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情人節
2.14,這個西方的情人節,中國人過的如火如荼,鮮花和紅包算是時髦了,也是絕對的表白利器。
微信官方也公布了情人節表白紅包的大數據。微信官方由限制的200元紅包,在2月14日也是推出應急預案,調整紅包金額至520元。我們在大數據中也看到紅包金額為5.20元,用的最多。手速最快的是西安的一位女子,在零點剛到,就收到了發出的第一個紅包,金額是13.14元。而第一個520紅包由一位東莞的男子發出。有趣的是,海南海口市的某位女士用戶,一天竟收到了413個表白紅包,真真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發紅包的數據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實力。最大方的當屬深圳,一天發出了357萬元的表白紅包;其次是352萬元的北京,上海第三,廣州,重慶緊隨其後。背後我們也能夠看出城市發展的實力的一種顯現。
對於表白紅包我們可以看到,男對女的表白佔主力,高達59.3%,女對男的表白也佔到了24.4%,而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到一個群體,那就是同性之間的表白,16%是女對女的表白,4.3%是男對男的表白,這也在隱射著我們的生物中同性之間的戀情,其主動性,社會的包容性也在不斷的上升,對愛情多樣化的一種認可,也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最引人關注的海南海口某女士,不知該用戶是幸福死了還是鬧心死了。
朋友圈的各種曬照相信大家已經1見識到了其攻擊力。什麼樣的人可以給你送花,什麼樣的人可以發表白紅包?同樣是你對對方的感情信息的反饋,信息是模糊,還是曖昧又或者是單相思?紅包本身是件讓人開心的事,送花也是幸福的事,那天突然聽到同事說這么一個事,女朋友嫌棄男友買的花不如朋友圈朋友的好看,覺得紅包太少,不夠愛自己,曬出來不夠有面子,而爭吵,鬧矛盾。甚至以曬多人送花為傲,幸福之事可卻加上了「攀比」的性質,實在是俗不可耐。個人感覺,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感情信息的表達不要太模糊,要不然那些送花人挺可憐的,送花的你,是否想過自己送的花在哪裡,是被轉送他人,還是垃圾桶?你發的紅包成為別人紅包的「之一」。
發紅包,這是在科技時代表白的一種儀式,以前的儀式有鮮花,巧克力,賀卡,一頓大餐……這種儀式我們稱之為線上儀式,無論線上線下,只要表達的對頭,收的正當,都是一件令人非常幸福和開心的事,希望收到禮物或者紅包的你,能夠幸福。
㈡ 情人節消費大數據
調查顯示,情人節所有花銷中,買禮物是最大的一筆情人節開支,佔比過半,為此花去500-1000元的最多,有28.57%。但花千元以上買禮物的,總計超過三成。
對比已婚夫妻和未婚情侶,融360《維度》欄目發現,已婚人士選擇200元以下情人節禮物的比例高於後者,但同時選擇超過5000元以上禮品的比例也遠高於他們。
比起約會吃喝玩樂,95後花錢最多的項目還是買禮物,在全年齡段中比重最大(67.69%)。此外,以95後為代表的學生黨,在開房住宿上花銷最多的比例達到9.52%,遠超上班族。
而已婚族比未婚族更青睞直接發紅包,調查顯示,直接發紅包的,前者是後者的兩倍還多。若按年齡段區分,也能發現,年紀越長,在發紅包上花錢最多的比重越大,以50後為例,其數據佔比超過四成;而在95後中,這個數據僅1.54%。
愛≠消費:八成男性為情人節「買單」 別讓節日淪為朋友圈競演
禮物or紅包,究竟哪個是對方的最愛呢?
根據融360《維度》欄目的調查,在女性眼裡,直接發紅包最得歡心,佔比接近三成,其次是包包、首飾等大牌禮物頗受喜愛。而一半的男性則慷慨地表示:不用送禮,愛我就好,但這么想的女性僅佔14.19%。
當面對以下提問:您是否認可「禮物越貴重越有心意,給你花錢越多代表越愛你」時,在女性受訪者當中,認可與否幾乎平分秋色;但對此表示不認可的男性超過了八成。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與當今社會中男性仍然更多地承擔經濟責任有關,在目前的社會形態下,男性和女性短期內無法實現真正的經濟平等和觀念平等。
這在融360《維度》欄目調查中得到印證,在情人節分文未花的女性幾乎是男性三倍,高達33.76%。而當問及情人節花銷由誰買單時,超過八成都是男方,有不到一成表示各自都會花點,全部由女方買單的僅佔1.49%。執行嚴格AA制的也只有0.47%,而他們全部來自於一線城市。即便將為另一半的花銷平均到每個月,男性也比女性花出更多錢,其中,為另一半花費過千的男性超過半數,但女性只有22.59%。
㈢ 情人節紅包數據:有人1天收200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情人節紅包數據顯示有人一天200個紅包,確實讓人有點震驚,而且前幾天輸了200個紅包確實代表著有很多的對象和備胎,所以從某些意義上來講,這個女生確實讓人質疑,而且這也反映出當代一些錯誤的戀愛觀,所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有人一天收了200多個紅包,考慮到情人節的用意,所以收款人可是一位女生居多,而女生能夠在一天之內收200多個紅包也證明卻有很多的備胎,另一方面和多名異性之間存在著曖昧的關系,所以從某些意義上來講,紅包事件的背後主要涉及到當代一些人錯誤的戀愛觀。
其實不得不說是情人節紅包數據,一天200多個,大數據的背後並不能夠代表真相,也正是因為如此可能是某人工作原因,所以才導致的數據偏差,並非完全意義上能夠被數據引導,另一方面考慮到紅包的用意,所以說收款人可能是女性居多,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天多個紅包確實讓人驚訝,而且背後也代表著和多人存在曖昧關系,所以正是因為如此也反映了當代一些錯誤的價值觀。
㈣ 情人節紅包大數據統計有多個520紅包未領取,這說明了什麼
剛剛過去的情人節紅包大數據統計出來有很多個520紅包沒有領就是有人發了,但是對方並沒有收,到了時間之後退回去了,一般來說是24個小時,為什麼沒有領呢?因為有些人心裡有數。知道領了這個紅包之後就意味著什麼。
有很多的紅包沒有被領,就是有一些女生知道這個紅包不是自己想領就能領的,對方又不是你的男朋友,人家給你發個紅包你為什麼要收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真的會這么玩嗎?尤其是在這樣特殊的節日,這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沒有領,這就對了,因為你既然不打算答應對方的追求,就不要拿人家的錢,就不用收對方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