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七夕節
A. 七夕節是什麼意思
七夕節的真正含義是情人節和少女節,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在七夕節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我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其誕辰。
B. 七夕是法定節假日么
七夕不是法定節假日。
一、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定節假日
C. 七夕是法定節假日嗎
不是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根據公布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
元旦放假1天不變;
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
「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三、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明確了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經國務院批准,2009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作出具體安排。
一、元旦:
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四、新年)為法定節假日,1月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1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日(星期五)。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節:
1月25日至31日放假,共7天。其中,1月25日(星期日、農歷除夕)、1月26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一)、1月27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1月31日(星期六)照常公休;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8日(星期三),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兩個公休日調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
4月4日至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六、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4月4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4月6日(星期一)。
四、勞動節:
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法定節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五、端午節:
5月28日至30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28日(星期四、農歷端午當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5月29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日)上班。
六、國慶節、中秋節:
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節分別調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D. 七夕定為法定節假日
法律分析:七夕節不是法定節假日。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E. 七夕節是哪天,一般怎麼過呢
2010年8月16號,農歷七月初七。
單身的朋友可以這么過:
1.周所周知...七夕的我們可以組回團把電影院座位隔答開...
2.一群人碰到一對情侶就開唱「分手快樂」.
3.去KFC或麥當勞的時候..如果是很多人..一人佔一個座...以不留空座為主..
4.買斷花店的花..在情侶的面前..男的給男的送,女的給女的送..記住,深情款款..單膝跪地..
5.看到一對情侶就從中間走過去..最好是一群人一個接一個走...
6.給那些有主的打騷擾電話…還有通知他們的爸媽捉人去
7.晚上帶著施工用的手電筒去公園,看見情侶就照…電話預定所有如家酒店房間…
8.見到情侶..如果你是女的.就上前拉住那個男的說:你丫跟我今天有事就不陪我了,這特么就是你的公事?(指著那個女的) 如果是男的就向反..
不是單身就跟老公、老婆一起過吧...
F. 七夕情人節,年收入多少才符合職場擇偶標准
調查顯示,超7成職場男女每天加班;北京上海單身男女脫單主要靠職場社交,相親網站成事業單位單身青年首選脫單途徑;事業單位女青年和外企男青年最受異性歡迎,東北地區擇偶偏愛國企人;IT男擇偶最看臉,外企單身青年最看收入;女性擇偶設收入最低門檻,七成女性要求伴侶年收入10萬以上。
單身男女都很拼
超7成單身男女每天加班
職場單身人群中,僅3成表示從不加班,7成表示每天都要加班。就加班時長而言,單身男性比單身女性略長。在加班的單身人群中,近3成男性平均每天加班時間超過2小時,比女性多出1成。
企業不同,加班的情況會有不同嗎?調研顯示,外企單身男女加班佔比為76%,國企單身男女加班佔比72%,私企單身男女加班佔比為77%,央企單身男女加班佔比為83%,事業單位單身男女佔比僅為64%。
在廣州天河區工作的外企人士經理段女士表示:「外企競爭十分激烈,無論男女我們都需要拼盡全力,才能夠在工作中立足,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我在工作中會更加努力,加班只是其中一個方式之一。」
北京上海單身男女脫單主要靠職場社交
相親網站成事業單位單身青年首選脫單途徑
圈子小、工作忙,職場中的單身男女會選擇何種方式脫單?報告顯示,31%的單身男女找對象主要靠親戚介紹,23%的單身男女選擇通過職場社交脫單,20%的單身男女會積極尋求婚戀網站的幫助,15%的單身男女選擇通過同學聚會脫單,12%的單身男女選擇參與相親活動脫單。
