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花定位
㈠ 西蘭花能放在冰箱里嗎 西蘭花能在冰箱放幾天
1、西蘭花可以放冰箱。
2、原因:這是因為西蘭花有較強的耐寒性和耐熱性,西蘭花的生長溫度一般在5-20度范圍內,溫度越高,西蘭花的生長發育越快,花球發育適溫15-18度,溫度高於25度花球就會變質,花球一般在5度以下的低溫緩慢生長。再者,冰箱的冷藏室一般都定位為3-10度范圍內,正好達到西蘭花的耐寒性的溫度。
3、參考資料:
http://ke..com/link?url=-O_
http://www.lejj.com/bingxiang/dkm/article-17417.html
㈡ 西蘭花怎麼炒好吃 家常
1. 西蘭花洗凈切小,平菇洗凈斯成條,蔥蒜切末
2. 鍋燒熱,下油,下蔥薑末,炒香,下西蘭花炒到斷生,下平菇,炒一分鍾,出水後,放糖,鹽,加紅椒,再炒一分鍾,關火,點味精,拌勻出鍋
1、平菇三片
2、西蘭花一棵
3、胡蘿卜半棵
佐料 鹽、白糖、雞精少許
製作過程
1、將平菇洗凈,用手撕成條狀,西蘭花切成小塊,胡蘿卜切片
2、鍋熱後加少量的油,8成熟的時候加入西蘭花翻炒
3、西蘭花半熟的時候加入洗凈撕成條狀的平菇,胡蘿卜繼續翻炒
主料: 雞胸脯200k 西蘭花一顆
配料:金針菇適量 胡蘿卜適量鵪鶉蛋適量聖女果適量 黑白熟芝麻適量草莓適量
輔料:甜面醬適量 芝士(可選)適量 鹽、生抽等適量
製作方法
1.先起一鍋熱水,加入鹽,等水開後把雞胸肉煮熟
2.撈出雞肉後水繼續拿來焯一遍西蘭花,待西蘭花變色後撈出放入涼水中
3.將撈出的雞肉切碎,拌入甜面醬(可以用花生醬等代替,按你自己的喜好來)做成--田園泥)
5.將草莓切開,裝盤;將雞肉泥平鋪在盤中間
6.將西蘭花切成只要上面花的部分,用來鋪在雞肉泥上面作為---田園青草
7.將鵪鶉蛋做成小雞的樣子(用胡蘿卜做成小雞的雞冠和嘴巴,黑芝麻做成眼睛,注意胡蘿卜的大小尺寸,做眼睛的時候可以用牙簽沾一點水再點一粒黑芝麻來定位)
8.小雞的雞冠和嘴巴的切法,把鵪鶉蛋按位置切小口裝進去就OK
9.將聖女果做成小兔子(小兔子的眼睛用牙簽扎個孔,再放入一粒白芝麻就可以了)
10.兔子耳朵切法,大概是切下1/4來做成的
11.金針菇按圖切,只要上面的那一些做成--田園野蘑菇(如果不做焗的版本做冷盤的話記得先把金針菇煮熟)
5、加鹽和少許白糖調味即可
1. 燒開熱水,放些許鹽,倒入切好的西蘭花,燙一下,殺菌消毒後,盛起
2. 鍋里倒油加熱後,倒入平菇,翻炒
3. 翻炒2分鍾後,平菇水分出來了,倒入切好片的胡蘿卜,繼續翻炒
4. 倒入西蘭花,一起炒
5. 加入雞精,鹽,翻炒幾下
6. 盛起
㈢ 西蘭花可以生吃嗎
哪些蔬菜不適合生吃。
番茄、胡蘿卜生吃浪費營養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胡蘿卜富含的版β-胡蘿卜素,都是脂溶權性營養物質,加油烹炒後更易被人體吸收,發揮其保健功效。
番茄富含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與生的相比,煮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更容易被人體充分吸收。
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它能保護視力、滋潤皮膚、提高免疫力等。熟吃胡蘿卜,並且在烹飪時接觸到油脂,β-胡蘿卜素才能最大程度被人體吸收。而生吃則會浪費營養,更不建議榨汁,這樣會浪費有益健康的膳食纖維。
山葯、西蘭花生吃不易消化
含澱粉較多的蔬菜,如土豆、山葯、紅薯、芋頭不要生吃。 這些食物生著吃,不僅其中的澱粉等營養物質不容易被人體消化,還會讓人產生腹脹等不適感。西蘭花、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煮熟再吃不僅口感更好,人體也更容易消化。
菠菜、空心菜等焯水後再涼拌
菠菜、空心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也最好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後再涼拌。因為草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干擾人體對鈣的吸收。
㈣ 西蘭花洗了後能放冰箱嗎
西蘭花洗了後是可以放冰箱存放的,西蘭花有較強的耐寒性和耐熱性,西蘭花的生長溫度一般在5-20度范圍內,溫度越高,西蘭花的生長發育越快,復花球發育適溫15-18度,溫度高於25度花球就會變質。
西藍花中的營養成分,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據分析,每100克新鮮西藍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質3.5克~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藍花中礦物質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比同屬於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
(4)西蘭花定位擴展閱讀:
西藍花的抗癌作用是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及日本科學家研究的重要內容。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排行榜上,西藍花名列前茅。美國《營養學》雜志上,也刊登了西藍花能夠有效預防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西藍花的抗癌作用,主要歸功於其中含有的硫葡萄糖甙,據說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症的發病幾率。
除了抗癌以外,西藍花還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其中一定量的類黃酮物質,則對高血壓、心臟病有調節和預防的功用。同時,西藍花屬於高纖維蔬菜,能有效降低腸胃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降低血糖,有效控製糖尿病的病情。
㈤ 初一上冊生物 維生素A ,B,C,D缺乏時的症狀和食物來源分別是什麼
維生素A缺乏症:
易患人群:學齡前兒童
維生素A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皮膚症狀:皮膚乾燥、脫屑、粗糙,繼而發生丘疹,好發於上臂外側及下肢伸側、肩部、臀部、背部及後頸部;由於呼吸道上皮發生角化,氣管、支氣管易受感染,幼兒還可引起支氣管肺炎
眼部表現:常表現為暗適應能力下降,即當從光亮的環境突然進入到黑暗處時,人的眼睛看清楚暗處物體的時間延長。嚴重者在暗光下無法看清物體,成為夜盲症,俗稱"雀目眼"。嚴重維生素A缺乏者還可引起乾眼病,表現為結膜乾燥,兒童可出現結膜皺摺,結膜增生變厚。有時眼睛角膜外側與眼球平行線上形成一個底邊向內的三角形或圓形、橢圓形的斑點,顏色呈灰白色或銀白色,狀如細小的肥皂泡,擦不去,稱為"畢脫氏斑"。眼球結膜和角膜光澤減退,淚液分泌減少,或不分泌淚液。更嚴重的可引起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完全失明。
維生素A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和/或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的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因為胡蘿卜素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同樣可起到預防維生素A缺乏的作用;也可選用適當的維生素A強化食品
維生素A的主要食物來源:
膳食物中的維生素A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來源於動物性食物提供的視黃醇,例如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其它動物內臟等;另一部分則來源於富含胡蘿卜素的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油菜、辣椒、番茄和橘等。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維生素A 食物名稱 胡蘿卜素
豬肝 4972 胡蘿卜 4010
雞肝 10414 菠菜 2920
奶油 1042 油菜 620
雞蛋 310 西蘭花 7210
瘦豬肉 44 橘子 1660
* 1mg維生素A=1.0mg視黃醇當量
1mg β-胡蘿卜素=0.167mg視黃醇當量
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長期缺乏可引起腳氣病 易患人群:長期以精白米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補充者;嬰兒型腳氣病通常發生在2~5個月的嬰兒。 腳氣病的臨床表現: 乾性腳氣病:食慾不振、煩燥、全身無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覺麻木。肌肉酸痛,有壓痛,以小腿肚的腓腸肌最明顯,上、下肢肌無力,出現手、足下垂,嚴重者出現肌肉萎縮、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現為對稱性。嬰幼兒還可引起聲音嘶啞和失音。 濕性腳氣病:表現為浮腫,多見於足踝,嚴重者整個下肢水腫。同時出現活動後心悸、氣短,並有右心室擴大,常可導致心力衰竭 嬰兒型腳氣病(腦型):食慾不佳、嘔吐、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腳氣病的預防: 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過於精細,並注意各種副食的補充。同時,採用正確的烹調方法--不要加鹼,盡量不用高壓鍋蒸煮,以避免維生素B1遭到破壞
維生素B1的食物來源: 谷類、豆類、堅果類、瘦豬肉及動物內臟等食物是維生素B1的豐富來源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1含量: 食物名稱 VB1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B1含量mg/100g 豬肉(瘦) 0.54 花生仁(生) 0.72 豬肝 0.21 黃豆 0.41 豬心 0.19 小米 0.33 羊肉(瘦) 0.15 小麥粉 0.28 牛腎 0.24 大白菜 0.06
