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鐵箭蘭花

鐵箭蘭花

發布時間: 2025-09-16 20:32:16

⑴ 鐵箭蘭花能放在-面通風及朝陽的地下室養殖嗎

地下室內如果有暖氣或冬季室溫不低於10℃時,可以;否則不可以。
(1)擺放位置:鐵蘭喜光線明亮、半陰、溫熱、濕度較高的環境。可以將其擺放在有明亮漫射光的環境之中。
(2)溫度:在高於16℃的環境里終年生長,冬季應移在溫室里,夜間最低溫度不要低於10℃。
(3)澆水:生長期間要充分給水,炎熱時每日需為植株噴2次水。冬季需保持盆土潮潤。
(4)追肥:每月施半濃度的標准液肥一次。有些品種的鐵蘭無須施肥。
(5)栽培與換盆:宜用排水性良好的壤土栽培,一般無須換盆。
(6)繁殖:家庭種植可用分生基出芽法繁殖,當基出芽長至8厘米長時,將其解取種植。
紫鳳梨
別名:鐵蘭、紫花鳳梨 、細葉鳳梨;鳳梨科、鐵蘭屬植物,產熱帶美洲,我國常見栽培的有鳳梨屬Ananas和水塔花屬Billbergia 2屬,3種。陸生或附生草本;莖短;葉狹長,通常基生,蓮座式排列,全緣或有刺狀鋸齒,基部常呈鞘狀;花兩性,少有單性,輻射對稱或稍兩側對稱,組成項生的頭狀、穗狀或圓錐花序;苞片通常明顯而具顏色;萼片3,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3,分離或連合呈管狀;雄蕊6,花葯離生,少有合生成一環,2室:子房下位至半下位,3室,花柱細長,柱頭3,每室有胚珠多數,中軸胎座;果為漿果或蒴果,被宿萼,或有時為聚花果;種子具豐富的胚乳。原產於厄瓜多、瓜地馬拉。喜明亮光線,高溫、高濕的環境,在原產地生於熱帶森林的大樹上,較耐乾燥和寒冷。適於盆栽裝飾室內,可擺放陽台、窗檯、書桌等,也可懸掛在客廳、茶室、還可做插花陪襯材料,具有很強的凈化空氣的能力。用於美化環境,新奇典雅。

⑵ 怎麼養蘭花

1、栽復植:地栽應選優良品種、排水制性能強,肥沃的沙土壤。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保護幼苗茁壯成長。
2、光照、除草、澆水、施肥:蘭花喜陰,不宜直接接受過強的光線,夏、秋季要進行遮蔭,蘭花對肥水要求較高,隨時保持濕潤,按需求合理施肥,噴灑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3、整形修剪:蘭花主要剪去乾枯枝、病弱枝、交叉枝、過密枝,明顯影響樹形的枝條,以及疏去多餘的花蕾。在剪枝傷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癒合組織生長,防腐爛病菌侵染。
4、病蟲害防治:蘭花常見病害有、白絹病、炭疽病、蚧殼蟲,採取合理措施,蘭花不宜用農葯,使用一些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方法,取材容易、方法簡便、不會污染、無副作用等。
5、花期控制: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空氣一定流通,外型美,在花蕾噴灑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⑶ 蘭花,最貴的品種是什麼

  •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版它的觀賞價值很高權。其中最貴的蘭花應該屬於瓣蓮蘭花,最貴的244萬/株

