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瓜雕

七夕節瓜雕

發布時間: 2022-01-26 09:56:33

❶ 炎熱的夏天作文124個字

【第一篇】:炎熱的夏天
時間就像一匹駿馬,飛快地奔跑著。轉眼間,溫暖、充滿了生機的春天已經過去了,迎來了炎熱而驕陽似火的夏天。
夏天人們的衣服變薄了,可是她們卻覺得還是非常的炎熱。瞧!給人們解渴的西瓜成熟了。西瓜就像一個個胖嘟嘟的小娃娃在炎熱的夏天中誕生了。西瓜的外形圓圓的,像綠色的氣球;它頭上的藤卷卷的,像小豬的尾巴。西瓜的皮上布滿的條紋,就像藏寶圖中的路線,彷彿告訴我們它身上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切開外皮就可看見鮮紅的果肉,水盈盈的,就像小女孩羞紅的臉;零星點綴著的西瓜籽黑黑的,就像紅色蛋糕上裝點的黑芝麻,別提多誘人了!吃上一口,滿嘴都是汁水,清涼甘甜,叫人越吃越愛吃。冷藏過的西瓜更是清涼爽口,炎熱的天氣里吃一塊冷藏西瓜,那種感覺真叫一個爽!西瓜不僅肉好吃,其他部分也是寶呢!首先,西瓜籽經過加工是大家都喜歡的零食,又好吃又有營養。吃完果肉,剩下的西瓜皮不要扔掉,把它洗干凈,削去綠色表皮,切成一小片一小片,貼在臉上,就是西瓜面膜了。這可是純天然的美容產品,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不花錢的喲!西瓜皮一般比較厚,熱愛雕刻的人還可以拿它做瓜雕,既節約資源又美化生活。西瓜皮還是小雞和小豬愛吃的食物呢,飼養家禽家畜的人家可以拿來做動物們的美味佳餚呢!
夏天,不是只有西瓜在夏天誕生了,還有荷花。美麗的荷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好像在叫:「好熱啊!好熱啊!」
夏天你為什麼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禮物。」

【第二篇】:炎熱的夏天
夏天來了,太陽猶如一個熾熱的烤爐,把大地烤得灼熱起來,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毒辣的太陽蒸,空氣中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夏天,各色的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綉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吮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夏天的森林裡的生物,有的生機十足,有的毫無生氣,在這炎熱的盛夏,大樹還如此的具有生機和生命力,它是那樣的蒼翠,它是那樣的茂盛。它們的枝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幾乎不留一點兒縫隙。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了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那明亮而又翠綠的光把樹蔭變成了綠色,似乎所有的樹上的葉子都有一個新的生命顫動。從高處往下看,這些大樹好像一個巨大的太陽傘,為大地減去幾分熱量。夏天的天氣十分炙熱,知了在樹上拚命地叫:"熱啊……熱啊……"熱得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灼曲了它們的翅膀。大地上的小草和嬌嫩的花朵,在大暑酷熱下低下了頭,沒有點生氣。
在小溪邊,故老人們在樹蔭下吃西瓜,有的在打牌,有的在聊天,有的拿著扇子在吊床上看書。小溪可熱鬧了,小孩子們有的在游泳,有的在小溪中捉魚,有的在水中嬉戲……
這就是炎熱的夏天!

【第三篇】:炎熱的夏天
可怕的夏天來到了,太陽好像是發燒了一樣。以前我總是喜歡白天長,晚上短,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巴不得太陽快一點下山。太陽就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就是和我唱反調。
花兒有氣無力,好像生了病一樣,可是沒人給它喝草葯。小草也低著頭,柳葉也打起了卷。小魚在河裡游著,在釣魚的我可真想太陽能燒得更厲害一點,這樣魚只要一釣上來,就可以吃了。
小狗也躲在房子里不肯出來,它伸長了脖子,喘著粗氣,好像在說:好熱啊!好熱啊!
人們也躲在空調房裡不出來,生怕自己變成巴西烤肉。
夏天好熱啊!

