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一朵午荷這篇文章
㈠ 詢求洛夫的散文《一朵午荷》全文。
這是去夏九月間的舊事,我們為了荷花與愛情的關系,曾發生過一次溫和的爭辯。
「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
「此話怎講?」
「據說偉大的愛應該連對方的缺點也愛,完整的愛包括失戀在內。」
「話是這么說,可是這與欣賞荷有啥關系?」
「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這種結論豈不太過羅曼蒂克。」
「你認為……?」
「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
其實我和你都不是好辯的人,因此我們的結論大多空洞而可笑,但這次卻為你這句淡然的輕責所懾服,臨別時,我除了赧然一笑外,還能說些什麼呢?
記得那是一個落著小雨的下午,午睡醒來,突然想到去歷史博物館參觀一位朋友的畫展。為了喜歡那份涼意,手裡的傘一直未曾撐開,冷雨溜進頸子里,竟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驚喜。沿著南海路懶懶散散地走過去,撅起嘴唇想吹一曲口哨,第一個音符尚未成為完整的調子,一輛紅色計程車側身馳過,濺了我一褲腳的泥水。抵達國家畫廊時,正在口袋裡亂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現,並遞過來一塊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歡做一些平淡而又驚人的事,我心想。但當時好像彼此都沒有說什麼,便沿著畫廊牆壁一路看了過去。有一幅畫設想與色彩都很特殊,經營得頗為大膽,整個氣氛有梵谷的粗暴,一大片紅色,觸目驚心,有抗議與呼救的雙重暗示。我們圍觀了約有五分鍾之久,兩人似乎都想表示點意見,但在這種場合,我們通常是沉默的,因為只要任何一方開口,爭端必起,容忍不但成了我們之間的美德,也是互相默認的一種勝利者的表示。
這時,室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群馬奔騰,眾鼓齊擂,整個世界籠罩在一陣陣激越的殺伐聲中,但極度的喧囂中又有著出奇的靜。畫廊的觀眾不多,大都面色呆滯,無奈地搓著手在室內兜圈子。雨,終於小了,我們相偕跨進了面對植物園的陽台。
「快過來看!」你靠著玻璃窗失神地叫著。我挨過去向窗外一瞧。
正如舊約《創世紀》第一章中所說:「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有光,便有了光。」我頓時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動,怔住。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謝,或者說多已雕塑成一個個結實的蓮蓬。滿池的青葉在雨中翻飛著,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頭劈臉灑將下來,鼓聲與掌聲響成一片,節奏急迫而多變化,聲勢相當懾人。這種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過癮,朱自清可能會嚇得臉色發白;在荷塘邊,在柔柔的月色下,他怎麼樣也無法聯想起這種騷動。這時,一陣風吹過,全部的荷葉都朝一個方向翻了過去,猶如一群女子驟然同時撩起了裙子,我在想,朱自清看到會不會因而激起一陣靦腆的竊喜?
我們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葉如蓋,俗氣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為它有那一把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著臉的動物,專注而矜持,顯得格外英姿勃發,矯健中另有一種嬌媚。雨落在它們的臉上,開始水珠沿著中心滴溜溜地轉,漸漸凝聚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桿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負,由旋轉而左搖右晃,驚險萬分。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心跳加速,緊緊抓住窗欞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發生的終於發生了,荷身一側,嘩啦一聲,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瀉而下,緊接著荷枝彈身而起,又恢復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們也隨之噓了一口氣。我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一片濃煙剛好將臉上尚未褪盡的紅暈掩住。
也許由於過度緊張,也許由於天氣陰郁,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一直到畫廊關門,揮手告別,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個秋末的下午。
十月的氣溫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後無風,更顯得有點燠熱。偶然想起該到植物園去走走,這次我是誠心去看荷的,心裡有了准備,仍不免有些緊張,十來分鍾的路程居然走出一掌的汗。跨進園門,首先找到那棵編號廿五的水杉,然後在旁邊的石凳上坐憩一下,調整好呼吸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麼又碰上花殘季節,在等我的只剩下滿池涌動的青葉,好大一拳的空虛向我襲來。花是沒了,取代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腴的荷葉對照之下,顯得越發孤絕。這時突然想起我那首《眾荷喧嘩》中的詩句:
眾荷喧嘩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
……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粒石子
你的臉
便嘩然紅了起來
其實,當時我還真不明白它的臉為什麼會頓然紅了起來,也記不起扔那粒石子究竟暗示什麼,當然更記不起我曾對它說了些什麼,總不會說「你是君子,我很欣賞你那櫛風沐雨,吃污泥而吐清香的高潔」之類的廢話吧?人的心事往往是難以牢記的,勉強記住反而成了一種永久的負荷。現在它在何處,我不得而知,或下墜為爛泥,或上升為彩霞,縱然遠不可及,但我仍堅持它是唯一曾經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朋友,這不正足以說明我決不是只喜歡欣賞他人孤寂的那類人嗎?
