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為什麼看不見喜鵲

七夕為什麼看不見喜鵲

發布時間: 2023-02-28 03:11:28

Ⅰ 七月七那天為什麼見不到喜鵲,真的去搭建「鵲橋」了嗎

農歷七月七,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農村老一輩人經常指著指著天上的星星,給孩子們講「牛郎織女」的美好愛情故事 但自然肯定也忘不了喜鵲,老人說傳說中七月七之一天都是看不到喜鵲的,相傳牛郎和織女相會,為了幫助戀人度過銀河,成千上萬只喜鵲在天界搭起了一座鵲橋。喜鵲因此也成為一種吉祥物,也更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但是話說回來,在農村住的人細心的都會觀察到,喜鵲在七夕那天真的會變少,難道喜鵲真的是去搭建「鵲橋」了嗎?其實不然,根據科學觀察表明,喜鵲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如果真的有鵲橋,大約需要34億億只才能搭成,對,你沒看錯,就是34億億只,多麼龐大的數字,據我個人認為世界上也沒有這么多的喜鵲了吧。既然喜鵲不可能是去搭建「鵲橋」,那這一神秘現象又怎麼解釋呢?

其實七月七前後期間並不是真的看不到喜鵲,只是很少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因為七月份是喜鵲「收獲」的季節,農村裡在這段時間內各種農作物相繼成熟,昆蟲也隨之增加,正是喜鵲捕食的最佳時節,所以沒有以往成群結隊的出現,讓人們下意識地認為喜鵲變少了,還有就是習性的原因,七夕前後,也正是喜鵲們換毛的時候,它們身體的抵抗力和活動能力也會明顯地下降,所以它們就悄悄地躲了起來,等到適合冬季的柔軟細密的羽毛長出來以後,它們才會繼續出來活動。

農村的傳說故事中夾雜著許多令人神秘的然特色,但這也是正最吸引人的地方,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獨具一格的魅力!

Ⅱ 為什麼七夕的時候喜鵲都不見了

四川新聞網-綿陽晚報訊

農歷七月七日,相傳牛郎和織女相會,為了幫助戀人渡過銀河,成千上萬只熱心的喜鵲在天界搭起了一座鵲橋。喜鵲因此成為一種吉祥物,而鵲橋更是美滿愛情的象徵。

老人們告訴小孩們,七夕前後是看不到喜鵲的,它們忙著給牛郎織女搭橋去了。可現在的小孩不光在七夕看不見喜鵲,平時也難見到喜鵲的蹤跡。以前常見的喜鵲到哪去了?是現在婚姻自由了,不再需要喜鵲溝通?還是它們給牛郎織女搭橋,遭到了王母娘娘的打擊報復?

西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的郭延蜀教授對喜鵲消失的現象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發現喜鵲已經並且仍在遭受巨大的災難,而這正是人類造成的!

喜鵲曾是四川各地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廣布於各市、縣、鄉鎮的山林、田地、城鎮,是人們熟悉的一種留鳥。但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喜鵲就在四川盆地中消失了。進入90年代四川盆地已成為喜鵲的罕見區,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為部分布區、川西高原為廣布區。喜鵲消失地域佔四川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喜鵲是民間傳說中的瑞禽,它的消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郭延蜀是一位動物地理學、鳥類生物學專家,他從事鳥類野外觀察研究長達20多年,足跡遍布整個四川。鳥類是生態環境變化最敏感的指示者,鳥類數量變化,對生態環境監測、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意義重大。喜鵲的減少早在20年前就引起了郭教授的注意,最近他通過長期的野外調查和大量方誌考察後,指出喜鵲這么大的一個物種在四川盆地絕滅,其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

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居住環境正是喜鵲消失的原因之一。

喜鵲喜歡將巢築在高大的喬木上。但50年代後四川的森林覆蓋率銳減。從「大躍進」到「人民公社化運動」到「文化大革命」,四川原本不多的林木遭到大量砍伐。而人口的增加,也加劇了人們毀林開荒的速度。經統計郫縣的林木覆蓋率1949年至1975年由13%降到5.1%,營山縣1952年至1975年由30.5%降至5.7%,萬源縣1955至1975由38.9%降至16.7%。20世紀70年代四川許多地方已呈現荒山荒野的景象,有的地方甚至見不到胸徑10cm以上的喬木。喜鵲失去了築巢的高大喬木。

人為的毀巢和獵殺也加劇了喜鵲的滅絕。郭教授指出當喜鵲種群數量較大的時候,毀一兩個鵲巢、獵殺一兩只喜鵲對整個種群影響不是很大,但當種群數量已經很小時,毀巢、獵殺也將成為種群絕滅的因素之一。郭教授舉了兩個例:其—,南充市郊1994年春季還殘存著一對喜鵲,它們先在一座古廟後的黃葛樹上築巢,巢做好後僅1天就被頑童用竹桿捅毀。—個月後,這對喜鵲又在200米外一高大的桉樹上築起新巢,並產卵3枚,在孵卵期間,幾個頑童又用綁有尖刀的竹桿捅鵲巢,這次不僅使卵、巢全毀,而且母鳥也被捅死了。此後,南充市郊再也見不到球形的鵲巢了。其二,九寨溝縣城周圍喜鵲已十分罕見,一次郭教授在縣城外一大楊樹上驚喜的見到一個鵲巢,可等了近2個小時不見鵲歸,過路的老大爺告知:「巢中鵲去年已被人用槍獵殺。」最後的調查顯示,這是九寨溝縣城周圍僅存的1個鵲巢。

