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香程

木蘭花香程

發布時間: 2022-04-11 15:05:42

『壹』 花木蘭從軍的故事

花木蘭

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木蘭辭》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貳』 木蘭花鄉幾月份好玩

摘要 3月至6月是去木蘭花鄉最佳時間哦

『叄』 木蘭花象徵什麼

花語:高尚的靈魂。

木蘭花是先開花,花謝後才長葉,所以木蘭花開時滿樹潔白,毫無雜色,讓人陡生敬仰之感。所以,木蘭花花語就是高尚的靈魂。
木蘭花寓意是什麼

1、勇敢無畏、優雅大方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對木蘭花的贊美,此處,木蘭借用了古代傳說的巾幗女英雄花木蘭。木蘭花代表著一種勇敢無畏,優雅大方的高貴品質。

2、報恩、純真的愛
古時候的木蘭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本是要男兒當兵的,她作為女子擔心父親年老體弱,便替父從軍,這種純真的父女之情以及對報恩的行為令人感動不已。
木蘭花贈送花語是什麼

贈送對象:恩師

花語:你是園丁,我是花朵,你用心血和汗水培養我,你總是默默的工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願這朵木蘭花伴您忘卻煩惱,日日安好!

理由:木蘭花代表著高尚的靈魂,正是我們贈與恩師的理想花卉。在教師節,送予老師一枝綻放的木蘭花,正可以表達我們對老師崇高靈魂的尊敬和贊美,表達我們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
木蘭花花語的傳說

傳說一

相傳,古時候,從江西廬山那邊來了兩戶人家,一戶有個男孩叫阿木,一家有個女兒叫阿蘭。這兩戶人家男耕女織,狩獵捕魚,過著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裡王府老爺出來巡獵,看中了阿蘭的姿色,便差人搶進府里。阿木聞知,偷偷溜進王府院,帶著阿蘭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發覺,派人追趕。阿木和阿蘭逃到渾江畔上的望江崖,見後有追兵,前無進路,被逼無奈,雙雙投身江底。

他倆的父母把阿木和阿蘭從江中打撈上來,葬在望江崖的叢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間長出了奇異的木本花樹,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絕。據說,這便是阿木和阿蘭的化身。

當地人們為紀念這對堅貞不屈的年輕人,給這棵花樹起名為「木蘭花」。

傳說二

相傳,古代有一秦姓舉人得了一種怪病,經常頭昏頭痛,鼻子流膿流涕,腥臭難聞,四處求醫,均無效果,十分苦惱。

有一天,朋友來看他,見狀,便勸道:「老兄,天下這么大,本地醫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醫?」他聽後覺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裡得了這種病,死也死不了,還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於是,次日便攜家人出門了。

這個舉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治好鼻病。後來,在一個夷人居住的地方,他遇見一白發老人告訴他:「你這病不難治,我給你介紹個驗方,只要你堅持治療,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個月,就能治好。」他聽了很高興,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見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葉灌木上采了幾朵紫紅色的花苞,說:「就是這種葯,你每天早晚采幾朵,煮著雞蛋吃。用不了一個月,准能治好你的病。」

於是,他遵照醫囑,連服半月,果然積年鼻疾霍然告愈。舉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葯種子帶回家去,種在房前屋後,遇到有鼻疾的人,就用這種葯給人治病,都收到了顯著療效。後來,他也成了當地有名的醫生。人們問:「這種葯很奇怪,先開花後長葉,叫什麼名字?」他忘了問老人,想這是辛戌年從夷人那裡引來的,便答道:「這葯,就叫辛夷花。」

木蘭花學名為辛夷花,,木蘭是它的別稱。

『肆』 納蘭性德《木蘭詞》全文及賞析。

原文: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賞析: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拓展資料:

1、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2、詩人介紹: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

