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變荷花
『壹』 哪首古詩是以描寫菊花與荷花為對象的
有四首古詩是以描寫菊花與荷花為對象的。
1、《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2、《詠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3、《浣溪沙·詠橘》
宋代: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4、《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唐代:李泌
大唐造昌運,品物荷時成。
乘秋逢令節,錫宴觀群情。
俯臨秦山川,高會漢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
5、《寒菊/ 畫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貳』 菊花、桃花、荷花、梅花怎麼排序
按照開花的季節順序即春、夏、秋、冬排依次是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叄』 這首古詩里寫的菊花與荷花這兩種花是什麼
是《贈劉景文》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作品原文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緻,「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深秋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將對劉氏品格和節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古人寫秋景,大多氣象衰颯,滲透悲秋情緒。然此處卻一反常情,寫出了深秋時節的豐碩景象,顯露了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兩句相提並論,說是「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苕溪漁隱叢話》)。
荷與菊是歷代詩家的吟詠對象,常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為什麼此詩一開頭卻高度概括地描繪了荷敗菊殘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畫面?這全然是為了強調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黃橘綠之時。雖然橙和橘相提並論,但事實上市人正偏重於橘,因為「橘」象徵著許多美德,故屈原寫《橘頌》而頌之,主要贊其「獨立不遷」、「精色內白」、「秉德無私」、「行比伯夷」。此詩的結句正有此意,在表達上熔寫景、詠物、贊人於一爐,含蓄地贊揚了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肆』 荷花,迎春花,梅花,菊花,桃花排列順序是
荷花,迎春花,梅花,菊花,桃花按照開花時間先後排列順序為:梅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
一、梅花:花期通常為冬春兩季,果期5-6月。
(4)菊花變荷花擴展閱讀:
一、梅花
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
二、迎春花
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於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
三、桃花
桃花為落葉喬木。桃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北部,現已在世界溫帶國家及地區廣泛種植,其繁殖以嫁接為主。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作的常用素材。花單生,有白、粉紅、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
四、荷花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
五、菊花
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直徑 2.5-20厘米,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
『伍』 描寫菊花荷花梅花兩句
《雲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 輕香酒暫隨。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陸』 《菊花》作文500字仿照《荷花》這一課寫的(有想像)
大家知道什麼花在秋天獨自開放嗎?它不怕寒冷,敢於寒風做抵抗,贏得了人們的偏愛。我說到這里,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吧!對!它就是我最喜歡的花——菊花。
今天早晨,我來到菊園,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菊花。菊花的顏色十分鮮艷:有似火的紅色,賽金的黃色,珍貴的綠色,勝雪的白色……顏色多的可以使人眼花繚亂!這些鮮艷的顏色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嫵媚。
菊花的樣子也十分有特色。種在花盆裡的菊花,有的像漂亮的千手觀音,有的像絢麗多彩的綵球……花壇中的菊花也非常吸引人,遠處花壇中的一朵菊花隨風飄揚,像天上的嫦娥在歡快的跳舞!近處一朵菊花像一位姿態靦腆的姑娘……池塘里的荷花也具有一番風味,這朵紫色菊花的花瓣像海洋里的水母在游動,那朵紅色菊花的花瓣像女孩子漂亮的卷發!微風拂過,這些菊花在微風中輕輕的擺動自己美麗的花瓣,像蝴蝶在翩翩起舞……那些菊花也在微風的號召下跳起了舞蹈真是美不勝收!
從古代到現代有多少文人雅士寫下贊頌菊花的詩句啊!每逢秋天,百花凋謝,唯菊獨盛!它清麗高雅,不畏嚴寒,它敢於百花爭艷敢於抵抗寒霜!
菊花,你既是我的榜樣,又是我的最愛!
『柒』 牡丹花,荷花,菊花各代表什麼
牡丹花:牡丹花艷冠百花,劉禹錫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專贊美詩句屬,被譽為「國色天香」。很多以牡丹為內容的圖畫上也常常輔以「花開富貴」的字樣。所以一直被視為富貴、繁榮、幸福、吉祥的象徵。
荷花:君子、潔凈無染 ,以荷花象徵清白。荷花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
菊花:象徵高雅純潔。屈原《離騷》有「西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詠菊》有「耐寒惟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潔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雅純潔的象徵。
『捌』 看圖猜成語菊花荷花
兩全其美
[讀音][liǎng quán qí měi]
[解釋]美:美好。指做一件事顧全到雙方,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這卻不是兩全其美。」
[例句]鼓勵農民養豬,既可以活躍市場,又可能發家致富,真是~的事。
[近義]面面俱到一箭雙雕一石二鳥兩相情願各得其所一舉兩得一箭雙雕
[反義]顧此失彼兩敗俱傷人財兩空自取滅亡飛蛾赴火玉石俱焚
『玖』 為什麼硬幣後面的花由荷花改為菊花了
不為什麼,只是為了和原來的有所區別,一種圖案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函義。
『拾』 用菊花仿寫3荷花的作文300字
愛花,愛淡淡幽香的芸花,愛五顏六色的菊花,愛素雅高潔的茉莉花,阿娜多姿回的木薔薇……然而答我最喜歡的還是亭亭玉立的荷花。因為他是人沉浸其中,所以我愛荷花。
荷花已經開的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些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潔白溫潤的荷花的姿勢千姿百態: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豎的;還有的半現半垂在綠葉之中。荷花盛開的花朵像姑良的紗裙,一陣風吹來,翩翩起舞,那曼妙的舞姿令人贊不絕口。朵朵花兒如雪似玉,潔白如瑕;而那待放的花骨朵兒,純白中略泛綠光,像輝映在高山之巔的皚皚白雪,掛在阿娜多姿的嫩綠枝頭。閉上眼,只覺得淡淡的幽香將我包圍。
荷花真是美不勝收,真是亭亭玉立,荷葉也不甘落後。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水珠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在陽光的照射下,好像新的生命在顫動。
啊!荷花使人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