【第四篇】:炎熱的夏天
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季節。西湖裡開著幾朵粉色的荷花,還有幾個蓮蓬像一個個「噴頭」,「噴頭」里有一顆顆小小的、圓圓的蓮子。
夏天,知了在叫:「知了,知了!」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呱呱呱!」此起彼伏,好像在爭論:「我唱得好」「我唱得更好!」「我唱得響!」「我唱得更響!」
大雨過後那一棵棵小草欣欣向榮,一棵棵又高又大的樹鬱郁蔥蔥。
夏天,人們吃上了甜甜的西瓜、涼涼的棒冰。用起了扇子、空調、電風扇等。傍晚,人們都在大樹底下乘涼。有的人在游泳池裡游泳,真像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
我愛夏天,因為能吃上涼涼的棒冰,還能吃上甜甜的西瓜。我愛夏天,因為可以去游泳池裡游泳。啊,夏天是多麼的炎熱,但又是多麼的歡樂啊!

【第五篇】:炎熱的夏天
夏天是多彩的、有趣的、也是炎熱的。早上做操時,我們站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就連四季長青而又挺拔的松樹也被太陽曬得直冒汗。「熱死了,熱死了!」樹上的知了拉開嗓子高叫著,路邊的幾株柳樹被太陽曬得歪歪斜斜的。
到了下午,學校里響起了郎朗的讀書聲,一陣微風吹過,小草伸了個懶腰,又把腰板挺得筆直,知了在微風的撫摸下,靜悄悄的睡著了,枯黃的樹葉隨著微風一起掉了下來。讀書聲隨著微風飄到了很遠的地方,小鳥聽見了讀書聲,以為是一首催眠曲,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你再看路邊的幾株柳樹……
放學的時候,清風吹過我們的臉,吹過了小草,小草跳起了歡樂的舞,吹過了五星紅旗,吹過了……
誰不喜歡多彩而又迷人的夏天呢?

【第六篇】:在炎熱的夏天裡
在炎熱的夏天裡,人們往往用冰爽的冷飲和空調吹出的涼風來抵抗和預防夏季的炎熱。而在與父母交流時細心的你會發現:在父母滿足你願望時,你會覺得非常輕松順暢,在炎熱的夏季無比清涼。舒適。
這是父母對兒女的愛所化成的一種力量,讓孩子感到舒適,醉人。但與父母爭吵時,即使在清爽的空調屋中也會感到奇熱無比。
這個假期我也感受到了這種愛,由於父親在外地上班,我也去了那裡,以為我很喜歡游泳,所以我一直盼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可是,自從我來到這里,天氣一直不是很好,好容易盼來了以晴天,太陽和我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我本想在這一天和爸爸
去游泳,但是,最近爸爸工作異常的忙,我也就沒開口,因為我想接下來的幾天也都是晴天吧,不可能只有一天啊,也就沒在意。這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清晨,爸爸洗漱完畢後看著窗外對我說:「今天沒有陽光,挺涼快的,一會兒咱倆下去鍛煉鍛煉去。」我剛剛起床,還迷迷糊糊的,什麼都沒聽清,爸爸說什麼我也答應了,也順便下去看看天氣。
隨著腳步,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化,因為絲毫見不到太陽的蹤影,隨之,我就悶悶不樂,還與爸爸吵了一架,之後回味起那段記憶,想想也是,不應該這樣做,在挨批評的那一刻,我非常的內疚,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下午,太陽如夢初醒的顯示在我的眼前,天氣也熱了起來,爸爸當機立斷,立刻帶我去游泳。
在這個七年級的暑假生活里,父親多樣的愛一直陪伴著我……

【第七篇】:炎熱的夏天
可怕的夏天來到了,太陽好像是發燒了一樣。以前我總是喜歡白天長,晚上短,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巴不得太陽快一點下山。太陽就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就是和我唱反調。
花兒有氣無力,好像生了病一樣,可是沒人給它喝草葯。小草也低著頭,柳葉也打起了卷。小魚在河裡游著,在釣魚的我可真想太陽能燒得更厲害一點,這樣魚只要一釣上來,就可以吃了。
小狗也躲在房子里不肯出來,它伸長了脖子,喘著粗氣,好像在說:好熱啊!好熱啊!
人們也躲在空調房裡不出來,生怕自己變成巴西烤肉。
夏天好熱啊!