『伍』 木蘭花香嗎

有時候花太香極則臭,木蘭花有上百個品種,有些清香,有的濃郁,有的香極,

天女木蘭花:朝鮮的國花,清香,

『陸』 納蘭性德詩詞木蘭花

1、《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2、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這句詞,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復雜滋味都彷彿因這一句而湧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
初見,愛恨情愁的開始。剛登場的意氣風發,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開了個頭。大好河山似錦前程,要怎樣去指點激揚?偶然遇見或刻意安排,將有怎樣一段波瀾不驚或銘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隱若現的風景,充滿期待和不期而遇的驚喜。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驚鴻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麗畫面,一切都將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鮮狀態,那些躊蹉滿志的初生牛犢總是那麼朝氣蓬勃,那些羞澀的欲言又止有許多種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瑩剔透,像朝陽般明亮燦爛。
果真如此,又怎麼會悲畫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拋,又豈止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誰能抵擋光陰的利箭?華年易逝,奼紫嫣紅只付與了斷井殘垣,刻骨銘心只能只歸了風輕雲淡,相看兩不厭產生了審美疲勞,卿卿我我變成了相顧無言。春風十里後來卻是冷月無聲,雄姿英發後來只能遙想當年,仙葩美玉後來成了水月鏡花。
初見時人面桃花的驚艷,來年卻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長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卻變成了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輕」。初見時回眸一笑的百媚,已變成此恨綿綿的哀怨!
3、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 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柒』 木蘭文化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兒時讀木蘭辭時對木蘭其人其事之史實,一片茫然。待五十年代初,有機會到武漢市屬黃陂區(原為縣)進行工作和探訪,才驀然間得知原來從幼就欽仰的女中豪傑木蘭的故里就在黃陂。仔細踏訪,黃陂的山山水水中,點布著巍巍的木蘭山,山上有木蘭殿;立新店有將軍廟和木蘭冢;北鄉(雙龍鎮)有木蘭故里;還有紀念性的木蘭湖等等,編織成了一條斑瀾多彩的木蘭文化鏈。
史著如林的中國,關於木蘭的載記雖語焉不詳,但林林總總亦蔚為大觀。關於木蘭本事,最早的文字記載可推原到成於北魏,見於南朝陳代的《木蘭辭》。至兩宋時,收入《西文苑》、《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中。民國以來,成為中小學課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到黃陂,寫下了韻味深沉、清麗動人的《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見《樊川文集》),詩中說的是木蘭以女兒之身化妝男兒參加征戰,在邊塞上思歸,還到明妃王昭君墓前(拂雲堆,即今內蒙古之昭君墓青冢)去把酒。此詩成於唐會昌三年。《黃陂縣志》載記:唐武宗會昌三年,杜牧游木蘭山。此詩說明唐代時黃陂的木蘭崇拜已經很盛,怪不得後來宋代名儒程大昌讀了此詩後,在《演繁露》中,感慨系之:「觀杜牧此詩,既有廟貌,又曾作女郎,則誠有其人矣,異哉!」這首詩是黃陂木蘭事跡的最早記載。
近年來,黃陂區進行了扎實的史實、史料、史跡徵集、研究工作,並由黃鋰寫成《花木蘭將軍三考》。他提出木蘭是漢代人,家在黃陂。特別是史跡調查中,文中談到黃陂雙龍鎮(今木蘭山北之姚集鎮大城潭村)有許多從周代到六朝的文化遺存,而古籍中的《木蘭奇女傳》雲:「木蘭,姓朱,為湖廣黃州府西陵縣(今黃陂)雙龍鎮人。」而在木蘭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將軍墳,並發現文字依稀可辨的「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凡此都證明黃陂為木蘭故里。
筆者近年來檢閱史乘,亦有創獲。《古今圖書集成》將有關木蘭將軍的史事和山川地誌都列入該書「方輿匯編」、「方黃」、「黃州府部」」———N74卷中。其中收錄山川名勝、詩文史事條目頗豐。首先收入《木蘭歌》(即《木蘭辭》),意即表明木蘭辭所敘述的木蘭故事發生在黃州之黃陂。
《古今圖書集成》編纂體例嚴謹,匯羅資料精當,其對黃陂木蘭史事言之鑿鑿,誠木蘭故里在黃陂之有力證明。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0年05月10日第十版)

黃陂--花木蘭的故鄉 遺下漢冢思佳人

culture.cnhubei.com 文化湖北 3-30 8:50

荊楚網(楚天金報)記者 胡彩麗 鄭志方 通訊員 胡沛 實習生 程景年

花木蘭的愛情秘史

3月22日,武漢黃陂姚集鎮。初春的風攜帶著桃李花香,在溫和的陽光里。一位生活在兩千年前的同鄉,讓這片土地充滿了英雄的神奇色彩,並在兩千年後極大地改變了黃陂人今天的生活。

