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崇明荷花節
⑴ 崇明花博會為什麼把竹子換成荷花
園區總體規劃布局為「一心、一軸、六館、六園」。
一軸」為花博軸;「六館」為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百花館、花藝館和花棲堂;「六園」為依託園區森林、花田、水系、濕地等特色風物,構建玉蘭、梅花、菊花、蘭花、荷花和竹園六大展園。主要是以花為代表,所以要換成荷花。
花博園區將規劃布局「一館、八區、三中心」。「一館」為室內綜合展館,位於花博園中心,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用於各省、市、自治區和各花協分支機構展示室內主題花卉。「八區」分別為省市花協展區、花協分支機構展區、國際花卉展區、友好城市展區、專類花卉展區、花卉企業展區、居家庭院展區、水生花卉展區,總面積合計將達160公頃左右,其中花協分支機構展區和友好城市展區為首次設立,水生花卉展區將營造長約5000米的「水岸花溪」帶狀景觀。為提供綜合服務支撐,崇明還將建立會議中心、服務中心、貿易中心「三中心」,會議中心將承擔花卉產業論壇、花藝表演、技術講座、文化展演等活動,服務中心將建立遊客服務中心、賓館酒店群等,貿易中心將承擔花卉展示交易、信息交流、貿易洽談、科技研發、花卉加工等功能。
中國花卉博覽會屬於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繼續舉辦的展會活動,是我國花卉領域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花事盛會,被譽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中國花卉博覽會主要集中展示我國花卉業豐碩成果,反映源遠流長的中國花卉文化,融觀賞性、藝術性、專業性、商業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對促進交流、擴大合作、引導生產、普及消費等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我國花卉產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品牌效應越來越顯著,正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⑵ 崇明有哪幾個鄉鎮
截至2017年底,崇明區轄有16個鎮、2個鄉、66個居委會、271個行政村。區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其中16個鎮分別是: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鎮、三星鎮、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新海鎮、東平鎮、長興鎮;
2個鄉分別是:新村鄉、橫沙鄉。
(2)2017年崇明荷花節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
抗日戰爭期間,隸屬於上海特別市。
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
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長興、橫沙原屬上海市寶山區。
2005年5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復,長興、橫沙由寶山區劃歸崇明縣管轄。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崇明召開「崇明撤縣設區」工作大會,會上宣布目前上海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上海最後一個縣級行政建制——崇明縣」撤縣設區「之後,從明洪武年間開始叫了640多年的「崇明縣」成為歷史。
⑶ 崇明在鄉村振興中如何做到要富更要美
2018年8月15日報道,「鄉村振興,要富更要美。只有把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落實好,用『崇明經驗』打贏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崇明才能真正做到低碳循環可持續,才能達到世界級生態島的品質要求。」上海市崇明區新村鄉黨委書記蘇衛東表示。
新中村村支部書記張菊英表示,以往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流程中,垃圾收集員要去每家每戶門口收垃圾。以新浜村為例,全村目前一共有6個垃圾收集員,每人大清早要去百餘戶農戶家門口收垃圾,風雨無阻。定時定點投放後,全村14個村民小組將各設一個投放點,收集員只要去投放點收垃圾即可,大幅減少了工作量,節約出來的人力成本就可以安排到其他工作崗位上去。
作為新中村垃圾分類宣講員的黃士英,還別出心裁地在投放點附近種了很多花。「每天來扔垃圾可以順便散步活動筋骨、和鄰居聊聊天、到這里賞賞花,希望大家別把定時定點投放當作任務和負擔,在愉悅的心情中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
破解生活垃圾處理難題,關鍵在於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而實現生活垃圾循環利用的前提,是源頭分類。其中,源頭分類是最難的環節。