維生素B2與維生素B2缺乏症: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我國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種疾病。
臨床表現:
口角炎:口角濕白、口角裂開、出血、糜爛、結痂
舌炎:舌腫脹、裂紋、疼痛、萎縮、舌苔厚、部分脫落形成地圖狀
唇炎:嘴唇發干、裂、腫脹、出血、潰瘍
眼炎:視力模糊、怕光、流淚、視力減退、眼易疲勞、角膜充血
皮膚症狀:引起脂溢性皮炎,多發生在鼻翼兩側、臉頰、前額及兩眉之間。男性陰囊發癢、紅腫、脫屑、滲出、結痂並伴有疼痛感。女性陰部瘙癢、發炎、白帶增多
繼發性貧血:可出現缺鐵性貧血的一系列表現
預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時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黃素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動物內臟如肝、腎、心,以及鱔魚、蛋、奶等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及綠葉蔬菜含量較多,谷類、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黃素較少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豬肝 2.08 牛奶 0.14
豬肉(肥瘦) 0.16 小麥粉 0.08
羊腎 1.78 油菜 0.11
雞肝 1.10 大米 0.05
雞蛋 0.32 黃瓜 0.03
維生素B6與維生素B6缺乏:
維生素B6,又稱吡哆醇,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嚴重的臨床缺乏症已少見
易患人群:成人、幼兒均可能因為攝入維生素B6不足而患病
臨床表現:
成人維生素B6缺乏症,表現為眼、鼻與口腔周圍皮膚脂溢性皮炎,隨後擴展到面部、前額、耳後、陰囊及會陰等部位,並在頸項、前臂和膝部出現色素沉著;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急躁,精神抑鬱、無表情、嗜睡、肌肉萎縮,體重下降。
幼兒維生素B6缺乏症,發生煩躁、肌肉抽搐和驚厥;嘔吐、腹痛,以及體重下降等。嬰兒長期維生素B6缺乏,還會造成體重停止增長,低血色素性貧血。
預防:平時注意含維生素B6豐富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為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其次為動物肝臟、豆類和蛋黃等;水果和蔬菜中維生素B6含量也較多;含量最少的是檸檬類水果、奶類等。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6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維生素B6含量
金槍魚 0.90
牛肝 0.84
雞內臟(油炸) 0.62
牛腎(生) 0.43
雞肉(油炸、烤、煎) 0.41
油炸花生(加鹽) 0.40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氰鈷素,其缺乏較少見,可見於胃切除病人、胃壁細胞出現自身免疫的病人、老年人、萎縮性胃炎患者等。
維生素B12缺乏的臨床表現:
1. 惡性貧血:當缺乏B12時,導致紅細胞中DNA合成障礙,誘發巨幼細胞貧血。
2. 神經系統損害:維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斑狀、彌漫性的神經脫髓鞘,出現精神抑鬱、記憶力下降、四肢震顫等神經症狀。
3. 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從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並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
缺乏症的預防: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平時注意攝入適量含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來源:
膳食中的維生素B12來源於物食品,主要食物來源為肉類、動物內臟、魚、禽、貝殼類及蛋類,乳及乳製品中含量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12含量:
食物名稱 B12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B12含量mg/100g
牛肉 1.8 雞蛋 1.55
羊肉 2.15 雞蛋黃 3.8
豬肉 3.0 鴨蛋 5.4
豬肝 26.0 生蛤肉 19.1
燜雞肝 49.0 墨魚干 1.8
維生素C與壞血病: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人體攝入維生素C不足,可引起壞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可因攝入不足而患病。兒童壞血病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壞血病的臨床表現:
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精神煩躁;牙齦疼痛紅腫、出血,嚴重者牙床潰爛、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皮膚乾燥,皮膚於點、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腫;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腫、疼痛;患兒兩腿外展、小腿內彎呈"蛙腿狀";眼結膜出血,眼窩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縮;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貧血表現;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維生素C缺乏症的預防:
合理安排膳食,經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時要注意正確的加工及烹調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鹼,以盡量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紅柿、橘、橙、酸棗等;動物性食物僅肝臟和腎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C含量 食物名稱 VC含量
大白菜 28~47 橙 33
柿子椒 72 蘋果 1~6
菠菜 32 橘 11~33
油菜 36 香蕉 8
紅果 53 牛奶 1
維生素D缺乏症--小兒佝僂病與成人骨軟化病:
易患人群:小兒佝僂病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成人骨軟化病多見於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維生素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小兒佝僂病的表現:患兒常有多汗、易驚、囟門大、出牙遲及枕禿等症狀。患兒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即兩側後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後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O"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鐲"或"腳鐲"等;腹肌軟弱無力,腹脹。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軟化病的表現: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時好時壞的疼痛,通常活動時加劇;四肢抽筋,骨質疏鬆、變形,易發生骨折。
維生素D缺乏症的預防:
適當戶外活動(每日至少2小時);有意識地補充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或選擇適當的維生素D強化食品;或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以維生素D制劑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進行戶外活動,只要人體接受足夠的日光,體內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除強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乳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而蔬菜、穀物及其製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維生素D或幾乎沒有維生素D的活性。
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國際單位/100g)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大馬哈魚和紅鱒魚罐頭 500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金槍魚罐頭(油浸) 232 雞蛋(煎、煮、荷包) 49
燉雞肝 67 烤羊肝 23
維生素E與維生素E缺乏: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食物中,幾乎可貯存在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中,且在體內貯留的時間較長,一般不會造成缺乏。
易患人群:維生素E缺乏已很少見。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瀉、胰腺病變)者、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者,可能會引起維生素E的缺乏。
臨床表現:
維生素E缺乏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功能低下,出現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症狀。維生素E缺乏還可能導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缺乏維生素E,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E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時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肉、奶、蛋及魚肝油中含量較少。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豆油 93.08 芝麻油 68.53
花生油 42.06 小米 3.63
葵花籽油 54.60 玉米面(黃) 3.80
棉籽油 86.45 菠菜 1.74
色拉油 24.01 豬肉(瘦) 0.34
煙酸與癩皮病:
煙酸又稱尼克酸、抗癩皮病因子,煙酸缺乏,可引起癩皮病。
易患人群:主要出現於以玉米或高梁為主食的人群。
癩皮病的臨床表現:
初期表現為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失眠、頭疼、記憶力減退等,繼而出現皮膚、胃腸道、神經系統症狀。
皮膚症狀為對稱性皮炎,分布於身體暴露和易受摩擦部位,如面、頸、手背、下臂、足背、小腿下部,以及肩背部、膝肘處皮膚和陰囊、陰唇、肛門等處,皮炎最初表現為灼傷、紅腫、水泡、潰瘍等,隨後,皮膚轉為紅棕色、表皮粗糙,脫屑、過度角化、鱗癬狀變化、色素沉著。
胃腸道症狀主要為食慾喪失,消化能力減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舌與口腔炎症、舌平滑、上皮脫落,色澤紅如楊梅(稱楊梅舌),伴疼痛,水腫。有時味蕾上皮脫落,潰面周圍暗紫色而呈地圖形。
神經系統症狀包括精神錯亂、神志不清、甚至痴獃等。
癩皮病的預防:
合理調配膳食,適當選擇一些含煙酸和/或色氨酸豐富的食物(色氨酸在體內可轉變為煙酸),改善營養狀況。也可以在用玉米作主食烹調時,加入0.6%碳酸氫鈉,或加入10%黃豆,以調整或補煙酸。
煙酸的主要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的煙酸;蔬菜也是煙酸的良好來源;谷類食物中含量也不少,但其利用因加工的影響受到一定的限制。
部分常見食物的煙酸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煙酸 色氨酸 煙酸當量/mgNE 食物名稱 煙酸 色氨酸 煙酸當量/mgNE
豬肝 16.2 262 20.6 黃豆 2.1 472 10
豬肉(肥瘦) 4.2 97 5.8 大白菜 1.3 11 1.5
大米 2.5 145 4.9 菠菜 0.6 40 1.3
小麥粉 2.5 135 4.8 雞蛋 0.8 222 4.5
玉米(黃) 2.5 78 3.8 牛奶 0.2 38 0.8
葉酸缺乏症:
葉酸是一種B族維生素,多存在於蔬菜中,成人缺乏較少見,但孕婦有缺乏發生。
葉酸缺乏的臨床表現:
1. 巨幼細胞性貧血:當缺乏葉酸時,骨髓中幼紅細胞分裂增殖速度減慢,細胞體積增大,引起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表現為巨幼細胞貧血。
2. 孕婦缺乏葉酸,可使先兆子癇、胎盤剝離的發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孕婦易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懷孕早期缺乏葉酸,還易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無腦畸形等)。
3. 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從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葉酸缺乏的預防:
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平時注意攝入適量含葉酸豐富的食物。
葉酸的主要食物來源:
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動植物食品中。富含葉酸的食物為動物肝、腎、雞蛋、豆類、酵母、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類。
部分常見食物的葉酸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B12含量 食物名稱 B12含量
豬肝 236.4 黃豆 381.2
豬腎 49.6 菠菜 347.0
瘦豬肉 3.0 油菜 148
雞肝 80.0 西紅柿 132.1
雞蛋 75.0 花生 104.9
需要說明一點,在這裡面我只列了預防,沒有列治療,我希望如果朋友們有正樣的症狀,那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因為維生素A、D、E、K 等,如果服用量過大,有可能導致中毒。
㈥ 西蘭花在冰箱放著發毛了還能吃嗎
絕對不能吃了。
西蘭花被稱為抗癌效果最好的食物,可以涼拌也可以炒著吃,有些人認為炒著的營養流失了,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生吃,是的,西蘭花確實是可以生吃的哦。
