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十月七夕節

十月七夕節

發布時間: 2023-05-01 14:42:19

七夕情人節和鬼節有區別嗎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㈡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這一天,中國少女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㈢ 為什麼"七夕」被稱為「紫色情人節」,不再7月初7,,而在10月9號啊

記得哪裡看到過其實每個月都有一個情人節的
是按農歷的7號來算的
每個情人節的名字也都不一樣
以各種顏色命名的
就像3月14的白色情人節性質差不多的吧

㈣ 七夕是幾月幾號七夕去廣東哪裡玩比較好

七夕節,又是一個虐狗的日子,小編這樣的單身狗不用想,虧森侍那一天肯定會受到一萬點的暴擊的,但是小編還是要寫完這篇攻略,為大家介紹七夕去廣東哪裡才好玩。

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小編含淚忍痛為大家好好的整理的七夕去廣東哪裡比較適合吧!各位情侶們,請注意好好的收藏啊!度過一個快樂的、幸福的七夕節日吧!

七夕是幾月幾號

八月十七號

七夕去廣東哪裡玩

珠海長隆:海底世界煙花絢麗

七夕,可以帶著另一伴去長隆海洋王國。最近長隆春埋海洋王國全新夜間演出項目——海洋夜光大巡遊正式推出。

提基活火山、海洋小精靈、熱帶夜雨林、極光盛宴、夜間深海、夢幻糖果樂園、鬼魅海盜船和馬戲彩光共8台風格各異的主題夜間花車驚艷亮相,加上超過百萬個LED燈的裝飾,為遊客呈現一場燈光盛宴。

海洋夜光大巡遊還擁有主題公園花車高度之最,最高超過10米,也是第一個使用煙花的夜間花車巡遊。

此外,在充滿浪漫氣息的七夕夜,你可以帶著TA前往企鵝酒店17樓的煙花台中餐廳,以絕佳角度觀賞海洋王國以全世界最大的鯨鯊館和鯨鯊雕像為主背景。

依託中心湖區美麗的自然環境,在龐大的噴泉和彩光系統的配合下,在優美激昂的音樂中,打造的絢麗煙花匯演。

交通:從廣州到珠海長隆自駕車比較方便,途經東新高速和廣珠西線高速2個小時即可到達。

住宿:如果自駕,可以選擇住在景區周圍,花費相對少點;如果想近距離體驗海洋王國,可以考慮住在珠海長隆企鵝酒店。

深圳玫瑰海岸:天涯海角動人詩篇

玫瑰海岸位於深圳東部海濱葵涌鎮溪涌社區大鵬灣畔,是新人拍攝婚紗攝影的聚集地,目前有風情礁石、玫瑰棧道、原生態紅樹林、歐亞建築、中式古典建築、伊甸園等拍攝景點。

七夕期間來這里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海濱婚禮是玫瑰海岸最浪漫的活動,海濱草坪婚禮、海濱沙灘婚禮、海濱教堂婚禮、海濱集體婚禮等西式風格的婚慶典禮,充滿了富有西方浪漫文化氣息。

玫瑰海岸也是休閑度假勝地,可以享受休閑親水、沙灘運動、海上運動、戶外拓展、叢林野戰等精彩娛樂項目,還可品嘗到正宗韓國料理、自製美味燒烤、特色風味小吃、秘制本地窯雞等。

交通:從廣州出發可以自駕前往,途經京港澳高速、珠三角環線高速,全程160公里左右,2個半小時即可到達。

住宿:玫瑰海岸附近有很多別墅,不過價格較貴。如果想住得好一點可以選擇海景公寓,與五星級酒店價格差不多。如果考慮經濟實惠可以選擇客棧,兩三百元就可以了。

惠州巽寮灣:碧海藍天拍拖上選

有著「中國馬爾地夫」美譽的惠州巽寮灣是夏日裡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七夕之時帶她去海邊逐海踏浪,共賞海天一色,或牽手漫步看夕陽,實在是情侶拍拖的上上選。

這里五月到十月都是碧海藍天,風平浪靜,不管是拍攝海上的日出與日落,還是椰風樹影,漁村白帆,都是絕美畫卷。

住宿方面,金海灣嘉華度假酒店500餘間臻美客房及套房依山面海,推開陽台窗戶便是遼闊而迷人的海景,愛侶們足不出酒店便可觀賞到海天一色的悠然。

酒店專屬的私家沙灘安靜愜意,可遠離嘈雜悠閑漫步,或躺在藤椅上享受兩個人的溫馨。

交通:廣深高速—廣惠高速—深汕高速—惠東稔山白雲出口—廣汕公路—濱海大道—巽寮灣。

美食:酒店裡豐富的美食,各種生猛海鮮拼出了「舌尖上的巽寮灣」。路邊琳琅的海鮮大排檔,椒鹽瀨尿蝦、姜蔥炒花蟹、清蒸海魚等,保證讓你大快朵頤。

陽山第一峰:仰望星空如夢似銷吵幻

寂靜夜空下,與心愛的TA坐在山巔,抬頭仰望美妙星空,無比浪漫。陽山第一峰有「廣東屋脊」之稱,海拔超過1900米,方圓數公里內林木蒼翠,這里光污染很少,是廣東最佳觀星地。

