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圖案
A. 步步驚情中藍蘭後背的紋身是甚麼圖案
木蘭花廣電那末坑,找了好久,才在仙洛凱影視看到未刪減版的39集,無語死了!!!求贊!求採用
B. 蘇軾減字木蘭花全詩,描寫了什麼及其表達了詩人怎樣
減字木蘭花·立春
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這首詞為元符二年立春所寫春詞。海南島在宋時被目為蠻瘴僻遠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詠,大都是面對異鄉荒涼景色,興起飄零流落的悲感。蘇軾此詞卻以歡快跳躍的筆觸,突出了邊陲絢麗的春光和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在中國詞史中,這是對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熱情贊歌。蘇軾與其他逐客不同,他對異地風物不是排斥、敵視,而是由衷地認同。他當時所作的《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詩中也說「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寫溪風習習,頓忘身處天涯,與此詞同旨。蘇軾一生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或是遊宦,或是貶逐,但他對所到之地總是懷著第二故鄉的感情,這又反映出他隨遇而安的曠達人生觀。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被貶海南時所作,是一首詠春詞。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託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後漢書·禮儀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後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寫景。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句,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後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於是發出「不似天涯」的感嘆。
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同時詞又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我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這首詞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結果反取得異樣的藝術效果,不但音調增加美聽,而且主旨得到強調和渲染。這又是蘇詞高出他人之處。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捲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事實上,作者也許並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朴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這也是蘇詞不同流俗的地方。
C. 木蘭花慢的木蘭不是人名嗎
嗯,叫這個非常接近的名字的人名就是是花木蘭。
D. 木蘭花和魚做背景牆好嗎
可以的,只要圖案漂亮,顏色風格和室內裝修搭配,就可以做背景牆的裝飾。
E. 王者榮耀花木蘭劍上的圖案是什麼
花啊。戰士,屬於近戰英雄,戰士分為突進英雄、防禦英雄、團控英雄等,防禦性英雄的自帶血量和防禦都高,在游戲中可作為半肉半輸出,團戰時,可以吸收敵方英雄的傷害,又可以造成一定量的傷害。突進英雄一般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位移技能,具有生存能力和攻擊能力強的特點,此類英雄以攻擊裝和攻速裝為主,團戰時攻擊敵方後排英雄或脆皮英雄
F. 玉蘭花跟木蘭花的區別
玉蘭花跟木蘭花的區別:
1、株型:玉蘭為高大喬木,而辛夷為灌木或小喬木。
2、花:玉蘭花萼與花瓣常不可分,常9數,而木蘭花花萼與花瓣差別明顯,萼片3,常綠色披針形,花瓣6,外紫而內白。
3、花期:玉蘭花期早與木蘭花,不同地域有差別。
拓展資料:
玉蘭,木蘭科落葉喬木,別名白玉蘭、望春、玉蘭花。 原產於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木蘭科玉蘭亞屬,落葉喬木。
花白色到淡紫紅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狀,花先開放,葉子後長,花期10天左右。中國著名的花木,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上海市市花。玉蘭花外形極像蓮花,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
木蘭花,落葉小喬木,高可達5米。木質有香氣,小枝紫褐色。芽有細毛。單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有托葉痕。花兩性,單生,頂生,有六枚花瓣,外面紫紅色,內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數,雌蕊群無柄。有三枚萼片,黃綠色、披針形,約為花瓣的1/3長。果實矩圓形。根肉質。
原產我國中部山地混交林內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蘇,江西,浙江,安徽栽種。
G. 誰有木蘭花的圖案~~~急求
看看這兩個個網頁
http://arts5000.fotolog.com.cn/89353.html
http://bxpds.newyp.sina.net/_d40201.htm
H. 木蘭花怎麼畫。
是國畫還是卡通畫還是素描色彩?
國畫的話可以找些參考,圖案或者書的回畫臨摹,自答己畫的話難度比較大。
卡通畫或者隨筆畫比較容易,找個照片改畫成卡通的,抓住花瓣和枝乾的特點,主要就是要抓住特點。
素描畫花最好有點基礎,再找好參考。黑白正確、形沒問題就不會太離譜。
總之,畫之前多看看參考。網路圖案有很多,真實照片和畫都看看,有方向了再下筆
I. 宋詞木蘭花的字和整個詞的解釋和隱含的意思。
木蘭花 : 詞牌抄名。詞譜謂五代後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或加字令)亦稱《 木蘭花 》、《 春曉曲 》、《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便》、《東鄰妙》、《夢鄉親》、《續漁歌》等。 雙調 五十六字,前後 闋 格式相同,各三仄 韻 ,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懂了嗎
J. 木蘭八景
黃陂木蘭除了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之外,木蘭景群還包括木蘭湖、木蘭古門、木蘭清涼寨、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木蘭雲霧山旅遊風景區,統稱為木蘭八景。 木蘭天池 傳說中花木蘭的外婆家,據史籍記載,西漢年間,花木蘭出生在黃陂雙龍鎮(今姚集鎮)。從古至今,黃陂就有著眾多與花木蘭息息相關的名勝古跡,關於她的傳說也在此流轉不息。木蘭天池是花木蘭的外婆家,也是她小時候生活、習武的地方。進入木蘭天池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被山林圍繞的小天池,恬靜秀麗。要從小天池上到大天池,途中要經過一段約長十里的峽谷線路,期間貫穿著怪石、溪潭、飛瀑、奇木等多種景觀。途中經過一個名為聰明泉的水井,傳說花木蘭小時候在此生活時曾喝過這個井水,後人見長大之後的木蘭將軍如此聰明,所以就將其取名為聰明泉了。上到大壩,大天池的壯闊景觀便出現眼前,山水相依,碧波萬頃,氣勢比小天池大了數百倍之多,還可以坐上小船遊玩,遍賞無限風光。走過石砌古樸的外婆橋,就來到了木蘭將軍外婆的家,前有流水,後有青山,讓人聯想木蘭將軍小時候必定在這里和外婆度過了幸福的童年。 踏進山上的木蘭殿,在殿里可以看見三尊大型的木蘭塑像,塑像形象各不相同,據說是代表了木蘭將軍三個不同階段的形象,分別是從軍前、從軍時、以及成為將軍之後的形象。木蘭山同時還是千年的香火聖地,從隋唐開始就是佛道兩教的名山,除了與木蘭將軍有關的古跡之外,山上還有南天門、斗姆宮、報恩殿、帝王宮、三清殿、三天門、金殿、玉皇閣等名勝,行走其中,可以感受濃厚的文化韻味。 木蘭文化最厚重的地方非木蘭山莫屬。據史料記載,木蘭山始稱於公元485年,歷代都有眾多文人墨客慕花木蘭之名而來,並在此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像唐代大詩人杜牧就曾登臨木蘭山,拜謁木蘭廟,寫下了《題木蘭廟》等傳世佳作。登山途中,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綠簾石,這就是唐太宗為表彰木蘭將軍而立的木蘭將軍坊,上面鐫刻著忠孝勇節四個大字。牌坊上還雕刻有雙鳳朝陽,二龍戲珠圖案,但雙鳳在上,雙龍在下,體現世人對花木蘭巾幗氣節的無比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