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晚秋紅海棠

晚秋紅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4-06 07:54:28

❶ 哪些是最具有種植價值的觀賞類珍稀水果

海棠、芭蕾蘋果、碧桃、日月桃、垂直梅。

❷ 哪些是最具有種植價值的觀賞類珍稀水果

海棠、芭蕾蘋果、碧桃、日月桃、垂直梅。

❸ 西府海棠怎麼種植

西府海棠通常以嫁接或分株繁殖,亦可用播種、壓條及根插等方法繁殖。用嫁接所得苗木,開花可以提早,而且能保持原有優良特性。

西府海棠一般多行地栽,時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葉後為宜。出圃時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成活的關鍵。一般大苗要帶土索,小苗要根據情況留宿土。苗木栽植後要加強撫育管理,經常保持疏鬆肥沃。

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為促進植株開花旺盛,須將徒長枝進行短截,以減少發芽的養分消耗。結果枝、蹭枝則不必修剪。在生長期間,如能及時進行摘心,早期限制營養生長,則效果更為顯著。

(3)晚秋紅海棠擴展閱讀

西府海棠為常見栽培的果樹及觀賞樹。樹姿直立,花朵密集。果味酸甜,可供鮮食及加工用。栽培品種很多,果實形狀、大小、顏色和成熟期均有差別,所以有熱花紅、冷花紅、鐵花紅、紫海棠、紅海棠、老海紅、八楞海棠等名稱。華北有些地區用作蘋果或花紅的砧木,生長良好,比山荊子抗旱力強。

西府海棠在海棠花類中樹態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紅,葉綠,果美,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極美觀。花色艷麗,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西府海棠在海棠花類中樹態峭立,似亭亭少女。花朵紅粉相間,葉子嫩綠可愛,果實鮮美誘人,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極為美觀。最宜植於水濱及小庭一隅。

❹ 用什麼葯可以防治蘋果的病蟲害

蘋果早期落葉病分為褐斑病、灰斑病、斑點落葉病等類型,其侵染途徑與防治方法不盡相同,下面分別作一介紹。
1、褐斑病:葯劑防治應抓好三個時期,即在落花後(發病前半月)、雨季來臨前和雨季及時噴葯防治。生長前期噴1:3:200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壯果蒂靈,後期噴施,也可採用50%退菌特600倍、50%多菌靈800倍、50%甲基托布津1000倍、65%代森鋅500倍+瓜果壯蒂靈進行防治。雨季噴葯時應混加2000~3000倍粘著劑。蘋果早期落葉病主要表現為褐斑與灰辬的混合侵外,加強土肥水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2、斑點落葉病:斑點落葉病一般年份6月下旬開始發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發病盛期。春雨早發病早,秋雨多發病重。10月上旬停止發生。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應重視化學防治,從花後開始連續噴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壯果蒂靈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瓜果壯蒂靈,或10%多氧黴素1200倍+瓜果壯蒂靈,或40%乙磷鋁200倍+瓜果壯蒂靈,或70%乙錳500倍+壯果蒂靈。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進入中秋季節,各類早期落葉病將逐漸停止新的侵染。但對於今年發病較重的果園,應及時清掃果園落葉,剪除病枝,集中深埋,以消滅病源,減少明年的發病率。

❺ 蘋果蠹蛾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蘋果苦痘病
症狀:
病果皮下果肉首先變褐,干縮成海綿狀,逐漸在果面上出現圓形稍凹陷的變色斑,病斑在黃色或綠色品種上為暗綠色,在紅色品種上為暗紅色。後期病部果肉乾縮,表皮壞死,顯現出凹陷的褐斑。病部食之有苦味。
發病規律:
又稱苦陷病,是在蘋果成熟期和貯藏期常發生的一種生理病害。主要是因為樹體生理性缺鈣引起的,修剪過重,偏施、晚施氮肥,樹體過旺及肥水不良的果園發病重。果實生長期降雨量大,澆水過多,都易加重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應多施有機肥,防止偏施氮肥,注意雨季及時排水,合理灌水。常年病重果園,可在果實生長中、後期噴布70%氯化鈣150倍液,每間隔20天噴一次,共噴3~4次。氣溫高時,為防止氯化鈣灼傷葉片,可改噴硝酸鈣。

