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花文章

海棠花文章

發布時間: 2022-06-23 03:14:45

㈠ 季羨林的《海棠花》最後一段表達了怎樣的思鄉之情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頭看到人家的園子里正開著海棠花,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這使我想到自己故鄉院子里的那兩棵海棠花,現在想也正是開花的時候了。

②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自家院子里雖然就有兩棵,但是要到記憶里去搜尋開花時的情景,卻只能搜到很少幾個斷片。記得有一個晚上同幾個同伴在家南邊一個高崖上遊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頂,其中縱橫穿插著一條條的空隙,是街道。雖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單調得很。可是在這一片單調的房頂中卻驀地看到一樹繁花的尖頂,絢爛得像是西天的晚霞。當時我真有說不出的高興,其中還夾雜著一點兒渴望,渴望自己能夠走到這樹下去看上一看。於是我就按著這一條條的空隙數起來,終於發現,那就是自己家裡那兩棵海棠樹。我立刻跑下崖頭,回到家裡,站在海棠樹下,一直站到淡紅的花團漸漸消逝到黃昏里去,只朦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這樣的情景只有過一次,其餘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盡有許多機會可以作賞花的韻事,但是自己卻很少有這福氣。我只到中山公園去看過芍葯,到頤和園去看過一次木蘭。此外,就是同一個老朋友在大毒日頭下面跑過許多條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過一次牡丹;又因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滿地殘英。至於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連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沒有聽說過。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幾乎沒有。最初還是殘冬,可是接連吹上幾天大風,再一看樹木都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天氣陡然暖了起來,已經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來,我就又回到故鄉去。院子里的兩棵海棠已經密密層層地蓋滿了大葉子,很難令人回憶起這上面曾經開過團團滾滾的花。晚上吃過飯後,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樹下乘涼,從葉子的空隙處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著一顆一顆的星。結在海棠樹下檐邊中間的蜘蛛網,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這樣靜。這時候,自己往往什麼都不想,只讓睡意輕輕地壓上眉頭。等到果真睡去半夜裡再醒來的時候,往往聽到海棠葉子窸窸窣窣地直響,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這樣的夏天也沒有能過幾個。六年前的秋天,當海棠樹的葉子漸漸地轉成淡黃的時候,我離開故鄉,來到了德國。一轉眼,在這個小城裡,就住了這么久。我們天天在過日子,卻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的。以前在一篇什麼文章里讀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當時頗有同感,覺得自己也應立刻從即時起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但是過了一些時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到了德國,更是如此。我本來是下定了決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國來念書的,所以每天除了鑽書本以外,很少想到別的事情。可是現實的情況又不允許我這樣做。而且祖國又時來入夢,使我這萬里外的遊子心情不能平靜。就這樣,在幻想和現實之間,在祖國和異域之間,我的思想在掙扎著。不知道怎樣一來,一下子就過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來到這里的第一個春天,這里花之多。就讓我吃驚。家家園子里都擠滿了花。五顏六色,錦似的一片。但是我卻似乎一直沒注意到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滿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為譯秦名」,我也就不譯了。因而也就不分什麼花什麼花,只是眼花繚亂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個奇跡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園子里看到盛開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動。彷彿剛睡了一大覺醒來似的,驀地發現,自己在這個異域的小城裡住了六年了。鄉思濃濃地壓上心頭,無法排解。

⑧在這捶盡的五月天,當心裡填滿了憂愁的時候,有這么一團十分濃烈的鄉思壓在心頭,令人感到痛苦。同時我卻又愛惜這一點鄉思,欣賞這一點鄉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個有故鄉和祖國的人。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填滿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是多麼想看到它呀!把祖國召喚到我眼前來的,似乎就是這海棠花,我應該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過那個園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樣,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它似乎一點也不理會我的心情。我站在樹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著海棠花一樣紅艷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國哥廷根

(取材於季羨林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串聯起作者生命中從故鄉到異域的一些斷片,運用了首尾照應寓情於物的手法。

