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荷花燈
㈠ 菩薩面前點蓮花燈的意義
因為這個在<華嚴經>里講叫"菩提心燈"。它是以大慈悲為友, 以大信願為住, 開啟大內般若智慧光, 這個叫容是菩提心燈。大悲為根本, 發菩提心成為燈柱, 你就會打開大般若光, 空心, 所以, 大悲心, 菩提心, 空心, 這就是成佛的三種心。
在《菩薩藏經》也提到:『燃點十千明燈,以懺滅眾罪』。沉淪於六道的我們,將象徵光明智慧的燈點在佛前,主要是希望藉著佛菩薩的智慧之光,使我們心生慧解,早日成就我們的智慧波羅蜜。
華嚴經雲:『慧燈可以破諸暗』,點燈,從佛陀時代,就已成為一種供養方式。十供養中(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燈是必備之物。燈,象徵光明、智慧。因眾生內心被無明煩惱所障,所以要在佛前燃燈,祈願藉光明照破內心的黑暗世界。
㈡ 供奉觀音的蓮花燈應該一隻還是一對
一隻一對都可以,這個沒有講究。注意供奉佛菩薩,不可以用肉類,更不可因上供而殺生。
另外,在佛門中,還有一個非常需要講究的地方,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重點),你能改正過失,並行善積德,做佛菩薩的好學生,佛菩薩知道了,會非常高興,你因此也會有很好的福報的!
在行善積德中,有一大善行,也是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善行,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很能為我們積福改運,而不孝,則會折損我們的好運。孔子說過,孝順父母最難的是「色難」,就是難以對父母和顏悅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對父母以柔心對待,講話輕聲細語,語氣不要凶。
最後,建議你請一本佛學入門書籍,來了解一下佛法。我們信佛,學佛,不僅僅是去燒個香,磕個頭就了事了,還有很多很好很有用處的佛門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實踐。我們的福氣,運氣,一方面可以靠菩薩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學習佛法,實踐佛法,去行善積德修來的。
書籍建議凈空老法師著的《認識佛教》,佛法為我們講明了這個世間禍福的根源,人生的歸宿,意義,我們如何離痛苦得幸福如意之道,很是值得我們學習。這本書可以寺廟里請到。
(佛法中談到的人生的歸宿,我們現在是人,那有沒有來世呢,來世會變成什麼?有沒有永恆的生命?另外,來世能幸福嗎?還是痛苦?有沒有既讓自己幸福,又讓所有的眾生能感到幸福的辦法呢?這一點,佛法有詳細的談論)
㈢ 佛教蓮花燈放在觀音左邊還是右邊!
只有一盞,就放中間;如果一定要放兩邊,那麼放右邊,佛教「以右為尊」。
㈣ 菩薩面前要供幾個蓮花燈
一般家中供奉蓮花燈是一盞或者兩盞。也會有供七盞的。
其實供奉幾盞燈也是根據自己的願力與自己家庭空間的條件來決定的。如果家中佛龕的面積不是很大供奉一盞或者左右一邊一盞也就可以了。不是說供的越多就越好。要隨力隨分。超出與自己的條件這就是貪,也是佛教所不提倡的。
㈤ 給佛菩薩供蓮花燈有什麼功德和好處
供燈,做為佛教十種供養之一,即點燈供佛,以表示虔誠恭敬地供養。雖為供養,但也不可浪費,也不一定只限於蠟燭,電燈、油燈都可算作燈供養,只要一心虔誠,諸佛菩薩必定會感受到我們光明、清凈的心地。一盞心燈,便足以讓眾生與佛菩薩心燈相映、光光相攝了。供燈的功德有哪些?