午後的園子很靜,除了我別無遊客。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獃獃地望著滿池的青荷出神。眾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聲已歇,盛況不再。兩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繁華與喧囂,白晝與黃昏,池裡與池外,到處擁擠不堪;現在靜下來了,剩下我獨自坐在這里,抽煙,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來,情勢逆轉,現在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了。
想到這里,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難堪起來。其實,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當有人在欣賞我的孤寂時,我絕不會認為他有任何罪過。朋友,這點你不要跟我辯,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殘,明年照樣由根而莖而葉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接受人的贊賞與攀折,它卻毫無顧忌地一腳踩污泥,一掌擎藍天,激紅著臉大聲唱著:「我是一朵盛開的蓮」,唱完後不到幾天,它又安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過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來接唱。
撲撲塵土,站起身來,心口感到很悶,有點想吐,寂寞真是一種病嗎?繞著荷池走了一圈後,舒服多了,繞第二圈時,突然發現眼前紅影一閃而沒。放眼四顧,仍只見青荷田田,什麼也沒有看到。是迷惘?是殷切期盼中產生的幻覺?不甘心,我又回來繞了半匝,然後蹲下身子搜尋,在重重疊疊的荷葉掩蓋中,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我驚喜得手足無措起來,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嗎?
㈡ 一朵午荷與荷塘月色比較
一、主要內容不同
1、《一朵午荷》:文章主要寫了一池夏天午後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後花事已殘的荷,為讀者奉獻了一幅風格獨特、震撼心靈的寫意水墨畫。
2、《荷塘月色》:文章主要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
二、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
1、《一朵午荷》:作者對滿池荷葉的靈動的描摹中,在對一朵午荷的期待和尋覓中以及滿心的欣賞和溫柔的憐愛中,投射出的心靈空間卻很深遠,深遠到我們久久凝視仍覺意味深長。那是一種持久的牽掛,一種平和的欣賞,一種溫柔而孤寂的感動,一種透徹而深沉的愛!