B.第②段寫作者故鄉單調的房頂及同樣單調的海景,凸顯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絢爛。

C.作者雖然十分渴望」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未能如願。

D.上世紀30年代赴德國留學的作者始終用苦行者的精神鑽研學問,以致無暇顧及海棠花。

E.文章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映了作者對戰爭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的思考與省察。

17.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7分)

①文章第②段開頭說「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作者與海棠花真的是「無緣」嗎?為什麼?(3分)

②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8.第⑤段畫線部分狀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這與下文有什麼關聯?(4分)

19.第⑧段「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它們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一句傳達了作者對於「距離」的怎樣的體驗?試結合你的成長記憶或讀過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距離體驗的感受。(不少於200字)(10分)

16、(4分)A C

17、(7分)

①並非無緣。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與海棠花無緣,但海棠花最終喚醒了作者濃烈的相思,使「有緣」構成了文章的終結點。

18、(4分)

狀寫了作者掙扎在幻想和現實、祖國和異域之間,無法獲得安寧的心境。對心境的描寫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喚醒思鄉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鋪墊。

19、(10分)(略)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頭看到人家的園子里正開著海棠花,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這使我想到自己故鄉院子里的那兩棵海棠花,現在想也正是開花的時候了。

②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自家院子里雖然就有兩棵,但是要到記憶里去搜尋開花時的情景,卻只能搜到很少幾個斷片。記得有一個晚上同幾個同伴在家南邊一個高崖上遊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頂,其中縱橫穿插著一條條的空隙,是街道。雖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單調得很。可是在這一片單調的房頂中卻驀地看到一樹繁花的尖頂,絢爛得像是西天的晚霞。當時我真有說不出的高興,其中還夾雜著一點兒渴望,渴望自己能夠走到這樹下去看上一看。於是我就按著這一條條的空隙數起來,終於發現,那就是自己家裡那兩棵海棠樹。我立刻跑下崖頭,回到家裡,站在海棠樹下,一直站到淡紅的花團漸漸消逝到黃昏里去,只朦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這樣的情景只有過一次,其餘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盡有許多機會可以作賞花的韻事,但是自己卻很少有這福氣。我只到中山公園去看過芍葯,到頤和園去看過一次木蘭。此外,就是同一個老朋友在大毒日頭下面跑過許多條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過一次牡丹;又因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滿地殘英。至於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連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沒有聽說過。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幾乎沒有。最初還是殘冬,可是接連吹上幾天大風,再一看樹木都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天氣陡然暖了起來,已經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來,我就又回到故鄉去。院子里的兩棵海棠已經密密層層地蓋滿了大葉子,很難令人回憶起這上面曾經開過團團滾滾的花。晚上吃過飯後,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樹下乘涼,從葉子的空隙處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著一顆一顆的星。結在海棠樹下檐邊中間的蜘蛛網,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這樣靜。這時候,自己往往什麼都不想,只讓睡意輕輕地壓上眉頭。等到果真睡去半夜裡再醒來的時候,往往聽到海棠葉子窸窸窣窣地直響,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這樣的夏天也沒有能過幾個。六年前的秋天,當海棠樹的葉子漸漸地轉成淡黃的時候,我離開故鄉,來到了德國。一轉眼,在這個小城裡,就住了這么久。我們天天在過日子,卻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的。以前在一篇什麼文章里讀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當時頗有同感,覺得自己也應立刻從即時起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但是過了一些時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到了德國,更是如此。我本來是下定了決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國來念書的,所以每天除了鑽書本以外,很少想到別的事情。可是現實的情況又不允許我這樣做。而且祖國又時來入夢,使我這萬里外的遊子心情不能平靜。就這樣,在幻想和現實之間,在祖國和異域之間,我的思想在掙扎著。不知道怎樣一來,一下子就過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來到這里的第一個春天,這里花之多。就讓我吃驚。家家園子里都擠滿了花。五顏六色,錦似的一片。但是我卻似乎一直沒注意到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滿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為譯秦名」,我也就不譯了。因而也就不分什麼花什麼花,只是眼花繚亂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個奇跡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園子里看到盛開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動。彷彿剛睡了一大覺醒來似的,驀地發現,自己在這個異域的小城裡住了六年了。鄉思濃濃地壓上心頭,無法排解。

