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寫蘭花豁達

寫蘭花豁達

發布時間: 2021-02-28 02:50:26

⑴ 春含花未開,花開人未來,人未花以去,下世花從

牡丹

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在群芳斗艷的花季里,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開遲,待到她占斷春光的時候,一春花事已經將到盡期。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於傷春惜花的題材總是百詠不厭。而白居易這首《惜牡丹花》卻在無數惜花詩中別具一格。人們向來在花落之後才知惜花,此詩一反常情,卻由鮮花盛開之時想到紅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鮮立意表現了對牡丹的無限憐惜,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氣跌宕回環,語意層層深入。首句開門見山,點出題意:「惆悵階前紅牡丹」,淡淡一筆,詩人的愁思,庭院的雅緻,牡丹的紅艷,都已歷歷分明。「惆悵」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開敗的錯覺,立即將人引入惜花的惆悵氣氛之中。第二句卻將語意一轉:「晚來唯有兩枝殘」,強調到晚來只有兩枝殘敗,才知道滿院牡丹花還開得正盛呢!「唯有」、「兩枝」,語氣肯定,數字確切,足見詩人賞花之細心,只有將花枝都認真數過,才能得出這樣精確的結論,而唯其如此精細,才見出詩人惜花之情深。這兩句自然朴質,不加雕飾,僅用跌宕起伏的語氣造成一種寫意的效果,通過惜花的心理描繪表現詩人黃昏時分在花下流連忘返的情景,可謂情篤而意深。

既然滿院牡丹只有兩枝殘敗,似乎不必如此惆悵,然而一葉知秋,何況兩枝?詩人從兩枝殘花看到了春將歸去的消息,他的擔心並非多餘。「明朝風起應吹盡」,語氣又是一轉,從想像中進一步寫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許未必起風,「應」字也說明這只是詩人的憂慮。但天有不測風雲,已經開到極盛的花朵隨時都會遭到風雨的摧殘。一旦風起,「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②,那種凄涼冷落實在使人情不能堪。但是詩人縱有萬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歸去的腳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風雨,這又如何是好呢?古人說過:「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那麼,趁著花兒尚未被風吹盡,夜裡起來把火看花,不也等於延長了花兒的生命么?何況在搖曳的火光映照下,將要衰謝的牡丹越發紅得濃艷迷人,那種美麗而令人傷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領略不到的風味。全篇詩意幾經轉折,詩人憐花愛花的一片痴情已經抒發得淋漓盡致,至於花殘之後的心情又如何,也就不難體味了。

白居易此詩一出,引起後人爭相模仿,李商隱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在殘花萎紅中寄託人去筵空的傷感,比白詩寫得更加穠麗含蓄,情調也更凄艷迷惘。而在豁達開朗的蘇東坡筆下,與高燭相對的花兒則象濃妝艷抹的美女一樣嬌懶動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惜花的惆悵已經消溶在詩人優雅風趣的情致之中。無可否認,李商隱和蘇東坡這兩首詩歷來更為人們所稱道,但後人藝術上的成功是由於擷取了前人構思的精英,因此,當人們陶醉在李商隱、蘇東坡所創造的優美意境之中的時候,也不應當忘記白居易以燭光照亮了後人思路的功勞。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給分吧

⑵ 什麼花代表豁達

菊花吧。。古人都把這個作為隱士的象徵。。要不是蘭花?代表君子

⑶ 怎麼寫好作文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內結,從正反兩方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⑷ 描寫梅花的句子

1、卜運算元·詠梅——【作者】毛澤東 【朝代】近代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風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2、雪梅·其一【作者】盧梅坡 【朝代】宋代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3、墨梅——【作者】王冕 【朝代】元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4、清平樂·別來春半——【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譯文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要回去的夢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5、早梅——【作者】張謂 【朝代】唐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⑸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