【第八篇】:炎熱的夏日
炎熱的夏日來臨了,空氣中的熱氣隨風飄盪,迎面吹來,還是那麼熱。人們因為天氣的炎熱,似乎心不在焉,我坐著,頭暈暈的,像人們一樣心不在焉地寫著,覺得無聊,便朝窗外望去。
公園里綠樹成蔭,花草樹木因為天氣的燥熱,像小孩被批評那樣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河面像一面鏡子,沒有一點波紋。河邊的綠樹有次序的種著,或許是因為天氣太熱,它們都無精打採的,柳樹下的幾條石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前來光顧,有些人直接找了一塊陰涼的地方,睡在了地上。公園里的知了特別多,它們不停地叫著,像在給人們唱催眠曲,讓人們入睡,能夠做一個好夢。
馬路上時常會響起喇叭聲,和汽車發動的聲音,雖然天氣很熱,但依然有許多汽車在馬路上來回穿梭,斑馬線上也有許多人在行走。汽車開著空調,讓外面更加炎熱,讓人們心情也很煩躁,一片死氣沉沉。
炎熱的夏天給人帶來了煩躁,整天都無精打采,真不好。

❷ 炎熱的夏天,有哪些有趣的活動

1、打麻將,在空調房裡,和幾個朋友一起,打打麻將還是挺好的,既可以打發時間,又可以和朋友聯絡感情,還是非常不錯的。

❸ 哪位告訴我西漢愛情的詩我需要

七夕,自西漢、唐宋以來就有文獻記載,尤其宋代七夕已演繹成全民狂歡節。但其後逐漸收窄,成了非常專一的的「情人節」,直至今日。
漢唐宋有關「七夕」風俗的記載,幾乎都與愛情無關。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一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意思是說,漢代的少女常常於農歷七月七日晚上在開襟樓上,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七孔針對月穿針引線,當時人們紛紛效仿。這是最早有關七夕風俗的文獻記載。南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都有類似記載,顯示自南北朝到唐代,七夕節這天晚上,女同胞們除了對月穿針引線、祈求心靈手巧外,還擺祭品祭祀牛郎、織女星。當然,唐代男人七夕還要「養生」。葯王孫思邈在《千金方·備急千金要方》里說:「七月七日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
到了宋代,七夕的內容和形式就更豐富多彩了。惜墨如金的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用了500多字紀錄宋代七夕習俗。除了女同胞們對月穿針、焚香「乞巧」,街上還賣應時商品「磨喝樂」(雕塑小佛像)、「水上浮」(用黃蠟繪或雕刻的鴛鴦、龜魚等小動物)、「花瓜」(把瓜雕成各種花樣)等,也有「喜蛛乞巧」、「投針驗巧」等節目。宋羅燁、金盈之輯的《醉翁談錄》中描述七夕節熱鬧景象,堪比我國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從這些歷史文獻中不難看出,古代七夕的主題並非「男歡女愛」。
七夕演變成「中國情人節」,應該說是拜文人騷客想像所賜。《詩經·小雅·大東》謂:「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睆彼牽牛,不以服葙」,這最早紀錄「牛郎織女」愛情傳說的文字,為七夕成為「中國情人節」埋下伏筆。特別是梁朝蕭統詠出「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即興篇後,詠嘆「七夕情人節」的詩人詞人便風起雲涌。唐代詩人白居易、杜甫、曹松、杜牧、李賀、羅隱、劉禹錫、李商隱等都以七夕為題材,留下了贊美自由戀愛和寄託相思之情的詩篇。與唐詩對相比,宋代詞人則更多地表達著對自由戀愛的嚮往。無論是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范成大的「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抑或李清照的「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等,除了寄託相思之苦外,也隱含對破壞自由戀愛制度的強烈反抗。隨著這些詩詞的廣為流傳,牛郎織女的「自由戀愛」便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時空的啟示和希望的光芒,故而,七夕節「穿針引線,祈求乞巧」及諸多跟物質有關的習俗也就漸行漸遠了,而渴望自由戀愛等精神層面上的東西繼續得以傳承。
我總覺得古人對美妙又浪漫愛情的營造,這種細膩的心思和動人的表情恰恰又使「七夕」有了思想精髓和文化存續,現代「快餐式愛情」卻無法做到。