傳說西漢年間,黃陂姚集鎮大城潭村被叫作雙龍鎮。該鎮千戶長朱天祿和妻子趙桂貞婚後多年未孕,聽人指點食下木蘭花蕊,生下一女,取名木蘭。木蘭生性活潑好動,天資聰穎,7歲就被青獅嶺的道長和住持收為徒弟,修練武術。至今民間還流傳著木蘭童年時期的傳說,說她冒險到山洞裡採集夜明沙(蝙蝠的糞便)為同村瞎眼的奶奶治好盲症,使計謀讓一名當地的土財主捐資修橋……

木蘭18歲那年,單於進犯中原。木蘭既不忍讓年邁多病的父親再赴沙場,也不能違抗保衛國家的旨意,於是藏起女兒家的柔弱,喬裝成男子上戰場。在12年的戰爭生涯中,她靠食用一種草葯掩蓋自己女性的生理特徵,馳騁疆場,在血與火的世界裡拼殺,屢建奇功,獲封「木蘭將軍」。

可皇帝賜予其官職和封賞時,木蘭竟毅然請辭,並道出自己實為女子的真相,請求以平民身份返鄉,侍奉雙親。木蘭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回歸女人的身份。

她的感情秘史少有人知。在戰爭中她與伍登將軍出生入死,默默相愛卻始終沒有道明心跡。等真相大白之後,伍登卻戰死沙場。於是,木蘭發誓終生不嫁。直至90歲高齡,木蘭在黃陂去世。

現在,黃陂木蘭山的玉皇閣,相傳就是木蘭將軍凱旋後,皇帝的賜冠之所。後人還建起木蘭坊、木蘭殿、木蘭將軍祠等,以褒彰紀念木蘭「忠孝勇節」的功勛和情懷。

美國人的免費廣告

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製作的第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卡通片《花木蘭》席捲全球,這給黃陂的旅遊創造了一個驚人的奇跡。

1998年之前,木蘭山、木蘭湖景區每年的遊人不足百萬。1999年,遊客陡增至150萬。去年,景區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旅遊收入超過3億元。今年,木蘭水鄉、清涼寨以及雲霧山等系列旅遊點,也在建設之中。木蘭品牌,從一個僅幾十平方公里的木蘭山,延伸到947平方公里的木蘭生態旅遊區,佔去全區面積近半,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旅遊區,成了名副其實的「武漢後花園」。另外,還有四萬村民吃起了「旅遊飯」,經營「農家樂」,從此走出貧窮步入小康,有的農戶在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月收入超過了4000元。

與此同時,黃陂區還抓住「木蘭」文化,從1999年起就開始舉辦「木蘭文化旅遊節」,借節招商引資,先後引進項目50多個,協議資金就達10多億元,並投資1.7億元建設基礎設施,讓景區錦上添花。

鄂豫之間木蘭之爭

當「花木蘭」文化在湖北武漢開花結果的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紛爭也暗地展開。河南虞城宣稱,木蘭乃河南虞城人,並也有木蘭祠、木蘭陵園等為證。除此之外,木蘭故里還有宋州、商丘、亳州、譙郡和延安之說。

雖是一個傳說,但在黃陂卻有墓為證。木蘭山腳北坡是木蘭將軍祠所在。院內有一大土冢,內是一座磚結構的漢墓。發掘時,其上還散布著板瓦殘片,飾粗繩紋,是典型的漢磚漢瓦。其碑文雖已模糊不清,卻依稀可辨「赦建木蘭將軍墓碑序」等幾個字。這就是傳說中的木蘭將軍墓。

木蘭究竟是哪裡人?晚唐詩人杜牧有詩歌為佐證。當年,他游覽黃陂木蘭山和將軍祠後,對木蘭將軍的功績大發感慨,作詩一首: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明《木蘭古傳》也載: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人,姓朱,父天祿……」

「木蘭轉戰萬里,到處都留下了她的蹤跡,加之木蘭沒有在朝廷當官,正史上沒有留下記錄,所以出現紛爭是很正常的。」黃陂區木蘭研究會會長明德運在談論木蘭之爭時說道。

河南各地和黃陂均以能擁有與木蘭相關的文化而引以為豪,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木蘭品牌為大家所珍視,木蘭精神已深入人心。花木蘭,已經不單單為黃陂所獨享,她已經上升為中華民族所共有的文化遺產,值得所有中國人永遠珍惜和保護。