⑧在這捶盡的五月天,當心裡填滿了憂愁的時候,有這么一團十分濃烈的鄉思壓在心頭,令人感到痛苦。同時我卻又愛惜這一點鄉思,欣賞這一點鄉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個有故鄉和祖國的人。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填滿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是多麼想看到它呀!把祖國召喚到我眼前來的,似乎就是這海棠花,我應該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過那個園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樣,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它似乎一點也不理會我的心情。我站在樹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著海棠花一樣紅艷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國哥廷根

(取材於季羨林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串聯起作者生命中從故鄉到異域的一些斷片,運用了首尾照應寓情於物的手法。

B.第②段寫作者故鄉單調的房頂及同樣單調的海景,凸顯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絢爛。

C.作者雖然十分渴望」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未能如願。

D.上世紀30年代赴德國留學的作者始終用苦行者的精神鑽研學問,以致無暇顧及海棠花。

E.文章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映了作者對戰爭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的思考與省察。

17.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7分)

①文章第②段開頭說「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作者與海棠花真的是「無緣」嗎?為什麼?(3分)

②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8.第⑤段畫線部分狀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這與下文有什麼關聯?(4分)

19.第⑧段「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它們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一句傳達了作者對於「距離」的怎樣的體驗?試結合你的成長記憶或讀過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距離體驗的感受。(不少於200字)(10分)

16、(4分)A C

17、(7分)

①並非無緣。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與海棠花無緣,但海棠花最終喚醒了作者濃烈的相思,使「有緣」構成了文章的終結點。

18、(4分)

狀寫了作者掙扎在幻想和現實、祖國和異域之間,無法獲得安寧的心境。對心境的描寫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喚醒思鄉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鋪墊。

19、(10分)(略)

㈡ 寫一份適合一年級四季海棠的日記

海棠花
今天,媽媽給我滿了一盆海棠花,我把它放在了陽台上。
這盆海棠花的形態專各異。有的像屬個小球似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剛剛開了幾片花瓣,有的已經開完了,像個成熟的向日葵。它們的葉子泛起了一層光澤,就像塗了一層蠟。花在這些葉子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潔凈、美麗了。海棠花的花蕊是紫色的,上面有許多的「小星星」,這些就是海棠花的新種子。
我愛海棠花的潔凈與美麗。

㈢ 描寫海棠花的文章散文

《海棠花未眠》文 / 春風淚
凌晨四點起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題記

世上本沒有美,因為用心生活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美。
宋玉之於《登徒子好色賦》一文中曾提到: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施朱則太赤,著粉則太薄……姑且不論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這樣一個美人,但至少宋玉是用心去觀察過東家之子,用心去發現東家之子的美。
是故人生之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顆去發現美的平靜之心。
「和氏璧」,多美好的一塊玉,可是有誰曾想到它原本不過是陋石中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呢?是卞和,用他的手與腳去喚醒了玉石工匠的心。於是世界上便有了玉石工匠用心雕琢的「和氏璧」遺傳於世,讓它成了我國歷史上的文化瑰寶。
美,是存在於世上的點滴之中,只要我們肯用心去發現生活。
飄零的落葉,我們不能只去看秋的蕭條,更應看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化的關懷、呵護美;看到那落葉歸根的遊子鄉愁美。
六道輪回,人道可謂得上是最苦的了。但,因為人生是有美所包圍起來的,所以芸芸眾生都不曾後悔為人。美學宗師朱光潛窮其一生的精力去發現美、研究美、論述美,然而他所窺見的仍不過是美的冰山一角而已。是故美學鼻祖也沒有論述完美。由此可見,美,早已融入了生活中的瑣碎。

