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蘭花指
❶ 如何讓孩子正確了解性知識
1、不必諱莫如深
有些家長很怕刺激到孩子,平時就對與「性」有關的話題諱莫如深,提都不敢提,即使發現孩子有某些可疑跡象,也只能憋在心裡,自己擔心受累,越想越可怕,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家長平日里就要適當地和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交流,不必刻意,不必全面,只需要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即使是和「性」有關的事,也能和父母商量的氛圍即可。如果平時從未涉及,一下子要和孩子討論這方面的問題,那麼不但孩子會尷尬,家長本身也很難開口。
2、切勿簡單粗暴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纖細敏感,因此最忌簡單粗暴的批評教育。「不要臉」、「下流」……在與「性」相關的敏感話題上,家長過分的批評責罵,甚至侮辱打擊,很容易在孩子心靈上留下難以抹去的傷痕。
有過這種經歷的孩子,要麼變得退縮畏懼,對性產生恐懼感,不利於未來的人際交往和婚姻生活;要麼在逆反心理的影響下,惱羞成怒,破罐子破摔,「你說我不要臉,那我就不要臉給你看」!這都是家長不樂於看到的結果。
3、做好知識儲備
說到「性知識」,我們都以為家長是過來人,懂的一定比孩子多,其實往往是小瞧了孩子們。已經成為爸爸媽媽的這一代人,在小時候所處的基本是比較保守甚至落後的教育環境,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性教育,很多人即使結了婚生了孩子,對性方面依然是一知半解。這樣的家長,要和孩子談心論「性」,恐怕反而會被孩子看不起。所以,在和孩子開始「性」話題之前,請家長們先做好相關的知識儲備,購買一些正規的性教育書籍和孩子分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重視性別教育
雖然當下不少家長們很積極踴躍的參與到了早期性教育當中來,但還是忽視了性別教育。性別教育對孩子今後的影響也是一樣的不可忽視,我們周邊越來越多的同性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小時候沒有受到性別教育而導致的性取向問題。還有一些男孩子說話帶有女孩子的細聲細語,這和小時候忽略性別教育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5、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愛
家長們應重視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對他們的影響,比如說孩子目睹了家長的做愛過程,這會刺激孩子的性意識,若是家長解釋說是父親在欺負母親,這會讓孩子從此討厭性愛,孩子會認為這是男人欺負女性的一種行為,很讓他厭惡。前段時間報道的女子婚後三年仍是處女,因為她討厭做愛,不喜歡和對方發生關系。這就很大程度上是幼年的一些刺激導致了她這種心理。
6、性教育要與孩子年齡同步
