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園荷花湖
1. 巜荷花湖》這篇文章的寫法與《荷花》的寫法有什麼不同
課文《荷花》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按看荷花的順序,描寫了公園里的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這篇文章概括寫荷花湖的美麗景象,再具體寫荷花和荷葉,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2. 請寫出與荷花湖荷葉有關的兩句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3. 荷花湖短文答案把荷花當人來寫的句子和打比方的句子
微風過後,滿池的荷花都搖曳著它們的身姿,在池中翩然起舞。
4. 沈陽東陵荷花湖冰雪大世界
摘要 荷花湖大世界有雪圈、香蕉船、冰上漂移坦克、海盜船、雪地飛船、冰坨螺等。
5. 圓明三園指的是哪三園
乾隆帝即位之後,對圓明園是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
不僅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而且還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這三座園林,都在圓明園管理大臣的管理之下,稱為圓明三園。
長春園初稱「東園」,南北長約220米,東西寬約95米,原有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佔地約21000平方米,相當於圓明三園總面積的1/5。
淳化軒是長春園正中的主體建築,始建於1745年,是乾隆為歸政後頤養天年而建的。淳化軒位於長春園中心地帶的含經堂,建成時正逢《重刻淳化閣貼》竣工,於是就將刻板嵌於左右廊的廊壁上,淳化軒由此得名。
《淳化閣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也就是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獻之乃至蒼頡、夏禹、孔子等99人的書法名跡,具有相當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帖分10卷,是我國的第一部大型叢帖,被譽為諸帖之祖。乾隆年間,根據《閣帖》的北宋「初拓賜本」,經過精審更定之後,進行鉤摹刻石。
《重刻淳化閣貼》刻成後又拓400部,分賜皇室宗親、大臣以及直隸、山東、浙江各行宮和名勝地。淳化軒因此成為北京地區的著名碑林。
鼎盛時期的含經堂,四周山水花木環抱,是長春園內最大的園林建築風景群,佔地45000平方米。主要建築分三路軸線縱向並列,共有大小殿座近30座。
含經堂西為思永齋,建工字殿17楹。思永齋前建小有天園,思永齋北為海岳開襟,是湖面上建造的雙層圓形石台,上有殿宇三層。海岳開襟之東隔水為仙人承露台,台南為茜園,以石取勝,建有茜園八景。
乾隆帝自杭州運來的南宋德壽宮遺石「青蓮朵」就陳列於此。含經堂的東面為玉玲瓏館、鶴安齋、映清齋、茹園和鑒園等,園東北角為獅子林。
獅子林有一水關即進水口,一水門即出水口,上面各有一座石拱橋,名叫虹橋。橋身兩邊各有幾首石刻詩詞,落款有乾隆題刻印。
水關南岸置石刻乾隆御筆「獅子林」3字匾。在石匾的背面及水關拱石的內外側,共有乾隆至嘉慶時期御制的「獅子林」詩刻石10幅。清代學者俞樾贊譽獅子林為:
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綺春園早期曾是清怡親王允祥的御賜花園,名為「交輝園」。到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為「春和園」。後來春和園歸入圓明園,正式定名為「綺春園」。
綺春園的宮門,在園子的東南部,被稱為「新宮門」。宮門為三開間,前面建有影壁和東西朝房各五間,門內有月牙形的御河流過。
通過御橋之後是二宮門,中央是綺春園的正殿迎暉殿,殿北有兩條長廊與中和堂相連。
中和堂北面是一座小型山丘,山北則是皇家的寢宮區,寢宮區是園內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的主要建築是集禧堂和後來改名為敷春堂的永春堂。
綺春園的中心地帶有幾處別致的小園,分別是展詩應律、春澤園、生冬室、卧雲軒、四宜書屋等建築群,這幾處小園,由蜿蜒水道的分隔開來,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如詩畫般雋永,極富韻味。
綺春園的西南及東北部以水面風景見長,各有較大的湖面和島嶼,構成獨特的景色,綠滿軒、暢和堂和澄心堂都建在西南島嶼上,鳳麟洲、仙人承露台等則建築在東北部的島嶼之上。
據說,從東西南北任何一個方位看仙人承露台,都可以欣賞到一個仙人衣衫飄拂的瀟灑剪影。
