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鋪滿池
❶ 夏日荷花滿池的作文
炎炎夏日,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空中彌漫著炎熱的空氣,唯有那池中的荷花井然有序的豎立在水中。顯得格外得優雅。
當我漫步在嵌滿了鵝卵石的小道上,花香伴隨著一陣陣微風向我迎面吹來,我加快了步伐迎風而上,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水池,池中央長滿了碧綠的荷葉。一張張雨傘般大小的荷葉,緊緊地挨在一起,荷葉之間露出了一個個嫩黃色的小蓮蓬。時不時還長出了幾朵粉紅色的荷花,是那麼的精緻與美麗。
青蛙呱呱地叫著,此時的空氣似乎也涼爽了一些。我帶著喜悅的心情離開了荷花池!
❷ '哪些詞語形容滿池荷花
純潔 清雅 亭亭玉立 荷香月色 芳姿清純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出水芙蓉 含苞待放 冰清玉潔
❸ 滿池滿塘方圓一片的荷花是怎樣的一種情景,請你發揮想像把它寫出來
滿池滿塘方圓一片的荷花是怎樣的一種情景,請你發揮想像把它寫出來
❹ 描寫夏日裡荷花滿池的詩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內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容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與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確實不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在陽光的照映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
❺ 荷花景 滿池綠盤鋪滿池, 荷花朵朵點點頭。 一片風景人人愛, 但看舊景人不同。
紅紫飄零草不芳, 始宜攜杖向池塘。 看花應不如看葉, 綠影扶疏意味長。 羅與之,宋代詩人,屢試不第,隱居終生。他的這首《看葉》,是飽經滄桑之作,別有一番人生況味。 把葉作為審美對象,歷來不乏佳作。不過,「霜葉紅於二月花」,在秋葉中幻出春紅,葉子是被作為花朵來欣賞的。「霜風弄巧,把秋林,一夜吹成春苑」。所以,在詩人筆下,被欣賞的葉,多是經霜後的紅葉,裝扮出來的是另一番春色。 羅與之的這首《看葉》,則與上述審美趣味不同。他欣賞的葉,是扶疏的綠影,是綠葉生命的活力,是葉的本質美。「紅紫飄零草不芳」,紅紫,指萬紫千紅的百花。百花凋零、芳草枯萎,呈嬌斗艷的春天已經逝去。「始宜攜杖向池塘」,此刻,眼前已無繽紛的美景可供觀賞,最適宜的去處,則是俯視池塘中的落影。攜杖行走,表明年歲已高,青春風華旋成往事。時令已無繁華,人生已入老境。眼前別有一種境界,胸中別有一番滋味。「看花應不如看葉,綠影扶疏意味長」。扶疏,枝葉紛披,茂盛而疏密有致。這兩句詩充滿了禪機哲理,言近旨遠,意味深長。「看花」,萬紫千紅易凋,花雖爛漫,但繁華匆匆,轉瞬即逝;「看葉」,綠葉扶疏永茂,葉雖平淡,卻活力長存,生生不息。這是時序變化中的實景,也是歷盡人世風波後的心境。「看花應不如看葉」,平淡方始永恆。「梅花一時艷,竹葉千年色」。這是一種歷盡榮華,漸趨淡泊的人生感悟。 更何況,花兒雖好,還得綠葉扶持。綠葉甘當底色,甘作陪襯。「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這是約定俗成的葉的品格。羅與之的《看葉》,則進一步提出了人生的思考,不慕繁華、自甘淡泊,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清人富壽《廣化寺紅葉歌》的詩意,正和《看葉》同調,詩雲:「春花雖好只紅白,未若秋光備五色。少年文字縱崢嶸,絢爛終需老境得。」這是豐厚閱歷帶來的人生體驗。
❻ 「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和誇張。
意思:五月的石榴花紅得像火,六月的荷花盛開,鋪滿了池塘。
賞析:
五月時,石榴花盛開,就好像一團一團的火焰,這里把盛開的石榴花比作成火焰,是用了比喻的手法。
六月時,荷花開放,把池塘都鋪滿了。這里用了誇張的手法,因為荷花是不能夠把池塘鋪滿的。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荷花盛開的很多。
❼ 荷花香滿池的下一句是什麼
荷花香滿池的下一句是:
1、荷花香滿池,魚水共相依。
2、荷花香滿池,紅衣綠扇映清波。
3、荷花香滿池,紅衣綠扇倒映水面。
4、荷花香滿池,滿池荷花嫵媚鮮艷。一朵挨一朵,一片接一片,或粉,或白,滿溢而來。
5、荷花香滿池,荷花爭奇斗艷,舉目四望,湖邊全是綠汪汪地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花漂浮在平靜的湖面上。
6、荷花香滿池,荷花競相綻放,每朵花都以不同的身姿展現,給人以不同的韻味。
7、荷花香滿池,一陣微風拂過,荷花池開始熱鬧起來,荷塘泛起陣陣漣漪,荷花搖曳,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身姿婀娜。
❽ 荷花滿池是幾月
各地的令不一樣,通常是六月份。
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葵花傾向陽。
❾ 仿寫比喻句 荷花,荷葉鋪滿了池塘,遠遠望去就像碧波上盪著點點五顏六色的帆,煞是好看。翡翠般的荷葉像個
滿池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彷彿碧波上盪著點點五顏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❿ 煙雨濛濛 荷花滿池意思
煙雨濛濛,荷花滿池。雨濛濛細雨,荷花盛開滿池子,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