2、《荷塘月色》:表達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三、創作背景不同
1、《一朵午荷》:作為台灣詩人,洛夫提出了「天涯美學」的概念,作者身在天涯,但中華情懷依舊,中國古典詩歌美學的精華似乎已滲透到他的骨髓里,並自然體現在他的詩文里《一朵午荷》。
2、《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
㈢ 一朵午荷 這篇文章的午是什麼意思
解析:本題考查標題的「午」的含義。這是非常典型的「煉字型」題,答題就從其本義和象徵義入手來答: 「午」的本義是指這朵荷花是在午後這個時間看到的,而其象徵義則是這朵荷花像時間停留在午後,永遠不會凋謝。
㈣ 《一朵午荷》所表達的情感及意向。。速度。
盲目
——讀《一朵午荷》的感想
「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是真正懂得愛。」
「此話怎講?」
「據說偉大的愛應該連對方的缺點也愛,完整的愛包括失戀在內。」
「話在這么說,可是這與欣賞荷有啥關系?」
「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美麗,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天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荷上面的雨聲呀!」
因為愛,情人眼裡出西施。因為愛,欣賞對方的一切。因為愛,欣賞愛人的缺陷。盲目地愛人,贊賞愛人,誇大優點,蒙蔽缺點。我覺得分明是自欺欺人,自我陶醉在一個自我編制的美麗謊言中。其實人應該冷靜理智認識好壞、分辨美醜、嗅聞香臭,還事物本來面目未嘗不是一件壞事。一味地欣賞,把每一個點滴放置在光環下,用放大鏡照見對方的每一個細節,愉悅的只是別人的感受,忽略了真實自我的認識,即使這種認識是善意的寬宏大量,卻也是對現實的不公扭曲,也是對生活的不負責任,也會使自己漸漸成為一個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
一朵荷花固然可以折射出一個心靈的胸懷,一片愛情固然可以承受春夏秋冬的雨露。但是,愛它,便連污泥也一同接受,愛它,便覺殘葉也凄慘動人。愛屋及烏,愛荷及污,合理嗎?此樣的愛情,兩人世界一定會晴空萬里,陽光明媚嗎?不敢苟同。
犧牲自己,雖然光榮。但是美麗的光環必然禁錮一顆純真求實的心,如此討好的沉重包袱會壓得一方沒有真實鮮明的自我。不喜歡任意誇大縮小,不必昧心日日唱頌歌,不必虛偽阿諛奉承,看清對方是為了更好的相處,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欣賞。熱愛對方的優點,自然也能包容對方的缺點,但絕不是隨意縱容。
日間讀電視報,有一篇文章《劉若英: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敘說了劉若英與師父陳升的愛情。侯佩岑主持本來是為劉若英做節目的,而為人夫為人父的陳升只是一個嘉賓。可是最後變成了喧賓奪主的情形,據說在采訪過程中,劉若英一直在哭,在陳升講話時,她抬起淚眼一瞬不瞬注視他,千轉百回。
以下是陳升的話:
「你不要把自己的專輯貿然送人,這不是名片,也不是你嫁入毫門的跳板。它是付出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精神在裡面,不可以隨便送給別人。」
「當在亞太影展,劉若英成為影後之後,我就對她說,你可以離開了,不要再黏我。你有你的夢,我有我的事要做。我會是那種永遠都讓你找不到的爸爸,而不是每天問你是否回來吃飯的爸爸。你不會找到我的。」
主持人侯佩岑問陳升:「你有沒有喜歡過奶茶(劉若英的昵稱)呢?」
陳升說:「我不喜歡她,干嗎幫她做這么多的事?你當我白痴嗎?」
陳升甚至當場質問劉若英:「你現在是怎麼了呢?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嗎?」
34歲的劉若英真是為愛痴狂,甘願做一個單身悲情女人。陳升一方面非常看重他和劉若英的專輯,承認了他們之間不尋常的感情,另一方面大庭廣眾之下責備劉若英的輕率送掉了他們的心血。同時也暗示了他是一個不能給劉若英依靠安全感的人。但令人難過的是陳升又堅決否定了自己喜歡劉若英,並當眾質問劉若英,使對方難堪淚如雨下。在公眾面前棒喝徒弟,其目的也許是想警醒對方,可是方式態度不甚妥當,如此使劉若英的尊嚴何在?畢竟劉若英也是一個名人、才人,應該注意他話語所帶來的副面影響。劉若英為情痴狂到這到地步,可見人一旦中了情毒,聲譽金錢都會置之度外。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為情所誤的人常常蒙著眼睛,大膽望前沖。不管是陽關大道,還是懸崖絕壁。女人被情套牢,弱智到白痴。盡管胸有錦綉文章名譽海峽兩岸的劉若英,見了自己心中白馬王子,也只有嘩嘩流淚的份了。
盲目,其實就是目盲,目盲的結局是舉步維艱,瘋狂到底。
㈤ 現代文閱讀《一朵荷花》洛夫寫的及這篇文章的考題
精銳教育提醒你:
16.縱觀全 文,談談標題「一朵午荷」中「午」的含義。(4分)
【答案】明指「我」欣賞池荷的時間;暗寓荷的生命狀態,雖已由「喧嘩」走向「寥落」,「將謝而未謝」,但它安靜地等待來年再唱,在我心中永遠是盛開的。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E。
通讀全文後可知「午」的時間意義。同時,作者賞「午荷」的所見所感又賦予「午」以特殊的含義。解答本題需要考生明確思路一是字面意義,一是象徵(比喻)意義。字面義簡單,但往往有考生忽略,象徵(比喻)意義則需要結合藉助文本中含義豐富的詞或語句組織。
17.簡要歸納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該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4分)