專家表示:在孩子三歲時可以給孩子灌輸生殖器官的名字,適當的進行性別教育。對孩子的性教育要與孩子的生理發育結合起來,不能落後於生理發育。比如說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的一兩年時間內就給孩子灌輸女性初潮已經胸部發育等現象,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了解,在遇到之後也就感覺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了。
7、切忌忽視性別教育
家長們在開展性教育時很可能忽略了性別教育,性別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若忽略了性別教育,在段時間內沒有什麼大發現,若是在孩子成年之後,很可能出現孩子性取向的問題,還有一些男生說話比較女性化,喜歡蘭花指這都是從小缺乏性別教育造成的。
8、避免嚴肅談性知識
父母切忌不要把性教育當作一項嚴肅的課程,最好把其貫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的事件去教育孩子正確做法是什麼,或者遇到了錯誤的事情幫助孩子指出其正確做法,以此來進行灌輸性知識是比較恰當的,孩子小時候玩兒心比較大,很難安靜下來聽你為他講述枯燥的性知識。
❷ 阿里郎 蘭花指 親愛的小孩 還有跟雨天那首歌旋律有點像的
一年後 Brown Eyes
❸ 兒童拉丁舞基本步有那些
專項技術訓練
專項技術訓練是在一般技術訓練的基礎上,根據體育舞蹈的技術要求,採取專門化的技術訓練。他們都包括各自舞種的基本步訓練、套路動作訓練。
(一) 基本舞步訓練
基本舞步是指體育舞蹈各舞種所必須的各種不同結構類型的典型舞步。其訓練目的在於掌握和提高基本舞步技術,為掌握其他舞步動作打下良好基礎。體育舞蹈基本舞步是由身體動手勢動作、身體形腳步動作構成的。因此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基本舞步訓練都包括身體動作訓練、手勢動作訓練和舞步動作訓練。
1、 拉丁舞基本舞步訓練
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鬥牛的基本舞步訓練都有各自的舞蹈技術要求,同時也有共同點。
首先進行站立姿勢練習。拉丁舞站立姿勢一般有並立、前後點地立、側點地立、弓步、開立半蹲,以及單腿立等,其中最基本的站立姿勢是並立和點地立,其技術要領是立頸收齶、沉肩收腹、肩胛骨內收並沉肩,中腰撥起,臀部夾緊,大腿內收,頭、肩、髖在同一垂直面上。重心在支撐腳全腳掌上,同時腳趾用力抓地。
(1)身體動作訓練:主要是指軀干、胯部、膝蓋、腳踝協調動作所形成的各種富有節奏感、表現力和優美造型的韻律性動作.
A.恰恰恰的身體動作訓練:
兩腿左右開立,兩臂側舉或插腰,做上體前後左右擺動;
兩腿左右開立,兩臂側舉或插腰,在重心前後左右移動下,做上體前後左右擺動;
兩腿開立或並立,做胸部以下至胯部的轉動和伸壓練習;
兩腿左右開立,在重心前後左右移動下,做以身體帶動胯部擺動的練習。
技術要求:單純的上體擺動時,收腹夾臀,保持髖部固定位置,中腰拉直,肩部放平,水平擺動。重心移動下的身體擺動,要以身體擺動帶動重心移動,身體帶動髖部形成「∞」字擺動。轉胯動作,要髖、膝、踝三點在一直線,胯部轉開斜45°,上體向上拉起;恰恰恰的身體和胯部擺動有大小幅度之分,在第一、二、三拍上是大擺動,第四拍上是兩個小擺動;倫巴的胯部和身體動作纏綿,恰恰恰的動作快速,有切割感。