  • 另外,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⑷ 怎樣區分蘭花的優劣

請輸入你的答案..蘭花欣賞
傳統標准
1、花瓣:外三瓣寬圓或寬闊,瓣端完整無缺,收根緊邊,質厚且糯,不飄。鼻小舌大,舌呈圓或方形。舌內紅點排列整齊,色彩鮮艷。
2、花容:主瓣中正,副瓣左右對稱、平肩。雙捧緊抱舌瓣。花架堅挺,久開不拆捧、不落肩。花型結構嚴謹,各瓣比例協調,阿娜多姿。
3、花色:瓣色嫩綠,色凈不帶紅絲。花瓣也可帶其他顏色,如金黃、紫紅、枚紅。有「黃為貴,紅為稀,素為珍,綠為上」之說。要求花色俏麗,光彩照人。
4、葉片:葉面光滑油潤,有光澤,葉色深綠。葉質滋潤,柔中有剛。
5、植株:健壯無病害。花葶高出葉面,葉片完整,飄逸舒展,韻味十足,給人以完整、端莊、秀麗之健康美,不追求病態美。
6、氣味:香氣適中,文靜幽雅。
鑒賞術語
一、色 地生蘭花的顏色,雖然比較單一、純朴,沒有其他花卉妖媚妖麗,但它那素靜色澤,高雅風韻,卻是一般花卉難以相比的。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 二、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第二種,當舒瓣前後,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肩」,這種形式較次;第三種,是花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於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了,屬劣品;第四種,是副瓣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
三、捧 即內三瓣中間向外豎直靠攏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潔為主,按其形式可分: 蠶蛾捧 形似蠶蛾形。又分硬和軟二種,例如春蘭中的綠英、榮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蘭中的大一品、培仙、盪字、樓梅、端梅、崔梅、慶華等。觀音捧(俗稱觀音兜) 形似神話中觀音菩薩,帽沿前端兜形,如春蘭中龍字、春一品, 蕙蘭中的老染字等。豆殼捧 捧瓣尖端較圓鈍,瓣肉厚,有兜狀,形似蠶豆殼一端形態,如蕙蘭中的關頂。蚌殼捧 每片捧瓣似空蚌殼般內凹外隆,如春蘭中的常熟、大魁荷,蕙蘭中泰素等。剪刀捧 捧瓣似剪刀形,如春蘭中的文團素,蕙蘭中的華字、赤團子。蟹鉗捧 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蘭中的萬年梅最為典型。貓耳捧 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狀似貓耳般,如蕙蘭中的蜂巧、朵雲。短圓捧 捧瓣短而圓,瓣背弧形較大,如鄭同荷。蒲扇捧 捧瓣短圓,但瓣背弧形較小,如春蘭中的西神梅。罄口捧 捧瓣雖無兜狀,但瓣尖緣微有罄口狀,例如春蘭中的蓋荷。上述各種捧瓣形式,以蠶蛾捧為上品,觀音捧較次,其餘均屬下品,當然還要結合各類瓣型加以區別對待。另外,捧瓣著生姿態,有的二片相互分開或部分相聯,或甚至與鼻(柱蕊)和舌(唇瓣)混雜膠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種形態:
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開,瓣根基部著生在外三瓣基部匯合處。分頭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離,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聯結成整體。
連肩合背 捧瓣與鼻和舌聯結成塊狀整體,或捧瓣尖端部位與鼻微有分離痕跡,例如春蘭中蔡梅水仙和蕙蘭中潘綠常有類似形態出現。上述三種捧瓣著生形態,有時同一品種由於遺傳因子演變,既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頭合背,但連戶合背僅限於少數幾個品種。總的說來,以五瓣分窠形態最優美,分頭合背次之,連肩合背最劣。 四、舌 即唇瓣,位於柱蕊下方,其形狀可區分如下:
1、劉海舌 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蘭中宋梅、西神梅等,蕙蘭中培仙等。但由於花期干濕度或肥效關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
2、大圓舌 舌大且圓,微微下傾,如春蘭中湯梅、汪字、小打、月佩、翠一品、宜春仙等,蕙蘭中榮梅。
3、如意舌 舌形似玉雕工藝品如意頭狀,平掛,不卷,例如春蘭中秦梅、鴛湖第一梅、太原梅、綠英、天綠、方字等,蕙蘭中大一品、潘綠、慶華等。
4、大鋪舌 舌形比大圓舌稍大而長,且呈下拖狀,如春蘭中龍字、彩雲同樂梅、太極、西子(開荷形水仙瓣時);蕙蘭中的樓梅、碧蓮。5、龍吞舌 舌硬而不舒,舌尖緣部呈內凹微兜狀、以蕙蘭中程梅、崔梅、極品在正常開放時方為標准。
6、大捲舌 這種舌形大都發生蕙蘭中間,舌長而後卷宗,如蕙蘭中的泰素、華字、赤團子、松江大荷、王陽明素等。
7、大柿子舌 舌似柿子形,如蕙蘭中的大陳字。
8、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內凹或微缺狀,如蕙蘭中的蜂巧、宜興雙舌梅。
9、雙舌 有二片唇瓣並列著生,為蘭花中罕見形式,如春蘭中素蝶蓮。 舌總以短圓、端正為上品,如尖形、狹或歪生形都屬劣品。舌的顏色以淡綠、白色為好(春蘭中以白為貴,蕙蘭中以綠色為貴)。按我國藝蘭界對花瓣形式總結的經驗是,凡梅瓣緊邊、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劉海舌、大圓鋪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於方勝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皺,微缺舌則是皺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內不舒者稱平舌,偏在一邊稱歪舌,舒而不卷者稱為拖舌,這些都是舌中次品。如舌與鼻粘連一起者稱無舌,更屬劣品。凡剛從蘭販手中買回落山新花(即當年剛由山上挖下自然野生蘭花),如果舌形圓大而垂下者,翌年復花時,不易變劣。 五、苔 即舌上附著絨狀物,以勻細色糯為上品,粗而色暗者為劣。以綠色和白色為上品,微黃色次之。至於全紅苔色,在我國傳統蘭花中尚無,現已有發現。 六、鼻 即柱蕊。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這樣,捧瓣方能窩緊,花形才能俊俏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稱大准頭),那二片捧瓣勢必撐開,這種形式俗稱「開天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為上品了。 七、朱點 為綴在舌上紅點,其顏色必須鮮艷、清楚、明亮、分布勻稱,方能算為上品,總之要引起人們觀感上的美。春蘭舌上的紅點,有一點、二點或品字形,亦有塊形或元寶形;蕙蘭等舌上紅點、塊與春蘭有所不同,大都是散布點塊,密集度大,並且顏色較深。