蘋果煤污病
症狀:
發生在蘋果果皮外部,在果面產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邊緣不明顯,似煤斑,菌絲層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發病。蘋果蠅糞病和煤污病常混合發生,症狀復雜,不易區分。但常見症狀為:果皮表生黑色菌絲,上生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點組成大小不等的圓形病斑,病斑處果粉消失。
發病規律:
寄生於蘋果芽、果台及枝條上越冬。以菌絲和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進行侵染。從6月上旬到9月下旬均可發病,集中侵染期7月初到8月中旬。高溫多雨利於病菌繁殖,對果面進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果園內落葉、病果、剪除樹上的徒長枝集中燒毀,減少病蟲越冬基數;謝花後至套袋前春梢生長期,結合防治輪紋病可間隔10天左右噴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套袋前噴布10%寶麗安(多氧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注意,葯劑干後2~4小時套上袋;套袋後,結合防治果實上、葉片上的病害打好殺菌葯,葯劑可選用:波爾多液、噴克、退菌特、代森錳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7月底~8月初,即秋梢生長旺季是斑點落葉病發生重點時期,這期間一定要噴一遍撲海因+退菌特;9月份防病葯劑應選擇:大生、噴克、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有機殺菌劑;夏季必須及時清除樹冠內徒長枝和過密的枝條,以保證冠內通風透光,利於葯劑噴布。一般噴葯後要求95%以上葉片著葯均勻,才能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蘋果褐斑病
症狀:
葉上初期病斑為褐色小點,後發展成三種類型的病斑,即同心輪紋型、針芒型和混合型。此病的症狀特點是病斑不規則,邊緣不清晰,周緣有綠色暈,症狀由黑色小粒點或黑色菌索構成同心輪紋或針芒。同心輪紋型和混合型病斑葉背呈棕褐色。
發病規律:
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在病葉上越冬。春季分生孢子盤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飛濺侵染葉片。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病菌潛育期6~14天後發病,新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進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加強土肥水管理,改善光照、及時排澇以及徹底清除落葉深埋是防治此病的根本途徑。5月中、下旬雨後是葯劑防治的關鍵期,可選用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劑1000倍液、施特靈2000倍液、2%寧南黴素600~800倍液等進行防治,發病後可選用施特靈1500~2000倍液加80%大生600~8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1000~1500倍液或25%敵力脫4000~5000倍液防治;隨後可與銅制劑如波爾多液、鋅銅石灰液(硫酸鋅:硫酸銅:生石灰:水=0.5:0.5:2:200)等交替使用。

