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石蘭花
『壹』 畫蘭花用什麼顏色
工筆蘭花屬於工細類花鳥畫,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版染沖明暗對權比和層次感,分染要根據畫面明度對比渲染淡墨,顏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顏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圖(淡墨的渲染要用兩只毛筆交替使用,一直色筆,一直水筆,通常是2支大白雲,上一筆色,洗一筆積墨,防止出現墨色沉積的現象) 2、統染: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此時可以用國畫顏料的石青、切記上色不能火候太過,要保持色彩傾向)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利用石綠和藤黃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這個過程是局部細節的處理過程,例如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沿變色等細節性的特徵)
『貳』 寫意國畫蘭花顏色怎麼調
先用淡墨勾花瓣,用狼毫或兼毫的中鋒經營位置。花頭勾完後,再用淡草綠復勾,內用白顏色罩染。待干後點蕊,花容蕊顏色為胭脂加墨,干後用淡黃罩染花蕊。
枝幹與花苞
枝幹畫法先著赭石顏色,用狼毫筆或兼毫筆劃,行筆時用中鋒、側鋒、逆鋒自然畫出,趁濕用干筆重墨散鋒以墨破色,使枝幹出現墨色交融的肌理效果,枝頭的花苞用赭石加墨畫,有虛有實。
『叄』 國畫中蘭花旁為什麼會加石頭
軟硬結合,更能體現出一種和諧的美。
『肆』 一幅有竹子,蘭花和石頭的國畫題什麼款
四時不謝之蘭,萬古不敗之石,百節長青之竹,千秋不變之人
『伍』 畫國畫中的蘭草,根部需要遮住嗎怎麼處理好
沒有定法
常見的蘭草圖,一般是不畫根。因為通常蘭花根植土中,不會暴露在地表。而且蘭在傳統文化是美好品德的象徵。畫家通過畫蘭花淡雅樸素的花和修長飄逸的葉來體現蘭的典雅氣質。畫出根多少會破壞這種美感。一般的處理方法就是留白,或者用淡墨點胎、渲染,或者在根處畫岩石和其他花草掩蓋。
當然,也有例外。南宋著名畫家鄭思肖擅長畫蘭。宋滅之後,元朝統治者慕名請他作畫,結果竟被嚴詞拒絕。此後他畫的蘭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著地,旁人問其故,他答曰:「國土之不存,蘭根焉能著地?」藉以抒發其愛國之心與亡國之痛,傳為千古佳話。
所以,藝術沒有定法,臨摹學習階段要根據約定俗成的套路畫,等到技法成熟,可以寄情丹青的時候,就不妨主觀能動地作出創新,將刻畫的對象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意象。
『陸』 求一幅畫~好像是水墨畫滴,畫的是石頭和蘭花,石頭和蘭花是在一起的·求這幅畫的名字~
名字:《蘭芳石堅》意思:如蘭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堅實,喻高風亮節,寧折不彎。簡稱「蘭石」。
希望對你有幫助 !!!!
『柒』 國畫的蘭花,顏色渲染
葉子用三綠加藤黃 蘭花用藤黃加少量赭石 背景用淡花青 謝謝希望採納。、。。。 還有一定要先勾勒再填色。。。
『捌』 如何繪畫蘭花
蘭花繪畫步驟:
(1)花頭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色,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傳統的點牡丹方法是一筆緊挨一筆,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花頭完成後,乘顏色尚未乾時,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處用胭脂加墨的重色進行調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動。待顏色七、八成干時,用石青在花蕊處點上顏色,再用藤黃調白粉點花蕊。點花蕊時要按三筆一組的組織結構進行點畫,千萬不能無組織地隨意點畫。
(2)蘭花花朵畫法:
花朵和花頭的畫法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有花萼和托葉,畫時一定要從花朵的整體考慮,使花萼和托葉成為花頭的有機整體。
(3)蘭花葉片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蘸花青加藤黃的淡綠色,在調色碟上調和,再用筆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筆上原有的顏色融合,用側鋒干凈利落地在畫面上畫上葉片。畫葉片要成組地進行,以三筆為一組由規律地點畫,這樣畫出的葉片就不會雜亂無章。寫意畫的魅力不僅表現在生動的筆觸,活潑的形象,還體現在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所以畫葉片時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起筆時色墨要飽和,下筆要迅疾,用一筆顏色畫一片葉片,這樣從起筆到收筆,自然就形成了干濕濃淡的變化。葉片色墨點畫完成後,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時,用較重的墨(色)勾勒葉脈。勾葉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葉片的轉折向背以及組織結構都是由它決定,因此要從畫面的整體結構出發進行調整,不能只從局部考慮。
(4)蘭花枝乾的畫法:
在一般情況下,枝幹在畫面上與花頭和葉片相比,所佔比重較少,但是在描繪時千萬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隨意點畫,要了解它的結構規律和生長特徵,畫時才能表現出主幹和嫩葉的不同質感。
『玖』 國畫蘭草如何欣賞
1、文人畫,四君子之一
2、幽蘭也香,喻做人低調不失節
3、技法:第一筆撇回,形態為「釘頭鼠尾螳螂肚」(答長);第二筆交「鳳眼」(中);第三筆破鳳眼(短),中墨出花枝,淡墨點花,濃墨點花蕊。
4、了解蘭花的種類,可以去「蘭花網」查看,非常的多。
5、國畫蘭花表現多為大寫意形勢,以小品為多,很少有大作。與竹石相配入畫,「蘭竹相伴,有香有節」
『拾』 水墨畫中誰畫的蘭草最好
朱耷的蘭花畫得好。抄 朱耷在創作上他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三百年來,凡大筆寫意畫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響。清代張庚評他的畫達到了「拙規矩於方圓,鄙精研於彩繪」的境界。他作畫主張「省」,有時滿幅大紙只畫一鳥或一石,寥寥數筆,神情畢具。他的書法具有勁健秀暢的氣格。篆刻形體古樸,獨成格局。
朱耷在形成自己風格的發展過程中,繼承了前代的優良傳統,又自辟蹊徑。他的花鳥畫,遠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畫風和宋文人畫家的蘭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呂紀、陸治的技法影響,尤致意青藤白陽的粗放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