B.牛仔舞身體動作訓練:
兩腿並立,兩臂側舉,做左右腿交替的上下屈伸彈動練習;
兩腿並立,兩臂側舉,做左右腿交替的上下屈伸彈動下結合胯部的左右擺盪練習。
技術要求:屈膝彈動時膝蓋要自然放鬆,快速靈活;胯部擺盪方向要和支撐腿方向一致;支撐腿擺盪時動力腿要收回;要收腹立腰,兩側腰部要向上拉起,上體不要前後擺動。
(2)手勢動作訓練:拉丁舞手臂動作是身體動作的延伸,手臂動作不要求非常的復雜、花俏,但要求在芭蕾手勢基礎上,強調力度和動作的氣派。練習方法如下:
兩腿並立,兩臂做前、側、上、下及斜位舉的對稱性動作;
一腿側點地立,做兩臂斜位舉的不對稱性動作;
一腿前點、後點、側點弓步,一手插腰,一臂做各方向舉的動作;
一腿前、後點地開立,兩臂做向前、側的波浪動作;
一腿側點地立,手臂做劃圈的擺動動作;
結合身體練習。
技術要求:結合各舞種的身體形態進行練習。手型:五指伸直,大拇指打開,女士可用蘭花指型,男士可用四指並攏型,指尖用力;手臂側舉與肩同高,稍向前,牛仔舞手勢可低些位置;手臂波浪要以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到指尖;劃圈擺動要以大臂內側帶動向遠處延伸;運用身體帶動手臂動作時,注意腰總中段的撥長和控制;立頸沉肩;倫巴手臂動作柔和纏綿,恰恰恰和桑巴的手臂動作快速,富有力感,牛仔舞的手臂較為隨意。
(3)舞步動作訓練:在結合身體和手臂動作基礎上,進行倫巴、桑巴、恰恰恰、鬥牛、牛仔舞的舞步動作訓練。
A.倫巴舞步動作訓練:包括原地移動、前進後退基本步、側向基本步、前進後退走步、半重心移動步和定軸轉步等。
技術要求:
① 支撐腿(重心腿):在移動中左右腿交替支撐重心,並推動腳步運動,同時對地面有積極的施力作用。移動重心時,重心要從一腳先移到兩腿中間,再移到另一腿上。必須經過兩腳掌放平的過程。在半重心移動時,重心要經過每一條腿,同時支撐腿不起腳跟。[
② 擺動腿(動力腿):向前、向後出腿都是從前腳掌到全腳掌,向側出腿是從腳掌內側到全腳掌,但都必須經過腳跟踩平。腳尖和膝蓋要對著行進方向。收腿時應該經過支撐腳的腳邊,使兩踝關節相對成八字型。
③ 繞軸心轉動:先讓重心到支撐腿上,然後肩部先轉再帶動胯部轉動。
B.恰恰恰舞步動作訓練:包括前進後退基本步、側向基本步、前進後退鎖步、後點步接劃圈鎖步、前點步接劃圈鎖步、古巴斷步、點轉步。
技術要求:與倫巴技術要點基本相同,但還是其獨特的技術特點。
① 要求側行鎖步,立腰立髖,收緊臀部,向前和向後鎖步要後腳前掌不能超過前腳後跟,重心在兩腿之間。後退腳內側著地,腳跟下壓,後腿膝蓋靠緊前腿膝蓋窩,前腿自然伸直。向側鎖步時兩腿要依次屈伸。鎖步結束後要用身體帶動出步。
② 古巴斷步:向前上步時重心在後支撐腿上,要求臀部收緊髖部上提。
C.牛仔舞基本舞步訓練:包括基本步、並腿搖擺、並腿拋擲、連步搖擺。
技術要求:慢拍上的踏步是前腳掌過渡到全腳掌,快拍上的並合步是用其掌內側踏步完成3步;先身體移動再帶動重心移動,重心移動再帶動胯部擺動;並合步的3/4拍和1/4拍的音樂節奏與腳步的配合要正確;膝蓋要有彈性,踝關節要有力,並合步有跳躍感。
拉丁舞可以讓孩子沒有贅肉,氣質和身材超棒,跳拉丁重要的是不能忽略運動過後的放鬆活動,一定要放鬆肌肉。你網路一下中音藝術學校的地址跟電話,我好幾個朋友都送孩子去中音藝校學拉丁,而且學的都不錯,中音藝校的老師是國外留學回來的,教拉丁很有經驗,而且中音藝術培訓學校是專門做音樂舞蹈藝術教育的,很專業的,去看看吧!