蘋果褐腐病
症狀:
主要為害果實,在近成熟期開始發病。被害果面多以傷口為中心形成淺褐色小斑,濕軟腐爛。病斑擴展迅速,在氣溫10℃時,10天左右整個果實即可腐爛,溫度越高,病菌擴展越快。在0℃低溫下,仍可活動擴展。隨著病斑擴大,從病斑中心長出一圈一圈黃褐色至灰褐色絨球狀菌絲團,常呈同心輪紋排列。上面覆蓋粉狀物(子實體)。這是褐腐病的典型症狀。病果較硬有彈性,具土腥味,後期失水干縮,成為黑色僵果。
發病規律:
主要以菌絲體或孢子在病果或僵果內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潛育期5—10天,果實近成熟為發病盛期,高溫、高濕利於發病。在貯藏運輸過程中,由於擠壓碰撞,常造成大量傷口。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害會迅速傳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強科學管理:在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消除病果,在生長季節隨時清除樹上、樹下的病僵果,集中深埋,以減少菌源。並注意防治為害蘋果果實的其他病蟲害和裂果,要適時採收。貯藏前注意嚴格剔除各種帶傷果和蟲果,用包裝紙分級包裝,盡量減少碰傷和擠壓。注意控制貯藏溫度和濕度,溫度以1~2℃,相對濕度在90%為宜。定期檢查貯果庫窖,發現病果及時挑出,以防止擴展感染。
2.葯劑保護:開花前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噴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花後和果實近成熟期各噴一次50%代森錳鋅400~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蘋果銹果病
症狀:
主要表現在果實上,可分:
1.銹果型,果面形成5條縱向鐵銹色條斑。後銹斑龜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開裂,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有時銹斑不明顯,但有很多深入果肉的縱裂紋。病果肉僵硬,不可食,易萎縮脫落。西洋蘋果多數品種表現此型。
2.花臉型,著色後果面散生近圓形黃綠色斑塊,成熟後為紅綠相間的花臉狀。黃色品種如黃龍、黃沙果、黃太平蘋果等病果成熟後果面色澤不勻,出現濃淡相間的斑塊,果面略呈凹凸不平狀。我國固有的檳子、沙果、白海棠等以及西洋品種祝光、元帥、倭錦等亦有此表現。
3.銹果花臉復合型,著色前果頂有明顯銹斑,著色後其餘部分發生不著色斑塊呈花臉狀。中熟品種元帥、紅玉、赤陽、倭錦、紅海棠等表現此狀。
4.綠點型,金冠、黃冠等受害,果著色後顯現許多綠色小暈點,邊緣不整齊。
5.環斑型,山丁子和一些小蘋果,近成熟時形成圓形斑紋或黑色圓斑,稍凹陷。有的品種被害後葉片捲曲,莖幹部產生壞死斑。
①花臉型:病果著色前無明顯變化,著色後呈現紅綠相間狀態;成熟後呈現紅、黃相間的花臉型,著色部分突起,病斑部分凹陷,果實較小,風味變劣。
②銹果型:發病初期果實頂部產生淡綠色條斑,逐漸沿果縱向擴展,形成5條鐵銹色壞死條斑;輕病果條紋不明顯;重病果在銹紋處開裂。
③混合型:復合上述兩種類型特徵。
發病規律:
嫁接和病、健樹根部接觸傳染。病樹種子、花粉不帶病毒。嫁接接種的潛育期為3~27個月,一旦發病,逐年加重,是全株永久性病害。梨樹較普遍帶毒,但不顯症狀。蘋果與梨混栽或靠近梨樹的蘋果樹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嚴格選用無病接穗和砧木,從經檢測不帶病毒的母本樹上採取接穗,嫁接在實生苗上繁殖無毒苗用於建園。
2.在果園、苗圃中經常檢查,發現病樹、病苗刨除銷毀。
3.嚴格檢疫監督,在距原有蘋果、梨園100m以外建立無病毒苗木繁殖圃。
4.葯物治療:
①初夏時在病樹主幹進行半環剝,在環剝處包上蘸過0.015%~0.03%濃度的土黴素、四環黴素或鏈黴素的脫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
②噴霧法,用代森鋅500倍液或硼砂200倍液,噴於果面,7月上中旬起每周1次,共噴3次。