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他們對於垃圾的分類完全不懂。所以崇明就在宣傳中使用「土方法」,即將垃圾分為「可爛」(濕垃圾)和「不可爛」(干垃圾),其中「不可爛」再分為能賣和不能賣,簡單易懂。
目前,垃圾分類對於新中村村民黃鵬炎而言已不算難題。因為除了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各鄉鎮也用實際行動去教村民們進行垃圾分類。例如,城橋鎮將干、濕垃圾運輸車醒目地區分開來,每次清運垃圾,都是干、濕垃圾運輸車同時駛進小區,將垃圾分別裝走,讓居民眼見為實。
⑷ 荷花節是什麼時候舉辦
金湖荷花節於每年7月28日召開。不過2014倆的活動蠻大的,我看荷花盪景區官方網站介紹說今年全國荷花展在荷花盪召開,我想還是值得大家前往觀賞的。
⑸ 說說崇明島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地理位置有何優勢。
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世界上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現有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崇明島前景目標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閑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崇明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閑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
⑹ 求助:五一上海出遊方案
在綜合考慮了時間 金錢 交通及兄弟你的意願後 偶強烈建議兄弟你到崇明島去旅遊觀光 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世界上最大的沙島 中國第三大島 它與上海市區隔江而望 交通便利 歷史悠久 民族眾多 島上風光迷人 是休閑度假的絕好去處
島上水潔風清 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 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 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園 千姿百態的城橋鎮澹園 還有金鰲山 壽安寺 孔廟 唐一岑墓 明潭 鄭成功血戰清兵的古戰場遺址 有面積達5400多畝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造森林————東平林場 崇明島上 地勢平坦 景觀如同江南田地 初到崇明島的人 甚至感覺不到已到了島上 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 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 村落密布 道路交錯 並無一般海島的荒涼感覺 它作為海島 自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 一 蟹多 二 海灘蘆葦成林 三 島身形狀遷徙無常
崇明島的功能定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 生態人居島 休閑度假島 綠色食品島 海洋裝備島 科技研創島
其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生態休閑旅遊初具規模 06年精心組織了崇明森林旅遊節開幕式和大型水上焰火晚會 成功舉辦了「崇明桑果」「森林百花展」「崇明荷花節」「長興島柑桔節」「橫沙島秋之韻」「第四屆全國蟋蟀大賽」「漁家歡樂節」「環島駕車自助游」等主題活動 因此市場亮點不斷 使人身心獲得巨大的放鬆 愜意的很
崇明島上旅遊景點眾多 但偶認為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農業觀光旅遊 在現代文明日益發達的今天 人們正天呆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 像是被禁錮在一個無形囚籠中 失去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 而崇明島瀛東村漁家樂正為處在大都市裡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絕好去處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 有灘塗圍墾而成 是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 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整齊的農民別墅里 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 「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 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還有幾個地方也挺不錯的 以供備選 蘇州 游蘇州園林與寒山寺 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蘇州茉莉花茶 浙江桐鄉市的烏鎮 體味江南水鄉古鎮的幽雅寧謐 千島湖 山清水秀 夫山泉取水處 感受「風吹雲動星不動,水流船行岸不移」的情趣
祝旅途愉快! 謝謝採納!