大度豁達,是人生真理。

⑹ 心胸豁達處事淡然作文

一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這盆淡雅的蘭花呵護有加,經常為她澆水除草殺蟲。蘭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長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把這盆花託付給小和尚,請他幫忙照看。小和尚很是負責,像老和尚一樣用心呵護蘭花,蘭花茁壯地成長著。 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後放在窗檯上,就出門辦事了。不料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在地。小和尚趕回來,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十分痛心,更害怕老和尚責怪他。 過幾天老和尚回來了,小和尚向他講述了蘭花的事情,並准備接受他的責怪。可老和尚什麼也沒說。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為那畢竟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呀。 老和尚淡淡一笑,說道:「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我們工作不是為了生氣的, 我們相愛也不是為了生氣的, 我們生活不是為了生氣的, 甚至,我們活著也不是為了生氣的。 用心付出的東西一旦無法挽回,也不用再怨什麼,悔什麼。 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淡然處之,無愧於自心便好。 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心胸豁達, 處事淡然, 為人和氣, 看事入骨!

⑺ 孔子對蘭花有什麼定義

孔子將蘭花的地位捧得很高,這其中也有他拿蘭花自喻的原因在裡面。當年孔子在外周遊十多年之久,四處游說傳播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卻始終沒有得到任用。在從衛國返回魯國的途中,感慨之餘的孔子偶然見到蘭花獨茂,於是觸景生情,感慨萬端: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

孔子的這樣一句感慨,從此為後世定下了蘭花貴為「王者之香」的基調。後代幾乎所有涉及到蘭花的文章、著作都會提到它。

此句的本意是,蘭花是應當為王者提供香氣的花,也就是蘭花應是只有國君才能欣賞的高級花卉。但這句話實際上也是未遇到伯樂的孔子一句對自身境遇的慨嘆。

孔子把蘭花比作賢臣,實際上也是自喻,說自己周遊列國,卻生不逢時,得不到重用,只能混跡於人群之中,就像獨茂的蘭與眾草為伍一樣,屈尊與鄙夫為伍。

雖然孔子這樣的言論似乎有些失禮,不像是溫文儒雅的思想家會說出來的話,但無論是在哪個時代,天才都是寂寞的。得不到重用的天才尤會按捺不住發牢騷,這也是他們頗有人情味的一點。

孔子覺得自己是賢臣,是君子,而蘭花也像賢臣一樣,因此自己就是蘭花。蘭花品行高潔,卓爾不群,連與其久居其室都能滿身香氣,正如君子的道德可以感化教育周圍的人一樣。

孔子在蘭的自然屬性與儒家人格特徵之間找到了呼應與契合,並藉助於蘭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徵得以直觀、清晰地表達,同時,蘭的文化內涵也由此產生了。

蘭的幽香清遠適合君子德行的高貴雅潔,不媚流俗,同時也體現了儒學重社會功用的特點。再加上孔子盛贊蘭花的那句「不以無人而不芳」,這種悠然豁達的思想境界又將蘭花的君子形象推上了一個新制高點。

蘭花的葉態綽約多姿,色澤終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潔,並以獨有的天姿神韻,最早介入古典貴族生活的各個側面,最早載入歷史典籍,並且進入了儒者的審美視野。

古人愛蘭的高潔典雅,或許還與它那段奇特而神秘的際遇有關。懷才不遇的孔子見隱谷中的蘭與眾草為伍,頓起身世之感,從此確立了蘭與儒家人格的內在聯系,而這種花與人之間同位一體的思維模式,則來自古人的圖騰崇拜。

但真正奠定蘭花為「君子花」基調的依然是孔子。他的一句「蘭當為王者香」成為了先秦時代儒家的共識。

就這樣,儒學將不為外物所動的蘭花提升到了人的品行和毅力層次。抱有操守和氣節,在儒家文化里是很重要的一個層面,因為古人的生活環境並不是一直都太平,人的品行和道德會在很多時候受到考驗。這時,有沒有蘭花一樣的儒雅品行和堅韌操守,就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君子」的重要標志。

⑻ 描寫中年女人的唯美句子

1、30多歲的女人猶如秋日裡淡淡的流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飄逸,一種曠遠的優美。

2、在人流中,我一眼就發現了你。我不敢說你是她們中最漂亮的一個,可是我敢說,你是她們中最出色的一個。那欣長健美的身材,優雅迷人的風度,尤其是那一頭烏亮的秀發,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

3、你是那樣地美,美得象一首抒情詩。你全身充溢著少女的純情和青春的風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雙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長長的、一閃一閃的睫毛。像是探詢,像是關切,像是問候。

4、時時保持一顆童心。童心之所以純真,就因為簡單,而簡單是快樂之源,想讓自己遠離憂傷,就讓自己不時保有一顆童心。不要太多的壓抑,不要太多的思考,簡單就好。

5、一句贊美女人的話:桔紅色的西服自然敞開,展現出紅白相間的絨衣,湖藍色的緊身長褲,襯托出修長的腿,既蒲灑又富有美感。你的裝扮是成功的!