蘋果疫腐病
症狀:
苗木或成樹根頸部染病,皮層出現暗褐色腐爛,多不規則,嚴重的爛至木質部,致病部以上枝條發育變緩,葉色淡,葉小,秋後葉片提前變紅紫色,落葉早,當病斑繞樹干一周時,全樹葉片調萎或乾枯。葉片染病,初呈水漬狀,後形成灰色或暗褐色不規則形病斑,濕度大時,全葉腐爛。
果實染病,果面形成不規則、深淺不勻的褐斑,邊緣不清晰,呈水漬狀,致果皮果肉分離,果肉褐變或腐爛,濕度大時病部生有白色綿毛狀菌絲體,病果初呈皮球狀,有彈性,後失水干縮或脫落。
發病規律:
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絲隨病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有降雨或灌溉時,形成游動孢子囊,產生游動孢子,隨雨滴或流水傳播蔓延,果實在整個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後,都會出現侵染和發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發病早且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清理落地果實並摘除樹上病果、病葉集中處理;病菌以雨水飛濺為主要傳播方式,適當採取提高結果部位和地面鋪草等方法,可避免侵染減輕為害;
2.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排除積水,降低濕度,樹冠通風透光可有力地控制病害;可採取預防為主和手術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根頸部發病還未環割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曬,颳去腐爛變色部分,並用石硫合劑消毒傷口,刮下的病組織燒毀,更換無病新土。另外防止串灌,翻耕和除草時注意不要碰傷根頸部。必要時進行橋接,可提早恢復樹勢,增強樹木的抗病性。
3.葯劑防治:在落花後澆灌或噴灑72%霜脲錳鋅(霜疫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72%霜霉疫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1次。

蘋果炭疽病
症狀:
主要危害果實,也可侵染枝乾和果台。自病斑中心剖開果實,可見果肉自果面向果心成漏斗狀變褐腐爛。病組織帶有苦味。病斑邊緣紫紅色或黑褐色,中央凹陷,斑上黑色小點稀疏,不呈同心輪紋狀排列,其下果肉局部壞死。枝幹發病與果實症狀相似。
發病規律:
以菌絲在被害枝幹、果台和病僵果上越冬。翌春溫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傳播主要靠雨水飛濺,也借風和昆蟲傳播。因病果和樹上的病枯枝是初侵染源。幼果前期抗擴展,不抗侵染;而後期則相反。此病有潛伏侵染特性,故田間發病較晚。一年內有反復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機肥,落頭提干改善光照,合理負載強壯樹勢為根本途徑。
2.結合冬剪清除小僵果、病枯枝、死果台及衰弱枝集中深埋或燒毀。
3.葯劑防治。從落花後10天開始,每隔10~15天噴一次葯,到8月中、下旬結束。多雨年份可適當增加防治次數。常用的葯劑有:61%花麥特800~1000倍液、1:(2~3):200波爾多液、7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

蘋果黑星病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或果實,還可為害葉柄、果柄、花芽、花器及新梢。葉片染病,初現黃綠色圓形或放射狀病斑,後變為褐色至黑色,直徑3~6mm;上生一層黑褐色絨毛狀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發病後期,多數病斑連在一起,致葉片扭曲變畸。果實染病,初生淡綠色斑點,圓形或橢圓形,漸變褐色至黑色,表面也產生黑色絨狀霉層,病斑逐漸凹陷,硬化,常發生星狀開裂。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枝和芽鱗內或以假囊殼在病葉中越冬。翌年5~8月釋放子囊孢子,以7月釋放量最多;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潛育期9~14天。葉片和果實染病15天左右即產生分生孢子,並可產生若干代進行再侵染,一直持續到當年秋季。9月末病害停止擴展。該病的發生與氣候、品種有關。早春多雨發病較早;夏季陰雨連綿,病害流行快。
防治方法:
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徹底清除落葉、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或在地面噴灑0.5%二硝基鄰甲酸鈉或4:4:100的波爾多液,以殺死病葉內的子囊孢子;噴葯保護:早熟品種於5月中旬開花期開始噴灑1:2~3:160倍式波爾多液;以後隔15天一次,共噴5次。也可用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可滅丹(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注意蘋果採收後的管理。