⑺ 從杭州去上海和蘇州,1個人大概花費多少
浦東(陸家嘴、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世紀廣場、上海科技館、磁懸浮列車、新國際博覽中心、世紀大道、濱江大道)
⒉浦西(外灘、外灘觀光隧道、人民廣場、城隍廟、豫園商城、龍華、七寶老街、上海大劇院、上海圖書館、中共一大會址、上海美術館)
⒊郊縣 (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園、嘉定孔廟、奉賢海灣旅遊區、金山石化海濱)
⒋購物(新天地、南京路、淮海路)
⒌東方綠洲
⒍古鎮(朱家角、楓涇)
⒎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外白渡橋)
⒏小吃(吳江路)
⒐淘衣服(七浦路)
⒑酒吧(衡山路)
⒒故居(孫中山故居、周公館、嘉道理別墅、馬勒別墅、張聞天故居、王伯群住宅、住宅、馬立斯別墅、丁貴堂住宅、席德俊住宅、魯迅故居)
⒓教堂/廟宇(沐恩堂、董家渡天主堂、川沙天主堂、鴻德堂、青浦報國寺、徐家匯天主堂、龍華寺、松江清真寺、國際禮拜堂、松江唐經幢、佘山天主堂、崇明學宮、嘉定法華塔)
旅遊景點簡介:
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交通:游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
開放時間:8:15-17:30
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
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交通:游1、2線,1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
開放時間:7:30-17:00
西園寺: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傑作。
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交通:游1、2、3線,6、10、11、17路可達。
門票:25元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提醒:可順路游附近的楓橋、鐵鈴關等景點。
交通:乘游3線、3、6、9、17、21、31、301路車楓橋站下。
門票:15元/人,陳列館門票5元/人,聯票價格為20元/人,登鍾樓敲鍾5元(3下)。
網師園:位於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宅園。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罷官後建的一座宅院,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自號「漁隱」。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墅,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全園面積5400平方米,由東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園和西部的內園三部分組成。園內主要景觀有:轎廳、大廳、梯雲室、月到風來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庭院「明軒」,就是以該園的「殿春」庭院為藍本設計建造的。
網師園最特別的是夜花園部分,崑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由於表演有中國江南特色,環境又是著名的蘇州園林夜景,對遊客了解吳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極受海內外遊客的喜愛。
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原為五代吳越廣陵王的池館。滄浪亭以清幽古樸見長,融園內的假山與園外的池水於一體,在假山與池水之間,隔著一條復廊,廊壁開有花窗,透過漏景,溝通內山外水。據說全園有108種花窗樣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構作精巧,是蘇州園林花窗的典型。
滄浪亭在假山東首最高處,上刻清代朴學大師俞樾手書「滄浪亭」3字。建築風格古樸,結構形式與整個園林氣氛非常協調。兩旁石柱上有石刻對聯一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怡園:位於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緒年間富紳顧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園。東部原為明朝尚書吳寬的舊宅,西部為顧氏擴建。東西兩部間用一道復廊相隔,復廊牆壁飾有花窗,從花窗中看東、西兩面的園景,格外幽深曲折。
交通:游1、4線,1、8、9、20、21、38、46、68、101、102、103路可達。
門票:15元,軍人持證免費。
盤門:位於蘇州古城牆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和盤門城樓。
現存的瑞光塔為北宋磚塔,塔高43.2米,7級8面,由外壁、迴廊、塔心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發現珍貴文物。1963年,在第一層塔壁內發現木佛兩尊,第三層塔心內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間磚刻題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層塔心磚龕內發現舍利寶幢、觀音、如來銅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紙金書的經卷共100多卷,為五代至北宋時文物。
交通:游2、5線,7、30、701路到盤門景區站下。從人民路上的泰華商廈向西200米亦可到達盤門景區。
門票:25元,免費提供評彈表演。
開放時間:8:00-16:45
⑻ 很多人不看好崇明區 未來崇明區會讓人高攀不起嗎
很多人不看好崇明區 未來崇明區會讓人高攀不起嗎?不知道你為何不看好崇明區?崇明區是生態島,將來是世界級的生態島。崇明適合旅遊、養老。全上海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
必然要數崇明區,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長江門戶」、「東海瀛洲」,
然而也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
崇明區一直被認為是後媽養的,
在上海16個區中始終是墊底的……
然而這一次,
崇明人終於可以直起腰板揚眉吐氣啦!
就在昨天,
市政府剛剛批復同意了
《上海市崇明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
總體規劃(2017-2035)》。
到 2035 年,
崇明區將基本建設成為
具有全球引領示範作用的世界級生態島,
並且構建與世界級生態島目標
相匹配的空間格局、交通模式、基礎設施
與保障機制。
世界級生態島嶼!