❹ 避免把孩子養成「娘炮」,注意哪幾點,妥妥的男子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發現,身邊"嬌滴滴"、"嚶嚶嚶"的男孩子越來越多了,下至3、5歲上至10多歲,年齡偏小的孩子,性別概念不是很清晰,也在理解之內,但當一個10歲的孩子說話歪頭眨眼、翹起蘭花指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很不舒服。
男子氣概對男孩形成剛毅、不怕挫折的品格有重要作用,相反弱弱的氣質也會形成男孩子膽小怯懦的性格。父母應該盡早糾正自己的培養方式,讓男孩子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❺ 幼兒可以用蘭花指嗎
個人認為幼兒最好還是不要用蘭花指的,特別是對於一些男孩子來說,用蘭花指的話,還是有一些很女里女氣的
❻ 如何在兒童繪畫中引入表現性美術教學
準的實行,我國的美術教育也在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的小學美術育中, 性美術教學,筆者通過在教學實踐嘗試,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承認兒童的個性差異,尊重、愛護兒童天生的生命沖動和原創表現。 二、提倡發揮兒童的藝術直覺。 三、努力營造輕松自由的創作空間, 四、引導學生多角度、聯想性觀察與表現。 五、優化評價方法。 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進步,以及素質教育的推行,新課程標準的實行,我國的美術教育也在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中,「表現性」美術教學已逐漸流行。 表現性美術教學是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教育思想,它把表現主義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引入了美術教學,為美術教學注入了一種以人為本的全新的美術教育思想。表現性美術教學的特徵是不以統一的標准和模式來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充分顯示和發揮自己的個性,鼓勵學生創新,它注重開發人的潛能,強調在教學活動中發展自我意識,以內化的動力促進學習動機和學習過程,充分尊重人的心智發展過程,使更多的學生能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健全的人格,培養綜合藝術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有著巨大潛能的教學方式。它的原則是藉助客觀形象,強調主觀感受,教學中提倡發揮學生的藝術感覺,引導啟發學生把在課堂內的體驗,擴展延至課堂外,鼓勵學生觀察與表現中不拘泥於客觀事物本身,學生可不受客觀限制將觀察視點擴展,進行超現實表現。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始終會處於一種非常活躍的狀態中,引發學生對藝術的沖動,從而創作出新的形象,擴大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一、承認兒童的個性差異,尊重、愛護兒童天生的生命沖動和原創表現。 「表現性」的美術教育相信、愛護和扶持孩子們天生的生命沖動和創造沖動,努力理解並啟發他們大膽表達自己在學齡前時期獲得的各種經驗及其個性差異,尊重孩子們基本的感覺和表達的願望。因此,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不同學生不同對待,這樣同樣的一堂課,每個學生雖然都上同一個內容,但是各自的感觸、體驗不同,那創造的作品就會顯現他自己獨特的個性,時間一長老師看到畫就能想到誰。比如我在輔導寫生荷花時,我只是重點講一下荷花的生長規律結構之後,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抓住荷花在頭腦中最初那種強烈的感受和印象,作品畫出來後有的孩子注重表現花的色彩,有的孩子誇張了荷葉的闊、大有的則對荷桿發生了興趣,作品表現形式與手法豐富性,極其令人驚奇,有的作品甚至具有某些名家的風格。這是孩子典型的性格多樣性的體現。 前蘇聯蘇霍姆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下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開發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二、提倡發揮兒童的藝術直覺。 克羅齊認為,藝術的本質是直覺,直覺的來源是情感,直覺即抒情表現。直覺是認識的出發點,它將人的主觀感覺以藝術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仍是藝術的特殊屬性。這其實也符合一個表現性規律,如果先有立意(意欲表現什麼)的桎梏,圍繞這個什麼「主題」來硬加上些東西,這是創作上的大忌。「直覺」意識是彌足珍貴的,它如電光火石般稍縱即逝。因此,在藝術教育中不斷啟發和引導兒童去注意觀察和區別各種物象的具體特徵,通過直觀感受發展認識,提高藝術表達能力,把兒童從概念化的表現中解放出來,起十分重要的任務。比如,兒童畫一條公路上行駛著的車輛時,運用折式構圖,在一條線的上下畫出兩個天空,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上下顛倒地畫在這條線上。再如,兒童畫一個人在洗頭發,他把伸進盆里的頭和地面用俯視表現,以便讓人看清洗頭發的情景,把人的身體用平視表現,以表示人站立的動態。所以,兒童在表現世界的根本性結構特徵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創造力。 兒童具有極大的潛力,只要解放他們,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就能憑著直覺象大師那樣作畫。他們通過實踐積累經驗,提高認識,繪畫水平就會迅速得到提高。 三、努力營造輕松自由的創作空間。 