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掌的要點

蘭花掌的要點

發布時間: 2022-05-25 02:49:12

Ⅰ 王祖藍模仿金星的完美手勢是怎麼做的,求高清大圖或解說!

最重要的是手勢和眼神,動作要連貫,干凈利落。


Ⅱ 舞蹈中標準的蘭花

動作要領: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版緣;拇指勿壓扣中權指指甲;小指僵直會使手形不自然;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1、女:蘭花掌,動作: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2)蘭花掌的要點擴展閱讀

蘭花指在戲曲中的發展及文化精神:

在戲曲中,蘭花指手型小生是手型小生顯示儒雅的標志。據古籍記載,蘭花指品鑒之口訣為:鉤、柔、白、瘦。

鉤,即彎曲;柔,即柔軟;白,即白皙;瘦,即瘦削。達到此標准方可稱為極品:鉤似圓月,柔若無骨,白如玉石,瘦勝麻稈。

蘭花指指法甚為繁復,有上翹下翹、前翹後翹、左翹右翹、正翹斜翹等等,再輔以不同的角度和動作的快慢,當真是賞心悅目、曼妙多姿。

Ⅲ 小五花的基本動作要領

小五花手型做法:

①將手做成蘭花指手型(張開五指,舉起食指,其餘四指自然彎曲。

②拇指應輕輕貼在中指邊緣;注意不要按壓中指,手指自然彎曲),手腕相對,指尖朝下。經過轉動變成一個手心在前,一個手背在前(兩只手都以手背腕為軸心轉動)。

③繼續轉動手,變成手心朝上(右手向身體內旋轉,左手由外向內旋轉)。

④再轉動變成相反的一隻手心,一隻手背。(上面的那隻手是手心,下面的手是手背)然後回到第一個動作,手背相對。

小五花動作要點:

①標准蘭花指手型做出來

②手腕處並攏

③以平圓軌道旋轉

溫馨貼士:

★旋轉的過程中,盡量使手心上平攤,就是盡量拉大平圓的直徑距離,轉到轉不過時再翻手碗。

★開始時右手在上面,右手自內向右向外向左平圓轉為右小五花。

★開始時左手在上面,左手自內向左向外向右平圓轉為左小五花。

★總體來說,小五花的動作其實並不算復雜,但其優美的手部動作與貫穿全舞的尋常性,讓小五花在身韻里的地位非比尋常。

Ⅳ 蘭花手是什麼意思

蘭花指吧
蘭花指,現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時有多種指法,且為版男子手勢,現多為女權子所用或戲曲演出上使用
指法 - 蘭花指-1 ■ 使用時機 指示方向或其他示意動作。 ■ 動作要領 1. 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 2. 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緣。 3. 拇指勿壓扣中指指甲。 4. 小指僵直會使手形不自然。 5. 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指法 - 蘭花指-2 ■ 使用時機 自我表示或其他示意動作。通常與其他手勢動作連用。又稱「蘭花掌」。 ■ 動作要領 1. 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 2. 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 3. 手指自然彎翹、放鬆。 4. 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 5. 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 招式門路 1.菊花門單手式,掌心一點硃砂,五指並攏,指尖向上,成捏花狀,中指、拇指、小指的順序緩緩散開如菊初放。 2.黃瓜門雙手式,胳膊自然垂與兩側,雙手空握,左右小指輪流小幅度彎曲,以左前右後的順序伸屈。

Ⅳ 蘭花指怎麼做

1、五指松開。

拓展資料:

蘭花指,現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

蘭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譽,所以蘭花指又名君子指,也叫蘭花手。蘭花指在國際通用手語中表示數字「8」。

參考資料:蘭花指_網路

Ⅵ 學戲曲,怎樣作雲手

(1)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身體漸向右轉,左腳尖里扣;左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手變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2)上體慢慢左轉,身體重心隨之逐漸左移;左手由臉前向左側運轉,手心漸漸轉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經腹前向左上劃弧至左肩膀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左腳靠近左腳,成小開立步(兩腳距離約10-20厘米);眼看右手。

(3)上體再向右轉,同時左手經腹前向大踏步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面向後;右手右側運轉,手心翻轉向右;隨之左腿向左橫跨一步;眼看左手。

