趙國派李牧攻打燕國,拔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此時,秦國迅速地兼並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臣服之後,把主要兵力對向趙國。
趙王遷三年(前233年)趙將扈輒為秦將桓齮(又稱樊於期)所敗,喪師十萬。秦又自北路進攻趙的後方,形勢危急,趕任命李牧為大將軍,率兵南下反擊秦軍,在宜安(今河北蒿城縣西南二十里)大破秦軍,10萬余秦軍,全部被殲。桓齮僅率少量親兵沖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此戰給秦國以沉重打擊,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復攻趙番吾(今河北省平山縣南),李牧出兵迎戰,再次重創秦軍,但趙國的軍力損失也很大。當時韓、魏已聽命於秦,隨秦軍攻趙,李牧為此又向南進軍,抵禦韓、魏的進攻。
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趙,趙以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不得進,就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他在趙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馬尚想謀反,趙王中計,派趙蔥和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從命,趙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撤換了司馬尚。趙國臨戰而親佞臣誅良將。三個月後,秦將王翦乘勢急攻,大破趙軍,殺趙蔥,虜趙王遷及顏聚,趙國滅亡。
點評: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其經歷與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鑒》時,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系在一起:「趙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貿》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索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司馬遷因趙王而遷怒其母,可見其何等義憤。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漢族。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人號「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雲:「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董其昌《容台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朴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於《宣和書譜》、《容台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於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
【趙牧】〔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後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後在世。有俊才,負奇節。大中咸通間,(公元八四七至八七三年)累舉進士不第。遂舍場屋,放浪人間以終。牧為詩效李長吉,頗涉狂怪,聳動當時。
【陳 牧】(?-25),新莽末平林(今湖北隨州東北)人。地皇三年(公元22年)與廖湛等在平林起兵,號「平林兵」,後合於綠林軍。王莽政權被推翻後,劉玄封他為陰平王。後遭劉玄疑忌,被害。