欣賞完如夢似幻的星空,不妨與愛人一起泡泡溫泉,享受屬於你們的私密時光。這里有廣東海拔最高的高山森林溫泉,泉池鑲嵌於幽靜曲折的叢林間,靜靜泡在泉中,與心愛的TA說說悄悄話,浪漫又愜意。

白天一定要去天泉瀑布觀賞區徒步遊玩。這里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遊客還可動手採摘靈芝、木耳、蘑菇等天然綠色食品。

交通:廣州羅沖圍方向-廣輕高速公路-清遠市-清連高速公路-陽山縣城入口沿廣東第一峰路標即可到達。

美食:陽山雞、北江河鮮宴、擂茶粥、同冠梨、陽山板栗等。

連山金子山:鵲橋相會感受浪漫

連山金子山原生態風景度假區將在七夕舉辦各種活動。活動期間,壯家「七仙女」將現身金子山,在金子山鵲橋上歡迎遊客,翩翩起舞,與「牛郎」相會,與遊客互動,給遊客贈送壯家香荷包。

「七仙女」還擺下香案,與遊客一起乞巧。遊客還可以一起到金子山銀河池潑水狂歡,來一次清涼的水仗。

壯家的七夕節,當然少不了壯家歌舞表演。在金子山壯瑤千古情演藝廳上演壯族原生態民間藝術匯演,表演壯族最原生態的歌曲舞蹈。入夜,金子山還舉七夕夜篝火晚會,遊客與壯家小夥子、姑娘一起,唱歌、跳舞、游戲。

美食:在七夕期間,金子山將推出獨特的七夕巧果宴。壯家姑娘巧手製作巧果,加上連山本地的湯糍,及金子山豐富的夏宴,給遊客品嘗。

住宿:七夕期間,遊客可以選擇入住金子山森林雪谷度假村、壯瑤別苑民宿、帳篷露營。晚上在涼爽的夜風中,仰望星空。

七夕將至,趕快帶著你的愛人來這些地方,一起享受浪漫,享受節日的氣氛,享受戀愛吧!

㈤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和風俗有哪些

1、除夕——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習俗: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㈥ 七夕到底是不是鬼節

七夕不是鬼節,鬼節是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回、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答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

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㈦ 我國傳統觀的「七夕」節是為了紀念那兩位人物的愛情故事

我國傳統觀的「七夕」節是為了紀念那兩位人物的愛情故事

牛郎 織女

牛郎和織女 農歷「七夕」,俗謂「中國情人節」——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即與七夕密切相關。宋人秦觀詞雲:「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是為了紀念牛郎和織女。
農歷「七夕」,俗謂「中國情人節」——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即與七夕密切相關。宋人秦觀詞雲:「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千載以降,這凄婉的詞句與天河中的牽牛織女雙星一起在人們的心頭閃耀——

超越時空的美麗傳說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發展、演變,有各種不同的版本,主要情節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孫女織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織雲彩,也稱雲錦天衣;牛郎是人間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頭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訴他,天上織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銀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織女的羽衣,這樣沒有了羽衣,織女就不能飛回天上了,就會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
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就會得到幫肢蔽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後來有一天,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不守天規」,「私奔」凡間,大為惱怒,就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想起老牛告訴他急難時披上牛皮會得到幫助的話,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飛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織女的關鍵時刻,王母娘娘拔下頭簪,在織女身後一劃,那劃痕就成了波濤洶涌的天河。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現在牛郎星旁的兩顆小星,稱扁擔星,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最後,牛郎織女的真情感動了天上的喜鵲,它們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麗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橋,讓這對相思一年的夫婦在這一夜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我國傳統的七夕節是為了紀念哪兩位人物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是紀念牛郎和織女的節日。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歷源州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七夕節的發展: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裂畝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是為了紀念那位歷史人物

好像不是歷史人物。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歷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我國的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

  • 我國的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3月12日,農歷二月十三,是植樹節、孫中山逝世紀念日。

  •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 *** 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 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新民主主義創始人,為了改造中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政治上為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

  •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至今還生長著一棵有著上百年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 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 *** 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後來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 *** 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 1956年, *** 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 1979年,在 *** 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七夕的愛情故事