在選擇婚戀網站脫單的單身男女中,事業單位的單身男女佔比最多,其次為國企、外企的單身男女;從地域上來看,北京、上海地區單身男女脫單首選職場社交,親戚朋友介紹則被深圳、廣州地區的單身男女視作第一選擇,武漢、沈陽地區的單身男女更喜歡通過婚戀網站脫單。
事業單位女青年和外企男青年最受異性歡迎
東北地區擇偶偏愛國企人
企業性質不同對婚戀有影響嗎?調查顯示,單身男性在擇偶時優先選擇事業單位、國企工作的女性;而單身女性擇偶時則優先選擇外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男性。從地域來看,東北地區單身男女擇偶時首選國企工作的異性,北京的單身男女首選事業單位工作的異性,而深圳、廣州、上海的單身男女則更偏愛外企工作的異性。
IT男擇偶最看臉
外企單身青年最看收入
職場白領擇偶時優先考慮的地方是什麼?數據顯示,職場白領在擇偶時優先考慮性格、外貌、生活習慣。從年齡差異看,70後擇偶最在意收入,80後擇偶最看臉,90後擇偶最看重生活習慣。從企業差異看,國企員工在擇偶時優先考慮外貌,外企單身男女認為收入更重要,事業單位的單身男女則優先考慮性格。從職業來看,IT男擇偶最看臉,男性創業者擇偶時最看重女生的興趣愛好,金融男則最看重學歷;公職人員女性最看臉,人事女擇偶最看重收入。
對此,在深圳創業的80後劉先生表示:「我個人在創業的過程中非常的辛苦,大量的時間都撲在工作,所以擇偶的時候我更看重女生的興趣愛好,能不能跟我產生共鳴,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這個真的很重要」
樂觀開朗最受異性歡迎
顧家孝順也是明顯加分項
哪種性格最受異性歡迎?據調查顯示,最受職場男性歡迎的女性性格加分榜分別是:樂觀開朗+5分,顧家孝順+4分,溫柔恬靜+3分,獨立自主+2分,細致體貼+1分;最受職場女性歡迎的男性性格加分榜分別是:樂觀開朗+5分,細致體貼+4分,獨立自主+3分,顧家孝順+2分,認真勤勉+1分。可見樂觀開朗的人最受異性喜歡。
女性擇偶設收入最低門檻
七成女性要求年收入10萬
男生掙多少才能過職場女性擇偶的最低門檻?調研顯示,年收入10萬是職場白領女性擇偶的「最低門檻」,7成職場女性要求對方的年收入不低於10萬,3成職場女性將最低標准設為30萬。在對收入有要求的一線城市職場女性中,近8成要求對方收入30萬以上。從企業差異看,要求男性收入不低於30萬的職業女性中,外企女性佔比為36%,國企女性佔比為30%,事業單位女性為27%,私企女性佔比為7%。
30歲以上單身脫單積極
男性比女性更急於尋找戀愛對象
調查顯示,39%的單身男性表示不急於改變單身狀態, 55%的男性正在積極尋找戀愛對象或急於找到合適結婚對象。54%的單身女性不急於改變單身狀態但持開放態度,只有37%的女性正在積極尋找戀愛對象或急於找到合適結婚對象。
在3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里,分別有47%的女性和70%的男性在積極尋找結婚對象。
G. 七夕是在什麼時候被定為我們國家的情人節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H. 中國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2006年5月20日這一天,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那以後。每年的七月初七就被稱為了情人節。而如今又被大眾為稱為是「中國情人節」。
但是自從被國家列入傳統節日後,「中國情人節」開始正式過渡。備受年輕人的追捧, 之前一直被民間以習俗和風氣來進行。 所以從2006年5月20日列入規定後,人們開始重視這一節日。
要說流行的話,應該追溯到更早。因為七夕這個節日的來歷本來就和一段美麗傳說 有關,所以在以前也有部分人在追捧,只是沒白熱化,不像現在,男女老少都知道這個節日。甚至在過這個節日。
I.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有什麼風俗。
民俗專家表示,七夕節又叫「女兒節」,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乞巧活動。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褸,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除了乞巧外,七夕這一天,民間還流傳有拜月的習俗。女孩子們在這個充滿浪漫的節日晚上,仰望天空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除了乞求針織女紅技法嫻熟之外,更是要乞求姻緣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痴情女孩會在七夕這天晚上,趁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滿,時至今日,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完美的姻緣,仍是女孩子們的夢想。
在古時,七夕夜,拜月前要先沐浴,浴畢換上盛裝,姐妹幾個人聚集戶外,設小幾案,上置簡單的時令水果,焚香裊裊,輕衫飄飛,靜默地對月傾訴心願。
民俗專家表示,直到今日,七夕節仍是我國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尤其是為年輕人所喜愛,但遺憾的是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和民間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夜,有心的公眾不妨嘗試一下這些習俗,不為應景,就為感受一下這個傳統節日的魅力。
J. 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應該怎麼過
不置可否,商家藉助「七夕」傳統佳節搞促銷、推出特色創意產品的確調動增添了內節日的氛圍,刺激了容消費,為經濟注入了一絲活力,但七夕節背後的文化內涵卻被人逐漸遺忘。提到七夕,人們只會想到「情人節」,並打著「過節」的名義送禮物、聚餐、看電影等,牛郎織女的傳說早被拋諸腦後;問他們七夕的傳統習俗是什麼,更是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來。重物質形式而輕內涵精神使七夕本身的傳統氣息逐漸消失。就在前一天,「七夕真的不是情人節」上了熱搜,給廣大網友們上了一課:在中國古代,七夕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也是最早有記載的。這篇科普文號召大家重視傳統節日的繼承,回歸最傳統的習俗,銘記優秀的傳統文化,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傳統節日不應淪為商家營銷的噱頭,成為賺錢的手段和商業經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