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龍蘭花
『壹』 紫色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想要學會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首先要給其提供適宜生長的酸性土壤,適當的對其進行遮陰,掌握澆水頻率,使用正確的施肥方法。除此之外,還要經常對其進行修剪,雷雨季節要移至室內養護,避免淋雨,天氣乾旱的時候要對蘭花進行噴水,以提升空氣濕度。
(1)及時修剪
蘭花若是出現老葉、黃葉以及徒長的無用枝條時,應該及時剪去病葉,注意不要用修剪過病葉的剪刀直接用來修剪無病的葉子,以免發生感染。修剪後注意追施沃葉水溶肥。
(2)避免淋雨
本身蘭花就比較嬌貴,要是在陽台上養護蘭花,在雷雨季節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將其移至室內的通風處進行養護,不能讓蘭花淋雨,否則淋雨之後曬太陽,非常容易導致爛根死亡。
(3)乾旱噴水
在天氣十分乾旱,空氣濕度較低的時候,要對蘭花進行噴水工作,注意水分要噴灑得均勻,噴壺最好是往上噴,保持葉面的濕潤,這樣可以讓蘭花生長得更加旺盛。
『貳』 紫色蘭花是什麼品種
蘭花為我國非常又名的觀賞花卉,在中國有著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回在我國,蘭花的品種也答非常多,並且1985年5月,蘭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和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
蘭花
蘭花為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中文學名:蘭花
拉丁學名:Cymbidium ssp.
別稱:中國蘭、春蘭、蘭草、蘭華、幽蘭、山蘭、國香、空谷仙子、香祖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微子目
科:蘭科
亞科:蘭亞科
族:樹蘭族
屬:蘭屬
種:29種
命名者及年代:Sw.,1799
英文名稱:Orchid
『叄』 中國龍蘭花怎樣養殖
蘭花品種繁多,家庭養蘭初種者往往不知選種哪些蘭花,感到無從著手。作為一般以欣賞為目的而花錢義不多的愛好者,可以選種普通的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和寒蘭。如果想提高養蘭的檔次,則可選種一些名種。春蘭中的名種可選宋梅、十園、龍氏、汗氏、萬氏、文團、玉梅、鄭同荷、蓋荷、西神、余蝴蝶等。有條件還可種楊氏素荷、楊氏素碟、環球茼鼎、綠雲,它們都是春蘭中最有代表性的公認較好的蘭花。蕙蘭中可選程梅、大一品.金山奧素;建蘭可選大葉門、龍岩素;寒蘭則可選素心寒蘭;墨蘭中可選素心墨蘭、銀邊、大屯麒麟,神州奇等。如果再選些各種蘭花中的葉藝蘭.則四季有花有葉可賞,其樂無窮了.
