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花梗如何修剪
Ⅰ 蝴蝶蘭花謝了花梗是在根部剪掉嗎
當然可以,如果要剪的話,當然是要從花梗的根部;但是如果它的花梗上部不枯乾的話,留著它還有可能繼續生長並再次出蕾開花;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它偶爾會由花梗上生出小小的子植株來並慢慢長大,就象吊蘭那樣子差不多。
如果是國蘭,則需毫不猶豫地從根部剪掉。
Ⅱ 蝴蝶蘭開花後怎麼剪枝
蝴蝶蘭開完花後,花莖可以剪,但最好不要全剪(根據整株的狀態決定,如果根和葉都非常健康強壯,建議保留幾節花莖,一般2個多月後可發出新花芽),從第1朵花或者第1分支附近剪掉,剩餘的殘花柄仍有芽,養到一定時間能再發。
對於蘭科植物,不要讓其結果,因為即使能結果,用種子繁殖難度大,而且結果過程中是消耗養分的。能否施肥,花後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再確定。
一般要想讓蝴蝶蘭在開花後重新長出新的花枝,至少要等到下半年才行哦。當然在這期間你要保證不讓這株蝴蝶蘭死掉才行,所以開花後日常養護也要很注意。
蝴蝶蘭開花前後養護:蝴蝶蘭花芽形成後,應多施磷直到開花為止。當花莖向上抽出,有向一邊傾斜趨勢時,應立支柱綁縛不使花梗斷折。以後,花梗漸長漸高,綁縛也應漸次進行,支柱略成弧狀,增強美感。在開花期與新葉長出之前停施肥料。
Ⅲ 蝴蝶蘭開完花後怎麼處理
1、修剪:蝴蝶蘭開花後,需要將其開敗的殘花連同花莖一起剪掉,避免流失多餘的養分。2、修根:將蝴蝶蘭腐爛的根系剪掉並消毒。3、換盆:把蝴蝶蘭移栽至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促進其根系生長。4、澆水:蝴蝶蘭每隔2-3周澆一次水。
4、減少澆水
蝴蝶蘭的根系吸水能力比較弱,不宜太過頻繁或者澆太多的水,脫盆後剪去老根的根系生命力更弱,吸水能力也更差。而且修養期的花卉也不需要過多的水分,水分過多會在根部積水,導致呼吸不暢而爛根。同時,澆水過多還會降低植物的耐寒性,冬季易凍傷。
Ⅳ 蝴蝶蘭開花後換盆,花梗需要剪掉嗎怎麼剪
花梗需要剪掉。當花枯萎後,須盡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5節處剪去,2~3個月後可再度開花。
換盆後要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再確定是否要施肥。 並且蝴蝶開花後要放在散光處,平時幹了再澆水,經常噴霧,注意不要濕了新芽,否則容易爛。夏天放通風陰涼的地方,冬天最好不要低於15度。
(4)蝴蝶蘭花梗如何修剪擴展閱讀
蝴蝶蘭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後」之美譽。 蝴蝶蘭很受人們喜愛,尤其是節日的時候,常用作商務往來的贈送鮮花,蝴蝶蘭能把辦公室環境或者家裡布置得充滿節日的氣氛。
Ⅳ 蝴蝶蘭開花了,花後怎麼處理,花桿要剪掉嗎
花桿要剪掉。
1、檢查根系。將開花後的植株連根拔起,檢查根部狀況,若有爛根和老根要全部清除,然後將其泡在多菌靈溶液中對於根部進行消毒。
2、修剪花莖。將植株的花莖部分剪掉,從花朵到盆土5節左右的位置開始修剪,將花莖剪除可以防止其爭搶根系或者枝幹部分,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若不進行修剪,可能不會二次開花,或花朵瘦小。
3、及時換盆。在4月之前進行換盆,盆底用陶粒等做好排水層,用粗河沙、腐葉土和蛭石均分配成栽培土。注意換盆是不要摁壓的太重。
(5)蝴蝶蘭花梗如何修剪擴展閱讀: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RH。
Ⅵ 蝴蝶蘭開花了,花後怎麼處理,花桿要剪掉嗎
蝴蝶蘭開花以後我們等他敗了你可以把他的花給剪掉它還會重新的再開花。蝴蝶蘭為蘭科、蝴蝶蘭屬植物,葉3-4枚或更多,橢圓形或鐮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花葶長達50厘米,花序梗徑4-5毫米,花序軸稍回折狀;中萼片近橢圓形,長約3厘米,基部稍窄,側萼片斜卵形,基部貼生蕊柱足;花瓣菱狀圓形,具紅色斑點或細紋,中裂片菱形,基部具黃色肉突:蕊柱長約1厘米,蕊柱足寬;每個花粉團裂為不等大2爿。
分布於中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生於低海拔的熱帶和亞熱帶的叢林樹幹上。
蝴蝶蘭的花朵艷麗嬌俏,賞花期長,花朵數多,能吸收室內有害氣體,既能凈化空氣又可作盆栽觀賞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修剪:當植株開花時,有時會出現花梗頂部下垂的現象,可用竹竿予以支撐盆栽蝴蝶蘭可用鐵絲支撐,專門把上部彎曲,以便花枝有一定造型,從而提高了觀賞性。地栽蝴蝶蘭,及時清除外圍枯葉,集中燒毀,以防病菌感染。 開花全部結束後,應及時剪去從植株基部抽出的花梗,防止養分消耗。如果想要植株來年再開花,可結合換盆對花莖進行短截
Ⅶ 蝴蝶蘭開花後的花莖要剪掉嗎
要剪掉。
剪法一:蝴蝶蘭可以在—3個月後二次開花
將蝴蝶蘭的花莖從基部的4節—5節處剪下,這種剪法適合想要在當年再次欣賞蝴蝶蘭的花姿的花友,不過這樣做會使蝴蝶蘭的養分消耗過大,對蝴蝶蘭來年的生長不利。
剪法二:蝴蝶蘭可以在第二年燦爛開花
將蝴蝶蘭的花莖,從基部剪下,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養分的消耗,讓蝴蝶蘭得以休養生息,第二年,可以燦爛的開花。
(7)蝴蝶蘭花梗如何修剪擴展閱讀:
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後」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
生長習性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RH。
參考資料:蝴蝶蘭-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