一莖多花的舌比春蘭稍長大而苔色更濃艷,所以色彩交相輝映,更為艷麗多姿。八、梗 即蘭花的花莖。春蘭的短小,一般粗0.2厘米,高於10厘米者為優,如果矮縮於盆面的葉叢中,由於遮掩難見,有礙風姿(短葉中的蓋荷屬除外)。蕙蘭的花莖較壯較高,一般以花莖粗0.3厘米、高出20多厘米的為優。夏蘭和報歲蘭的花莖更粗而高。按傳統品評,蕙蘭以大花細梗為貴,俗稱燈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稱為木梗,屬下品。花梗總以挺直渾圓為標准。色澤,在春蘭中以青干青花為上品,如宋梅、綠英等;蕙蘭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綠如玉,干高花大,為蕙蘭中最具風姿的品種之一。赤蕙中卻以梗粗直者為好,例如程梅干粗挺拔,頗為壯觀。花梗雖以細圓為上品,但這是相對而論,只要與花形、花型相配,仍屬上品。報歲蘭花梗的顏色,據《廣群芳譜》上說:「紫梗青花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余不入品。」 九、鳳眼 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與副瓣瓣尖互相搭連,在主瓣與副瓣一側瓣緣相互隆起而中間露出空隙處,下露舌根,中間看得見捧心側面,這區域稱為鳳眼。假如鳳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必闊且有兜,並且不落肩。 十、上搭和下搭 當露出鳳眼時,花瓣背兩側蓋頂處稱為上搭,胸下稱為下搭。 十一、排鈴 蕙蘭的幼蕾俗稱為鈴。待花梗抽長到一定高度時,上面生著各朵幼小花鈴,呈豎直狀,緊貼花梗,這種形態稱為小排鈴。幼鈴花柄離梗橫出,作水平排列稱為大排鈴,此時即將綻蕊舒瓣,漸次盛開。 十二、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 十三、中窠 即捧瓣與鼻的整體部位的統稱。梅瓣、水仙瓣的中窠頭形,以窩緊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較寬大。凡中窠必須與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顯得花姿優美、俊俏。 十四、兜 專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組織的形態,並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緣內卷形狀的大小、深淺、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軟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淺兜。 十五、收根放角 專指蘭花外三瓣瓣幅之闊狹形狀,它牽涉到花品的美觀和花形的姿態。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漸收狹,稱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漸放寬,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約0.4厘米左右處又逐漸縮攏且向內微卷,匯成瓣尖微兜形,這段前後交接部位稱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現象最顯著,水仙瓣由於花瓣多長圓形就沒有那般明顯了,而梅瓣,尤其屬十足梅瓣型,由於渾圓形,沒有收根放角。 十六、緊邊 外三瓣中每瓣瓣緣微呈內卷狀,離瓣根約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狀愈呈明顯,而卷帶漸寬,瓣緣增厚,及至放角處再延伸及瓣尖部與對稱另一緣合攏,匯成兜狀形。這種內卷帶,稱為緊邊。梅瓣緊邊多厚實,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類似)。 十七、雞嘴 花苞剛破土時,苞尖相對合攏,有緊吻一起,微分或裂開狀,都稱為雞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鉤或統體肉質感,絕大多數出梅瓣、水仙瓣類。 十八、細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稱為細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狹雞爪形或竹葉形的花朵,都稱為行花或俗稱粗花。 十九、伏花 自然野生蘭花,經盆栽馴養後繼續孕育花蕾,稱伏花。間隔數年復生花苞,稱作復花。 二十、蘭膏 亦稱命露。蕙蘭花朵轉莖至盛開時,在花柄末端(靠著花葶處),有一滴細圓晶瑩透徹的膠凝物,它味甘醇如蜂蜜,如隨意抹除,易引起花朵早萎無神。春蘭中很少見到蘭膏,或偶有也是細微小點。 二十一、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蘭每朵花的短小花柄。 二十二、籜 即數層苞葉中緊貼花朵的一片,又稱貼肉小苞。這種苞葉在春蘭名種中要比其他蘭花顯得圓闊、厚大而長,有的著生在主瓣背後,有的側生一旁,有的遠離花朵著生在花梗正面。蕙蘭、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的貼內小苞衣總是著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他呈擴張開放狀,籜幅細狹。凡具有各種瓣型的名花的貼肉小苞必定呈現濃厚異色,並且有光,春蘭最明顯。如色彩淡而質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邊有異色,另一邊沒有時,捧瓣上一邊有兜,另一邊沒有兜。 二十三、巧種和官種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質兜狀者稱為巧種,沒有白頭或微有淺薄兜者稱為官種。 二十四、癃放 蘭花花朵萎軟,花瓣僵攏施不足,都稱癃放。主要在蕙蘭中常有識字種現象出現,如花朵先從頂花開放,且是軟弱無力,下面各朵常是僵開,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著生各朵排列間距過近,花開無力等。凡屬這種形式都是最劣花姿。如當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葉受傷過度,花軸上各朵花叢密聚攏,形似羽毛帚,又稱球開。 二十五、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時,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頂端或整體形態。按春蘭和蕙蘭的蕊尖有多種形式,現列述如下:1、春蘭(1)蓮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蓮子。這種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頭(即瓣尖端有微白暈肉質兜),邊緊。大多開大舌梅瓣,花瓣較圓正。假如滿蕊俱白,色澤姣嫩,花瓣放足後,容易伸長變皺。