❹ 請幫我想出一個寫夏天的作文

春姑娘無聲無息地走了,炎熱的夏天開始隆重登場了。你瞧,夏天的威力可真大呀,它一來,還穿著毛衣的人們和小動物都紛紛脫去外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公園里的花兒開的更艷麗了,大樹長的更加枝葉繁茂!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夏天有趣的故事的話,那就快跟我一起來吧!
炎熱的中午,當人們都躲在空調房間里吹冷氣的時候,只有樹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叫著,訴說著:熱死了!熱死了!這時,你會發現就連可愛的小狗也是叭在地上吐出鮮紅的長舌頭,彷彿在告訴你:受不了啦!受不了啦!愛唱歌的小鳥也不展開它那亮麗的歌喉,而是跑到樹蔭底下去避暑了……
可炎熱的夏天是孩子最高興的季節,他們可以在江里、河裡還有水池裡玩著打水仗游戲,爸爸媽媽們看見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著,自然是喜上眉梢;但常常在江河裡也有不幸的事情發生……
炎熱的夏天,太陽那耀眼的光芒,使田野里的麥苗長得更加壯實了,蜜蜂和蝴蝶你追我趕,更加地忙碌了!夏天那閃爍的光亮,使大樹的身影越來越長,你總是能看見大樹底下聚集著很多乘涼的人們,大樹也使出渾身的解數,搖擺著笨拙的舞姿,希望能帶給人們一絲絲的清涼……
我喜歡夏天,是因為我不但可以穿上美麗的裙子,而且還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大海邊,親手拾起一枚枚美麗的小貝殼,赤腳走在沙灘上,真正體會一下課本中所描寫的那細細軟軟沙子的感覺;還期待著結識更多的小朋友,大家一起來堆一座美麗的古城堡,回味一下美麗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

夏天來了

❺ 描寫夏天某一方面某e事物特點的作文

炎熱的夏天
時間就像一匹駿馬,飛快地奔跑著。轉眼間,溫暖、充滿了生機的春天已經過去了,迎來了炎熱而驕陽似火的夏天。

夏天人們的衣服變薄了,可是她們卻覺得還是非常的炎熱。瞧!給人們解渴的西瓜成熟了。西瓜就像一個個胖嘟嘟的小娃娃在炎熱的夏天中誕生了。西瓜的外形圓圓的,像綠色的氣球;它頭上的藤卷卷的,像小豬的尾巴。西瓜的皮上布滿的條紋,就像藏寶圖中的路線,彷彿告訴我們它身上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切開外皮就可看見鮮紅的果肉,水盈盈的,就像小女孩羞紅的臉;零星點綴著的西瓜籽黑黑的,就像紅色蛋糕上裝點的黑芝麻,別提多誘人了!吃上一口,滿嘴都是汁水,清涼甘甜,叫人越吃越愛吃。冷藏過的西瓜更是清涼爽口,炎熱的天氣里吃一塊冷藏西瓜,那種感覺真叫一個爽!西瓜不僅肉好吃,其他部分也是寶呢!首先,西瓜籽經過加工是大家都喜歡的零食,又好吃又有營養。吃完果肉,剩下的西瓜皮不要扔掉,把它洗干凈,削去綠色表皮,切成一小片一小片,貼在臉上,就是西瓜面膜了。這可是純天然的美容產品,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不花錢的喲!西瓜皮一般比較厚,熱愛雕刻的人還可以拿它做瓜雕,既節約資源又美化生活。西瓜皮還是小雞和小豬愛吃的食物呢,飼養家禽家畜的人家可以拿來做動物們的美味佳餚呢!