蘋果銹病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也能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還可為害轉主寄主檜柏。葉片初患病正面出現油亮的橘紅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橙黃色的病斑,邊緣紅色。發病嚴重時,一張葉片出現幾十個病斑。發病1~2周後,病斑表面密生鮮黃色細小點粒,即性孢子器。
發病規律:
病菌在檜柏上為害小枝,即以茵絲體在菌癭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冬孢子柄被有膠質,遇降雨或空氣極潮濕的胺化膨大,冬孢子萌發產生大量擔孢子,隨風傳播到蘋果樹上。銹菌侵染蘋果樹葉片、葉柄、果實及當年新梢等,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銹孢子器和銹孢子。銹孢子成熟後,隨風傳播到檜柏上,侵害檜柏枝條,以菌絲體在檜柏發病部位越冬。
防治方法:
1.鏟除檜柏,切斷侵染循環。在規劃新果園時,鄰近蘋果園的2.5-5千米以內不能栽植檜柏樹。如附近有檜柏樹,應於冬季剪除檜柏樹上的菌癭,集中燒毀。
2.葯劑防治。花後1個半月內噴葯2-3次,預防該病。當蘋果樹芽萌動至幼果長到拇指大時,在檜柏上噴灑1--2波美度石硫合劑1~2次。在蘋果樹發芽後至幼果期,於蘋果樹上噴殺菌劑1-2次,防止病菌侵入為害。殺菌劑常用1:2~3:200波爾多液、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7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斗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0%綠得保300-400倍液,9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蘋果白粉病
症狀:
主要為害嫩枝、葉片、新梢,也為害花及幼果。病部滿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徵。
幼苗被害,葉片及嫩莖上產生灰白色斑塊,發病嚴重時葉片萎縮、捲曲、變褐、枯死,後期病部長出密集的小黑點。大樹被害,芽干癟尖瘦,春季發芽晚,節間短,病葉狹長,質硬而脆,葉緣上卷,直立不伸展,新梢滿覆白粉。生長期健葉被害則凹凸不平,葉綠素濃淡不勻,病葉皺縮扭曲,甚至枯死。
發病規律:
蘋果白粉病以菌絲在冬芽鱗片間或鱗片內越冬。翌年發芽時,越冬菌絲產生分生孢子,此孢子靠氣流傳播,直接侵入新梢。病害侵入嫩芽、嫩葉和幼果主要在花後一個月內,所以5月為發病盛期,通常受害最重的是病芽抽出新梢。生長季中病菌陸續傳播侵害葉片和新梢,病梢上產生有性世代,子囊殼放出子囊孢子行再侵染。秋季病梢上的孢子侵入秋梢嫩芽,形成二次發病高峰。10月以後很少侵染。春暖乾旱的年份有利於病害前期流行。
防治方法:
採取剪除越冬病芽、摘除初次侵染的病梢和適時的葯劑防治相結合的措施。
1.冬剪時要徹底剪除病梢,春、夏季仔細檢查,發現病梢(枝)及時剪除,病梢(枝)要集中燒毀或深埋。
2.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當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鉀配合,增施磷、鉀肥。
3.蘋果樹發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開花前噴波美0.5度石硫合劑或50%硫磺膠懸劑150倍液。
4.在蘋果開花前和落花70%時各噴一次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

蘋果斑點落葉病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枝條和果實。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色或深褐色小斑點,周圍有紫紅色暈圈,邊緣清晰。隨氣溫上升病斑擴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點。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黑色霉層。幼葉被害,有時葉片呈畸形。為害嚴重時,被害葉乾枯,提早脫落。果實被害,上生近似葉片上的斑點。枝條被害,也生褐色微凹陷的病斑,病斑周圍常產生裂紋。
發病規律:
以菌絲體在被害葉和枝條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侵染春梢嫩葉。一般果園在花後即可出現病葉,在後半月病葉增多。春雨早而多,夏季有連陰雨,病害發生早且重,7月上中旬即有落葉。田間在病斑出現後20天即開始產生分生孢子,可再侵染。此病喜侵染35天內的嫩葉,尤其是20天內的新葉。病原菌的潛育期很短,只有數小時。8月高溫多雨,新梢葉片發病嚴重,造成大量落葉。9月下旬病害停止發展。
防治方法:
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應重視化學防治,輔以清潔果園等措施。秋季掃除落葉,剪病枝,集中燒毀。化學防治重點保護春梢,壓低後期菌源。從花後開始連續噴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500倍,或10%多氧黴素1200倍,或40%乙磷鋁200倍,或70%乙錳500倍。

