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子湖荷花
㈠ 作文:我和淵子湖有個約定
秋到淵子湖
誰任黃河獨向隅,轉頭離淚竟成湖。
三春縱過花繁盛,九派橫空水躊躇。
岸柳新栽風畫鬢,蘭舟才渡浪驚鳧。
聞聽蘆棒堪裝枕,多采幾枝陪夢途。
----- 題淵子湖
這是第一次看到這片迷人的湖水後,我寫下的詩句。據記載,在清朝乾隆年間,黃河改道,巨大的洪水奔騰到梁寨這個地方,再也沒有力量繼續橫沖直撞,而是在這里打了一個漩渦,折轉身子朝著東北方向奔去。由於漩渦巨大的離心作用,在這里所形成的湖特別深,最深處相傳有二十六米,當地人有「四兩青絲達不到底兒」的說法,也就是說,用四兩的長發連接起來,都夠不到這深深的湖底。起初,當地人把這片水域稱之為「淹子」,久而久之,演變為今天的「淵子湖」。
秋天,正是充滿著豐收喜悅的季節。在這個充滿著詩意的季節里,我們來到淵子湖。秋天的淵子湖煙波浩渺,波光粼粼,臨湖而望,令人氣爽神清。沿湖一圈,已經栽植上青青的柳樹,自古以來,柳樹就跟水呈現著天然地和諧。有水無柳好像會缺少點浪漫的詩意,有柳無水也彷彿欠缺些柔媚的靈動。盡管現在,這些柳樹的枝條還不是那麼低垂,柳葉還不是那麼茂密,但完全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這里會是一派楊柳依依、柳拂堤岸的景象。
淵子湖東西狹長,北面寬,南面窄,從南面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元寶。這里也確實物產豐饒。據介紹,淵子湖中的魚大多是形狀碩大、口感鮮美的草魚、鯉魚,每條足有一斤以上,而且數量之多是超乎我們想像的。有個真實的故事,說的是有兩個人在城裡當保安,趁著節假日來到這淵子湖釣魚,不料一夜之間竟然釣了三百斤,這兩個人立刻就把保安的工作給辭了,專職在這淵子湖裡釣魚。傳說歸傳說,不過這次陪同我們參觀的梁寨鎮王磊書記卻是乘坐一條水泥快艇,在湖上轉了一圈,沒用多長時間就捕捉到兩支野生的甲魚,這的確是我親眼所見的。
沿著湖岸生長著一片一片的蘆葦林,此時的蘆葦還泛著青綠,有的已經長了蘆棒。摘幾個蘆棒使勁用手搓,感覺還很硬,很結實。不過只要再過一段時間,天氣再轉涼的時候,蘆葦會乾枯發黃,蘆棒因失去水分而飄散出輕柔的絲絮,遠遠望去,如同輕盈的雪花。湖邊還有成片成片的荷葉,這個季節的荷葉都漂浮在水面上,荷花已經開敗,蓮蓬也差不多被摘光,蓮藕卻正當其時。而且這淵子湖的蓮藕遠近馳名,很早之前就有「「豐縣的煙,沛縣的酒,梁寨淹子白蓮藕」之說。
湖的東部是一大片濕地。附近農民就在濕地上茂盛的草地上放羊,幾十隻、上百隻羊悠閑地吃草、慵懶地散步,就連放羊人的吆喝聲都帶著幾分遠古的韻味,一時間這個靜謐的田園生活畫面似乎完全脫離了俗世的喧囂,時光好像在這里被定格。這時,偶爾飛過的幾只白鷺或者灰鷺,會打破這種靜美。它們時而高飛沖天,時而低回盤旋,點綴著這寧靜的湖面,帶來勃勃生機。
實在是捨不得離開這么優美、這么神奇的淵子湖,有人突發奇想,提議乘船到湖裡去看湖,這樣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淵子湖的魅力,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成。船是那種只能坐下四個人的機動小船,這樣最好,可以一邊開著船,一邊把手伸進輕柔的湖水裡,感受湖水的撫摸。水是那樣的清亮、柔軟,蘆葦迎著秋風,慢慢搖曳著身姿。圓圓的荷葉平躺在水面上,幾滴水珠從荷葉上滾過,晶瑩閃亮得好像東海龍宮里的水晶球。
夕陽的余暉灑落在湖面上,也照耀在每張開心幸福的臉上。抬頭看,上弦月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掛在這湛藍的天空上了。耳邊傳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輕柔歌聲,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真的算是相得益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