(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狀,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長。如籜筋細糯,多開大鋪舌、梅形水仙。白頭、肉裹尖重者,開梅瓣者居多。(3)機梭形 花蕾形似織布機梭。舒瓣後有緊邊。如籜筋粗硬,大多開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4)橄欖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寬大。如籜筋細糯,花開小舌水仙者居多。(5)瓜錘形 花蕾頂部平而下部斂小。籜筋稍硬者,大多開分頭合背梅瓣,或開三瓣一鼻頭之類。如筋絡細糯,且呈綠色,花蕾下部寬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寬。(6)圓燈殼形 花蕾較長圓。籜筋細糯,條條延伸達頂,這種形態大多開皺角梅瓣或軟捧微皺水仙瓣。(7)凈瓶口形 花蕾稍長,三瓣瓣尖頂收、口放。如籜筋細糯,顏色妖艷者,大多開皺瓣水仙。(8)石榴口形 花蕾圓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籜筋粗而挺直,筋色鮮艷者,必開武瓣水仙。(9)龍眼形 花蕾渾圓結實感,如無白頭彩殼者,開短圓瓣,或三瓣雖短,而無秀氣,還不算名貴。這種形式大多開荷花瓣之類。通過上述各種蕊形介紹,便於藝蘭愛好者們對由蕊形變化過程中了解演化成各種瓣型優劣,以及在選擇新花中,作為鑒別依據。2、蕙蘭(1)巧種門蜈蚣鉗花蕾二片副瓣合攏成鉗形。舒瓣後有緊邊、瓣肉厚,合背硬捧,這種開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軟捧,開大舌梅者居多,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綠、程梅等。大平切平邊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頭合背、硬捧,小舌梅者為少。這種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小平切三瓣稍長,平邊圓頭。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於這種形式,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盪、大陳字等。(2)皺角門瓜子口 寬邊文皺,花開水仙瓣者居多,開梅瓣者少。屬上品中第四。石榴頭 寬邊武皺,飛捧、方缺舌,此類梅瓣、水仙瓣都有,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雲等。(3)官種門官種形 捧兜淺而厚。滑口形 微有淺薄捧兜。杏仁形 寬邊蒲扇捧、舌小。這類多為水仙瓣,屬上品中第六。(4)癃放門 俗稱油灰塊。含苞待放時,先見捧心,且形似僵粘整體。外三瓣舒瓣時卷邊皺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屬這種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頭合背。如捧瓣與唇瓣粘連成一塊,俗稱為三瓣一鼻頭,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開品。(5)行花門 凡花蕾銳尖、狹長,舒瓣後,花瓣都呈尖狹雞爪狀,這種形式俗稱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蘭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時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現。 蕙蘭中除上述「五門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種形式,但多數沒有上品好花開出。 二十六、筋 即苞葉上的細長筋紋。筋有長短,有疏密,有粗細,有平伏,有凸出,顏色也各不相同。筋總以細長透頂、軟潤、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澤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現。如筋粗透頂者,花瓣必闊,且有荷瓣出現。如綠筋綠殼或白殼綠筋,筋紋條條通梢達頂,苞殼周身晶瑩透徹,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紋較細糯,中間還需布滿沙暈。 二十七、麻 苞葉上不通梢達頂的短筋,稱麻。麻之粗細、長短不勻,排列比較緊密,這種俗為麻絡,如相互之間空闊稀疏,又布滿異彩沙暈,往往多出奇瓣或異種素心瓣。麻由於顏色各異,可分為青麻、紅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據花苞出土時間遲早,分為深與淺之分。 二十八、沙暈 各筋紋之間散布著細如塵埃狀微點,稱為沙;密集如濃煙重霧狀稱為暈。苞殼上如有沙有暈,大多出梅瓣、水仙瓣。如苞殼上的沙如杏毛狀密集一起,花苞逐漸抽長時,蕊頂部分又呈現濃綠色者,絕大多數出梅形水仙瓣。如沙暈柔和,顏色或白或綠,出素心瓣居多。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殼上除筋紋細糯、通梢達頂,還必須有沙暈。 二十九、殼 即指苞葉。它有多種顏色,如綠殼、白殼、赤轉綠、水銀紅、赤殼等。但,由於筋紋的顏色深淺和沙暈映輝,更有深綠、淡青、竹葉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綠殼、白麻殼、紅麻殼、荷花色、深紫色、豬肝赤殼等等。其中以水銀紅殼、綠殼、赤轉綠殼最易出名花。另外,殼有松和緊、厚與薄之分。按我國藝蘭先輩們經驗總結,無論哪種顏色殼,都有好花出現,但必須氣色要鮮明,殼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殼薄而軟,稱「爛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現;如殼厚而硬,顏色柔糯,也屢有好花出現。 殼有長短之分,俗稱為長梢殼和短梢殼。凡短梢殼中部的色彩濃而厚,鋒尖有肉鉤,苞尖又呈鵲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如殼長而苞尖呈鈍形,多數出荷形水仙瓣。如綠筋綠殼、白筋綠殼,筋細麻纖,晶瑩透徹,且通梢達頂,又沙暈與殼、筋、麻同樣顏色者,往往出現素心瓣。蕙蘭苞殼的腹部筋紋間滿布沙暈,又有粒粒如圓珠般凸出狀,屢有梅瓣、水仙瓣出現,但殼色不能有過分明亮光澤。如蕙蘭花蕊苞殼緊圓粗壯,下部整足,一般多開荷形大瓣子花。 通過苞殼上的筋、麻、沙暈諸點,可作為鑒別出落山新花中屬名花與否。我國藝蘭先輩們通過長期實踐,總結成許多豐富經驗,足以留供我們在選擇新花中具有瓣型名花的借鑒,至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現附錄《看殼各訣》如下:1.「綠殼周身掛綠筋,綠筋透頂細分明,真青霞暈如煙護,確是真傳定素心。」 「綠筋忌亮,須要有沙暈,必如煙霞,筋宜透頂小蕊,在仰朵時,日光照之如水晶者,素;昏暗者非是。」