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秋海棠
❶ 紫葉秋海棠的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常用與國內外引種、品種改良和規模性商品生產。主要優點是繁殖系數高和培育新品種。播種繁殖均可在室內或溫室內進行,播種常規引種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為宜。因種子特別細小,播種時需謹慎操作。
播種方法:通常用淺瓦盆或播種箱,以高溫消毒的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均勻拌和的土壤最好。播種容器要求干凈清潔,常用新盆。先以瓦片把盆地墊好,均勻裝上疏鬆、肥沃的播種土,再用園木板輕輕壓平後,將種子均勻撒上,播種後不必覆土,用木板在輕壓一下即可或撒上一層石英砂,用澆水會沖散種子,常從盆地浸水,濕潤後取出。同時盆口蓋上半透明玻璃,以保持盆內有較高濕度,並放室溫18-22℃的半蔭處,早晚噴霧。一般播後7-30天發芽。 扦插可採用莖插、葉插和根莖插。莖插:莖插繁殖在室溫條件下,全年皆可進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常選取健壯的莖部頂端做插穗,長10-15厘米,帶2-3個芽,如插穗上生有花芽,對生根不利,往往插後容易開花,反而延遲生根,最好不用帶花芽的頂莖做插穗。插壤用疏鬆、排水號的細河沙、珍珠岩或糠灰,扦插時插穗不宜埋得太深,以插穗的一半為宜,並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20-22℃室溫。插後一般在9-27天癒合生根。
葉插:葉插繁殖以夏、秋季節效果最好。室溫栽培,冬季也可進行,但生根緩慢。葉插材料應選擇充分發育的成熟葉片,太嫩或老化的葉片,癒合生根慢,成苗率也低。葉片比較大的種類可採用平插法,將葉片平放在沙床上,在葉中央主脈處用刀片劃1厘米切口,每片葉可劃4-5個切口,然後用「n」鐵絲把葉片扣緊於沙面上,也可用直徑1.5-2厘米的卵石壓在葉片切口周圍,即能從葉脈切口長處小植物體。如扦插過程,插壤溫度低於15℃,生根則要延遲,低於10℃時就難於生根。
根莖插:適用於根莖密集的秋海棠,春、秋季將低下根莖剪成3-5厘米一節,斜插或平放於沙床,保持室溫20-22℃。和較高的室內濕度,使之產生不定根和不定芽,一般插後15-20天長出不定根,30-40天萌發出不定芽,待形成幾片小葉時即可移入小盆養護。
❷ 紫葉秋海棠的介紹
紫葉秋海棠(學名:Begonia rex Putz.)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23厘米。根狀內莖圓柱形,結節狀,葉均基生容,葉片兩側不相等,輪廓長卵形,上面深綠色,散生長硬毛或近無毛,下面淡綠色,散生短柔毛,托葉膜質,褐色,花葶無毛具棱,花生於莖頂;花葯長圓形;雌花未見。蒴果一翅特大,呈寬披針形,5月開花,8月結果。分布於中國產雲南、貴州、廣西。生於山溝岩石上和山溝密林中,越南北部、印度東北部和喜馬拉雅山區也有分布。該花形,葉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來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等地方。(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❸ 紫背秋海棠和虎耳草區別
1、葉子形狀不同。紫背天葵葉片兩側略不相等,輪廓寬卵形,先端急尖版或漸尖狀急尖,基部權略偏斜,心形至深心形,邊緣有大小不等三角形重鋸齒,有時呈缺刻狀,齒尖有長可達0.8毫米的芒,上面散生短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毛,但沿主脈的毛較長,常有不明顯白色小斑點,掌狀7(-8)條脈;虎耳草基生葉具長柄,葉片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圓形至心形,(5-)7-11淺裂(有時不明顯),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牙和腺睫毛。
2、葉子顏色不同。紫背天葵葉面純綠,背面紫背顏色較淺;虎耳草葉面葉脈有明顯白色,背面通常紅紫色。
❹ 秋海棠的生態習性有哪些
多年生草本花卉,品種繁多,有的全身密被細茸毛,有的又光滑無毛。秋海棠塊莖球形,莖干直立,株高大約40~70厘米,節間萌發新枝,從莖干枝節間抽生粗壯的、長生的葉柄,顏色比葉色深。葉片斜心狀卵圓形,頂端漸尖形,基部斜心形,邊緣呈現細波浪狀,有細尖鋸齒,表面有的有茸毛,色澤變異大,大部分品種的葉背和葉柄均為紫紅色。秋海棠花期為8~9月,花色淡紅,聚傘狀花序,雌雄花同株,花後坐果,蒴果有三大翅,可作為種子進行有性繁殖。
秋海棠原產我國,亦見於日本、朝鮮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常見的有四季海棠、彩葉秋海棠、紅葉秋海棠、棕葉秋海棠、竹節秋海棠、毛葉秋海棠、玻璃秋海棠、銀星秋海棠、峨嵋秋海棠等。