要點:身體轉動要以腰脊為軸,松腰、松跨,不可忽高忽低。兩臂隨腰的轉動而運轉,要自然圓活,速度要緩慢均勻。下肢移動時,身體重心要穩定,兩腳掌先著地再踏實,腳尖向前。眼的視線隨左右手而移動。第三個「雲手」的右腳最後跟步時,腳尖微向里扣,便於接「單鞭」動作。

Ⅶ 關於舞古典舞的手位應該是什麼。具體一點

中國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如下:

1、基本雲手

雙手交叉胸前時要保持圓臂,要含胸提氣。雙手配合的感覺要象在胸前揉撫一個圓球一樣,完成雲手的過程身體也要在過程中隨之提、仰、含、沉、眼睛要先跟隨上面的手。

後隨下面的手,要有渾厚的內涵氣質。節奏處理基本上同「雲肩轉腰」一樣,先做連綿不斷的慢速,然後在慢中給以「點」的處理,強調輕重緩急的節奏變化。

2、沖靠雲手

在基本雲手的基礎上,加以上身沖靠為動律帶動雲手的同時加上腳的前後移動重心整個過程要完成兩次上身的沖靠,兩次腳步的前後移重心。手腕在揉球過程中是連續的盤腕。

3、大開大合雲手

強調「橫擰開合」的技術要領。要盡量挺拔上身並橫擰,二位手臂要向後打開一些,

上下身較勁產生一種「擰麻花」的形態。左臂要盡量後掰,之後從頭前饒過,接著變「走

上身留下身」動律轉體過來。

4、波浪雲

又稱「雲手大揉球」。其始動作要比基本雲手舒展和撐長一些,是上身經過右旁提-後仰身-左旁提的大幅度運動過程,雙手間距要適當放大。

腿部要有彎曲移動重心的過,身體要有深含的過程,右手「反平穿」左手「正平穿」帶動直腿立腰,又成右旁提,與前面左右對稱。適合用一些強烈的、伸展的、多變的旋律性強的伴奏音樂。

中國古典舞文化特點:

中國古典舞(Chinese classical dance),起源於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許多武術、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強調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令人陶醉。

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則是指舞姿還有動作。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強調 「形神兼備,身心互融,內外統一」的身韻。

神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神在中而形於外,「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涵。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

(7)蘭花掌的要點擴展閱讀:

古典舞技巧:

一、旋轉的特點

1、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後退側身轉。

2、以腰為軸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3、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風格性」很濃,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風格的延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的流動性與復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

二、翻身的特點

翻身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種類樣式之多,變化之精彩,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所無可比擬的。

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仰、俯和旁提的形態。

1、民族性強

翻身這種技巧形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徵和動的特點,而且它和身法的結合也最緊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強。

2、形象性強

翻身在空間運動中形象鮮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翻身,在空間的弧線運動連綿圓潤,猶如波浪起伏;「點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閃電;連續「串翻身」,像車輪滾滾,形象性很強。

3、表現力強

翻身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和節奏,不同的連接,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官效果,從而可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和情調,如慢的連綿不斷的翻身,表現一種纏綿悱惻的感覺;快速的翻身,表現干凈利索或輕快俏皮;急速有力則表現英武剛健。

中國古典舞翻身有了新的發展,結構形式豐富了,加強了流動性和復合性,加強了對比性,除了性格剛柔、急緩、大小、快慢的對比,作為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技巧的訓練內容和表現手段,它還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更好地展現我們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彈跳的特點

1、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強難度。

2、加強「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動作向空中發展。在跳的過程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

3、空中的橫向轉體有了新的發展,這顯示了我們民族技巧的特點和技巧性的加強。

4、高低對比,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是中國古典舞彈跳的又一特點。

5、由於彈跳技巧的爆發力量,為彈跳技巧復雜性的發展提供和創造了條件,在彈跳的復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6、在空中變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躍的特點。

7、彈跳和武功技巧相結合。無數的身法和技術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訓練目的卻不盡相同。武術的訓練是以技擊和攻防為目的的,舞蹈的訓練則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劃人物的性格為目的。

8、與身法結合,形成和加強了古典舞跳躍進的流動性和語言性及風格特點。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古典舞