2.「羅衣自綠亦稱良,大殼尖長也不妨,淡綠筋紋條透頂,小衣起綠定非常。」 「白殼綠飛尖綠透頂,沙暈滿衣,此種定素。出鈴小,蕊若見平,水仙在其中存。」3.「老色銀紅煙暈遮,峰頭淡綠最堪誇,紫筋透頂鈴如粉,定是胎全素不差。」「出鈴時色如茄皮紫者,梅根綠背,黃者素。」4.「銀紅殼色最稱多,莫把紅麻瞥眼過,多揀多尋終有益,十梅九出銀紅窠。」「銀紅殼必須先淡後深,筋紋透頂,飛尖點綠,小衣肉厚,而多光滑,細心選擇為要。」5.「綠殼三重起紫灰,此中必定見仙梅,小衣有肉峰如雪,鈴頂平疑刀剪裁。」「官綠殼上若起紫暈一重,其花必異,筋紋忌亮。」6.「深青麻殼無人曉,莫道青麻少出奇,尖綠頂紅條透頂,暈砂滿殼異無疑。」「深青麻殼,極多光亮,滿蕊白砂,必非素異,必須紫筋透頂,飛尖點綠,此花定異也。」7.「筋粗厚殼出荷花,鐵骨還須異彩誇,無論紫紅兼綠殼,此中常是見奇葩。」 筋粗殼硬,屢出荷花,不論赤綠,一樣看法,如落盆幾日,能起砂暈,就可望異。最難得者,荷花小蕊,尖長深搭,鳳眼微露,收根必細,灶門開闊,定是飛肩。 三十、子芽 從假球莖基部生長出來的幼小葉芽,俗稱子芽。子芽剛露出土面,凡屬綠花類和素心瓣尖都呈白綠色;如赤綠殼或水銀紅殼類的芽尖,呈微紅色;如赤殼類都呈紅紫色。在「入霉」前後破土生長的子芽最強壯,如在「夏伏」時破土的較弱;若遲至秋季中生長出的子芽俗稱「秋桿」,細小瘦弱,長成的葉束亦短小細狹。 三十一、抽箭 蘭花的花莖從苞殼中透出後,逐漸長高,這種過程俗稱抽箭。
花型欣賞
(一)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對稱。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且抱緊,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二)荷瓣: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三)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後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四)奇瓣:凡外副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1.蝴蝶瓣分外蝴里蝴兩類。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極少留種。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從欣賞角度而言,外蝴應高於里蝴。2.多瓣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余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雲為荷型,余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多朵蝶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3.多唇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形態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
花色欣賞
(一)素瓣凡唇瓣上不帶色塊的都為素心瓣。由於蘭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一般唇瓣無色塊,外三瓣及捧瓣都不會有色塊。傳統素瓣外三瓣,捧瓣為綠色,唇瓣為白色。與此相對應,一般蘭花唇瓣因為帶紅色或紫色,故稱暈花。按唇瓣色澤可分為綠胎素,白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兩側有紅暈),刺毛素(舌苔上隱約有細微紅色)。素心瓣苔色以綠色為貴。近來關於素花瓣的含義又有拓展,凡舌與花的顏色一致,均稱為素心瓣,如黃花素,紅花素、紫花素。此類花四川、雲貴、兩湖均有發現,而江浙一帶較少發現。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型素,如楊氏荷素,文團素。蝴蝶素,如楊氏素蝶。竹葉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於一般草素,因為瓣狹如雞爪,不被列入細花之列。(二)復色瓣1、爪花有綠底金爪(黃爪)、綠底銀爪(白爪)和白底綠爪、黃底綠爪幾種。由於蘭葉起爪,相應的花也起爪。如金邊玉衣,曙光等。2、縞花花瓣有不規則的黃、白線條,由於蘭葉出縞紋,相應花中也出現了縞紋,如五彩皇冠。3、覆輪花花瓣邊緣鑲白色或黃色,稱覆輪花,由於葉子出現覆輪,有時對應花也出現覆輪,如金邊玉衣。4、斑花花瓣上有不規則的黃斑、白斑出現。,由於蘭葉上出現斑紋,有時相應花也出現斑紋,但此類現象較少出現。
葉型欣賞
1、立葉:葉脈硬朗,葉質較厚,葉直立。立葉草往往葉面細,滋潤,如汪字、環球荷鼎。 2、半立葉:葉從假鱗莖出土後向斜上方向生長。如龍字。3、半垂葉:葉型半垂,大多數蘭花都為半垂葉。4、垂葉:葉呈鐮刀型,葉尖下垂至假鱗莖。如大富貴等。5、調羹葉:葉短闊,頭圓,腳收根,葉如調羹。6、扭葉:葉面旋卷,或扭曲。如綠雲。7、燕尾葉:葉片尖端分叉,如燕子尾巴。春蘭中偶有發現。8、水晶葉:葉片中有水晶體出現。9、龍葉:葉面凹凸不平,葉子扭曲,大多出現在墨蘭中。
葉藝欣賞
蘭花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蘭,港台地區稱之為葉藝,八十年代來,受到蘭界的重視。花藝只能欣賞半 月,葉藝能欣賞全年。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一條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斑紋,稱為「斑」。有「緋斑」、「中斑」、切斑」等,條紋集中出現在葉的基部或下半部稱為「晃」。另外,葉片上有白色或黃色細點的稱為「錦沙」。
追求新種
1、素梅:至今未有象樣的素心梅瓣發現,要末色不凈,如玉梅,要末瓣型不好,如知足素梅。世上有「素宋梅」?2、素荷:俗語說:「千梅易得,一荷難求」。標準的新種荷花非常難得,象樣的素荷就更難上加難。老種中雖有楊氏素荷尚可,但花葶太矮,收根放角也不理想。3、素蝶:老種中好的蝴蝶不多,近幾十年來發現的新種五彩蝴蝶、蝴蝶龍、超過了老種蝴蝶,但未發現過素蝶。老種中的楊氏素蝶,應說不錯,但已幾近絕種。要是有一隻素的「五彩蝴蝶」「蝴蝶龍」那該有多好!4、梅蝶:標准梅瓣外蝶。據說已被發現。5、帶爪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6、帶覆輪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7、帶「縞」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8、帶「斑」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9、花瓣帶各種艷麗色彩的梅、水仙、荷或蝴蝶。10、全素的「余蝴蝶」。11、帶覆輪、縞、斑的「余蝴蝶」。以上任何一隻端莊的「新種」,都將價值不菲。 .

