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七夕道長
❶ 七夕的傳說是哪個朝代流傳下來的啊
起源於漢代。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最早見於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❷ 七夕的起源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2、七夕的習俗之看天河
說起七夕的傳統習俗,「看天河」就不得不提。仲夏時節,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閃爍的星帶,俗稱「天河」。「天河」兩邊,分別是「織女星」和「金牛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喜鵲都飛上天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因此,乞巧節前後,細雨淋淋,看不到喜鵲的蹤影。人們認為喜鵲聚集「天河」,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
❸ 劍三三代武器盒子叫什麼
劍網3劍三 三代七夕 四七盒子 五代七夕 六七盒子
❹ 武當派歷代掌門都有哪些人
武當派歷代掌門一覽表:
歷代掌門:張三豐、俞蓮舟、谷虛子、太禪真人、赤陽道長、武當藍襟、天一真人、沖虛道長、愚茶道長、離情道長、妙一真人、飛道人、馬真。
創派人:張三豐。
二代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三代弟子:谷虛,清虛,張無忌(掛名弟子),宋青書(因觸犯門規,行事邪惡而被張三豐賜死)。
(4)三代七夕道長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武當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動聖地。漢魏以前就傳說有不少羽客、隱士在此隱居修煉。南朝劉宋時的劉虯解官辟穀於武當。晉太康中(280—290)有謝道通辭官入道,西上武當於石室中結茅修煉。唐太宗時姚簡曾為武當節度,後隱居武當。
五代宋初的陳摶曾隱居武當,誦《易》於武當五龍觀,又隱居武當九室岩服氣辟穀20餘年之久。元代有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等任武當提點(即道官)。元末,武當山遭兵燹。
至明,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30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7年,大修武當山宮殿,共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並賜名「太和太岳山」。
成祖朱棣問張三豐:「吾欲學道,誰最樂者?」三豐對答:「食美嗜,遺通利,極樂事。」後又為成祖療病,深得成祖信服,由此張三豐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發展壯大。
❺ 武當派的由來
武當派的由來:
武當派創立於湖北省武當山,為內家之宗,起於元而興於明。據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征南墓誌銘》,武當派為宋人張三豐所創。其功法特點是強筋骨、運氣功。
強調內功修練,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勝長,以慢擊快、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偏於陰柔,主呼吸,用短手。
武當功法不主進攻,然而亦不可輕易侵犯。一說之後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等內家拳均是從武當內家拳繁衍發展而成。
(5)三代七夕道長擴展閱讀:
武當派的拳術套路,有太極拳、無極拳、鷂於長拳、猿糅伏地拳、六步散手、武當太乙五行拳等。武當派的內功,有洗髓金經六式等。
武當派的器械,首推武當鎮山之寶武當劍、又有白虹劍、太極劍、六合槍、六合刀、松溪棍等。武當派的陣法,在武俠小說中,常常提到的有九宮八卦陣、三才劍陣等。
少林出自佛家,有天竺文化的色彩。武當出自玄門道教,中華本上的色彩極濃。少林功夫蘊藏著佛家的慈悲之理。
武當功夫源於道家、老子講道,莊子講廣莫之野講逍遙游,使武當功夫有較濃的想像色彩和審美意蘊,招式的表現也很有詩意,富於審美的魅力。
❻ 七夕節是什麼日子
七夕就是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
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被後人稱作情人節的日子
❼ 古代文化中,三代、三班、六合,都指的是什麼
三代:
1. 夏、商、周三個朝代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
三班:
1、漢朝的史學家、政治家父親班彪,兄班固、妹班昭 史稱「三班」。
2、三班衙役:指皂、壯、快三班。皂班主管內勤,壯班和快班共同負責緝捕和警衛。三班六房是明清時代州縣吏役的總稱。
六合:
1、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後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2、六合是種「暗合」,暗中幫助你的貴人。六合不是六個生肖組成。而是六組「貴人」。
子丑、六合............屬鼠與屬牛,為一組貴人
寅亥、六合............屬虎與屬豬,為一組貴人
卯戌、六合............屬兔與屬狗,為一組貴人
辰酉、六合............屬龍與屬雞,為一組貴人
巳申、六合............屬蛇與屬猴,為一組貴人
午未、六合............屬馬與屬羊,為一組貴人
七巧:
1、「七夕」,七巧節就是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
2、人體的七竅:頭面部七個孔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
❽ 仙劍奇俠傳三的清微道長是誰演的
演員「韓振華」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
出生地:河南平頂山
出生日期:1958年6月5日
職 業: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經紀公司:北京新媒誠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上善若水》、《蒼天有淚》、《仙劍奇俠傳三》、《古劍奇譚》
早年經歷:1975年,韓振華高中畢業後被特招進入河南省平頂山市文工團當學員。1980年,韓振華考取湖南廣播電視藝術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在《雷雨》、《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多部話劇中擔當重要角色。
(8)三代七夕道長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80年,參演首部電視劇《盾》。1986年,參演根據湘西剿匪真實歷史事件而改編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1989年,出演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愛情劇《婉君》,飾演崔尚琪的父親,此外他還兼任該劇的製片主任。
2003年,參演根據國產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三》改編的同名古裝玄幻電視劇,韓振華在劇中飾演武功高強的,仙風道骨的清微道長。
2012年,參演由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軒轅劍之天之痕》,韓振華在劇中飾演陰狠毒辣,做事嚴厲分明的韓公公。
2014年,參演由浙江華策影視和海寧長宏影視共同出品,賴水清擔任總導演,鍾漢良、金起范、張檬、韓棟、張馨予等主演的武俠電視劇,《天龍八部》,韓振華在劇中飾演蘇星河。
❾ 青衣道長是騙子不
青衣道長不是騙子。因為是正一清微派第二十三代嗣法傳人。青衣道長,皈依時賜法名三才,拜師後得師父賜名鼎然。正一清微派第二十三代嗣法傳人師承於當代清微派大師「薛明德」(法名宏旻)大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