6、如果你從內心深處對自己不滿意,在跟別人的長期相處中,你也不會快樂。所以在與他人分享快樂之前,先鑄造堅強的自我。

7、人這一輩子,會遇到無數次愛的心動,從這無數次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次才是正途。

8、春花秋月,是詩人們歌頌的情景,可是我對於它,卻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著梨渦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偶象。

9、愛那個愛你的人。如果只是你愛他,或者只是他愛你。趁早分開。女子不需要他人來假裝疼愛,你也不需要假裝疼愛某人。

10、女人的魅力不在年齡,尤其在一個氣質女人身上,看見的那種氣定神閑微笑,那種寵辱不驚的淡定,那種風過無痕的從容,一派熟女風范。

11、她身著白色緊身露背連衣裙,颯爽冷艷的妝容搭配魅惑的眼神,彰顯其獨特的熟女氣質。並露出嬌嫩美背,大秀完美身材。

12、聰明的女人,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都不要把錢視為生活的萬能,不要為了錢在男人面前卑躬屈膝,女人永遠是最美的風景,最美的風景就要以最獨立的姿態綻放。

13、世界因為女性的誕生,顯得分外美麗!只是一個小小的問候,卻是一個濃濃的真意!婦女節快樂!

14、女人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好心情;之所以瀟灑,是因為有自信;之所以有氣質,是因有極佳的涵養;之所以告訴你,是因為你佔全了。祝完美女人開心幸福。

15、看穿但不說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裡有數就好了,沒必要說出來。

⑼ 為什麼我的付出總沒有結果

一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這盆淡雅的蘭花呵護有加,經常為她澆水除草殺蟲。

蘭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長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把這盆花託付給小和尚,請他幫忙照看。

小和尚很是負責,象老和尚一樣用心呵護蘭花,蘭花茁壯地成長著。

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後放在窗檯上,就出門辦事了。

不想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了。

小和尚趕回來,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十分痛心,也很害怕老和尚責怪他。

過幾天老和尚回來了,小和尚向他講述了蘭花的事情,並准備接受他的責怪。

可老和尚什麼也沒說。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為那畢竟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呀。

老和尚淡淡一笑,說道:「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我們工作不是為了生氣的,我們相愛也不是為了生氣的。

用心付出的東西一旦無法挽回,也不用再怨什麼,悔什麼。

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淡然處之,無愧於自心便好。

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⑽ 求一篇關於萬年青或菊花、蘭花的托物言志的600字作文 不要抄襲的,要原創 謝謝

正值秋深霜濃、菊花盛開的時節,我懷著濃厚的賞菊興致,來到了中山公園。

一進公園大門,我便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裡:噴水池前,兩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東邊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噴池沿上,開滿了閑雅灑脫、多姿華麗的懸崖菊。株株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們肩並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隨著人流,我步入菊展室。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開吐蕊,有的似剛出浴,有的盡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一時間,五光十色,滿堂生輝。恍惚間,我宛如進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艷欲滴,惹人喜愛;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發低首,不似「帥旗」風風火火,卻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另一種美的享受。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我看著想著,遐思無盡,流連不舍。色澤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為畫家們一再光顧的對象;對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菊」,「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不斷受到攝影者的包圍;更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可變的「木蘭換裝」,初開時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兒氣,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

菊花如此多嬌!自古以來,人們頌菊、贊菊,有多少詩人、作家與菊結下了不解之緣,又有多少騷人墨客給人留下了關於菊的佳作名篇。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吟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詩詞寫出了花與人的關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偉大的革命家陳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的光輝詩篇,深切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斗爭的豁達情懷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我吟誦著:「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是啊!多少年來,菊,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激勵著人們奮進。中國人民養菊、賞菊,更愛菊,不正是因為它象徵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情懷嗎?