表現性的學習環境應當是有自由、安全、民主、合作、和諧、相互尊重的氣氛,使學生以輕松的心態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明確探索方向,並各自激活認知結構中相關觀念的基礎上,不過分追求統一,提倡思想的開放性與創造性,讓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和發現。而自由寬松的氣氛往往來自於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對學生的理解,珍惜和愛護他們不受干擾的創造權利。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記得上繪畫《卡通人物》這一課時,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非常激動,許多孩子邊畫邊學做卡通的動作,或發齣卡通人物聲音等等,我批評了他們,課堂安靜了,可孩子們的創造閘門也隨之關閉,畫面呆板而平淡。我猛然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的行為,就對孩子們做了一個卡通人物「柯南」的動作,並請同學們評價我這個動作,課堂氣氛一下又活躍起來,同時對他們在繪畫過程中圍繞卡通人物的議論或自言自語不再加以干涉,讓他們通過語言展開想像,補充、豐富自己或他人的畫面,於是,一幅幅富有創意的畫面出現了:有米老鼠和唐老鴨參加舞蹈大賽的,有柯南開時裝發布會的呢。 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去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利於師生情感交流的比較寬容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善於啟發、激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和理解,不要干擾和限制學生個性化的知覺方式和創造方式。必要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讓學生「自行其事」,或自由組合。有時候,這樣的課堂會給人一種亂哄哄的感覺,這就需要教師的理智、寬容和耐心。學生的動作和語言是兒童情緒、情感的伴隨物,在激烈的討論中兒童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憤怒、遺憾和沮喪。教師應適應學生的情感、態度,允許學生比較自由地參與,與學生共享這種情感和體驗。課堂需要紀律,但課堂紀律必須要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能容納兒童的不同個性,因為學習氛圍更重要。 四、引導學生多角度、聯想性觀察與表現。 什麼樣的觀察將決定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如果我們要求學生的觀察是建立在純客觀的基礎上,就把學生引入一個以客觀為尺度的現實世界,表現的結果將比較單一。如果要求學生的觀察是帶有多角度、主觀聯想性的,我們就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豐富的內心世界,調動起學生發散性思維活動,使學生運用變形的手法完成對描繪對象的超額觀表現。達到「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超脫常規的成習,去看待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經驗世界,發現組織和創造新的形象」(摘自尹少淳先生語)的效果。使學生的對客觀事物的自我感覺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繪畫的表現形式進一步豐富,內心的情感表現與繪畫能力同時進展。 例如:在「不同姿勢的手」這一課上,我改變了過去僅引導學生觀察手指、掌骨、手腕等解剖部位的做法。而是先用手做了幾個不同的姿態讓學生聯想其代表的情感含義。攥拳頭表示憤怒或力量,蘭花指表示放鬆和優美;挑大姆指表示贊許。還通過做手影游戲,引導學生聯想手與其它事物的聯系。這使學生的思維表現得非常活躍,他們根據不同的手形,通過與其它事物的聯想,將手錶現為和平鴿,老鷹,大樹,蛇群等。賦予手以藝術生命。正如楊麗萍的舞蹈,舞蹈者用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孔雀、大樹,表現水與火。人體的各種姿態,通過觀賞者的審美聯想轉化為其它形象的藝術再現。 觀察在瞳孔中看見了什麼。進而聯想眼睛看風景,看動物等時,瞳孔上會留下什麼形象。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的作業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畫面,有的眼睛裡裝著滿天的烏雲,有的眼睛裡裝著潔凈的冬天,有的眼睛裝著美麗的花朵。還有一名學生畫出了眼睛中自己的形象及自己眼睛中映射出的外部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大眼睛小世界的特殊關系。 五、優化評價方法。 小學美術教學不是培養小畫家,而是旨在培養學生興趣,激發繪畫慾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正確發揮評價功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表現性評價創設了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在課程教學中的完整而真實的情境,強調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來評價學生的發展,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學生表現的觀察分析,評價學生在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度、科學的價值觀。因此,要變評價過程為過程中評價。 過程中評價,即在整個繪畫活動中隨時觀察學生的情緒,傾聽其繪畫時的語言,並記錄其思維的閃光點,隨時對積極思維,大膽想像的學生給予鼓勵,並激勵所有學生積極思維想像。這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學生的參與狀態及思維創作的動態過程。