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結頂造型
寶塔式:是一種分來層次的自錐形體。修剪時枝片要平,層間有勻稱間距,下大上小,一般3層或5層,多至7層。樹體高大,形態端莊。開花時,每層都綴滿花朵,成為一座奇異的花塔,蔚為壯觀。培養這種造型時,要選主幹通直粗壯的品種,從小培育加工。當主幹長至40~50厘米時要進行摘心,促使第一層側枝生長,其中留一枝特別粗壯又靠近頂端的側枝,用木樁綁扎固定,作為寶塔的主軸,然後繼續向上延伸。
其他的側枝大致在一個平面上組成寶塔的第一層,用縛、扎、壓、撐等方法將枝葉盤成一個平面,再通過修剪加工,達到對稱、平整、均衡的目的。不在一個平面上的枝條要從基部剪除,以保證層次清晰。以後隨著主幹向上升高,用同樣的方法培育第二層,層面略小於底層,與底層的間距約20厘米,以後再培育第三層。一般做到3層即可結頂,限制其向上延伸。然後精心養護,細心加工,使之愈來愈完美。
從一株3年生小苗到形成3層的寶塔,要花費15年的時間。山東榮成現保留的樹齡百年以上的杜鵑花寶塔,高達1.6米,底層直徑1.4米,是幾代人精心塑造的珍品,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獲得了好評。
Ⅱ 一根直桿的樹如何造型
一根直桿的樹可以做的造型有:高聳式、矮霸式、文人式、枯乾式、劈桿式、彎曲式等等。
1、高聳式
直桿的樹在製作盆景時,可以打造高聳式的造型,可選在五到八公分之間的樹苗。對樹苗進行合理修剪,促使枝條分布得疏密有致,層次分明。
Ⅲ 嶺南盆景枝法
盆景枝法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將頂端的枝條都截掉,只留3~5個;第二步是將枝條按長勢進行修剪,讓植株自由生長;低三步是將枝條修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狀。通常可以用榕樹、羅漢松、九里香、榆樹等樹種來做盆景。
嶺南盆景結頂枝法
種植嶺南盆景時要選擇樹干筆直的樹或有造型的樹,不能選擇中部粗根部細的樹,用這種樹來做盆景很不美觀。種植盆景時要定期給植株澆水施肥,同時要讓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種植時還要保證空氣通風。
Ⅳ 在盆景製作中什麼是「三枝技法」如何進行「三枝技法」的操作
「三枝法」是劉木申先生經多年來的盆栽寫作、探尋、總結出的一套基本上方式,旨在為眾多盆栽發燒友提供一些參考與參照。「三枝法」主要的意思是,以三點組成一不等邊三角形線輪廊,以三角形中的,結頂,飄枝,第二枝輔枝,構成一個到三角形的面。
枝幹成長發育於主桿有2/3的比例大小,要做第一次截干,依據綠化植物,及其大小的小佔比,一般減少枝幹在5到8公分。隨後畜養第二季枝幹,二級枝幹必須過有一級枝乾的2/3大小時,縮枝成節,二級枝幹會比一級枝幹略短,略小。形成一個大小的小銜接。然後又散養三級枝幹。三級枝幹再度縮枝,就完成大體的盆栽輪廊。三叉九枝。
Ⅳ 中國盆景藝術流派有哪些
1.揚派揚派(揚州)盆景整體壯觀,採用以扎為主的造型方法,具有繪畫中「工筆細描」的特色。它在造型上講究「一寸三彎」,根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的畫理,用棕絲將每寸枝幹纏成三彎,最後不留束縛的痕跡。其次,它講究「疙瘩法」、「提根法」,即在樹木幼小的時候將主幹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圓圈成疙瘩形狀,從而顯得蒼勁、奇特;另外,將樹木的根部逐年向上提,使其拔地而起,便有龍盤虎踞之妙。揚派盆景貴在自幼培養,講究深功,兼有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
2.海派海派(上海)盆景以松為基本材料,以鉛絲蟠扎見長,具有明快流暢、自然入畫和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是盆景藝術創新的一個範例。海派盆景或自幼培養,或從山野掘取樹樁培養,造型均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即先用金屬線將主幹蟠扎加工,一年後拆除,以後就以修剪加工為主,以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在修剪上,吸取嶺南派蓄枝截乾的長處,顯得蒼勁自然。近年來出現了「微型盆景」和裝飾牆壁的「掛壁盆景」。
3.嶺南派嶺南樹樁盆景以蒼勁、古樸著稱,它或挺拔雄奇,或瀟灑輕盈。截干法是嶺南派獨創的方法,即在樹樁、樹乾的適當位置截斷,讓截留下的樹干頂端長出不定芽成為新的頂梢。它提倡根要提,要露,平底起爪舒展,顯示久經風雨而盤龍穩固的風貌;樹干要矮壯而帶轉,由大而小,順其自然,幹上多皺裂、鳥眼、嶙峋,顯出古樹稀嶺;干、枝高低、粗細比例適度,前不撞後;樹種葉片較細,結頂自然流暢。
4.蘇派蘇派(蘇州)盆景主要特點是「雲片」枝盤造型,具有清秀古雅的風格。枝片「薄如厚紙」,幾近水平。枝片配置每株三片以下為台式,三片以上為巧雲式。樹樁主幹屈曲無定則,以低矮著稱,高不盈尺,配以既圓又薄的枝片,儼然黃山古松。此外,在主幹造型中還有疙瘩式、提籃式,以剪裁為主,蟠扎為輔,粗扎細剪,剪扎結合。
5.川派川派(四川)盆景也採用棕絲蟠扎和講究樹干彎曲,但它以雍容曲雅、虯曲多姿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