【答案】通過「誠心」「緊張」等描摩「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備和心理期待,該段是全文的關節所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個秋末的下午」緊承上文,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則領起下文。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C。段意概括並不困難,「我誠心去看荷,緊張而期待」,但表述上最好用通用的句式結構「通過……表現(表明)了……」,這需要考生重新組織語言;一般而言,出現在文本中間的段落或句子,其在結構上作用多是「承上啟下」,掌握了這個規律,結合文段稍作「承上」與「啟下」的分析即可。洛夫《一朵午荷》閱讀答案
18.概述文章所表現的荷之美。(6分)
【答案】①形象美:由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的矯健美。②精神美:風雨中偉岸挺拔的氣質美;將謝未謝而安靜溫柔的孤寂美;接受命運安排,等待命運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解析】本題考查欣賞作品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E。文本「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我們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葉如蓋,俗氣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為它有那一把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著臉的動物,專注而矜持,顯得格外英姿勃發,矯健中另有一種嬌媚……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瀉而下,緊接著荷枝彈身而起,又恢復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花是沒了,取代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腴的荷葉對照之下,顯得越發孤絕……情勢逆轉,現在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了……它又安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過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來接唱……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考生需從文本中找到有關荷的描述,概括時可以藉助文本中相應的詞語短語。但總結為「形象美」和「精神美」有難度。
19.結合兩次觀荷,談談「我」在思索「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過程中,思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8分)
【答案】第一次觀荷,面對雨中之荷矯健、挺拔、矜持的形象,聽到「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我」有些不解,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發了「我」第二次誠心觀荷。第二次觀荷在花殘季節,面對「空虛向我襲來」,「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從而認識到「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欣賞孤寂也不是「一種罪惡」,生命在澄明的自我觀照中得到升華,兩次觀荷,圍繞「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華」的心路歷程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賞析作品內涵,能力層級分別為C何D。審清題干要求。第一次觀荷的思緒較為簡單,是對「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不解和思索。見文本「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一直到畫廊關門,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由此,也引出了作者的第二次觀荷行程,文本「想到這里,我競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難堪起來」提示之前與之後都是作者的思緒變化過程。本題重在對作者思緒變化的把握,作答時,第二次觀荷的感受較為重要,語言組織可以多藉助文本中語句,同時,還要有總結性的話語點明題旨。
㈥ 一朵午荷作文立意
你好!這句話出抄自洛夫的>.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如果說"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那就應該是在別人孤獨寂寞的時候,你卻還要去嘲笑他,亦或者是對他做了些不好的事情,使他更加孤獨難過.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的所作所為,便是一種罪惡了.在>這篇文章里說到:這是去夏九月間的舊事,我們為了荷花與愛情的關系,曾發生過一次溫和的爭辯。「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此話怎講?」據說偉大的愛應該連對方的缺點也愛,完整的愛包括失戀在內。「話是這么說,可是這與欣賞荷有啥關系?」「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如此看來,孤寂也許不只是一種情感上的寂寞,更是別人嘲笑自己缺陷的謙卑.人性本是善良的,如果用愛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人,包括他的缺點,那麼世界就會被友善所包圍的.我想你應該會明白這個意思.純屬個人看法,如果有說的不對的還請多多包含.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㈦ 一朵午荷高考答案