夏天,不是只有西瓜在夏天誕生了,還有荷花。美麗的荷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好像在叫:「好熱啊!好熱啊!」

❻ 中國菜系中有哪些雕花

食品雕刻的歷史國在食品上加以雕刻,歷史悠久,大約在春秋時已有。《管子》一書中曾提到「雕卵」,即在蛋上進行雕畫,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其技後世沿之,直至今天。至隋唐時,又在酥酪、雞蛋、脂油上進行雕鏤,裝飾在飯的上面。宋代,席上雕刻食品成為風尚,所雕的為果品、姜、筍製成的蜜餞,造型為千姿百態的鳥獸蟲魚與亭台樓閣。雖然反映了貴族官僚生活豪奢,但也表現了當時廚師手藝的精妙。至清代乾、嘉年間,揚州席上,廚師雕有「西瓜燈」,專供欣賞,不供食用;北京中秋賞月時,往往雕西瓜為蓮瓣;此外更有雕為冬瓜盅、西瓜盅者,瓜燈首推淮揚,冬瓜盅以廣東為著名,瓜皮上雕有花紋,瓤內裝有美味,賞瓜食饌,獨具風味。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廚師高超的技藝與巧思,與工藝美術中的玉雕、石雕一樣,是一門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至今被外國朋友贊譽為「中國廚師的絕技」和「東方飲食藝術的明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寒食......鏤雞子。」隋杜公瞻註:「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管子》曰:『雕卵熟斬之。』斬,刻、削。唐韋巨源《食譜》:」玉露團「原註:」「雕酥」。又「御黃王母飯」原註:「遍鏤卵脂蓋飯面,裝雜味。」宋林洪《山家清供.香圓杯》:「謝益齋不嗜酒......一日,書余琴罷,命左右剖香圓作二杯,刻以花,溫上所賜酒以勸客,清芬靄然,使人覺金尊玉斝皆埃溘之矣。」香圓,也作香櫞。宋孟元老《江京夢華錄.七夕》:「又以瓜雕刻成花樣,謂之花瓜。」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取西瓜,皮鏤刻人物、花卉、蟲、魚之戲,謂之西瓜燈。」陶文台《江蘇名饌古今談》:「清代揚州有西瓜燈,在西瓜皮外鏤刻若乾花紋,作為筵席點綴,其瓤是掏去不食的。到了近代,揚州瓜刻瓜雕技藝有了發展,席上出現了瓜皮雕花、瓜內瓤餡的新品種(凡香瓜、冬瓜、西瓜均有之),作為一種特殊風味,進入名饌佳餚行列。西瓜皮外刻花,瓤內加什錦,又名玉果園,是在『西瓜燈』的基礎上創新的品種。」按:什錦,以糖水枇杷、梨、櫻桃、菠蘿、青梅、龍眼、蓮子、橘子、青豆拌西瓜瓤丁組成。

[編輯本段]食品雕刻的常用原料
品雕刻的常用原料有兩大類,一類是質地細密、堅實脆嫩、色澤純正的根、莖、葉、瓜、果等蔬菜;另一類是既能食用,又能供觀賞的熟食食品,如蛋類製品。但最為常用的還是前一類。

現將常用的蔬菜品種的特性及用途介紹如下:

1、青蘿卜:體形較大、質地脆嫩,適合刻制各種花卉,盡禽走獸 ,風景建築等 ,是比較理想的雕刻原料。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

2、胡蘿卜、水蘿卜、萵筍:這三種蔬菜體形較小 ,顏色各異,適合刻制各種小型的花、鳥、魚、蟲等。

3、紅菜頭:又稱血疙瘩,由於色澤鮮紅、體形近似圓形,因此適合雕刻各種花卉。

4、馬鈴薯、紅薯:質地細膩、可以刻制花卉和人物。

5、白菜、圓蔥:這兩個品種的蔬菜用途較為狹窄,只能刻一些特定的花卉,如菊花、荷花等。

6、冬瓜、西瓜、南瓜、茭瓜、玉瓜、黃瓜:因為這些瓜其內部是帶瓤的,可利用其外表的顏色、形態、刻制各種浮雕圖案。如去其內瓤,還可作為盛器使用,如瓜盅和鏤空刻制瓜燈,黃瓜等小型原料可以用來雕刻昆蟲,可可以加工後起來裝飾、點綴的作用。