綺春園的西部為清夏堂,佔地10畝左右,整個建築形狀呈「工」形,是一處盛夏閑居的典型園林,主體建築以外,尚有亭台、游廊點綴,庭院里植有蒼松修竹,室外則有小巧靈秀的湖山在望。
在綺春園的南部還有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建築群正覺寺。正覺寺是一座喇嘛廟,廟宇本身有獨立對外的南門,它的後門則與綺春園內部相貫通。
此外,在圓明園福園門南,綺春園西牆外,還有一座名叫「澄懷園」的特殊花園,這是專為南書房和上書房詞臣所設的寓所,俗稱翰林花園,是南書房和上書房翰林的值廬,這是清廷對漢族官員的最高禮遇,後來的咸豐皇帝曾有詩道:
牆西柳密花繁處,雅集應知有翰林。
澄懷園實際上是圓明園的附屬花園,它的護衛和管理都由圓明園管園大臣統一負責。
福海是圓明園三園中最大的水面,東西南北各寬600米,總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加上周圍的小水域共計約32萬平方米。
方壺勝境位於福海東北岸灣內,是圓明園中最為美麗的建築。
方壺勝境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後部的9座樓閣中供奉著2000多尊佛像和30餘座佛塔,建築宏偉輝煌,是一處仙山瓊閣般著名景觀,主題閣樓實為一座寺廟建築。
方壺勝境原是海神的祭祠,是我國園林中僅有的一座。它是面臨福海東北的一個內湖,大小水面之間有一座可開啟的吊橋作示意性的分隔,當橋開啟,大的龍舟可由福海進入內湖,直達突出湖中的迎薰亭。
主體建築是對稱布置、前後三組的殿堂,上覆黃色琉璃瓦,倒影於水面上,猶如仙山的瓊樓玉宇極為壯觀。特別當人透過橋洞,遠望福海中心的蓬島瑤台時,更會產生漫遊在仙境的觀感。
整個建築群的平、立面採用嚴格對稱布局,由一個中軸線連著南北兩個群組。南面的一組建築修建在高大的漢白玉基座上,正殿為臨湖二層樓宇,上層外檐懸掛銅鍍金字匾「方壺勝境」,下層外檐懸掛「宜春殿」。
方壺勝境樓下設有寶座,四周擺放有大量古董,樓上為佛樓供有大小佛像1000多尊。方壺勝境前設有漢白玉護欄,東西各有游廊與臨湖的3個亭子相連接。西邊的亭子叫「凝祥亭」,東邊的叫「集瑞亭」,此二亭屋頂形式與紫禁城角樓很相似。
在兩亭之間湖面高台之上建有四方涼亭一座,外檐,懸掛乾隆御書「迎薰亭」銅鍍金字匾額,此亭的名稱和形制與南海瀛台的「迎薰亭」基本相同,亭內設有寶座,皇帝喜歡在此納涼觀景,四周立銅鹿、銅鶴各兩對。
亭南設有台階,平時可做碼頭,皇帝乘船由福海駛進方壺勝境景區就在此上岸。在迎薰亭北建有一座三孔石橋與北面的方壺勝境殿相連接,橋南北兩端還各建有一座小型琉璃牌樓。
在方壺勝境殿後為六棟二層歇山樓閣,樓閣之間有游廊相連接圍成一個封閉空間,整體建築坐落在高出地面3米左右的平台上。
南部平台上擺有銅鶴、香爐和湖石。中間庭院內還種植有玉蘭和蒼松。游廊上部是露台,可自由穿行於兩樓二層之間。
南面的樓閣叫「噦鸞殿」,殿的規模與形式與方壺勝境殿相同,噦鸞殿樓下設有寶座,此殿為皇帝寢宮,殿內設有床,噦鸞殿樓上為佛堂,供有大小佛像200多尊。
噦鸞殿後為瓊華樓,「瓊華樓」3個銅鍍金字匾為乾隆御書,掛在樓外檐上。瓊華樓比起前兩座略小一些,樓內設有供帝後休息的床。樓上樓下均供奉有大小佛像及佛塔近千尊。
在瓊華樓東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名叫「蕊珠宮」,小院建有正殿與東西配殿,正殿為三間南向,殿內設有暖閣,這里是帝後來方壺勝境遊玩的主要寢宮。
另外,在瓊華樓北湖北岸還有一組小院落,乾隆起名叫「天宇空明」。此景在乾隆初年就已經建成,後來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添建。
前殿天宇空明坐北朝南,是此景區正殿,後殿叫「澄景堂」與前殿有游廊相連接,殿內原收藏有乾隆《重刻淳化閣帖》和《西洋樓銅版圖》各一套。在天宇空明殿前臨湖還修有四方亭一座,亭內掛乾隆御書「圓翠」。
在方壺勝境以西還建有一組十分有意境的景區三潭印月。三潭印月與西湖三潭印月同名,是圓明園仿建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印月」是由佛語而來,佛語:「宗門有三印,謂印空、印水、印泥」。此景建於乾隆初年,在方壺勝境西河池水豎立仿西湖三座磚塔,磚塔高2.4米。
在三塔西為青石疊成的二仙洞,洞口上有活水滴落形成兩個小水簾洞,在三塔東建有跨河敞榭,敞榭掛乾隆御書「三潭印月」黑漆金字匾。傍晚皇帝可在敞榭內欣賞三潭印月的景觀。在敞榭東建有單孔石拱橋,乾隆賜名「涌金橋」。
三潭印月雖與西湖三潭印月同名,但除水中三座燈塔外與西湖並沒有太大相同之處,圓明園三潭印月顯得更加小巧玲瓏,此景北、西、南被土山圍住,東為跨水敞榭,皇帝乘船從福海至此,湖面逐漸縮小,建築從大至小,層層深入,令人流連忘返。
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四十景•方壺勝境•詩序》中描述方壺勝境時,寫道:
海上三神山,舟到輒風引去,徒妄語耳。要知金銀為宮闕,亦何異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遠求?此方壺所為寓名也。東為蕊珠宮,西則三潭印月,凈淥空明,又辟一勝境矣。
飛觀圖雲鏡水寒,拿空松柏與天參。高岡翔羽鳴應六,曲渚寒蟾印有三。拿匠營心非美事,齊人扼腕只虛談。爭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慚。
蓬島瑤台是位於福海中的3個小島,雍正時期名為「蓬萊洲」,三島仿李思訓畫意,為仙山瓊閣之狀,象徵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也是為了追求人間仙境,祈求長生不老的一廂願望。
三島位於福海中心,由兩座木橋將三島相連接,正中為大島約45米見方,島上正殿叫「蓬島瑤台」,殿內設有寶座並設有床,這里是皇帝的寢宮,乾隆帝曾多次在此傳膳和休息。殿內還收藏有《重刻淳化閣帖》和《西洋樓銅版圖》各一套。
在蓬島瑤台大島的西北和東南還各有一個小島,西北島上建有太監值班房,皇帝每次來島游覽,御膳房、御茶房都設在這里。
東南島上建有一座六方亭,島上堆有大量山石,還立有很多御制刻石頭,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皇帝都有御制詩描寫蓬島瑤台景區,這在圓明園甚至整個清代皇家園林中也是不多見的。
福海在清朝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競渡,皇帝與皇太後分別在望瀛洲和蓬島瑤台觀賞龍舟競渡,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曾特允許葡萄牙使臣觀看了競渡。每年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福海還是放河燈的地方,蓬島瑤台碼頭就是帝後放河燈的主要地點。
在福海的東南角為接秀山房,佔地面積12500平方米。建築形式與涵虛朗鑒很相似,都是沿岸布置,南北遙相呼應,使福海東岸景觀顯得十分和諧。
接秀山房主殿為西向三間大殿,檐下掛著雍正御筆的「接秀山房」匾。殿兩端伸出遊廊,將南面攬翠亭與北面的澄練樓完美的連接了起來,加強了建築的整體感。
在接秀山房殿以南,原有一組獨立的建築名叫「觀魚躍」。在嘉慶時期被拆除進行改建,建成南向三卷五間大殿。嘉慶曾御書「觀瀾堂」掛在大殿檐下,新建成的觀瀾堂與九州清晏的慎德堂很相似,是福海沿岸最大的建築。
觀瀾堂裝飾的十分華麗,整個宮殿房梁、柱子、門窗和室內傢具都採用了珍貴的紫檀木,上面鑲嵌了金、銀,以及珍珠和翡翠等珍貴寶石。
堂東為佛堂,西設有寶座床可供皇帝休息,嘉慶、道光好咸豐三位皇帝都喜歡居住在這里,並留有大量描寫觀瀾堂的詩句。
接秀山房內部裝飾全部採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銀、寶石、象牙等,這些奇珍異寶上都鏤刻著山水、樓閣、人物、花木和蟲鳥等。
這種裝飾,從設計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的一個周姓工匠所創始,故稱周制,在我國雕刻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平湖秋月位於福海北岸,是圓明園內的西湖十景之一,佔地面積為20000平方米。平湖秋月的正殿為三間大殿,檐下懸掛雍正御書的「平湖秋月」匾。
盛時逢年過節,這里都會懸掛兩對五福駢臻燈和四對六方絹畫。殿內收貯一柄棕竹邊文竹股心銅軸兩面黑底平湖秋月應景字畫扇,一面為詞臣曹文植字,一面為畫師李秉德畫。
正殿北建有敞廳三間,外檐掛乾隆御筆的「花嶼蘭皋」匾,西北角有游廊與流水音亭相連接,殿前有臨水敞廳三間,臨水敞廳緊臨水面,大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意境,坐在敞廳內可欣賞福海西岸與東岸的美麗景色,也是去暑納涼的好地方。
在平湖秋月殿東面有一座吊橋,福海的大型遊船都是從這里進入北面的大船塢停靠的。
橋的東端高台之上建有一座重檐攢尖頂木亭,亭外懸掛乾隆御筆「兩峰插雲」的匾,與杭州西湖「兩峰插雲」同名,是圓明園內西湖十景之一。
每到九九重陽節,這里都是帝後的登高之處。
麴院風荷殿地處福海與九州之間,是一個過渡的景點,也是圓明園中仿建西湖十景規模最大的一處。在麴院風荷殿西建有一座兩層小樓,樓內供有佛像,乾隆賜名為「洛伽勝境」,是照浙江定海的普陀山仿建的。
洛伽勝境居麴院風荷殿西,為二層三間,外檐懸乾隆御書「洛伽勝境」匾。嘉慶皇帝曾4次題詠《落迦勝境》。洛伽又稱普陀落迦,南海落迦實即東海普陀,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麴院風荷殿前有一座橋亭,因橋內鋪棕,所以俗稱「棕亭橋」。其實,過棕亭橋就是一個人工挖掘的大荷花湖,湖面南北長240米,東西寬80米,中央是一座九孔石橋。
九孔石橋又稱金鰲玉蝀橋,九孔橋南北河池中,荷花特盛,紅衣印波,長虹搖影,是圓明三園最長的一座石券橋。
