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有蜻蜓
『壹』 為什麼蜻蜓要呆在荷花上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不是說,蜻蜓對荷花情有獨鍾呢?那倒不是。內蜻蜓喜歡在容水邊飛行,或者停息在水邊的青草上。這其中只要原因有二:一,跟蜻蜓繁殖後代有關,因為,蜻蜓的幼蟲長在水裡。所以,蜻蜓必須得把卵產在水裡。蜻蜓在產卵時,有的飛在池塘或小溪的上空,把卵撒到水裡;有的用尾巴在水面輕輕一點,就直接把卵產在水裡(這就是「蜻蜓點水」的由來。);有的則把卵產在水邊的青草的葉上。二,跟蜻蜓的吃食也有關,它們可算是「食肉動物」。蜻蜓只要吃蚊子以及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因此,蜻蜓也是人類的好朋友。
『貳』 描寫荷花蜻蜓的詩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____楊萬里《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___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4、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____蘇軾《江神子·江景》
5、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____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6、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____李商隱《贈荷花》
7、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8、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____李商隱《贈荷花》
9、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____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0、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____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叄』 有幾只可愛的蜻蜓在荷花上飛來飛去這句話你能想到哪句古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處】《小池》——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隻小蜻蜓立在上頭。
『肆』 三年級下冊描寫荷花和蜻蜓的詩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全詩如下:《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你看:一股泉水緩緩地、小心翼翼悄無聲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陽的照射下,清晰可見。陽光透過池畔的綠樹,將樹陰投入水面,陰陽交錯明暗斑駁。好像是泉水很愛惜風和日麗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細流匯成了小池,昨日還平靜的水面上,今天就長出了尖尖的、還包卷著的嫩荷葉,並吸引著可愛的蜻蜓飛來嬉戲。《小池》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實的語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風光,一切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詩,句句如畫,自然朴實,真切感人。
『伍』 描寫荷花上有一蜻蜓的詩句
蓮葉何田田,綠水微皺,驚起一點靈明。
『陸』 有荷花有蜻蜓是屬於哪首詩
宋詩《小池》
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弄輕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柒』 夏日,公園里的荷花剛露出尖頭,便有蜻蜓歡快地飛來立在水面上。是什麼詩
小 池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
『捌』 關於荷花蜻蜓的古詩
荷花在詩人心裡,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真君子;在畫家筆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花仙子;在攝影師鏡頭里,是超凡脫俗的美女子。荷花從生長到凋謝,無論是花、蓮蓬、還是葉,都是那麼美妙絕倫。尤其是風雨中的荷花,婀娜多姿,千嬌百媚,更富有詩情畫意,是其它花卉無與倫比的。不僅如此,它的花、葉、蓮子和藕,既可食療又可入葯。她的一生堪稱精彩!燦爛!輝煌!
1、《湖邊》崔復初(宋)
西子湖邊水正肥,鴛鴦雙浴濕紅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風不肯飛。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宋·楊萬里
3、一片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水亭二首》宋·陸游
4、雨後新荷擁岸青,菰蒲相向立蜻蜓。——《趙元達久不至池上作詩戲之》宋·饒節
5、風約萍開曉天靜,蜻蜓聚立紫荷簪。——《猗瀾池上》宋·葛紹體
6、荷花菱葉不同種,蝴蝶蜻蜓各自飛。——《和西湖竹枝詞》元·熊夢祥
7、鸕鶿群棲竹葉暗,蜻蜓特立荷花秋。——《經尚湖望虞山》明·沈周
8、秋水蜻蜓無著處,全現敗荷衰柳。——《念奴嬌》明末清初·王夫之
9、暗把紅衣換素羅,蜻蜓依舊戀圓荷。——《浣溪紗》當代·周燕婷
10、何許蜻蜓立荷蓋,驚飛作伴過東牆。——《北齋兩絕句》宋·李彭
11、小荷才露尖尖角,翠嫩香柔。占斷芳洲,怕有蜻蜓立上頭。——《採桑子》近現代·寇夢碧
看微博,聚焦興趣和熱點廣告
新浪微博
打開應用
12、碧圓香正,時見蜻蜓並。——《霜天曉角》當代·周燕婷
『玖』 蜻蜓和荷葉有什麼關系
蜻蜓和荷葉有什麼關系如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蜻蜓立在荷葉上,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