西蘭花可以生吃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2)
西蘭花是可以生吃,但是真的不好吃。十字花科的蔬菜有一種甙類不好吸收,還是熟吃易於消化吸收,且衛生。
西蘭花可以放冰箱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2)
西蘭花可以放冰箱,是因為西蘭花有較強的耐寒性和耐熱性,西蘭花的生長溫度一般在5-20度范圍內,溫度越高,西蘭花的生長發育越快,花球發育適溫15-18度,溫度高於25度花球就會變質,花球一般在5度以下的低溫緩慢生長。再者,冰箱的冷藏室一般都定位為3-10度范圍內,正好達到西蘭花的耐寒性的溫度。
吃西蘭花的注意事項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2)
(1)西蘭花品質柔嫩,纖維少,水分多,風味比花椰菜更鮮美。西蘭花主要供西餐配菜或做色拉;
(2)菜花雖然營養豐富,但常有殘留的農葯,還容易生菜蟲,所以在吃之前,可將菜花放在鹽水裡浸泡幾分鍾,菜蟲就跑出來了,還可有助於去除殘留農葯;
(3)吃的時候要多嚼幾次,這樣才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4)西蘭花煮後顏色會變的更加鮮艷,但要注意的是,在燙西蘭花時,時間不宜太長,否則失去脆感,拌出的菜也會大打折扣;許多人在炒菜花的時候總是存在一些疑慮,菜花、西蘭花等椰菜類烹飪時間過長會導致維生素等抗氧化物過分流失。但是,由於這類蔬菜的莖比較粗,烹飪時間短不易熟,而且吃起來口感不佳。做菜前,用刀在菜莖上切幾個「十」字,增加菜莖受熱面積,既可確保菜花烹制均勻,又能充分保留菜花的營養成分。
(5)西蘭花焯水後,應放入涼開水內過涼,撈出瀝凈水再用,燒煮和加鹽時間也不宜過長,才不致喪失和破壞防癌抗癌的營養成分。
(6)西蘭花中含少量的致甲狀腺腫的物質,但可以通過食用足量的碘來中和,這些碘可由碘鹽和海藻等海味食物提供,因此在食用花椰菜時要注意食物的搭配。
㈦ 東方硒草嫣柳丹復合西蘭花濃縮片聽說主要是給女的滋養身體吃的,男的可以吃嗎,誤吃會有什麼影響嗎
產品定位的用戶群體雖然是女的 ,但是男性誤吃一些也不會有副作用啦,可以放心,因為排毒和抗氧化都是通用的。
㈧ 西蘭花可以放在冰箱里嗎
西蘭花可以來放冰箱,自因為西蘭花的生長溫度一般在5-20度范圍內,而冰箱的冷藏室一般都定位為3-10度范圍內,正好達到西蘭花的耐寒性的溫度。
㈨ 人的衰老有哪些表現
一、人體生理功能衰老的表現:
①心血管系統功能的衰退。如心肌纖維逐漸萎縮,心肌細胞內老年色素(脂褐質)沉積,心瓣膜變得肥厚硬化、彈性降低等。
②呼吸器官老化。表現為肺容量降低,呼吸功能明顯減退,代償能力降低。
③消化系統的變化。主要是口腔、胃腸功能減弱,牙齦、牙齒發生萎縮性變化。
④肌肉骨骼運動系統變化。主要表現在隨年齡增長,肌纖維變細、彈性降低、收縮力減弱;骨骼中有機成份減少,無機鹽增多,因而致使骨的彈性的韌性降低,易骨折等。
⑤神經系統變化。主要表現為腦細胞的某種程度的喪失;神經傳導速度降低;老年人的動作遲緩,反映靈活性減弱等。
二、人體大腦衰老的表現:
1、視覺空間能力下降
人們對三維世界物體的識別和空間定位都屬於視覺空間能力。視覺空間能力的下降會讓人出現方向判斷障礙,如迷路,無法分辨方向,不知道自己家是哪棟樓、哪個單元;坐車時,會多坐一站或少坐一站。
2、控制情緒能力障礙
一般情況下,人是可以較好控制自己情緒的。而情緒控制能力出現障礙,就會表現出冷淡、對其他事物喪失興趣、易怒,情緒不穩。
3、執行能力下降
包括計劃、組織、決策和執行的能力,並能夠做到簡化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當執行能力下降時,往往無法完成多項任務,做事只能一件件來,甚至連一件事都做不好。
4、專注力下降
工作時聚精會神不算太難,但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就會變得難以集中精力,比如在別人說話時,出現不自覺的走神狀態,這都是專注力下降的表現。
5、記憶力變差
記性越來越差是不少人的口頭禪,這也是痴呆症最明顯和最容易發現的表現。如不停地重復一個動作或說同一句話,總以為自己剛吃完飯要去洗碗等。這些記憶力喪失的表現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9)西蘭花定位擴展閱讀:
抗衰老的方法:
一、均衡營養
其實抗衰老方法很簡單,建議大家最好不要有挑食的壞習慣哦,抗衰老保養是一定離不開食療的,食療可以吸收特別多的營養,幫助我們增強免疫能力和肌膚抵抗力,可以起到更好地抵禦外界刺激,延緩衰老的效果哦。
二、西蘭花抗衰老
西蘭花是蔬菜裡面抗衰老效果非常不錯的,大家可以用西蘭花來榨汁然後加入一點蜂蜜進行食療護膚,西蘭花裡面的各種營養成分有助於抗衰老保養,加上蜂蜜的滋潤效果還可以嫩膚的功效。
三、普洱茶美容抗衰老
抗衰老最好的方法,你知道普洱茶具有抗衰老的效果嗎?普洱茶是所有茶裡面抗衰老功效最佳的的茶品,多喝普洱茶具有抗衰老保養的效果。
四、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我們要想起到更好地抗衰老保養,一定要養成規律科學的生活習慣,其中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堅持運動兩大類。一般建議大家晚上十點准時上床睡覺,每周至少進行兩次1到2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