看著,走著,想著,漸漸地,從我心底升騰起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 -------------------------------------------

菊花 我喜歡牡丹的富麗堂皇,我喜歡水仙的潔白高雅,我喜歡月季的雍容華貴,但我更喜歡菊花的堅貞不屈、傲霜鬥雪!
經過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醞釀,菊花在這百花凋謝的秋天怒放了,似乎是為了填補這時的空缺,讓這蕭條的秋不顯得凄涼!
看,菊花的花有大有小,大的像綉球,小的似碧玉,美極了。再看那花瓣,有的像少女的卷發,有的似老爺爺的拐杖,有的若蛟龍的爪子,還有的如噴泉灑下,各不相同。菊花的顏色也有很多,紅得像火,黃得似金,白得若雪,綠得如玉,粉的好似一片雲霞,還有那白中帶綠的,更是清幽淡雅。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看那一片菊花,遠看宛如碧綠的地毯上綉著許多五彩的大花,近看又別有一番情趣,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聞聞這一朵很香,聞聞那一朵也很香。讓人眼花繚亂。這一朵似害羞的小姑娘,半張著臉,那一朵卻全盛開了,張著笑臉迎接這金色的秋天,還有還是花骨朵兒的,飽滿的似乎要裂開似的,迫不及待的想讓人一睹她那絕世的芳華。
看那一朵菊花,遠離那菊花群,彷彿不願與它們為伍,確實它是鶴立雞群,雖一枝獨秀,但讓人感到了一種個體所獨有的風姿,墨綠色的葉子層層疊疊,如眾星捧月般襯托著潔白的花,更顯得寧靜高遠,神聖脫俗。
看著菊,不禁思起了久違的忘年交,他酷愛養花侍草,猶愛養菊。或許是潛移默化,他也具備了菊花的優點,菊花貢獻著它的美麗供人觀賞,而他則奉獻著他的剩餘的光和熱,菊花不畏寒冷,傲霜鬥雪,而他不被困難打倒,在逆境里求生存。令我欽佩!
我愛美麗的菊花,更愛擁有菊花精神的人!--------------------------------------------------菊花
當清爽的秋風將天空吹向更高遠,當陌生的孩子望斷最後一隻南飛雁,當枝上的綠葉
換上橙黃,當一點點微酸已著枝,便又到了菊花飄香的時節。
菊之淡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抑、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
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稽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帶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
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入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絕交
書》?那鏗鏘的言辭已經向所有人宣告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
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是生活,不要讓世俗
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還能記起那個歲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於途中」的莊子?這個「心
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曾向權勢顯貴屈服,一
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入世,期望他能為祖國為社會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
。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莊子他自為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捍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
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裡,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
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著他。
菊之殤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對滔
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濕衣襟,江水已隨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懷,
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還是投身烏江,「死亦為鬼雄」?如果你正在項王身邊,是否會勸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呢?江東父老們也期望項王忍辱負重,說不定歷史就會為此改寫
,然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他認為應該死得有尊嚴,他認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
花的生命形態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
、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
的認識邁進。
當清脆的打鐵聲從遠方傳來,當遠古的大鵬展翅欲飛,當滔滔的烏江向天咆嘯,便又
到了菊花飄香的季節。

熱點內容
荷花漂過來 發布:2025-07-02 14:59:29 瀏覽:748
百花園花藝 發布:2025-07-02 14:38:52 瀏覽:405
怎麼做一朵 發布:2025-07-02 14:27:13 瀏覽:242
黑龍江牡丹江屬於哪個市 發布:2025-07-02 14:16:33 瀏覽:739
巴黎世家七夕限定款 發布:2025-07-02 14:14:57 瀏覽:640
山茶花的吊墜 發布:2025-07-02 13:51:16 瀏覽:846
七夕晚上活動 發布:2025-07-02 13:44:36 瀏覽:872
丁香茶杯 發布:2025-07-02 13:30:54 瀏覽:712
為他人開一朵絢麗的花作文800 發布:2025-07-02 13:05:09 瀏覽:583
皮影盆景 發布:2025-07-02 12:59:11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