藉助計算機軟體的幫助,郭教授將四川省喜鵲分布圖分別與1∶3百萬的四川省地貌圖、植被圖、土地利用圖和人口分布圖進行了疊置分析,他發現喜鵲消失的區域與四川省發達、較發達的農業區完全重疊,這說明濫用劇毒農葯

Ⅲ 七夕為什麼看不到喜鵲

《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民間傳說的特點是:時代久遠,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歷程;民間傳說與嚴格意義的歷史有本質的區別;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
在民間喜鵲被視為瑞鳥,象徵喜慶、吉祥。傳說,在七夕這一天喜鵲都上天為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所以這一天人們看不到喜鵲。這一說法雖然不符合科學道理,但這一現象確實存在,與傳說吻合,這也證明民間傳說能夠經久不衰的內在因素。傳說巧妙地與自然現象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民間文化在反映地方風物方面的認知,民間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完全脫離事實。
喜鵲廣泛生存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的歐亞大陸, 那麼,喜鵲為什麼在七夕「不見」了呢?從地理和鳥類學方面我查閱了不少資料,沒有權威性的學者著文肯定喜鵲七夕這一天在我們的視野里數量依舊;也沒有學者否定喜鵲在七夕這一天確實比平時看到的發生了減少。
有觀點認為,由於喜鵲是留鳥,進入秋季,氣候傳涼,為了適應接下的寒冬,生存在中國的亞種喜鵲進入換新羽時期。這時,由於舊羽脫落,新羽未成,飛行能力減弱,捕食吃力,為了降低消耗,減少飛行,常以守株待兔式的辦法解決」一日三餐「,無閑暇枝頭「喳喳。不但七夕這一天少見喜鵲,其實喜鵲在七夕前後一段時間都不愛活動,加上這個季節植物繁茂,喜鵲隱身其中,它不喳喳鳴叫,我們便難以覺察。另一方面是喜鵲在初春織巢,之後交配,哺育兒女,整個春夏喳喳不休,冬春,地表植物枝葉稀零,容易發現喜鵲,冬天時節成群活動,相互交流,叫聲不斷,只在夏末初秋一段時間相對安靜,這就是七夕喜鵲特別少的緣故。與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故事中的描述相吻合。
另外,我還專門就端午節青蛙、 哈蟆」消失「現象做了考查和分析。不在本文里累述。
關於七巧節的喜鵲飛離人間上天搭橋的傳說,本人多年關注並做了一點考證,希望能為好奇者釋懷,但不代表推理肯定正確。

Ⅳ 七夕節喜鵲去哪了

農歷七月初七,簡稱七夕節,今年的七夕節是8月14日,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在我們國家流傳了幾千年,是一個美好又凄美的愛情故事,馬上就要到今年的七夕節,也就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在神話傳說中,在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為了讓他們能夠成功相會,幾千萬只的喜鵲搭成一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按農村老人的說法,七夕節這一天,基本看不到喜鵲,是因為他們都到天上去搭鵲橋了.
在七夕節這一天,到處都飄散著愛情的味道,七夕節其實就是我們國家傳統的情人節,在七夕節這一天的晚上,如果你到葡萄架下,也許你會聽到牛郎和織女的悄悄話,他們在天上竊竊私語,也許還會有眼淚滴下,也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露水,這樣的神話故事,一代傳給一代,逐漸的薪火相傳傳了下來,讓無數人沉浸在美好的愛情嚮往中。

Ⅳ 為什麼七夕沒有鳥

其實並非沒有鳥,只是沒有喜鵲,七八月份是喜鵲換毛的時候,七夕看不到喜鵲很正常。

Ⅵ 7夕時,為什麼看不見喜鵲

7夕時,為什麼看不見喜鵲?——因為它們都睡覺了。

「夕」表示晚上,喜鵲晚上是不活動的,所以不僅是7夕,所有的夕都看不見喜鵲。

Ⅶ 七夕這天為什麼基本看不到喜鵲

俑哪兒有psid的?哪個好玩
這樣,你就能夠自己開辟一條成功之路。膳丶

熱點內容
胳膊上的梅花 發布:2025-05-18 00:49:03 瀏覽:714
玫瑰花與生活 發布:2025-05-18 00:30:19 瀏覽:324
布福娜盆栽技術 發布:2025-05-18 00:27:35 瀏覽:160
名家插花作品鑒賞 發布:2025-05-18 00:27:19 瀏覽:691
減字木蘭花詞譜 發布:2025-05-18 00:19:25 瀏覽:190
情人節特警 發布:2025-05-18 00:19:21 瀏覽:361
應用插花交流的作品是 發布:2025-05-18 00:19:21 瀏覽:615
早丁香 發布:2025-05-18 00:16:48 瀏覽:578
葯用丁香花有多少種 發布:2025-05-18 00:09:09 瀏覽:762
前蘭後桂庭牡丹 發布:2025-05-17 23:58:23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