蘭花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約占盆深度1/5 - 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栽時將根散開一些,盆土隨填隨舒展其根,並搖動花盆數次,同時用手指塞緊壓實,栽實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人土中為度。栽植後盆面略呈拱形,盆邊緣留2厘米沿門,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以細噴壺噴水兩三次.澆透為止,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轉入正常養護管理。蘭花栽培擺放場地,要求選擇宅曠、通風良好,又無環境污染處。出房後在室外均需蔭棚下渡過。一些春蘭名種在夏季需蓋雙層簾子,或採用密簾,春秋用疏簾。蘭花在乾旱季節,每天傍晚須在場地噴霧,藉以降溫增濕。高溫季節還需噴灑葉面,但霧點要細而勻。這樣葉面濕潤,促進生長,葉子也光亮、清鮮。
蘭花可以淋小雨,忌連續下雨或暴雨,否則易爛心、爛葉,所以半夜有雨也應起身遮蓋。多雨的天氣注意觀察蘭盆內有無積水的現象,發現後立即換盆,改變盆土的透水性。
盆土的干濕程度是澆水的直接依據。可以用手觸摸和觀察盆土的干濕來決定澆水量。表土已干,下面的土尚微潮,這時就可以澆水。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尤其在夏季,這樣對蘭花的生長會造成影響:一般表土尚潮濕,則可再遲l-2天澆水。澆水不能硬性規定幾天澆1次或每天澆1次水,最好的澆水時機是盆土出現干而不燥的時候。澆水時間,一般講來,春秋二季宜在早晨進行,盛夏炎熱期間應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時為宜,初冬和早春時期可在日出當頂,氣溫稍暖後澆水。進房過冬期間,必須在晴天中午前後澆水,但必須注意:避免沾濕葉面或侵入葉鞘內。
周年澆水程度,應根據季節氣溫高低,盆體大小,品種特性,因地制宜。我園藝蘭先輩們所說:「春喜潤,夏秋喜微潮,冬須潤中帶干」,充分說明了蘭花在不同時期內對干濕度要求的道理。
蘭花施肥以量少、稀薄、勤澆、適時為原則。初春盆蘭出房後,約在「清明」前後,選擇天氣晴和之日,先對沒有花蕾的蘭花澆肥一次,以稀薄為主。間隔半月余,再施一次。凡開過花的,可在盆底放些腐熟沉澱物,再加蓋泥層把根系座上栽植,這樣在當年不必再施肥了。在幼芽和新根萌發時期,要求養分較多,如不給予適當施肥,日後破土子草和展開新葉變得瘦弱,且不易生花,或影響明年生長和花朵大小。白子草出土前開始施肥到立秋停肥,每隔半月至三周施一次,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蘭花施肥後第2天必須澆水,以防濃度不當有傷蘭根,俗稱「回水」。施肥應在早晨或晚時進行,如盆面表土稍實,可將盆表土輕輕撥松,切忌碰傷蘭根。施肥時還要看盆大小,葉叢老、嫩、葉束多少,葉色深淡,靈活配製濃度,控制施肥量。凡屬素心瓣蘭花,一般不宜過肥,否則不易生花。施肥後如發現葉色發黃,葉尖焦黃現象,說明用肥過多或過濃,應立即翻盆換土,停止日後追肥。如葉片質薄色淡,這是缺肥現象,可適當增加追肥次數或增加濃度。施肥時盡量避免灌入葉鞘或濺及葉面,尤其在新葉上沾污後,更易引起腐爛。要環繞著盆沿澆灌,以免引起各葉束肥瘦不一或新草、花蕾偏生一邊。
蘭花施用的有機肥料,需充分發酵腐熟後,方能使用,使用時需要沖淡10倍左右施人盆土。如施用化肥,濃度應在0.025%- 0.1%.是普通草本花卉的l,2- 1/4用量。
蘭花的主要蟲害有介殼蟲,俗稱「蘭虱」,少量發生時,通常用人工防治。可用軟刷輕輕刷除,再用水沖洗干凈。在孵化期,蟲體表面尚未形成蠟質殼,可用O.I%濃度的氧化樂來防治。
『肆』 龍睛的花色類型
1.紅龍:體色全紅,越深越好
2.墨龍:體色全黑
3.藍龍:體色黑中帶藍
4.紫龍:茶色的龍睛
5.五花龍睛:身體有藍色,白色,紅色,黑色等多種顏色的龍睛。可以進一步細分為:
5.1.普通五花:麒麟色等五色俱全的或者只缺一兩種的
5.2.變種五花
5.2.1.紅色缺失,只有白色,(藍色背部),以及碎墨點(區別於黑白),同鈴木錦花色;
5.2.2.黑色缺失,只有白色,以及碎紅點(區別於紅白),類似櫻花,但是沒有亮鱗的強制要求;
5.2.3.白色缺失,暫未見過
6.紅黑白三色龍睛:身體上有紅黑白三種體色的龍睛
7.紫蘭花龍睛:身體是白,紫色和藍色並存的龍睛
8.紫白龍睛:身體有紫色和白色
9.黑白龍睛:身體有黑色和白色,7、8、9三個品種裡面都有喜鵲花龍睛和熊貓龍睛的出現。
10.紅白龍睛:身體有紅色和白色
11.白龍睛:在傳統中純白的龍睛是不好的,沒有觀賞價值的淘汰魚,但是很多新品種的誕生依賴於它,而隨著中國人對白色的喜愛,純白的龍睛在未來也有可能走入大家的視野。
12.紅黑龍睛:很少見的花色,其中紅黑兩色呈條紋狀的虎紋龍睛更是少見的精品龍睛。 1.鹿子更紗:在紅白龍睛中,有的龍睛一片鱗片的中央是紅的,邊緣是白色的,整體來看身上出現了很多像梅花鹿的斑紋一樣的小紅點,稱為鹿子(更紗)。