Ⅷ 蘭花草中的蘭花掌的做法和要點

蘭花草和蘭花的區別很大。它們不屬於同一類植物,前者屬於鴨跖草科鴨跖草屬,而後者屬於蘭科蘭屬。外形上也有所不同,前者開藍色花,只有兩片花瓣,後者花色眾多,有六片花瓣。從分布來看,前者多在西南地區,後者在我國很多地區都能生長。在日常養護中,前者更喜濕潤環境,需要多澆水,後者宜乾燥,要少澆水。

四、養護方法不同

蘭花草比較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平時澆水要足,保持基質的濕潤。施肥每月1-2次,肥料宜用以氮元素為主的伯示麥液肥。蘭花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平時要保持八分干二分濕,尤其在花期要少澆水。施肥更要嚴格控制,肥料要淡,同時也不能太勤。

Ⅸ 為什麼把翹小指叫做什麼蘭花指

因為蘭花指是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形似蘭花故而得名,內現代也把容翹小指叫做蘭花指。
蘭花指的來歷有2個說法:
1、蘭花指是中國古代人精神氣質的外在形態表現(蘭花是君子之花,所以在古代詩詞里,通常用來表現人的儒雅情操,即便在當代,很多男人養花都首選蘭花),古代戲曲和舞蹈將這種生活習慣放大並傳承為文化;
2、來源於印度佛教中的「拈花指」。

Ⅹ 蘭花的養護要點有哪些

(1)用土與施肥

應選用酸性培養基質,一般可選椰子屑、碎磚粒、陶燒土和陳舊的樹皮塊來進行無土栽植。蘭花施肥原則為「寧淡勿濃」,生長旺期要勤施肥,休眠期或生長緩慢期可不施肥。在春、夏、秋三季皆可施肥,冬季不施或少施肥;陰雨天和夏季氣溫高於30℃以上不宜施肥;春、秋季天氣較涼,在清晨追肥為宜;夏季炎熱,以在晚間施用為好。

(2)水分

要選清潔、微酸性和不含礦物質的軟水澆灌為宜。根據蘭花「喜濕怕漬,喜干怕燥」特性掌握澆水量。如果過濕,水流不出去會變成積水。在北方養蘭尤其要注意空氣濕度不夠的問題。

(3)光照與溫度

適於半陰環境,即遮光50%~70%。冬、春季增加20%的光照量更利於蘭花生長。「清明」前後可讓蘭花多曬太陽,促使發根,多發葉芽;「白露」以後,天氣轉涼,新株大多長成,也可多照陽光,促使花蕾飽滿,使蘭株積蓄更多養分,以利下一年的生長。陽光照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蘭花生長。陽光照射多,蘭葉較黃,蘭根發達。反之,則蘭葉深綠,根系不發達,不易起花。

(4)繁殖

分株前控制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選擇生長健壯母株,從盆中輕輕脫出,除去根部泥土,修除枯葉及腐爛根。用40%甲基托布津消毒,放置在陰涼處晾乾。等根部發白變軟時,用剪刀在假鱗莖之間連接不緊密處剪開,切口處塗上木炭,再種植在花盆內。

(5)病蟲害防治。

①介殼蟲,常在蘭花水濕過重且不通風時發生,可用5%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灑防治。②黑腐病,用甲基托布津噴灑。③細菌軟腐病,可用波爾多液噴灑。④葉斑病,可用0.01%的硼酸液噴灑。

蘭花

熱點內容
牡丹李山甫 發布:2025-09-16 21:20:40 瀏覽:929
七夕開店 發布:2025-09-16 21:13:08 瀏覽:890
蔡文姬插花 發布:2025-09-16 21:10:27 瀏覽:416
花藝起名 發布:2025-09-16 21:09:03 瀏覽:208
叢文牡丹江 發布:2025-09-16 21:02:26 瀏覽:429
房頂植綠圖片 發布:2025-09-16 20:46:29 瀏覽:71
插花沙龍策劃 發布:2025-09-16 20:39:59 瀏覽:4
鐵箭蘭花 發布:2025-09-16 20:32:16 瀏覽:181
櫻花浴霸圖片 發布:2025-09-16 20:25:38 瀏覽:921
甘蔗渣種蘭花 發布:2025-09-16 20:17:41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