⑸ 價值昂貴的蘭花都有哪些品種

施肥,每當新株生長到葉片分開後,要每半月施1次的薄淡肥。到了炎熱的夏季盛夏,氣溫超過35攝氏度以上時,還有冬季低於攝氏10度時,就不要施肥。平時施肥要注意不要讓液肥灌入到葉芯,若不小心灌入葉芯,用餐巾紙把葉心水珠吸幹了。

⑹ 蘭花的花瓣顏色、氣味、形狀;花朵大小、氣味;花萼、雄蕊、雌蕊數目

蘭花花葶側生來或發自假鱗莖基部源,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

蘭花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

蘭花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6)鐵箭蘭花擴展閱讀: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⑺ 水培建蘭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建蘭枝繁葉茂,使人倍感清幽,常被用作庭園、林間或廳堂的擺設性花卉,下面就由我來告訴你水培建蘭花的養殖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培建蘭花的養殖方法

1、選擇專用水栽花盆。使用底部無孔、內外雙層網篩套盆式的專用水栽花盆,外盆盛放培養液,內盆為方格網篩,網孔規格為2厘米×2厘米,網孔之間的肋筋是托著鱗莖和盛放蘭株的固定物,如石子或海綿。

2、移植植株。把種在土壤的蘭株撥起,清除爛根、老根,根過多不便植入內篩時可用剪刀緊貼鱗莖剪除部分根須,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根部沾著的泥和臟物。

3、消毒。建蘭株在植入水栽盆前進行1次消毒,將全株浸入濃度為10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10~15分鍾後,取出用清水沖凈高錳酸鉀溶液即可。