現代都市人,整日抱怨生活的苦,生活的累,誰還有一顆平靜的心呢?其實,美在我們這個時代並沒有藏匿消失,相反,他更加的繁榮昌盛。倘若你靜下心來去觀察,你會發現:靜物是凝固的美,動物則是流轉的美;直線是流暢的美,曲線則是婉轉的美;寧靜的村莊是淡雅的美,喧鬧的城市則是繁華的美。
朋友,讓我們一起以一顆平靜的心去觀察生活。那樣,你會發現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也許,你會在某天的凌晨四點起床後突然發現,海棠花未眠。

㈣ 我的童年季羨林海棠花主要內容

寫作者決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國來念書的,可是現實的情況又不允許他這樣做。而且也做不到不看海棠花。文章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映的戰爭年代作者十分濃烈的思鄉之情。

㈤ 語文閱讀《海棠花》!!!

22..(示例1)這句話里的「遠」是指時間和空間上的遙遠,「近」是指心理上的時時思念和牽掛;作者對「距離」的體驗就是遙遠的時空距離反而能拉近心理距離,強化了思念之情。這種距離體驗,我在高中住宿時經歷過。起初離家住進學校宿舍,對一切都感到新鮮。最愜意的是再也不用忍受父親嘮叨我多學習少上網,母親嘮叨我少跟異性同學交往。吃不吃早飯,加不加件衣服,看多長時間課外書……通通自己做主,我肆意享受著「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暢快。可是當自己用涼水洗衣服時,當食堂的飯菜不合口味時,當不小心凍得感冒時……我最初的愜意漸漸消散了,代之以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他們既要起早貪黑地為我的衣、食、學、行操勞,又要為防止我「學壞」而時時警惕,還要忍受我的種種不滿。他們活得很辛苦,卻毫無怨言。高中的住宿生活拉開了我與父母的時空距離,卻拉近了我與他們的心理距離。我把他們深情地裝在心裡,用勤學和溫順來回報他們,使一家人更親密更幸福。
(示例2)這句話里的「遠」是指時間和空間上的遙遠,「近」是指心理上的時時思念和牽掛;作者對「距離」的體驗就是遙遠的時空距離反而能拉近心理距離,強化了思念之情。這種距離體驗在許多文學作品裡出現過。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廣為傳誦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浸透著季羨林式的距離體驗,相知的友情可以「藐視」時空距離的無情阻隔,心靈的高度契合消解了時空距離存在的意義。再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愛情故事,也是兩顆心碰撞在一起超越時空、超越生死距離的悲壯頌歌。當痴情的梁山伯因為與祝英台的時空距離憂郁而終時,勇敢的祝英台毅然用死亡去彌合這生死的距離,留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烈女形象。文學作品中,遙遠而無情的時空距離彰顯了美麗的心靈距離,人的美好情感在時空距離中得到了凈化甚至神聖化。文學作品中的「遠」與「近」的距離體驗,使我們窺見了人心的高貴。

望採納

㈥ 冰心海棠花全文

海 棠 花 下

——和葉老的末一次相見

好幾年以前,聖陶老人就約我去他家賞海棠花了,但是每年到了花時,不是葉老不適,就是我病了,直到去年春天,才實踐了看花之約。

那天天氣晴朗,民進中央派來了兩輛小車和一位同志,把我和女兒吳青一家(因為他們一直是和我同住)接到葉老家去。我的女婿陳恕,帶了一架錄像機,我的外孫陳鋼,帶了一架照相機,興沖沖地我們一同上了車。

到了葉家門口,至善同志已在門口歡迎了。我扶著助步器由吳青他們簇擁著進了這所寬大整潔的四合院的外院,又進入了內院,葉老已經笑容滿面地從雪白的海棠花樹下站了起來。老人精神極好。我們緊緊地握手,然後才仰首看花,又低下頭來敘談。這時錄像機和照相機都忙個不停,我女兒吳青卻抱起葉老旁邊的一隻捲毛的小黑狗,撫摸著,笑著說:「這小狗真乖。」

我們又從花下進入了堂屋,屋裡擺設得十分雅緻,房屋隔扇框里也都有書畫。我有好多時候沒有見到過這樣精緻的真正的北京四合院了!

