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漁家樂
『壹』 日照旅遊,有沒有吃海鮮的攻略
日照漁家樂主要分布在沿海一線上,吳家台,任家台,李家台,肥家莊,張家台、陳家村,桃花島,喬家墩子、王家皂(後面兩個村已經進入拆遷階段)。這些是主要的分布方式。這些村落靠海都不遠,走路都可以到海邊。
其中吳家台村靠近森林公園和第四海水浴場,任家台、李家台、張家台靠近趕海園。另外的村子,也都靠海。
『貳』 請幫我找出能和下面句子互相呼應的對聯 對聯格律:字句相對,詞性相同,平仄相反,意境相似。 朝日飛絮雁
1朝日 平仄 仄平 晚霞
2飛絮 平仄 仄平 落花
3雁門 仄平 平仄 龍崗
4疏林 平平 仄仄 密影
5山光 平平 仄仄 水色
6花影 平仄 仄平 月華
7冰山 平平 仄仄 火海
8五行 仄平 平仄 八卦
9落葉 仄仄 平平 飛花
10追風 平平 仄仄 踏雪
11水中月 仄平仄 平仄平 燈下花
12六月雪 仄仄仄 平平平 三伏天,七里香
(「三伏天」平仄對了,但不是意境相似,卻是相反的)
(「七里香」平仄雖不工整,但都是花的名稱,意境好)
13煙淡淡 平仄仄 仄平平 霧蒙蒙
14美人心——英雄冢(此句平仄不是完全對應,但勝在內涵)
15清無染 平平仄 仄仄平 淡不妝
16兄弟情 平仄平 仄平仄 手足義
17隨風去 平平仄 仄仄平 順水流
18漁家樂 平平仄 仄仄平 牧子歌
19松葉屋 平仄平 仄平仄 梨花榭(松木和梨花木,都是木質房子的主要材料)
20色如玉 仄平仄 平仄平 香似蘭
21白玉青石 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 碧波翠柳
(本想對「雪絮翠柳」,一白一青,但平仄不工整,但好在意境尚存)
22朝散露珠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夜凝霜玉
23好風好雨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新歲新年
24一抹清影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半池暗香
25克勤克儉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防躁防驕
26富貴如雲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浮華若夢(還有「黃金似土」)
27三千劫數 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 六世孽緣(詞性不甚工整,勉強湊合)
28物外仙人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塵中隱士
29清風明月 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 近水遠山
30吟風弄月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卧雪眠雲
部分借鑒他人,但全都有深思熟慮。
『叄』 畫梅花最有名的畫家
1、董壽平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他筆下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2、王雪濤
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
3、陳半丁
陳半丁,(1876--1970),即陳年,畫家。以寫意花卉最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長,以洗練、概括的筆墨和古樸沉著的色彩來表現花卉鳥獸。
4、關山月
關山月(1912—2000),著名嶺南畫派大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尤以寫梅著稱,世稱「關梅」。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因而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
5、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張大千得意弟子,現當代工筆重彩花鳥畫大師。
6、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鳥畫家、藝術教育家,與唐雲、張大壯、陸抑非並稱「海上四大花旦」,在畫壇上有「江虛谷」的美譽。
7、謝稚柳
謝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及書畫的鑒別。早年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
8、黃幻吾
黃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號罕僧,晚年稱罕翁,是活動於上海的嶺南畫派名家。創作取材廣泛,手法多樣,山水、花鳥人物無不見長,構圖新巧,筆墨酣暢,設色雅麗,畫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賞。
9、陶冷月
陶冷月(1895—1985),擅長山水、花卉、走獸、游魚,尤善畫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也是寫梅花的高手。
10、談月色
談月色 (1891—1976),民國傳奇女子,工詩善書畫,精於篆刻,其畫梅馳譽海內外。
梅花在冬春季節開,和蘭花、竹子、菊花一起稱為「四君子」,也與松樹、竹子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中華文化有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梅花憑著耐寒的特性,成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肆』 我國被譽為戲劇之祖的是什麼
戲劇之祖梔子戲
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元末明初之際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並逐漸流傳到福建,廣東,北京等地。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入圍世界遺產之列。崑曲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曼悠遠見長,場面伴奏樂曲齊全,以聲音游絲的笛為主伴奏樂器,使崑曲的音樂更加婉麗嫵媚。
崑曲,又稱昆劇、崑山腔,是中國傳統戲曲代表劇種之一,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以聲若游絲的笛為主奏樂器。它唱腔優美,在演唱上注重對聲音節奏速度的控制,講究咬字吐音,從而形成以纏綿婉轉、柔曼悠遠見長的獨特風格。
崑曲的角色分工很多,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凈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崑曲劇目很多,共計有400多出摺子戲。演出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紗記-寄子》、《寶劍記-夜奔》、《鳴鳳記-吃茶、寫本》、《牡丹亭-鬧學、游園、驚夢、尋夢、拾畫、叫畫》、《漁家樂-藏舟、刺梁》、《長生殿-定情、酒樓、絮閣、驚變、哭像、聞鈴、彈詞》。
崑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並逐漸流布到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 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麴、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
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伍』 代表二十四節的花名謝謝 急需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棟花;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綉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卧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陸』 戲曲著名代表人物
1、李勝素
李勝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工青衣、花衫。現任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京劇界領軍當紅名角,該團領銜主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