6. 邯鄲叢台區有啥好玩的
叢台區: 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城市北部偏東;
相傳叢台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時期(325年--299年),是趙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古稱"武靈叢台"。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台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台"台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結構嚴謹,裝飾美妙,曾名揚列國。現存古台雄偉壯觀,是明清以來的修復建築,雖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獨特風格。它是趙都歷史的見證,成為古城邯鄲的象徵。
聞名遐邇的武靈叢台,歷代文人騷客題詩賦詠,盡情抒懷。1750年9月清乾隆皇帝巡行江南過邯鄲登叢台寫道"傳聞好事說叢台,勝日登臨霽景開。豐歲人民多喜色,高樓賦詠謝雄才。襟漳帶沁真佳矣,雪洞天橋安在哉!煙樹迷茫閭井富,為籌元氣善滋培"。1961年秋,郭沫若先生游叢台時,揮筆寫下了"邯鄲市內趙叢台,秋日登臨曙色開,照黛妝樓遺廢跡,射騎胡服思雄才。太行陣地漳河外,烈士陵園滏水隈,現代經營基礎厚,武安鐵礦峰峰煤。"的詩句。這塊詩碑就鑲嵌在南門高階的迎壁上。北門高階上的大碑,是清乾隆的御筆詩碑。在叢台的第二層檯面上,還建有紀念趙武靈王的武靈館和小巧玲瓏的回瀾亭,周圍還分立和台牆鑲嵌有眾多的碑碣。其中,清末進士王琴堂的梅花刻石與舉人李世昌的蘭花石碣倍受遊人贊揚。最高層的平台,稱武靈台,距地面13.5米。明嘉慶13年(公元1534年)建據勝亭於其上,意為在防禦上據此者勝。登上據勝亭,遠眺太行山,近觀邯鄲市容,趙都風光盡收眼底。
7. 宮斗中的旗裝描寫
傳統旗袍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袍子,或稱旗裝、旗服,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婦女的民族服飾。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由於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袍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漢滿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 身穿傳統旗袍的宮廷人士
期,漢滿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與漢族軍閥豪強結合到一起,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剃發易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血腥殺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漢族百姓與之斗爭,努力保存漢服,遭到滿清統治者的鎮壓屠殺。最重要的問題是,滿清建立後為什麼要強迫漢人剃發垂辮易服?按常理,穿什麼服飾,留什麼發型和統治並無多大關系,但滿洲人入關並建立清後賦予了它們新的內涵。漢人不能接受異族統治是因漢人鄙視野蠻,接受野蠻的統治對漢人來講是種侮辱。漢族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燦爛的文化,相比異族,漢人有一種強烈的文化優越感,相比之下,滿洲人文化實在膚淺,實在自愧不如。這種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滿洲貴族拚命學習漢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滿洲貴族深恐漢人看不起他們,因此要想統治漢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漢人習異族風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漢族精神萎縮,使漢人喪失自尊、自信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8. 鳴鏑風雲錄的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韓佩瑛韓大維之女,谷嘯風的未婚妻。