16.縱觀全文,談談標題「一朵午荷」中「午」的含義。(4分)
17.簡要歸納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該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4分)
18.概述文章所表現的荷之美。(6分)
19.結合兩次觀荷,談談「我」在思索「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過程中,思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8分)
16、答:明指「我」欣賞池荷的時間;暗寓荷的生命狀態,雖已由「喧嘩」走向「寥落」,「將謝而未謝」 ,但它安靜地等待來年再唱,在「我」心中永遠是「盛開的」。
解析:本題考查標題的「午」的含義。這是非常典型的「煉字型」題,答題就從其本義和象徵義入手來答: 「午」的本義是指這朵荷花是在午後這個時間看到的,而其象徵義則是這朵荷花像時間停留在午後,永遠不會凋謝。這兩點是很容易答出來的。
17、答:通過「誠心」、「緊張」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備和心理期待。該段是全文的關節所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個秋末的下午」緊承上文,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則引領下文。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而放在文章中間的段落,一定就是——「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且這一段文字中的「誠心……心裡有了准備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而心理描寫的作用就是突現人物當時的內心世界,於是這一題的4分又可以搞定。
18、答: ①形象美:由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的矯健美。②精神美:風雨中偉岸、挺拔的氣質美;將謝未謝而安靜溫柔的孤寂美;接受命運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解析:本題考查形象分析,分析荷花的美。考的是文章中所描繪的荷花之美以及更重要的一點:荷花所體現出來的精神美。很多考生都會答到第一點3分那就是荷花天然去雕飾的優雅氣質和在風雨中的堅強身影,但是出題者還故意留下一個3分的缺口,那就是托物言志——「事物的精神美」。所以,我們還要答上,荷花在風雨中所堅忍不拔的身影所體現出來的剛毅、堅強的精神的美。這樣才會拿到滿分。
㈧ 洛夫《一朵午荷》的賞析
1.《一朵午荷》是台灣作家洛夫的一篇散文,作者用敏銳的觸覺和洗練的文字,描寫了一池夏天午後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後花事已殘的荷,為讀者奉獻了一幅風格獨特、震撼心靈的寫意水墨畫。文章在樸素和平淡的語言中寫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愛生命就要愛生命的全過程。一朵午荷的出現,不僅讓詩人走向內心,深入生命的底層,更在時間的意義上揭示關於宇宙規律的哲學命題。
2.洛夫(1928.5.11~ ),名莫運端、莫洛夫,湖南衡南縣相市鄉燕子山人。1943年進入成章中學初中部,以野叟筆名在《力報》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轉入岳雲中學,開始新詩創作,以處女詩作《秋風》展露才情。
3.洛夫是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台灣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現聘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華僑大學、衡陽廻雁詩社名譽社長。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南斯拉夫等文,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台灣出版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曾被評為中國十大詩人,並排首位。
㈨ 一朵午荷 美句賞析
《一朵午荷》復是台灣作家制洛夫的一篇散文,作品發表於1979年,後收入《洛夫散文集》。作者用敏銳的觸覺和洗練的文字,描寫了一池夏天午後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後花事已殘的荷,為讀者奉獻了一幅風格獨特、震撼心靈的寫意水墨畫。
文章在樸素和平淡的語言中寫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愛生命就要愛生命的全過程。一朵午荷的出現,不僅讓詩人走向內心,深入生命的底層,更在時間的意義上揭示關於宇宙規律的哲學命題。
㈩ 一朵午荷閱讀題及答案
《一朵午荷》這篇文章作者通過精確的描寫,表達了午荷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的矯健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朵午荷》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一朵午荷》閱讀原文
這是去夏九月間的舊事,我們為了荷花與愛情的關系,曾發生過一次溫和的爭辯。
“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這種結論豈不太過羅曼蒂克。”
“你認為……?”