2.十二紅金魚:指金魚魚體有十二個部位呈紅色,其他部位則為銀白色且沒有一絲雜色。這十二個部位包括:雙眼、口、背鰭、雙腹鰭、雙胸鰭、四尾鰭(也有人認為應把臀鰭也算兩紅,而尾鰭以左右兩葉兩紅計算)。
3.龍鱗:紅龍裡面紅色鱗片的邊緣金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金屬色鱗片。 按照傳統,一尾優秀的龍睛應該符合以下標准:
算盤子眼睛,肥碩(但是不能過分肥胖),短小有力(短手型),短小的尾柄和強健的尾座,配上一個漂亮的翻卷的碟尾或者飄逸的裙尾。 一位龍睛不僅僅是傳統的文化,也是童年的回憶。
童年的龍睛往往不是最好的精品魚,而是最美的金色年華,一尾具有懷舊美的龍睛的要求和價格遠遠低於上者,你可以在街頭巷尾輕易的找到這種小時候就能看見的魚。
他的最大特點就是體態苗條,尾柄細長,體現了一種原始的美。這樣的龍睛幾乎註定了不會有漂亮的碟尾或者裙尾,更別說寬尾了,但是偶爾見到的鳳尾也是令人高興的驚喜。 其實中國傳統的金魚的標准遠遠不是那麼的呆板。各種規則還有待更多愛魚人一起探討。
一尾高背短尾的琉金式龍睛,或者一尾水滴形高背/普通背的土佐式龍睛也是很美的。
更多的美還有待更多的愛魚人一起發掘......
『伍』 開紫色花的蘭花叫什麼葉子很普通像草蘭
從圖外觀看這是蘭花品種的:墨蘭。
墨蘭(學名:Cymbidium sinense (Jackson ex Andr.)Willd.)
又名報歲蘭,是蘭科蘭回屬地生植物。花葶從假鱗莖答基部發出,直立,較粗壯,花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陸』 蘭花有多少品種,又如何區分
根據蘭花開花季節的不同,中國蘭花的種類一般可分為: 1.春季開花類,又稱為春蘭。主要品種有:宋梅、西神梅、龍字、翠一品、汪字、翠蓋荷、迎春蝶、笑蝶、文團素、月佩素綠等。 2.夏季開花類,又稱為夏蘭。主要品種有:蕙蘭、台蘭等。 3.秋季開花類,又稱為建蘭。主要品種有:建蘭、漳蘭、魫蘭等。 4.冬季開花類。主要品種有墨蘭、寒蘭等。 輸入您的搜索字詞提交搜索表單 1、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春蘭是我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蘭 蕙蘭是一種分布較廣的地生蘭,和春蘭一樣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將其特徵介紹如下: 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 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3、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劍蕙等。 建蘭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近年來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4、寒蘭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人。 葉: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常有濃烈而持久的香氣;花朵較大,直徑6-9厘米;花色多種多樣,有黃綠、紫紅、深紫等,通常具有雜色脈紋和斑點。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近年來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5、墨蘭 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 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人歲蘭。主要分布於廣東、海南、台灣等省區,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參考資料: http://www.21wh.net/dispbbs.asp?boardID=13&ID=107&page=1
『柒』 請問這是什麼蘭花,葉子是紫色的。
蕙蘭,紅香妃,產甘肅與四川交界的某些地區。
『捌』 這種紫色的蘭花叫什麼
巴西野牡丹
別名:紫花野牡丹、艷紫野牡丹
科屬:野牡丹科蒂牡花屬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常綠小灌木株高約60公分。枝條紅褐色,葉對生,葉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全緣,3-5出分脈。花頂生,花大型,5 瓣,濃紫藍色,中心的雄蕊白色且上曲。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現紫紅色,兩者相映成趣,其中的花蕊白色,小巧別致。在枝條上,生長著也得地方,有環形的向外凸出的節。在廣州以南的暖熱地區,花期近乎全年。不耐寒,低於3°C有凍害。
『玖』 我養了一種蘭花,是紫色的.我想問一下,它叫什麼蘭啊謝謝!