4、植入水栽盆。把根須分成2~3組,插入2~3個篩孔內,用手將已穿過篩孔的根稍微拉動,使鱗莖緊貼著篩孔之間中央的十字肋筋。

5、固定。用一隻手扶正建蘭株,另一隻手把洗干凈的3厘米×5厘米規格的石子,圍繞植株放滿內篩稍晃動,蘭株便固定在內篩中央。

6、加入培養液。用清水再一次沖干凈固定石,外盆盛上清水,在水中放入蘭花培養液。這樣,移植工作就完成了。

養殖建蘭的心得

【盆具選擇】以質地粗糙、無上軸、邊底多孔、有盆腳的蘭盆栽蘭較好。

【選擇位置】蘭盆在上午8點半(夏天)以前接受陽光直射,9點以後轉移到陰棚內曬“花花太陽”,12點後放置陰涼處。此時,其前後左右上下均要通風,地面放水迴流,增加濕度;屆時清風徐來,涼風習習,對其生長十分有利。

【花期管理】建蘭大多一年可開花兩次,花期為7月至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再加上一箭多花,消耗養分很多。因此,在養護中要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施肥要相對勤一些,這樣建蘭才生長健壯,花開到位。

【越冬管理】野生建蘭大多生長在長江以南氣候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地區,很少有0℃以下的低溫天氣,因此比較怕凍。長江以北地區栽培,冬季宜放在封閉式蘭室內養,氣溫不能低於0℃,否則易發生凍害。

建蘭的品種有哪些

1、小桃紅

小桃紅是建蘭的一種。葉色較淺,脈紋較清晰。沒有建蘭那麼有蠟質感。開花主要在5-10月,冬春兩季也有開花。特徵:地生蘭,多生於懸崖上和疏林中.植株自然高度約 20-60 公分。假球莖長卵形,不明顯。高 2-3 公分,葉2-5片,寬1-2cm。線形長40-60 公分。花色大多為黃綠或淺紅色,中 透淺紫紅色亦有綠色.多有紅色線條,捧瓣長2-2.5cm,紅花較少見.唇瓣長1.5-2.5公分、長卵形,乳黃色而帶紅紫斑,三裂,側裂片半月形,直立。中裂片三角卵形,向下彎曲。

2、鐵骨素

四季蘭傳統素心銘品,歷史悠久,品性優良,是優質的建蘭素心花品種。由於蘭葉韌性強且質地堅硬,若鐵皮;花梗細且挺立,若鐵筋,故得名“鐵骨素”。近年來出現眾多芽變精品品種,深受蘭界推崇。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四季蘭老種。

3、金絲馬尾

是建蘭變種的葉藝素心第一傳統名品,葉質寬厚,葉尾微卷,垂葉姿,黃中縞藝。“金”指葉片線藝色澤金黃;“絲”指線藝細小而清晰;“馬尾”是比喻該品的葉藝形狀象馬尾那樣細而亮、長而直、密而多。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花期長,葉姿秀,線藝好,花姿端莊,香氣醇正的特點,為線藝蘭珍品。

4、綠梅

梅葉形細長,球莖碩大,色呈翠綠。分布於中國台灣地區,1975年在台灣南投水裡鄉被發現。細長葉形,質似寒蘭。球莖碩大,一莖3~5葉,中垂葉姿,色翠綠;花型三瓣圓頭、緊邊、皺角,平肩。呈飄皺形,色綠至杏黃,具蠟質。蠶蛾兜捧心,執圭舌,梗柄翠綠,花葶高,出架,一莖常開六朵花,開花率特別高,一年可開3次以上。建蘭為近年來逐漸流行的蘭花品種。綠梅是建蘭中不可多得的集梅瓣、黃綠色、多花、花期長等優良特色於一身的優良銘品,基因遺傳穩定,不易發生退變。因其極高的觀賞性而被蘭友廣為追捧。

5、寶島仙女

寶島仙女:建蘭,三星蝶,奇花,名品;與玉雪天香、復興奇蝶並列為台灣四季蘭三大銘品。其棒心花瓣全變為唇瓣,形成了三唇頂立的奇花。於1975年由台灣復興鄉蘭農採得,賣與桃園盧竹蘭友林金生,呂登旺,李昭雄培養,翌年開出三星奇花,美如仙女,即名為寶島仙女。

6、荷花素

荷花素是建蘭種的傳統名品;其葉為中垂葉,葉幅寬闊,葉形曲線優美,球莖較大,一莖3-5葉,葉片寬1.5-2.5厘米,長約30-40厘米,光澤佳,葉色翠綠,植株易出芽,繁殖容易。花瓣肥闊,花朵碩大,色凈綠,花莖出架,可達23厘米,一莖5-10花,花較香且開花率高,是很值得培養的建蘭品種。

7、市長紅

建蘭紅花銘品。前台灣某市長選育,葉態端莊捲曲,花色鮮明優雅,香氣濃郁含蓄。品優價廉,入門首選。花高大出架、濃香、葉姿中垂型,新芽鮮紅色,成株後自然轉成黃綠色,花開鮮紅色!