春秋冬三季,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秋海棠,以利植株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特別是秋季,光照適宜,肥水合理,植株體內營養充分,不但花繁葉茂,還可提高植株冬季的抗寒能力。夏季要進行散射光照,否則驕陽會灼傷葉片,失去觀賞價值。
秋海棠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2℃。夏季氣溫高於30℃,冬季氣溫低於15℃,植株的長勢便明顯減弱。冬季應把盆花放入溫室,把室溫控制在15~18℃,夏季要把盆花放在涼爽、蔭蔽的地方。
❺ 紫竹秋海棠葉子可以吃嗎
紫竹秋海棠葉子可以吃
❻ 紫背天葵秋海棠有什麼葯用價值
俗名紫背天葵的植物有多種。其中一種學名天葵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無莖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物種。
葯用功效中國醫學認為紫背天葵味甘,微酸,性涼。具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散瘀消腫、生津止渴之功效,治外感高熱、中暑發燒,肺熱咳嗽,傷風聲嘶,癰腫瘡毒,跌打腫痛等症。紫背菜礦質營養較為豐富,微量元素的鈣、錳、鐵、鋅、銅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特別是紫背菜含有黃酮甙成分,在紫色的菊科植物的葉子生長早期,其含量達到高峰,以後逐漸遞減。據文獻記述,黃酮類對惡性生長細胞有中度抗效,有延長抗壞血酸作用和抗寄生蟲、抗病毒作用。另掘《全國中草葯匯編》記述,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支氣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創傷止血等功效。- 保健作用紫背天
- 葵屬於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葯,又是一種很好的營養保健品。富含造血功能的鐵素、維生素A原、黃酮類化合物及酶化劑錳元素,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對兒童和老人具有較好的保健功能。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紫背天葵中富含黃酮苷成分,可以延長維生素C的作用,減少血管紫癜。紫背天葵可提高抗寄生蟲和抗病毒的能力,對腫瘤有一定防效。還具有治療咳血、血崩、痛經、支氣管炎、盆腔炎及缺鐵性貧血等病症的功效,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更是把紫背天葵作為一種補血的良葯,是產後婦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
- 紫背天葵的食療保健作用有以下兩個方面
❼ 秋海棠的營養價值是什麼
現代研究已經證實,海棠花全草含草酸,莖葉最豐富;根莖含強心苷、黃酮類、內甾醇和三萜類等成分容。
1、由於莖葉多汁無毒,南方多採摘食用,作湯料、菜餚,
2、還將天葵秋海棠(亦名紫背天葵)嫩葉製作茶葉,
3、或花當茶葉泡飲,有消暑、健胃、解酒作用。
4、本品與貼梗海棠有別,後者為薔薇科木瓜屬植物,果實即常用中葯「木瓜」,為祛風除濕、強筋壯骨要葯。
❽ 紫葉秋海棠的產地生境
產中國雲南、貴州、廣西。生於山溝岩石上和山溝密林中,海拔990-1100米。越南北部、印度東北部和喜馬拉雅山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山區。
❾ 秋海棠類花卉有哪幾種
秋海棠屬植物有500多種,有一年生的和多年生的。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有各種顏色,紅、白、粉紅、黃色及復色等。作為觀花賞葉的花卉,有數千個雜交品種。一般分為三大類,即球莖類、根莖類和須根類。
四季秋海棠:葉色嬌嫩光亮,花朵成簇,四季開放。園藝品種甚多,株型有高型種和矮型種;花有單瓣及重瓣;花色有紅、白、粉紅及中間色;葉有綠、紫紅及深褐等色。
球根海棠:花大而色艷,兼具山茶、牡丹、月季、香石竹等名花的姿、色、香,居秋海棠之首。花色豐富,有白、淡紅、鮮紅、橙紅、黃等色,花期6~9月。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
蟆葉秋海棠:葉形似象耳,葉大而色彩豐富,四季如新,園藝品種甚多,常見的有紅葉、灰葉、粉葉和紫葉等。
銀星秋海棠:葉片長圓形至長卵圓形,葉面綠色,其上密生許多銀白色小斑點,葉背有紅暈。花粉紅色,盛花期7~8月。
竹節秋海棠:葉為極斜的長橢圓形、具長尖、質厚,葉面綠色,有多數白色小斑點,葉背面紫紅色,姿態優美,猶如彩蝶飛舞。花小,粉紅或鮮紅色,花序下垂,長12厘米左右。夏、秋季開花,花期較長。
紅筋秋海棠:葉卵圓狀心臟形,葉面淺綠帶紅暈,葉背紅色。聚傘花序,長達20厘米,花粉紅色,花期4~12月。
纓絡秋海棠:葉面黃綠色,有銀灰色白斑。花形大,長約5厘米,每個花序著花10餘朵,鮮紅色,花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