說起供養,不管是供燈還是供養其他都離不開「功德」。那麼供燈亦是如此,供燈有出世間和世間兩種,按世間來說, 有著生生世世眼目清凈,不會變成盲人。即使生中眼睛不太好,身體健康,但通過供燈也能雙目復明、獲得健康,還能發財、長智慧等等。
那麼出世間的功德利益就不一樣了,而供燈也都是為了出世間的福報和功德。在《佛說施燈功德經》中提及:"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供燈之人所獲得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唯有佛陀才能了知,其他不管是誰都不能知曉。也就是說等我們成佛之後,才能知曉其供燈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就算是成為了十地菩薩亦不能知曉其功德。
㈥ 爺爺走了,觀音菩薩面前的荷花燈自己著了
荷花燈俗稱放水燈。燈的設計,在民間也是極盛行的一種燈彩藝術,取水族動物形狀,以荷花燈襯托,燈下系一烏龜,龜游水中,燈飄水面,穿梭往來,時靜時動,燈光水影,交相輝映。
荷花燈俗稱放水燈,燈的設計,取水族動物形狀,以荷花燈襯托,燈下系一烏龜,龜游水中,是浙江東陽李宅特有的一種文化傳藝,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據老人介紹,以前荷花燈形式單一,經過幾代人的相傳,現在已漸漸變得新、大、多。
相傳李宅建村時,曾舉行一次大的荷花燈展,有人別出心栽地在荷花燈下繫上一隻烏龜,讓其在水中游動而吸引眼球,龜游水中,燈飄水面,穿梭往來,時靜時動,燈光水影,交相輝映,從此,荷花燈聲名大振。近年,燈下裝置電動器具。故在每年元宵節前後,月塘放「荷花燈」。
㈦ 佛前點蓮花燈的作用
佛前面點燈,點油燈抄,點蠟燭。現在點電燈,電燈不能表法。油燈、蠟燭表什麼法呢?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我 們要對社會、對一切眾生做出犧牲奉獻,表這個意思。你看蠟燭,燒自己,照別人;油燈也是的。燒自己是什麼?油慢慢地幹了。取這個意思!蠟燭、香,燒的越多 越好,錯了!燒的太多了,烏煙瘴氣,人呼吸會得病。所以意思搞錯了!
好香只要一枝,蠟燭只要一對,油燈只要一盞,表法的!你燒那麼多干什麼?把房子都熏黑了,怎麼對得起佛菩薩!佛菩薩連個干凈地方都沒的住,住在烏煙瘴氣里頭。所以這些誤會由來已久,不能怪現在人,兩三百年累積成今天的誤會。
所以佛教全是教學,你看點蠟燭、燒香都是教育。燃香在中國特別重視,就怕你忘掉。出家人在頭頂上燃香疤,這叫你天天摸著頭你記住,你曾經發過這個願——舍己 為人,你有沒有做到?在家居士,把香燃在手背上,常常看到我曾經發過這個誓,我不能打妄語。這個用意在此地,這個功德就大了,意義就深了。
我這個燃是供佛的,你拿什麼供佛?多燒幾個表示我誠心供佛,你看,意思全都搞錯了!
供佛,佛是叫你認真學習、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叫供佛。讓佛教承傳,不至於斷滅,一代一代傳下去。
㈧ 有誰知道佛教蓮花燈的作用
供燈,抄在從前是燒蠟燭、燃油燈。燈代表智慧,驅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更深的意思它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我們在佛前供燈,要懂得這個意思。在社會上,我們要舍己為人,就是供燈的意思。蠟燭燒自己、照別人,佛在這里取這個意思,我們在社會上要犧牲自己,為社會、為眾生造福,不是享福,是舍己為人,它取這個意思。佛前種種供具都有它很深的教學義趣,都是表法的,提醒自己的。
㈨ 給佛菩薩供蓮花燈有什麼功德和好處
布施燈具和光明有數十種福德
①、布施經記載:布施燃燈的人,將來天眼清凈、智能明了。業報差別經說:以恭敬心布施燈具,可得十種福德:
1、宛如明燈一般地照亮世間;
2、眼睛沒有疾病;
3、容易證得天眼通;
4、分辨善惡的智能;