突出了《十月圍城》,看過了《精武風雲》,在《山楂樹之戀》的浪漫下,終於厭倦了《劍雨江湖》,相約在七夕,攜手來傳遞,演繹我們的《神奇俠侶》。
你是一支花,我是豆腐渣,天生一對好冤家。我穿開檔褲,你騎青竹馬,歡歡喜喜過家家。打也打不散,罵也罵不怕,乾脆咱倆結婚吧。
七夕將到,提前溫馨提醒:含蓄的送點花草,活潑的牽手就跑,實在的喝足吃飽,熱情的唱歌舞蹈,浪漫的摟摟抱抱,瘋狂的夜裡放倒,膽小的發條簡訊就好!
3、想你,是一種真實的心意,是一種甘甜的快樂,是一種浪漫的味道,是一種溫馨的記憶,是一種美麗的幸福,是我永遠不變的愛戀。以上是我在七夕的愛情表白!
4、愛是一種緣分,即使分離也會覺得心醉;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七夕將臨,願心愛的人快樂幸福!
5、靜謐的空間,淡淡的往事。斑駁的樹影,思念的心情。遠方的你是否會有感應?少了你的陪伴,八月的空氣里缺少了甜蜜的味道,相信七夕前我會飛到你的身邊。
6、天空雲彩能飄多久?浪漫細雨能下多久?燦爛鮮花能開多久?甜蜜笑容能掛多久?就要到七夕佳節,要問我愛你有多久,簡訊現在對你說:心跳有多久愛你到多久!

七夕節是為了紀念什麼?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每年農歷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稱乞巧節,這個傳說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誰的

屈原

㈧ 十月初七是中國傳統什麼節日

節日名稱 節日時間
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上巳節 三月初三
寒食節 清明節前一天
清明節 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五月初五
七夕節 七月初七
中元節 七月十五
中秋節 八月十五
重陽節 九月初九
寒衣節 十月初一
下元節 十月十五
臘八節 臘月初八
冬至節 12月22日前後
祭灶節 臘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臘月廿九或三十

㈨ 十月十四是什麼節日

★2月14日 「西方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起源於三世紀時的古代羅馬帝國。

★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男性回饋禮物的日子,最早起源於三世紀時的羅馬。現在,「白色情人節」在日本、台灣等地已非常流行。

◆◇農歷情人節:

★農歷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燈節」,起源中國,中國的情人節。
陽歷2007年03月04日 星期日

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七月初七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起源中國。
陽歷2007年08月19日 星期日

◆◇一年裡國外的21個情人節:

★1月14日 --- Diary Day 日記情人節
關鍵詞:日記本
新的一年的開始,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有表白和計劃,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在心中撒下愛的種子。

★2月14日 --- Valentine』s Day 傳統情人節
關鍵詞:巧克力
根據西方的傳統,喜歡他就快送他巧克力,要趕快哦,因為他不一定只收到你的那塊巧克力~~

★3月14日 --- White Day 白色情人節
關鍵詞:白色糖果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他也喜歡你嗎?還是他喜歡吃巧克力?今天就會知道了!在送出巧克力的一個月後,女生就能收到同樣喜歡自己的男生送的白色糖果。吃顆糖,感覺真甜蜜!

★4月14日 --- Black Day 黑色情人節
關鍵詞:雜醬面
這個黑色可不是「黑色星期五」的黑色哦,而是雜醬面是黑色的。他吃了你送的巧克力,你嘗了他送的糖,那麼一起去吃雜醬面吧!在傳統好味道里,兩個人的心也可以連在一起。

★5月14日 --- Yellow &Rose Day 玫瑰情人節
關鍵詞:玫瑰
在一起也有一段時間了,他是真的喜歡你嗎?他真的是你要找尋的那一半嗎?應該表白一下啦!不好意思?沒關系,你只要在今天買玫瑰給對方就OK啦!白色——一般朋友,黃色——知己,紅色——愛人。你一定會送紅色的。

㈩ 七夕節是陰歷多少

七月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盪,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麻姑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准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復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寬喚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傳說是目蓮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慎罩凱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連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目連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准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悶猛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
農歷7月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凈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互聯網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熱點內容
在南京過七夕節 發布:2025-05-02 08:52:48 瀏覽:920
蘭花快樂 發布:2025-05-02 08:52:15 瀏覽:276
上海櫻花日語官網 發布:2025-05-02 08:52:14 瀏覽:649
花卉寫意畫 發布:2025-05-02 08:51:34 瀏覽:785
玫瑰花研究所 發布:2025-05-02 08:48:41 瀏覽:35
林州蘭花 發布:2025-05-02 08:25:40 瀏覽:489
泡沫情人節歌 發布:2025-05-02 08:20:44 瀏覽:496
野山茶花名字 發布:2025-05-02 08:16:11 瀏覽:572
韓束山茶花水乳 發布:2025-05-02 08:15:26 瀏覽:129
蘭花香液 發布:2025-05-02 08:08:53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