8、青山玉泉

建蘭名品,她以素心、綠爪而聞名於世,是蘭花中少有的品種。1992年一位香港的張意先生選育原名“白桿素”。1999年台灣林盈竹先生大量采購栽培推廣;因花瓣的外周呈綠色尤如青山,而以下部分且潔白如雪晶瑩剔透,整體組合如清澈的泉水源自青山,故取名:“青山玉泉”。此花白花帶綠咀,新芽亦帶綠咀,但成株後逐漸退回青葉。此品種中垂葉形,高腳垂尾,葉幅修長,新芽呈先明性綠覆輪中透,隨著新芽漸長逐步消退;內外瓣雪白帶綠覆輪,瓣尾鑲淺紺爪,微落肩,極似金絲馬尾,白舌黃苔,乳白色梗柄,出架,濃香,花色可與玉雪天香媲美,瓣形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花曾被組培過兩次,第一次是在早年青山玉泉推出的時候,這次組培的苗,芽色沒有母本白,花開米白色,帶綠邊。第二次組培的芽,幾乎象普通素心蘭的芽色,基本無綠邊,芽色也不白,綠邊輕而淺。

9、一品梅

一品梅:建蘭,素心,梅瓣。又稱蓋梅,四季蘭十大名花之一。特點:半垂葉,最外側2片葉子較開張,內部葉片較直立;花外瓣均稱,收根、放角、起兜,肉質厚,如意舌,正格花,同類瓣型花的代表,花朵形態端巧雅麗,香氣濃。

10、君荷

“君荷”,最早下山於四川雅安境內,最初由雅安吳姓蘭友覓得不帶花的龍根苗,其葉幅寬大,起皮,且有行龍,葉尾鈍圓,具備出“荷瓣”花藝的顯著特徵,經過吳氏的多年培育,於93年放花,花蕾滾圓,包衣掇彩,花開大花型荷瓣,花莛高企,氣宇軒昂,當地人叫‘吳荷瓣’,但遺憾的是未能引起當地蘭友的重視。

11、富山奇蝶

建蘭、奇花、多瓣奇花。1986年台灣桃園選出。葉幅中等,,垂葉姿,常生4-6片葉,中葉常無指環。四季蘭,多瓣奇花經典品種之一。植株中等,葉彎垂,花中花,偶有蝶化,朝天開放,層層疊疊,花香清淡,花型豐滿,花色絢麗,花期較長。

12、綠光登

綠光登單株有葉3-4枚,葉片有假鱗莖頂端開始散開,株型鬆散;葉姿半垂;葉片長23.4-38cm,寬1.1-1.3cm,葉色翠綠。花品為正格黃花梅瓣,中宮端正,外三瓣收根放角好,花瓣厚糯,花桿為翠綠、無雜色,故有“綠光登”之稱,其與“黃光登梅”並為姐妹花。綠光登又名蜀梅建蘭,單株有葉3~4枚,葉片有假鱗莖頂端開始散開,株型鬆散;葉姿半垂;葉片長23.4~38cm,寬1.1~1.3cm,葉色翠綠。葉鞘長而闊,色暗紅綠色,向外斜出;葉基部有摺痕狀突起;葉溝深“V”型;主脈劇中,較為粗大,側脈細,無夾絲;葉面平展光滑,老葉可見側脈的痕跡;葉緣光滑,新生幼葉尖部隱約可見有細鋸齒,葉尖漸尖。花品為正格黃花梅瓣,中宮端正,外三瓣收根放角好,花瓣厚糯,花桿為翠綠、無雜色,故有“綠光橙”之稱,與“黃光梅橙”並為姐妹花。

13、五嶽麒麟

五嶽麒麟,為四川建蘭八大銘品之一,四季蘭新品奇花,是四川峨眉山於2001年發現,性狀穩定。有3至5個深紅色舌頭;8至12個外瓣;花色與紅舌頭對比鮮明。目前總數量較少,是四季蘭奇花中不可多得的新品種。 此花易辨認而且花色鮮明,在雲南大理及四川樂山展出後得到廣大蘭友及評委的高度評價,是一株可以長期栽培的好花。


熱點內容
龍木盆栽 發布:2025-09-16 22:16:08 瀏覽:968
300櫻花傘 發布:2025-09-16 22:16:01 瀏覽:933
西天一朵雲 發布:2025-09-16 21:59:42 瀏覽:686
現摘插花 發布:2025-09-16 21:34:26 瀏覽:761
情人節語錄英文版 發布:2025-09-16 21:33:50 瀏覽:808
推廣西蘭花 發布:2025-09-16 21:23:18 瀏覽:268
百合牌黃金 發布:2025-09-16 21:23:14 瀏覽:415
牡丹李山甫 發布:2025-09-16 21:20:40 瀏覽:929
七夕開店 發布:2025-09-16 21:13:08 瀏覽:890
蔡文姬插花 發布:2025-09-16 21:10:27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