“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
記得那是一個落著小雨的下午,午睡醒來,突然想到去博物館參觀一位朋友的畫展。為了喜歡那份涼意,手裡的傘一直未曾撐開,冷雨溜進頸子里,竟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驚喜。沿著南海
路走過去,一輛紅色計程車側身馳過,濺了我一褲腳的泥水。抵達畫廊時,正在口袋裡亂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現,並遞過來一塊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歡做一些平淡而又驚人的事,我心想。
這時,室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群馬奔騰,眾鼓齊擂,整個世界蘢罩在一陣陣激越的殺伐聲中,但極度的喧囂中又有著出奇的靜。我們相偕跨進了面對植物園的陽台。
“快過來看!”你靠著玻璃窗失神地叫著。我挨過去向窗外一瞧,頓時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動,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謝,或者說多已雕塑成一個個結實的蓮蓬。滿
池的青葉在雨中翻飛著,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頭劈臉灑將下來,鼓聲與掌聲響成一片,節奏急迫而多變化,聲勢相當懾人。
我們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葉如蓋,俗氣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為它有那一把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著臉的動物,專注而矜持,顯得格
外英姿勃發,矯健中另有一種嬌媚。雨落在它們的臉上,開始水珠沿著中心滴溜溜地轉,漸漸凝聚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桿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
的重負,由旋轉而左搖右晃,驚險萬分。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心跳加速,緊緊抓住窗欞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發生的終於發生了,荷身一側,嘩啦一聲,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瀉而下
,緊接著荷枝彈身而起,又恢復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們也隨之噓了一口氣。我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然後緩緩吐出,一片濃煙剛好將臉上尚未褪盡的紅暈掩住。
也許由於過度緊張,也許由於天氣陰郁,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一直到畫廊關門,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個秋末的下午。這次我是誠心去植物園看荷的,心裡有了准備,仍不免有些緊張。跨進園門,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調整好呼吸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麼又碰上花殘季節,在等我的只剩下滿池涌動的青葉,好大一拳的空虛向我襲來。花是沒了,取代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腴的
荷葉對照之下,顯得越發孤絕。這時突然想起我那首《眾荷喧嘩》中的詩句:“眾荷喧嘩/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
午後的園子很靜,除了我別無遊客。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獃獃地望著滿池的青荷出神。眾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聲已歇,盛況不再。兩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繁華與喧囂,到處擁
擠不堪;現在靜下來了,剩下我獨自坐在這里,抽煙,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來,情勢逆轉,現在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了。想到這里,我競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難
堪起來。其實,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當有人在欣賞我的孤寂時,我絕不會認為他有任何罪過。朋友,這點你不要跟我辯,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殘,明年照樣
由根而莖而葉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接受人的贊賞與攀折,它卻毫無顧忌地一腳踩污泥,一掌擎藍天,激紅著臉大聲唱著“我是一朵盛開的蓮”,唱完後不到幾天,它
又安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過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來接唱。
撲撲塵土,站起身來,繞著荷池走了一圈,繞第二圈時,突然發現眼前紅影一閃而沒。我又回來繞了半匝,然後蹲下身子搜尋,在重重疊疊的荷葉掩蓋中,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
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我驚喜得手足無措起來,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嗎?
《一朵午荷》閱讀題目
1.縱觀全文,談談標題“一朵午荷”中“午”的含義。(4分)
2.簡要歸納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該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4分)
3.概述文章所表現的荷之美。(6分)
4.結合兩次觀荷,談談“我”在思索“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過程中,思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8分)
《一朵午荷》閱讀答案
1.答案:明指“我”欣賞池荷的時間;暗寓荷的生命狀態,雖已由“喧嘩”走向“寥落”,“將謝而未謝”,但它安靜地等待來年再唱,在我心中永遠是盛開的。
2.答案:通過“誠心”“緊張”等描摩“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備和心理期待,該段是全文的關節所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
年一個秋末的下午”緊承上文,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則領起下文。
3.答案:①形象美:由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的矯健美。②精神美:風雨中偉岸挺拔的氣質美;將謝未謝而安靜溫柔
的孤寂美;接受命運安排,等待命運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4.答案:第一次觀荷,面對雨中之荷矯健、挺拔、矜持的形象,聽到“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我”有些不解,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發了“我”第二次誠心觀荷。第二次
觀荷在花殘季節,面對“空虛向我襲來”,“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從而認識到“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欣賞孤寂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