谷嘯風谷若虛之子。
公孫璞字去惡,公孫奇與桑青虹之子,耿照之徒。
宮錦雲宮昭文之女,公孫璞的未婚妻。
辛龍生文逸凡的掌門弟子,辛柔荑之侄。
奚玉瑾奚玉帆之妹,曾是谷嘯風的情侶,辛龍生的掛名妻子。
其他人物
孟霆虎威鏢局的總鏢頭。
石沖虎威鏢局「四大鏢頭」之首,副總鏢頭。
徐子嘉「白馬銀槍」,虎威鏢局「四大鏢頭」排名第二。
秦干虎威鏢局「四大鏢頭」排名第三。
孫華虎威鏢局「四大鏢頭」之末。
張勇虎威鏢局趟子手。
韓大維武林隱士,一代宗師,洛陽富豪。
周鳳奚玉瑾的貼身侍女,周中嶽的孫女。
周中嶽百花谷奚家的管家。
陸鴻韓大維家的僕人。
展一環韓大維家的僕人。
奚玉帆百花谷少谷主。
蘭花服侍谷嘯風的丫頭。
雷飆「金刀」,金雞嶺大頭目。
楊匡金雞嶺大頭目。
杜復金雞嶺大頭目。
魯大猷武進名武師。
上官復遼國抗金志士,曾是龍象法王的副手。
楚大鵬「黃河五霸」之一,長鯨幫幫主。
洪圻「獨角龍」,「黃河五霸」之一,海砂幫副幫主。
賴輝青龍幫首席香主。
柳清瑤「蓬萊魔女」,北五省綠林盟主,「武林三傑」之一,金雞嶺寨主,柳元宗之女,華谷涵之妻。
宮昭文「三大魔頭」之一,黑風島島主,柳元甲的首徒。
耿照江南大俠,南宋「飛虎軍」統制,後辭官。
劉趕驢丐幫洛陽分舵舵主。
索萬滔丐幫洛陽分舵副舵主。
楊潔梅(侍梅)辛柔荑的丫鬟,楊大慶之女,後成為邵湘華的未婚妻。
侍菊辛柔荑的丫鬟。
孟天香(七娘)「雪裡紅」,「艷羅剎」,三十年前的「武林第一美人」。
文逸凡「鐵筆書生」,江南武林盟主。
碧淇孟天香的丫鬟。
碧波孟天香的丫鬟。
仲少符當代劍術名家。
上官寶珠仲少符之妻,上官復之女。
蒙厥紫蘿山義軍首領。
王宇庭太湖七十二家總寨主。
檀羽沖「武林天驕」,「武林三傑」之一,全國貝子。
華谷涵「笑傲乾坤」,「武林三傑」之一,柳清瑤的丈夫。
喬松年
張弓宮昭文的僕人。
厲擒龍明霞島島主。
厲賽英厲擒龍之女,後成為奚玉帆之妻。
白逖義軍為與朝廷合作而派出的調停者。
嚴壯白逖的二弟子。
龍天香龍伯岩之女,楊潔梅的金蘭姐妹。
葉天流「賽華佗」,川中隱俠,名醫。
武玄感武延春之子,龍天香的未婚夫。
邵元化湘西大俠,曾是虞允文的部下。
邵湘華邵元化的養子,石棱之子。
邵湘瑤邵元化之女。
石棱(一瓢)江湖游俠,曾是中牟縣武師。
高小紅丘抗之徒,邵元化的小老婆。
焦奕丐幫八袋弟子。
蒙得志苗疆峒主。
蒙賽花蒙得志的三女兒,辛柔荑的乾女兒。
張大顛
任紅綃任天吾之女,谷嘯風的表妹。
車衛隱居二十多年介乎正邪間的武學宗師。
車淇車衛之女,後成為辛龍生之妻。
春蘭揚州知府夫人的丫頭。
申子駒無錫米鋪老闆,義軍頭目。
劉湛蘇州綢緞行老闆,義軍頭目。
韓成德太湖七十二家寨主之一。
丘大鳴道號一鳴,黑道成名人物。
鄧百京法號百悔,黑道成名人物。
周應王宇庭水寨的頭目。
趙趕驢王宇庭水寨的小頭目。
張石痴張大顛之徒。
丁厚長鯨幫副幫主。
丁實長鯨幫在大都卧底的香主,鴻福綢緞店老闆。
李中柱檀羽沖之徒,任紅綃的兒時玩伴。
趙斌大都名武師,虎威鏢局的新東主。
梅鍔梅花拳的掌門。
趙武仲趙斌之子,孟霆的三弟子。
歸伯奎孟霆的大弟子。
馬如龍大都鏢行領袖。
鄧山君大都鏢行領袖。
孟鑄孟霆的長子。
孟印孟霆的次子。
何仲容(健行)孟霆之友。
何令威何仲容之子,武士敦之徒。
武士敦前任丐幫幫主。
陸昆侖丐幫幫主。
劉鴻鴻福綢緞行的二掌櫃。
班建侯完顏長之的王府總管。
麻里哈金國司禮太監。
安陀生為義軍輸送葯材的老闆。
羅雨峰海砂幫幫主。
趙一行屠劍豪之徒,後成為奚玉瑾的未婚夫。
屠鳳琅玡山寨主,屠劍豪之女,石璞之妻。
石璞屠劍豪的二弟子。
王百淳「賽華佗」,蘇州有名的國手。
反派人物
程彪「老狼」,淮北大盜,老狼窩的瓢把子,後投靠完顏豪。
程浩「青狼」,程彪的長子。
程挺「黃狼」,程彪的次子。
程蘇「黑狼」,程彪的三子。
程玉「白狼」,程彪的四子。
安達「野狐」,江淮一帶的採花賊,後投靠完顏豪。