而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看結果,一張作業等級決定了對學生的評價,讓多數學生失去了學習美術課的積極性。表現性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整體體現,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他有可能畫的不很好,但他積極參與學習,就應得到好的評價。 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是一個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學生大膽參與,積極發表看法。艾斯納指出:「任何一個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種解釋,沒有什麼法則能確切地告訴學生究竟是他不是她的解釋才正確。」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觀察,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判斷與分析的過程,不僅是對知識的再現與強化,也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我教育的開始,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因此,每次畫完畫,我就會讓全班學生的作品一張一張貼出來,讓孩子們互相審視、交流,有時還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想的和怎樣畫的。有的孩子就象講故事一樣述說自己有趣的構想,然後大家七嘴八舌地評論,這本身就是對學生創作的肯定。孩子們經過審視,互相觀摩,他們心裡都會直觀地明白,誰的畫顏色搭配得好,誰的畫構圖有主有次,誰的畫想的得新穎有趣,自己的畫有哪些不足等。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會更有動力。分數是無聲的語言表達,給學生一個高分、或寫一、二句簡單的評語:「真棒!」「你設計的汽車真有個性!」「大有進步!」諸如此類,都能使學生增加繪畫的信心和熱情,為下一次作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表現性美術教學觀念,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以美術學科自身內容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它包含了美術學科中基本造型要素,美感訓練等諸多內容。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學生上課時,情緒輕松、愉快,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增強,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有人說過:「童心是純潔的,童眼是單純的,童感是直覺的,童畫是樸素的。」他們通過手中的畫筆表現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作為教師,更要潛心研究教學方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努力。參考文獻:《小學美術教育未來趨勢透視》青年在線《兒童的個性差異》中國少兒藝教網
❼ 幼兒學鋼琴手型問題
培養孩子的興趣最重要,要讓孩子喜歡上彈琴。剛開始學是這樣的,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彈琴手型也很重要,現在孩子還小,手還在發育階段,剛開始練琴的時候,建議孩子手上握雞蛋,1指和3指其實都是可以的,但是家長在家輔導孩子時,最好和老師教的方法統一,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進步。
❽ 第一次給小孩上舞蹈課教什麼
第一節課不要急,重點可以不要放在舞蹈上,可以和孩子門熟悉熟悉,大體讓他們知道舞蹈的意義以及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後簡單的教教基礎舞步,大體了解下學員的舞蹈水平,以便你第二節課教些實質性的東西,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❾ 多動症兒童手指都蘭花指嗎
病情分析:
兒童多動症是兒童多動綜合症的俗稱。其發病原因很多,是兒童時期常見病。因為人們認識不足,有時會誤診、漏診,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造成家庭和學校中的不良影響。給你幾個建議和方法吧~~五大居家訓練偏方:1.陪伴孩子2.安排時間3.注意力延長訓練4.為孩子立規矩5.藉助葯物前四種不提了,因為看你的問題比較注重葯物。但我個人建議還是不要使用葯物,應加強心理教育和行為糾正。關於飲食:有關專家指出,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切忌挑食,而且在飲食上尤其要注意粗細搭配,忌食一些加入了添加劑、調味品以及人工防腐劑的食品。少吃糖、巧克力,多食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每天至少喝1000毫升左右涼開水,對多動症兒童的恢復,尤其重要。若要使用葯物,我強烈建議使用中葯。。。
指導意見:
目前,西葯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葯物有三大類:(1)精神振奮劑;(2)a2受體激動劑;(3)三環類抗憂郁葯;(4)其它葯物。精神振奮劑(興奮劑)是常用葯物,包括利他林、匹莫林和苯丙胺。a2受體激動劑常用可樂定(Clonidine)。三環類抗抑鬱葯主要是三環類抑鬱劑和單胺氧化酶抑鬱劑。其它新葯有安非布他酮、氟西汀及去甲替林等。西葯療效因人而異,不同患兒需選用不同葯物,多數葯物都伴有副反應,服用應嚴格遵照醫囑用法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