驚不驚喜?厲不厲害?
瞬間覺得崇明要變得高不可攀了,
還不趁著現在趕緊來抱大腿~
這一總體規劃
具體涉及到哪些方面呢?
別急!小編現在就給你詳細梳理一下
大家比較關注的幾點~
嚴格落實底線約束要求
嚴格管控崇明區常住人口規模,
優化人口布局。
到2035年,規劃常住人口不超過70萬人,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萬人左右。
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到2035年,
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65平方公里,
其中,開發邊界內
城鎮建設用地 126 平方公里,
開發邊界外建設用地 139 平方公里。
耕地保有量不低於63.5萬畝。
規劃至 2035 年,
森林覆蓋率提升至 35%。
在崇明區骨幹道路周邊、
環崇明島道路兩側、鄉鎮主幹道
和主要河道兩側及其他宜種植或補植的區域
加強種植力度,
整體形成「三環四軸五景、多廊多帶、
多園多點」的林地總體格局。
構建城鄉統籌的空間體系
立足全域,
以城鄉建設平衡與自然生態協調為導向,
形成「三區兩帶兩片」
的總體空間結構。
三 區
崇西、崇北和崇東
是代表崇明區旅遊特色與品牌資源的
三大空間片區。
崇西生態旅遊發展區重點整合西沙、明珠湖及農場資源,拓展度假療養、運動休閑、農業科創功能。
崇北生態旅遊發展區重點挖掘東平森林公園及北部連綿農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傳承懇拓文化,拓展文化創意、休閑旅遊、森林度假等功能。
崇東生態旅遊發展區重點加強東灘及周邊地區生態保育,適度拓展智慧創新、健康療養、生態教育等功能。
兩 帶
崇南和崇中是代表崇明區
本地城鎮特色
和鄉村特色的兩條空間帶。
崇南濱江城鎮帶重點將吸引人口和建設活動向此集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形成集約化、組團化的活力濱江城鎮格局。
崇中鄉村野趣帶重點彰顯特色風貌與田園風景,打造以特色村及特色村區為依託的鄉村野趣區域,留存和延續鄉愁。
兩 片
長興和橫沙是代表
崇明區戰略性功能板塊和
留白的兩個片區。
長興作為崇明區最主要的智能製造功能板塊,重點發展海洋裝備產業,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加強環境保護;
橫沙作為戰略儲備和預留空間,是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先行示範區,以保護保留為主,塑造「原味橫沙」。
1-7-10-20-X空間體系
規劃至 2035 年形成
「1-7-10-20-X」的城鄉空間體系,
即 1 個核心鎮鎮區,
7 個中心鎮鎮區,10 個一般鎮鎮區,
20 個左右的小集鎮社區,
X 個自然村落。
1 個核心鎮鎮區:即城橋鎮的鎮區,打造成為綜合性節點城鎮,打造成為本地城鎮人口集聚和吸引外來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地區。
7 個中心鎮鎮區:即東灘(陳家鎮)、長興、西沙(三星)、東平、堡鎮、新河、廟鎮的鎮區。其中,東灘(陳家鎮)、長興是「上海 2035」確定的中心鎮;考慮到統籌城鎮圈發展需要,增設西沙(三星)、東平作為中心鎮;考慮到現狀發展基礎及服務范圍,增設堡鎮、新河、廟鎮作為中心鎮,共同輻射鄉村地區。
10 個一般鎮鎮區:即綠華、中興、橫沙、新海、新村、建設、港西、港沿、豎新、向化的鎮區。強化對鄉村地區的統籌作用,滿足周邊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就業需求,引導農村居民就近集中居住。
20 個左右小集鎮社區:即海橋、紅星、合作、江口等以前被撤並但仍具有城鎮建設基礎的集鎮,以及部分具有一定建設規模的農場場部。完善小集鎮社區文化、體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服務周邊鄉村地區的基本生活及生產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