蘋果輪紋病
症狀:
輪紋病病斑呈褐色,凹陷不明顯,表面病組織呈同心輪紋狀,後期密生黑色小斑點(病菌分生孢子);輪紋病病斑呈不規則形狀擴展,速度快;輪紋病病組織軟腐,有酒精味;輪紋病近成熟期和貯藏期常發生。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在被害枝幹上越冬。菌絲每年4~6月產生分生孢子,靠雨水飛濺傳播,為初侵染源。7~8月孢子散發最多。病菌從皮孔侵入,幼果易受侵染,侵入後潛伏,到果實近成熟或貯藏期,潛伏的菌絲迅速蔓延形成病斑。病菌是弱寄生菌,老弱樹易感病。溫暖多雨或晴雨相間日子多的年份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死枝乾和死樹,集中燒毀。
2.刮除病斑。在休眠期刮掉病粗皮,集中燒毀。亦可在5~7月重刮皮,方法見蘋果腐爛病。
3.適時噴葯,發芽前噴1次5°Be石硫合劑,5~8月結合防治其它病害噴3~5次殺菌劑。可用1:2:240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果實採收前噴1~2次內吸殺菌劑,如多菌靈等。
4.果實成熟期或採收時剔除病果深埋。嚴格選果,病果、傷果不入庫,貯藏溫度在5℃以下,以1℃~2℃為宜。

蘋果腐爛病
症狀:
主要有潰瘍型和枝枯型。潰瘍型發病初期病部紅褐色,稍隆起,組織松軟,有酒糟味,常流出黃褐色汁液。後期病部失水下陷,長出黑色小點(分生孢子器),雨後小黑點上溢出金黃色的絲狀或饅頭狀的孢子角。枝枯型多發生在2~4年生小枝上。病部擴展迅速,常呈現黃褐色與褐色交錯的輪紋狀斑。春季發病的枝枯型斑,病部以上枝條很快乾枯,後期病部也長出許多黑色小粒點。
發病規律:
以菌絲、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皮內和病殘株枝幹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器湧出孢子角,孢子角失水飛散出分生孢子。同時,成熟的子囊孢子也大量放出。病菌隨風雨傳播。病菌有無傷口不侵入和潛伏侵染特性。此病的侵入途徑有機械傷、病蟲傷、日灼、凍害和落皮層。侵入樹體的病菌經過一段潛伏期後發病。此病幾乎周年發病,病斑主要出現於生長至休眼和休眼至生長兩個時期。
防治方法:
1.栽培防病是綜合防治此病的基礎。要加強土肥水管理,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控制負載量;合理修剪,克服大小年;清除病源;實行病疤橋接。 2.病疤治療是目前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可在晚秋和早春刮治病疤呈梭形立茬,後多次塗葯消毒,或用劃道法治療病疤。劃道法是劃病部成0.5厘米寬的縱道,再用5Be。石硫合劑或二倍腐必清、農抗120等葯劑消毒。待葯液干後再消毒一康氏粉蚧
症狀:
若蟲和成蟲吸食蘋果枝乾和果實汁液,可導致枝幹生長衰弱,果實品質下降,甚至整株果樹枯死。
發病規律:
每年發生1代,以卵在樹根附近土縫里、樹皮縫、枯枝落葉層及石塊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開始出現若蟲,3月上中旬上樹較多。若蟲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條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嚴重的枝條推遲發芽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
1.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康氏粉蚧的天敵有瓢蟲和草蛉等,利用天敵防治蚧殼蟲是比較徹底又省事的辦法。
2.冬季清除蟲卵,減少蟲源結合冬季修剪、重剪火疏除危害嚴重的有蟲枝條,並徹底燒毀,降低越冬基數,以減輕來年蟲源。
3.化學防治防治蚧殼蟲的關鍵是在一齡若蟲活動時施葯。一般剛卵化後的若蟲並不馬上分泌蠟粉,等天氣晴朗暖和時陸續以團體蠟殼爬出,過幾天體外才陸續上蠟,因此要掌握在若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前施葯防治最佳,可選用2.5%的溴氫菊酯(敵殺死)乳油,或2.5%的氯氟氫菊酯(功夫)乳油,40%的毒死蜱+20%的阿維菌素。對已開始分泌蠟粉的康氏粉蚧可以在使用以上葯劑時加入一定量的有機硅來增強農葯的附著性即滲透性,以提高殺蟲效果,如用含油量0.3%~0.5%柴油乳劑或黏土柴油乳劑混用,也有良好殺蟲作用。