5、不會發生湖塗昏暗的事情;
6、不易受到外在事物所迷惑;
7、不會出生在幽暗昏庸的地方;
8、有大福報;
9、命終生天尤其是往生忉利天;
10、速證涅槃。
施燈功德經又說:在佛塔、佛殿或佛堂布施明燈的人,可以得到無數的福報。
②、臨命終時,會產生三種智能:
(1)憶念善法而不忘失。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會自然浮現心中
(2)心生歡喜,開始念佛(3)身心清凈而沒有苦惱(神識離開身體時,沒有痛苦
③、臨命終時,可見到四種光明:
(1)日輪圓滿湧出
(2)清凈的月輪圓滿涌現
(3)見到許多身上有光芒的天人坐在一起
(4)見到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也看見自己在佛前恭敬合掌
④、死後出生在忉利天安享福報,自知宿命。天福享盡,不墜惡道,投生做人,出生在尊貴的佛化家庭。
⑤、得到下面四種可樂的福德:
(1)相貌庄嚴
(2)資財充足
(3)有大善根
(4)有大智能
⑥、得到四種清凈:
(1)身業清凈
(2)口業清凈
(3)意業清凈
(4)善友清凈
⑦、得到八種快樂的果報:
(1)眼睛明亮美好
(2)觀念正確
(3)具足天眼可看見遙遠或細微的事物
(4)不會破戒
(5)智能圓滿證得涅盤
(6)行善業沒有困難或阻礙
(7)常能見佛,做一切眾生的眼目
(8)當轉輪聖王、切利天天王或大梵天王
⑧、得到八種無量的果報:
(1)得到佛陀無量的眼光
(2)得到無量的神通
(3)得無量的佛戒
(4)得如來無量的三昧
(5)得如來無量的智能
(6)得如來無量的解脫
(7)得如來無量的解脫知見
(8)得明白一切眾生的興趣或嗜好
⑨、獲得八種無量資糧:
(1)得無量正念資糧
(2)得無量大智資糧
(3)得無量信心資糧
(4)得無量精進資糧
(5)得無量大慧資糧
(6)得無量三昧資糧
(7)得無量辯才資糧
(8)得無量福德資糧
⑩、得四無礙辯,乃至次第得一切種智。陰騭文廣義錄中說:布施燈光的人會有下列六種果報:
(1)有了燈光,眼前的道路就可看得清楚
(2)心常歡喜因為有了燈光,人們走路可以無憂無慮
(3)身體潔凈因為有了燈光,走路就不會踩到污泥
(4)沒有畏懼因為有了燈光,走路就不怕狼狗的吠叫
(5)沒有病痛因為有了燈光,走路時不致於跌倒摔傷因為有了燈光,走路不致於墮落溝坑而喪命
㈩ 廟里擺著一對七彩蓮花燈什麼意思
佛前供燈一般是供七盞或者108盞,這是取圓滿之意。在佛教里,「七」代表小圓滿。
傳說釋迦牟尼佛剛出生的時候,一出生就落地行走,行走7步。
前六步表示我們尋常人的六道,第7步表示悟道而圓滿。
對佛門而言,蓮花是極高貴、神聖之物。蓮花燈,佛教各種燈種之一,觀音大士專用,寓意佛光普照,蓮花燈照亮人心,普照天下。
《佛說施燈功德經》中也有如下記載:「舍利弗。若彼眾生於佛塔廟奉施燈明。以此奉施所作善業。能獲安樂可樂之果彼施燈明作善業時。欣喜相應從信心起。於現世得三種凈心。
如上可知燃燈供佛、塔、廟具有作善業、設供養、作舍施。作福德舍慳貪、除慳過、施心無惱、施心增長的象徵意義。並且在寺院供燈,越多的人看到,受到啟發,功德越是無量。
但並不是說在家就不要供燈了,不是這樣的,在家也可以供燈,觀想燈的內涵,啟發智慧,也是非常好的,如果能時時觀想,精進修學,於修學真是有莫大助益。
《般若經》中說:「諸佛弟子凡有所說,一切皆承佛威神力,與諸法性常不相違。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故佛所言如燈傳照。
現在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現在市面上有電子蓮花燈,用起來安全方便。所以無論是電子燈還是酥油燈,我們一定要明白供燈的內涵,在供燈時觀想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堅定佛法修行信心,勇猛精進,增長智慧,培植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