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萱花

一朵萱花

發布時間: 2025-09-02 00:20:05

❶ 誰知道萱草的由來

萱草:(英文學名:Daylily;拉丁語:Hemerocallis Fulva),是一種開花植物,也是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萱草科屬: 百合科萱草屬。萱草類別: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萱草別名相當多,古時稱之:「諼草」、「金針」、「忘憂草」、「療愁」、「鹿箭」、「宜男草」、「黃花菜」、「川草花」、「丹棘」、「黃花萱草」、「安神菜」等。屬百合科 Liliaceae.國外的萱草有時稱為「虎百合」(Tiger Lily),多種在盆里用來觀賞。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
萱草為多年生宿根草本,初夏開花,漏斗形,萱草為中國的母親花,園藝品種繁多,花冠大,花色鮮艷,花期長,適用於園林中,亦可做切花材料,更可供葯用。頂生聚傘花序,每一花莛上著花6~40朵不等。花大闊漏斗形。花色有橘紅或黃色微、深紅、絳紅等帶紅暈。花期5--9月。
萱草不僅是名花佳卉,而且還是美味良蔬,其花曬干供食用,俗稱「黃花菜」。萱草供人食用的是其含苞待放的花,鮮品與乾菜均鮮美可口,配葷酸素均宜,被譽為「山珍」之一。但鮮黃花菜烹調時,火力需大,要炒熟,半生不熟則會引起中毒(含有秋水仙鹼,熟後可被破壞)。萱草的花、葉、莖、根均是中葯材。
萱草的品種極多,有小花型和重瓣型,雜交品種花色有淡黃、橙紅、淡雪青、玫紅等色。萱草一般開六至十二朵,六、七月開,呈喇叭狀,極富自然美。珍貴的品種一莖可開四、五十朵花,千姿百態,絢麗多彩。

萱草,傳說是一種能使人忘憂的草。
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遠在《詩經、衛風、伯兮》里載: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另一稱她忘憂,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日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
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陶潛的飲酒詩:「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在中國一向有「母親花」的美稱。諼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意思是說那能找到諼草,種在北堂上,以解憂思。古時傳言,婦人佩之能生男子,故又謂「宜男」,後又以象徵母親,表示敬重。

萱草,在英文里稱為「Daylily 」,意思是只開一天的百合花。因為單朵萱草,常是凌晨開放,日暮閉合,午夜萎謝,只有一天的美麗。

歷代醫書討論萱草更為詳細,《本草注》謂:「萱草味甘,「令人好戲,樂而忘憂。」晉代嵇康在《養生論》中寫道: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蠲通「捐」,是拋棄之意)。

清同治期間,稱著江南的費伯雄於《醫方論》說:「勞者,五臟積勞也。傷者,七情受傷也。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憂愁太過,忽忽不樂,萱草忘憂湯主之。'

歷代文人對於萱草忘憂之說,亦有不認同之說。唐孟郊詩句雲:「萱草女兒花,不解壯士憂」。 宋代詩人梅堯臣說:「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若宮憂及此能忘,乃是人心為物易。」劉敞詩中言之:「種萱不種蘭,自謂憂可忘;綠葉何妻萋,春愁更茫茫。」

萱草忘憂,已成為一種美好的寓意。

此外,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萱草作了較為詳細的解釋:「萱草本寫作諼草,諼是忘記的意思,這是它成為忘憂草的一種說法,而萱草性涼味甘,可入葯,有利水涼血、清熱解毒、止渴生津、開胸寬膈,令人心平氣和的功效,可幫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憂愁,所以萱草被稱為忘憂之草。」

熱點內容
玫瑰維c 發布:2025-09-02 01:38:42 瀏覽:13
千薰草盆栽 發布:2025-09-02 01:23:50 瀏覽:344
花卉租售綠植租擺園林設計施工 發布:2025-09-02 01:21:34 瀏覽:27
雪花梅花圖片 發布:2025-09-02 01:19:38 瀏覽:142
玫瑰色酸 發布:2025-09-02 01:06:13 瀏覽:861
盆景城市鐵道修改版 發布:2025-09-02 01:06:13 瀏覽:135
動漫一朵花圖片 發布:2025-09-02 01:03:17 瀏覽:778
無紡布荷花 發布:2025-09-02 00:55:09 瀏覽:452
計藝花舍 發布:2025-09-02 00:44:24 瀏覽:444
北京花藝師培訓 發布:2025-09-02 00:29:15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