蘋果蠹蛾
症狀:
以幼蟲為害果實。幾頭幼蟲能同時蛀食同一果實。蘋果、沙果被蛀後,蛀孔外部逐漸有褐色蟲糞排出。初蛀嚴重時,可堆積相當數量,以絲連綴成串,掛在蛀果之下,香梨被蛀後所排出的蟲糞則為黑色。
發病規律:
一年發生1~3代。第一代幼蟲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幼蟲為害盛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蟲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
防治方法:
1.葯劑防治。在第一代卵開始孵化期和各代成蟲羽化盛期噴葯。葯劑可選用50%的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5%的西維因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20%的殺滅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等。
2.激素防治。將未交尾的雌蛾,置於誘捕器中,誘捕雄蛾。

黑星麥蛾
症狀:
幼蟲在新梢上吐絲綴葉作巢,內有白色細長絲質通道,並夾有糞便,蟲苞鬆散。幼蟲在苞內群集為害。管理粗放的幼齡果園發生較重,嚴重時全樹枝梢葉片受害,只剩葉脈和表皮,全樹呈現枯黃,並造成發二次葉,影響果樹生長發育。
發病規律:
在河北、陝西等省1年發生3代。以蛹在雜草、落葉和土塊下越冬。陝西關中地區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產卵於新梢頂端未伸展開的嫩葉基部,單粒或幾粒成堆。第一代幼蟲於4月中旬開始發生。幼齡幼蟲潛伏在未伸展的嫩葉上為害。5月下旬開始在為害的葉苞內化蛹;6月下旬出現第一代成蟲。第二代幼蟲於7月上旬出現。7月下旬化蛹,8月中旬開始出現第二代成蟲。第三代幼蟲約為害至9月中、下旬至10月老熟落地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清掃果園中落葉、鏟除雜草,集中消滅越冬蛹;生長季摘除卷葉,消滅其中幼蟲;
2.葯劑防治:越冬幼蟲出蟄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後是施葯的關鍵時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或48%樂斯本乳油、25%喹硫磷、50%殺螟松、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功夫、或2.5%敵殺死乳油或20%速滅殺丁乳油3000~3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或52.25%農地樂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類殺蟲劑或菊酯與有機磷復配劑。