但是,黃陂在這場爭奪戰中,不會謙讓。記者了解到,有關方面正在設法保護這筆文化遺產,讓花木蘭長住娘家——黃陂。

『捌』 作文游木蘭花鄉怎麼寫

游木蘭花鄉
五月的早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學校。雖然那天陰雨綿綿,我的內心卻是陽光燦爛。因為我們全校要一起參加研學旅行,一起去木蘭花鄉遊玩。

我們乘坐大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漫長旅程,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木蘭花鄉。一下車,便感覺這里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導游先讓我們乘坐「迷你小火車」,小火車比普通火車小很多,但是樣子很卡通,大家都很喜歡。坐上小火車,很多人便興奮地叫起來!小火車帶著我們在木蘭花鄉中慢慢地游覽,讓我們盡情欣賞這里的美景。

五顏六色的花遍布在木蘭花鄉的每一個角落,有紅色的玫瑰花、白色的櫻花、紫色的鳶尾花,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兒的花……這些花兒有的結著花骨朵兒,有的剛剛開放,還有的已經盛開了,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像在跟我們問好呢!一座座精緻的木橋散落在花鄉中,點綴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橋下的河水清澈見底,緩緩流淌著,彷彿在演奏著一首首歡快的樂曲……

我看到景區還有很多勤勞的農民伯伯,他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搬運花盆,有的在修剪枝葉……我不禁想到:多虧了他們的辛勤勞動,我們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景色呀!農民伯伯,謝謝你們!

從小火車上下來,一個巨大的摩天輪映入眼簾,這也正是我們要去的下一個地點。我從沒玩過摩天輪,看著這么高的摩天輪,很緊張,心裡直打鼓。可是,當我看到同伴們都不怕,還有人鼓勵我的時候,我也不害怕了,反而有點興奮,也想坐坐摩天輪,感受一下。當我坐在摩天輪的頂端往下看,整個木蘭花鄉的景色盡收眼底:有天空中飛翔的可愛的鳥兒,有陸地上盛開的鮮花,還有水中玩耍的優雅的黑天鵝……接著,我們又觀看了鳥兒的表演。那些鳥兒真有靈性:金色的太陽鳥會聽懂人的命令,飛到學生的手上去呢!彩色的鸚鵡還會投球、識字、算算術,可真是聰明得很!

從表演場出來,就到了「動物王國」,這里有很多種動物:貓頭鷹、太陽鳥、孔雀、鴕鳥、羊駝、兔子……數不勝數。這里的猴子非常調皮,你追我打,到處都是它們瘋鬧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孔雀非常多,不像別處只有兩三隻。在這兒,你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孔雀,有的在路燈上「乘涼」,有的在叢林中覓食,還有的在河邊喝水……這樣美麗的景象,讓我久久不忍離去。

木蘭花鄉,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有空也去看看吧,一定讓你收獲滿滿,快樂多多……

『玖』 木蘭花香薰的作用是什麼

木蘭花香薰富含天然木蘭花植物精華、橙花、尤加利等成份。
木蘭花香薰的作用:能深層護膚,除角質,經常使用會使肌膚柔嫩、光潔且富有彈性。 能在洗浴過程中提供肌膚所需的養份,加速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讓浴後的肌膚白皙、亮麗,留下持久的木蘭花香。

熱點內容
植物盆栽室內 發布:2025-09-21 15:56:13 瀏覽:191
你就是一朵小菊花 發布:2025-09-21 15:56:12 瀏覽:388
櫻花離岸 發布:2025-09-21 15:48:22 瀏覽:700
尼姑拿荷花 發布:2025-09-21 15:48:22 瀏覽:637
趣味視力測試情人節浪漫版 發布:2025-09-21 15:11:46 瀏覽:266
玫瑰花卡通圖片簡筆畫 發布:2025-09-21 15:04:39 瀏覽:24
滴水玫瑰花語 發布:2025-09-21 15:04:38 瀏覽:273
模仿櫻花舞 發布:2025-09-21 15:03:27 瀏覽:571
徒然喜歡櫻花 發布:2025-09-21 15:01:59 瀏覽:143
花卉幼苗枯萎 發布:2025-09-21 14:56:01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