可能是紫鴨跖草。 [別名]紫葉鴨跖草、紫鴨跖草、紫葉草、鴨舌紅。 [學名]Tradescantiapallida(Rose)D.K.Huntcv.purpurea [科屬]鴨跖草科紫露草屬(也有另立為紫竹梅屬Setcreasea)。 [英文]PurpleSetcreasea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體成紫色,節和節間明顯,斜升。葉長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報莖,邊緣具長纖毛;葉無柄,花粉紅色或玫瑰紫色,生於總苞片內,花近無梗,萼片3片,離生,花瓣3片,基部微連合;雄蕊6枚,花絲具念珠狀毛,子房上位;蒴果。原產墨西哥。各校廣為栽培,是觀察氣孔(葉)和細胞質流動(花絲表皮毛)的好材料。。 [習性]原產墨西哥。喜溫暖、濕潤,不耐寒,忌陽光暴曬,喜半蔭。對乾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適宜肥沃、濕潤的壤土。 [繁殖]一般用扦插繁魚,春、夏、秋季均可進行。剪取帶楠尖的枝條,長10厘米左右,去掉下部1~2枚葉片,直接插於盆栽培養土中,每盆插3~4株,放蔽蔭處,保持盆土濕潤,在溫度15℃~20℃條件下,2周即可生根。 [栽培]盆栽用腐葉土、泥炭土加少量河沙和基肥用培養土。生長季節每1~2施1次瘁肥。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春、夏、秋三季應避免陽光直射。莖干稍長時應摘心,以促進分枝,使盆中植株更加豐滿。過老的植株基部葉片枯黃脫落後,莖干光禿,可在春季結合換盆重剪,促其萌發新枝。通常可在室內養護,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0℃。 [用途]可布置客廳、書房、辦公室和卧室,秋季可作為花壇的配色植物。
『拾』 開紫色花的蘭花是什麼品種
墨蘭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唇瓣,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萼片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
花瓣近狹卵形;唇瓣近卵狀長圓形;蕊柱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10)紫色龍蘭花擴展閱讀
墨蘭現已成為中國較為熱門的國蘭之一。在台灣已進入千家萬戶,用它裝點室內環境和作為饋贈親朋的主要禮儀盆花。花枝也用於插花觀賞,若以墨蘭為主材,配上杜鵑、麻葉綉球、紫珠、八仙花、糠稷,能展示出一幅充滿活力的畫面。
墨蘭還叫報歲蘭、入歲蘭,因為它的花期正在二十四節氣之尾的大寒季節,每年公歷元月開放。這時,農歷舊的一年將終,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令人喜慶的立春節氣和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這時,墨蘭花開,頌墨蘭之品格,受墨蘭之啟迪,愈加喜愛墨蘭的不為世俗、寂寞幽香、獨守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