石橋的東西各立有牌樓一座,西邊牌樓題匾「金鰲」,東邊牌樓題匾「玉蝀,所以此橋又稱「金鰲玉蝀橋」,此橋也是圓明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在橋東還建有一座上圓下方四方重檐亭,乾隆御書「飲練長虹」匾就掛在亭中。
在湖南岸建有船塢一座,船塢停靠著供帝後游覽福海的大小船隻,是圓明園內較大的幾處船塢之一。
麴院風荷以觀荷為主題。「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瀕臨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不飲亦醉。
6. 浠水有哪些工業園
浠水經濟開發區
洪山工業園
散花工業園
荷花湖工業園
浠水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設立,1997年被省政府通過綜合考核評定為省管開發區。位於浠水縣城南部,面積8.86平方公里。浠水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獨特,境內京九鐵路穿越其間,設有客、貨運站;浠英公路、浠散公路、柳界公路均從境內穿過。經過多年建設,區內基礎設施完善,已形成「三縱六橫」的道路網路,供水、供電、電訊設施健全。規劃建成食品工業、建材工業、印染工業、倉儲、商貿、生活、娛樂等七個功能區
洪山工業園區位於浠水城區西南部,規劃面積5000畝。東與城區相連,西鄰浠水火車站,通過京九鐵路可達全國各地,往南有浠散公路直達黃石市和武漢市。以新型建材、機械加工、醫用紡織、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散花工業園區位於長江之濱,處於滬蓉高速公路、浠散一級公路、規劃中的阿深高速公路以及與長江所包圍的扇形區域,通江達海,交通極為便利。規劃總用地650公頃。以輕紡、服裝、物流、倉儲業為主。
荷花湖工業園區位於浠水城區東部 ,浠英公路旁。荷花湖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000畝,以食品、飲品、生物制葯產業為主。
7. 從不同方向看到的景色 寫景作文
翠巒春花相交映,碧波白鷺點江山。
我自創的喔。
8. 作文家鄉的荷花湖(由遠及近)
我的家鄉在安慶,安慶有一座菱湖公園裡面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荷花湖,它是菱湖公園上的一顆明珠。
荷花湖邊有一排排柳樹,長出嫩黃色的柳芽,如同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伸出了小腦袋。微風過處,彷彿一位少女梳理著頭發。垂柳像是給荷花湖編了個樸素的花環。不光是垂柳,還有湖水。荷花湖湖水清清的,猶如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微風吹來,湖面泛起了魚鱗般的波紋,在陽光下閃著點點金光。
盛夏時節,荷花欣然怒放,荷葉挨挨擠擠的,像難舍難分的好兄弟在擁抱呢!密密層層的荷葉上,冒出了幾朵荷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這不禁區讓我想起了賀知章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描寫的不正是眼前的景色嗎?荷葉有的鶴立雞群,有的像碧綠的圓盤,有的緊巾水面,有的如同一把把小傘在搖晃。一層層的。中間點綴著數不清的荷花。
荷花一朵不一朵的姿勢。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位羞羞答答的小姑娘,不願露出自己美麗的容貌;有的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像剛剛揉開睡眼的小女孩,伸出了金黃色的小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正如一枝畫筆插在水中央,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裂開似的!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在和蜻蜓捉迷藏;有的在荷葉間伸長了「脖子」,望著這美麗的世界……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如果把眼前這片美景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一隻小青蛙穿著一身綠色的衣裳挺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呱呱地叫著,像是荷花湖演奏了一首美麗動聽的歌謠。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尊石雕仙鶴,一隻單腳獨立,引吭高歌,另一隻展翅欲飛,真是栩栩如生呀!