桃小食心蟲
症狀:
被害果果面有針頭大小的蛀(入)果孔,由孔流出淚珠狀汁液,乾涸後呈白色蠟狀物。幼蟲取食果肉形成彎曲縱橫的蟲道,蟲糞留在果內呈「豆沙餡」狀。幼果被害後,生長發育不良,形成凹凸不平的「猴頭果」;後期受害的果實,果形變化不大;被害果大多有圓形幼蟲脫果孔,孔口常有少量蟲糞,由絲粘連。
發病規律:
以老熟幼蟲在土中越冬。在蘋果落花後半月左右,當旬平均氣溫達到17℃,地溫達19℃時,幼蟲開始出土。幼蟲出土受土壤含水量影響較大,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時,幼蟲能順利出土;越冬幼蟲出土後,在地面做夏繭化蛹,蛹期約半月。6月上旬開始出現越冬代成蟲,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末期在7月下旬。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在越冬幼蟲出土前,將樹根頸基部土壤扒開13~16cm,刮除貼附表皮的越冬繭。於第一代幼蟲脫果時,結合壓綠肥進行樹盤培土壓夏繭;摘除蟲果:在幼蟲蛀果危害期間(幼蟲脫果前),於果園巡迴檢查、摘除蟲果,並殺滅果內幼蟲。每10天摘1次蟲果,可有效控制該蟲的發生量;
2.套袋保護:在成蟲卵前對果實進行套袋保護,在套袋果園該蟲已不成問題。
3.誘殺:田間安置黑光燈或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殺成蟲;覆蓋地膜:在春季對樹干周圍半徑1m以內的地面覆蓋地膜,能控制幼蟲出土、化蛹和成蟲羽化挖繭或揚土滅繭;
4.生物防治:每平方米施寄生線蟲60~80萬條,殺蟲效果良好;
5.葯劑防治:常用葯劑有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5%順式氰戊菊酯(來福靈)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均為3000倍液;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2.5%氟氯菊酯(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青蟲菌6號、滅幼脲3號500~1000倍液。

蘋毛金龜子
症狀:
在果樹花期,以成蟲取食花蕾、花朵和嫩葉,發生嚴重時,將上述部分吃光。
發病規律: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在河南省次年3月下旬開始出土活動,4月上旬至4月下旬為害最重,5月中旬成蟲活動停止,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產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句為幼蟲發生期,8月中下旬是化蛹盛期,9月中旬開始羽化,羽化後不出土,在土中越冬。成蟲具假死性,無趨光性,一般先為害杏,後為害梨、蘋果和桃等。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於清晨或傍晚振樹捕殺成蟲。
2.在成蟲出土前,樹下施葯劑,可用25%對硫磷微膠囊或25%辛硫磷微膠囊100倍液處理土壤。
3.果樹施有機肥時,撿抬幼蟲和蛹或用上述葯劑進行處理。
4.梨樹近開花前施葯,果園常用有機磷劑1000~1500倍液,菊酯類1500~2000倍液。

❻ 紀曉嵐 秋海棠這首詩

秋海棠

憔悴幽花劇可憐,

斜陽院落晚秋天。

詞人老大風情減,

猶對殘紅一悵然。

是紀曉嵐當初內為了紀念死去的容初戀所寫的一首詩

當年紀曉嵐情鍾一個叫文鸞的丫鬟,與其互訂終生,
紀曉嵐去考取功名,到了第二次他便金榜題名,
立刻回去打算迎娶文鸞,
可惜文鸞父親從中作梗,想索取不可理喻禮金額,
使紀曉嵐只能暫時擱置婚事.
但女兒卻從來不知有此一事,以為紀曉嵐早已
忘記當年的誓約,繼而鬱郁寡歡,憂思成疾,最後因病去世.
紀曉嵐得知此事確是為時已晚,在夢中見到文鸞之墓在蔓藤之間,
便感慨而發,書此一詩

❼ 晚秋有什麼花

木芙蓉、石竹、秋海棠、大麗花、小麗花、蝴蝶蘭、四季杜鵑等

熱點內容
茶花花多 發布:2025-09-21 23:49:17 瀏覽:861
櫻花代表誰 發布:2025-09-21 23:32:45 瀏覽:607
鶴望蘭大綠植 發布:2025-09-21 23:25:24 瀏覽:682
成梅蘭花 發布:2025-09-21 23:05:54 瀏覽:513
東郭海棠 發布:2025-09-21 22:59:33 瀏覽:422
七夕抓渣男 發布:2025-09-21 22:54:21 瀏覽:383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孕婦版 發布:2025-09-21 22:48:35 瀏覽:763
盆栽素描入門 發布:2025-09-21 22:18:51 瀏覽:79
百合語音包 發布:2025-09-21 22:18:40 瀏覽:89
屋頂防曬綠植 發布:2025-09-21 22:17:43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