至善指點著葉老寬大的卧室牆上一張葉老夫人的相片,說:「這是他們結婚後七個月照的。」我笑著同至善說:「那時候還沒有你呢!」大家都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我向葉老獻上我帶去的一個小月季花籃,葉老還贈我一個很精美的小黑膽瓶,裡面插著三朵他們花圃里長的三支黃色的鬱金香

回家的路上,我捧著那個小膽瓶,從車里外望,彷彿北京城裡處處都是笑吟吟的人!

1988年2月29日清晨

㈦ 關於海棠花的美文

其一抄(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襲,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鼻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其二(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其三(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㈧ 描述海棠花的文章

那樹
靜夜
開放的
海棠花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海棠
花祭
青春轉角
絕唱
那朵凋零的海棠花
一株海棠花

㈨ 海棠花 季羨林 閱讀答案

16.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串聯起作者生命中從故鄉到異域的一些片段,
運用了首尾照應寓情於物的手法。
B.第
②段寫作者故鄉單調的房頂及同樣單調的海景,透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絢
爛。
C.作者雖然十分渴望「從現在要仔仔細細得過日子」,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未能如願」。
D.上世紀30年代赴德國留學的作者始終用苦行者的精神鑽研學問,以致無暇顧及海棠花。
E.文章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映了作者對戰爭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的思考與省察。
16. 答案:(4分)A C

17.通過全文,回答下面問題。(7分) ①文章第段開頭說「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作者與海棠花真的是「無緣」嗎?為什麼?(3分)
答案:①並非無緣。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與海棠花無緣,但海棠花最終喚醒了作
者濃烈的相思,使「有緣」構成了文章的歸終點。
18.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②海棠花構成了文章的行文線索。海棠花寄託了作者的鄉思,升華了作者的愛國情感。

19.第⑤段劃線部分描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這與下文有什麼關聯。(4分)
答案:狀寫了作者掙扎在幻想和現實、祖國和異域之間,無法獲得安寧的心境。對心情的描寫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喚醒思鄉之情做了心理與情感的鋪墊。

20.第⑧段「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它們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越遠,它們卻離我越近」該句表達了作者對於「距離」的怎樣的體驗?試結合你的成長記憶或讀過的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距離體驗的感受(不少於200字)(10分)
【答案】(示例)當作者身在祖國時,也許自己沒有體會到自己對祖國的那份濃烈的愛,而當他遠離祖國身處異鄉的時候,他才感覺到祖國在他心裡的分量,那份愛,折磨著他,讓他無時無刻不想起它,正是這樣,他才感到距離遠了,而在心裡,他跟祖國的距離更近了。

熱點內容
蘭花豫菊 發布:2025-09-12 21:31:05 瀏覽:466
櫻花下沉睡中的公主 發布:2025-09-12 20:57:10 瀏覽:709
大魚海棠唯美圖片配字 發布:2025-09-12 20:47:54 瀏覽:824
梅花頭套筒 發布:2025-09-12 20:39:48 瀏覽:594
批發玫瑰花茶 發布:2025-09-12 20:39:28 瀏覽:980
抽了個情人節限定 發布:2025-09-12 20:31:42 瀏覽:258
禹里鎮櫻花 發布:2025-09-12 20:23:01 瀏覽:622
旬樹盆景 發布:2025-09-12 20:22:22 瀏覽:789
梅花殘雪香 發布:2025-09-12 20:08:14 瀏覽:759
插花掛件 發布:2025-09-12 19:45:20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