我愛這清香四溢的湖水,更愛這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9. 新民荷花湖位置
新民東區。新民荷花湖是新民市的重點經典,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這個湖面上到處盛開著荷花,而且當地人們還會舉辦荷花節,荷花湖的位置就在新民東區。
10. 黎火輝是江西豐城荷湖的嗎
是的。黎火輝1963年出生,是江西豐城托船鎮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部長。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軍訓和兵種部副部長(2006年擔任該職務時還曾在國防大學基本系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軍區海防某師師長等職務。
2011年1月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參謀長。
201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軍長。
2017年1月,已任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部長。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黨的十九大代表。
(10)竹園荷花湖擴展閱讀:
荷湖鄉位於豐城市南部,東鄰鐵路、洛市鎮、西界麗村鎮、樟樹市店下鄉,南連石江鄉,新干縣的桃溪鄉,北接橋東鎮。全境南北23千米,東西寬6千米,面積127.3k㎡(一說,117k㎡),人口25873人。轄荷湖居委會,新澤、八一、夏梅、山背、樓前、車草、南江、康莊、教堂、坪坑、杜家、希望、高峰、上岩等1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漆家圩集鎮街92號,距市區30千米。
地處升華山麓,西南山區,中部平原,東北丘陵,山地、丘陵佔全鄉面積72%。玉華山主峰海拔1188.9米,為全市最高點;千歲丘主峰海拔984米。有3個集鎮(荷湖、康莊、坪坑)。
政府駐地門口有一湖,湖內栽植蓮藕,每逢夏季,滿湖荷花盛開,故稱之為荷湖。解放前夕屬荷湖、鳳山、艾湖三個鄉,1949年5月解放,1950年設新澤、康莊、車草、木溪、希望、四宜、升華七個鄉。1958年,新澤、康莊、車草、水溪4鄉合並成立荷湖公社,希望、四宜、升華3鄉合並成立石江公社(1972年改為希望林場,1973年改為希望公社)。1984年改設荷湖鄉、希望鄉。1997年,荷湖鄉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荷湖居委會及合水、新澤、八一、下放、山背、樓前、車草、南江、勝利、康莊、教堂11個行政村;希望鄉面積65.8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坪坑、杜家、希望、新豐、高峰、上岩6個行政村。
2003年希望鄉並入荷湖鄉,鄉政府駐八一村,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合水村、八一村、新澤村、夏枚村、樓前村、山背村、車草村、南江村、勝利村、康莊村、教堂村、坪坑村、杜家村、希望村、高峰村、上岩村、荷湖居委會,140個自然村。
荷湖地處豐城南部丘陵地區,距城區32公里,東鄰鐵路鎮、洛市鎮,西與新干縣、樟樹市和麗村鎮接壤,南接石江鄉,北連橋東鎮,下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67個村小組,總人口26185人。全鄉總面積為139.1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萬畝,山林面積10萬畝,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無霜期長達270天。
荷湖鄉是一個資源富饒之鄉。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有成材林木4萬多畝、毛竹3萬多畝、油茶1萬多畝、林木蓄積量近50萬立方米;蘊藏豐富煤炭資源,另外分布有優質花崗岩資源10.7萬立方米,其中優質麥飯石2萬立方米,已探明鎢礦儲量1.4億噸;水資源分布廣泛,境內有19個小型水電站;可用於種養、旅遊、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高山綜合開發面積10萬余畝。
參考資料:
網路-黎火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