朱九穆「三大魔頭」之一。
任天吾俠義道中的偽君子,谷嘯風之舅。
管昆吾「左臂刀王」,獨腳大盜,後成為岳良駿的手下。
鄧鏗江南黑道的著名人物,後成為韓侂胄的教師爺。
蒙銑江南黑道的著名人物,後成為韓侂胄的教師爺。
龍象(尊勝)法王,蒙古國師。
西門牧野「三大魔頭」之一,關東武林盟主。
濮陽堅西門牧野的首徒。
包靈妙手神盜,完顏長之的手下。
辛柔荑(十四姑)「辣手仙姝」,「天下第一使毒高手」,孟天香的表姐。
余化龍任天吾的首徒,後成為金國御林軍官。
鄭友寶西門牧野的二弟子。
祝大由大名府祝家莊少莊主。
言秉鈞
齊岱「崆峒三英」之首,「崆峒二奇」之徒。
齊泰「崆峒三英」之一,「崆峒二奇」之徒。
齊岳「崆峒三英」之末,「崆峒二奇」之徒。
畢魯花蒙古「金帳武士」之一,神箭手。
史天澤「黑道第一高手」,長江水寇首領。
烏蒙龍象法王的大弟子,蒙古「金帳武士」排名第二。
宇文化及龍象法王的三弟子。
魯莫蒙古「金帳武士」之一。
思罕蒙古「金帳武士」之一。
沙衍流少林寺叛徒,完顏長之的手下。
金發金獅谷舵主。
婁人俊飲馬川舵主。
陷空道人祝大由的師叔。
喬拓疆東海海盜,高傑的師兄。
鍾無霸喬拓疆的副手。
史宏韓侂胄的護院。
韓希舜韓侂胄的次子。
完顏長之金國皇叔兼御林軍統領。
安童韓希舜的書童。
於鯤長鯨幫副幫主。
完顏豪完顏長之之子。
西門柱石完顏豪的心腹手下,西門牧野之侄。
獨孤行完顏豪的心腹手下。
無妄大師金國國師,完顏長之的師兄。
翦長春金國御林軍副統領。
金七強盜頭子。
韓老大跳虎澗寨主。
岳良駿揚州知府。
宇文沖梅文玉的表哥。
巴天福黑道大盜。
韓天壽巴天福的師弟。
金光燦「金國第一劍術高手」,金國御林軍軍官。
拓跋圖蒙古第二高手。
韓五完顏長之的手下,無極道長之徒。
提到人物
姜白石南宋詞人。
谷若虛揚州大俠。
無相神尼
奚璞奚玉帆、奚玉瑾之父。
韓世忠宋國抗金將領。
青靈師太
劉昆丐幫洛陽分舵香主。
吳文英號夢窗,南宋詞人。
馮深吳文英之友。
劉堅武海砂幫幫主。
公孫奇「天下第一邪派高手」,二十多年前桑家堡堡主,公孫隱之子。
柳元甲柳清瑤的叔父。
碧玉孟天香的丫鬟。
碧釵孟天香的丫鬟。
桑青虹公孫奇之妻。
明明大師當世頂尖的武學大師。
柳元宗「天下第一神醫」,當世頂尖的武學大師。
公孫隱當世頂尖的武學大師。
桑白虹公孫奇的第一任妻子,桑青虹之姐。
金超岳前任金國國師。
金鼎娘金超岳之女,宮昭文之妻。
鄧靈官冀北獨腳大盜。
桑見田昔年一代武學大師,桑白虹、桑青虹之父。
張孝祥號於湖,南宋詞人、狀元。
秦檜南宋宰相,金國奸細。
米芾畫家。
侍劍
蒙天庇「崆峒二奇」之一。
蒙天護「崆峒二奇」之一。
窩闊台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三子。
完顏亮金國皇帝。
張宣南宋沔州統制。
闊瑞拖雷手下大將。
拖雷蒙古元帥。
耶律勇遼國御林軍統領。
耶律元宜祁連山義軍首領,耶律勇之子。
赫連清雲檀羽沖之妻。
赫連清霞耶律元宜之妻,赫連清雲之妹。
蘇東坡
歐陽修北宋一代文宗、賢臣。
岳飛抗金名將。
韓侂胄南宋宰相。
韓光銳王宇庭的副總寨主。
趙構宋高宗。
楊么太湖抗金義軍首領。
岑堅王宇庭手下大頭目,白逖的大弟子。
王安石北宋名臣。
龍伯岩福建龍岩的武林俠隱,楊大慶的鄰居。
張俊宋國統制。
武延春湘西武學名家。
楊大慶鄭州鏢局的總鏢頭。
丘抗蛇島島主,厲擒龍的師兄。
高鷂百年前的武林人物,後成為宋國太監。
史彌遠宋國宰相。
高傑高鷂之侄,高小紅之父。
王三石棱家的僕人。
蒙賽玉蒙得志的長女。
蒙賽月蒙得志的次女。
金兀術
牛皋太行山義軍首領。
李二拐下三濫的小賊。
梅劍豪大盜。
梅文玉(岳文玉)梅劍豪的外孫女,車衛之妻。
冬梅服侍任紅綃的婢女。
耿電耿照之子。
尚昆陽武士敦之師。
雲紫煙武士敦之妻。
完顏雍金國皇帝,完顏亮的堂弟。
檀世英檀羽沖的族弟。
楊雁聲耿照外祖父之徒。
呼延化金國御林軍軍官,「龍形一字劍」的掌門。
司空濤金國御林軍軍官,呼延化的師弟。
大智禪師少林寺十八羅漢之首。
晦明上人少林寺方丈。
無極道長崆峒派掌門。
劉正傑保定五虎斷門刀的掌門。
劉毅夫劉正傑之侄,周鳳的未婚夫。
王福百花谷奚家的花匠。
屠劍豪「冀北人魔」,「屠百城」,一代豪俠。
屠龍屠劍豪之子。
風天揚屠劍豪的關門弟子。
韓鵬「快馬」,遼東牧場主,韓五之父,屠劍豪之友。
李思南武林盟主。
秦少游
9. 陳浩民 胡定欣 鍾嘉欣的電影
陳浩民主演的電視劇:
1996年-----《天龍八部》------------飾段譽;
1997年-----《聊齋貳之鬼母痴兒》----飾石天生;
1997年-----《聊齋貳之魅影靈狐》----飾桑曉;
1998年-----《西遊記貳》------------飾孫悟空;
1999年-----《反黑先鋒》------------飾常健康;
1999年-----《人龍傳說》------------飾葉希;
1999年-----《庄姬公主》------------飾趙武;
1999年-----《封神榜》--------------飾李哪吒;
2000年-----《美麗人生》------------飾劉二索;
2001年-----《銀鼠》----------------飾仇隱;
2001年-----《天子尋龍》------------飾李隆基;
2001年-----《一網情深》------------飾何嘉林;
2002年-----《智勇新警界》----------飾陶展雄;
2002年-----《乾隆下 江南 》(又名《江南京華夢》)---飾乾隆;
2002年-----《帶我飛 帶我走》-------飾潘彬彬;
2003年-----《牽手向明天》----------飾張君華;
2003年-----《六指琴魔》------------飾呂麟;
2003年-----《劍出江南》------------飾慕容真;
2004年-----《升空高飛》------------飾高振宇;
2004年-----《煙花三月》------------飾納蘭容若;
2005年-----《施公奇案》------------飾黃天霸;
2005年-----《人生馬戲團》----------飾何峻峰;
2005年-----《大清後宮》------------飾榮廣海;
2005年-----《愛情機器》------------飾紀銘遠;
2006年-----《搜神傳》--------------飾石敢當;
2006年-----《楚留香》--------------飾胡鐵花;
2006年-----《天機算》--------------飾葉揚.
2006年-----《聊齋》(內地)----------飾赫天全;
2006-------《包青天-通劫判》------飾唐真.
胡定欣主演的電視
2008年《王老虎搶親》王秀英
2007年《銀樓金粉》四太太 霏霏
2007年《大冬瓜》霍思思
2007年《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李德謹
2007年《古靈精探》邢佩佩
2006年《蘭花劫》 葉芷珊
2006年《搜神傳》迦樓羅
2006年《高朋滿座》唐棠
2005年《樓住有情人》方倩汶
2005年《愛情全保》Julie (客串)
2005年《布衣神相》沈絳紅
2005年《識法代言人》張麗琪
2005年《酒店風雲》Maria
2005年《奇幻潮之地域的階梯》美美
2004年《西廂奇緣》張念惠
2004年《十兄弟》阮彤彤
2004年《謎情家族》婚紗店職員 (客串)
2003年《大唐雙龍傳》婠婠
2003年《鳳舞香羅》歌舞團團員 (客串)
2003年《牛郎織女》三仙女 (客串)
2003年《花樣中年》補習社職員 (客串)
2003年《西關大少》客人/司儀 (客串)
2003年《沖上雲霄》凌卓芝
2002年《非常外父》Lily
2002年《俗世情真》護士 (客串)
2002年《英雄.刀.少年》小如
2002年《美麗在望》鄔文葙
2002年《戀愛自由式》護士 (客串)
2002年《衛斯理》火車乘客 (客串)
2002年《皆大歡喜》肥胖的女士 (客串
鍾嘉欣 [2004]皆大歡喜時裝版Ⅱ] 洪白嵐 Michelle
[2005]奇幻潮6—踢石 Cathy
[2005]隨時侯命[Always Ready] 施楚淇
[2006]人生馬戲團[The Bitter Bitten] 路丹
[2006]法政先鋒[Forensic Heroes] 林汀汀
[2007]我外母唔系人[Heavenly In-laws] 紫薇
[2007]迎妻接福[Best Bet] 杜麗瑩 Shelia
[2007]溏心風暴[Heart of Greed] 常在心
[2008]金石良緣 施嘉嘉
[200?]搜神傳(未播) 薊彩芝
[200?]家好月圓[????](未播) 於素心
[200?]珠光寶氣(未播) 宋子凌
[200?]法政先鋒(未播) 林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