7、紅辣椒、青椒、香菜、芹菜、茄子、紅櫻桃,蔥白、赤小豆:這些品種主要用來作雕刻作品的裝飾。

2).選用食品雕刻原料的原則

在選擇食品雕刻儀器的原料時,注意以下幾條原則就可以了。

1、要根據雕刻作品的主題來進行選擇,切不可無的放矢。

2、要根據季節來選擇原料,因蔬菜原料的季節性很強。

3、選擇的原料尤其是堅實部分必須是無縫瑕,纖維整齊、細密、份量重、顏色純正。因為食品雕刻的作品,只有表面光潔,具有質感,才能使人們感受它的美。

3).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半成品的保管。

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由於受到自身質地和萬分的限制,保管不當極易變質,既浪費原料又浪費時間,實為憾事,為了盡量延長其貯存和使用時間,現介紹幾種貯藏方法。

1、原料的保存:瓜果類原料多產於氣候炎熱的夏秋兩季,因此,宜將原料存放在空氣濕潤的陰涼處,這樣可保持水分不至於蒸發。蘿卜等產於秋季,用於冬天 ,宜存放在地窯中,上面覆蓋一層0.3米多厚的砂土,以保持其水分,防止冰凍,可存放至春天。

2、半成品的保存:它的保存方法是把雕刻的半成品用濕布或塑料布包好,以防止水分蒸發,變色。尤其注意的是雕刻的半成品千萬不要放入水中,因為此時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吸收過量水分而變脆,不宜下次雕刻。

3、成品的保存: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雕刻好的作品放入清涼的水中浸泡,或放少許白礬,以保持水的清潔,如發現水質變渾或有氣泡需及時換水;另一種方法是低溫保存方法,即將雕刻好的作品放入水中,移入冰箱或溫庫,以不結冰為好,使之長時間不褪色,質地不變,延長使用時間。

[編輯本段]食品雕刻的類型及特點
食品雕刻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品種也多種多樣,採用•的雕刻形式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為如下四種。

一.整雕

整雕又叫立體雕刻,就是把雕刻原料刻製成立體的藝術形象,在雕刻技法上難度較大,要求也較高,其具有真實感和使用性強等特點。

二。浮雕

浮雕,顧名思義就是在原料的表面上,表現出畫面的雕刻方法。又有陰紋浮雕和陽紋浮雕之分。陰紋浮雕是用「V」形刀,在原料表面插出「V」形的線條圖案,此法在操作時較為方便;陽紋浮雕是將畫面之外的多餘部分刻掉,留有「凸」形,高於表面的圖案。這種方法比較費力,但效果很好。另外,陽紋浮雕還可根據畫面的設計要求,逐層推進,以達到更高的藝術效果,此法適合於刻制亭台樓閣、人物、風景等。具有半立體、半浮雕的特點,其難度和要求較大。

3.鏤空

鏤空,一般是在浮雕(形成)的基礎上,將畫面之外的多餘部分刻透,以便更生動的表現出畫面的圖案。如,「西瓜燈」等。

4.模扣

模扣,在這里是指用不銹鋼片或銅片彎製成的各種動物、植物等的外部輪廓的食品模型。使用時,可將雕刻原料切成厚片,用模型刀在原料上用力向下按壓成型,再將原料一片片切開,或配菜,或點綴於盤邊,若是熟製品,如:蛋糕、火腿等等可直接入菜,以供食用。

食品雕刻新手最好的練慣用具是主刀,U型刀,插刀和白蘿卜,水果拼盤時要注意填滿盤子.鑲邊時鑲嵌部分要小於整個盤子的 3分之1.

如果學好食品雕刻?

雕刻技術大多是廚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逐漸摸索積累起來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學好這門技藝,一方面要加強雕刻刀法的訓練;另一方面,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學習一些構圖知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掌握表達形象的能力,不斷實踐和總結經驗,使之精益求精,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這門技藝,在工作中發揮其二.食品雕刻的原料及儲存。

食品雕刻方法 --- 之 --- 零雕組裝

食品雕刻方法:所謂的零雕組裝,就是利用一種或多種原料雕刻成整部件和零部件,然後集中組裝拼接成完整形體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叫零雕整拼(或組合雕)。

食品雕刻的零雕組裝,為的是解決某些雕刻原料在體積、大小、長短等方面的不足和顏色上的單調,以使作品顯得更加完整大氣,色彩更加豐富多彩,從而增加了食品雕刻構圖造型的藝術想像空間,為創作雕刻大件作品奠定了基礎。零雕組裝,工藝復雜,對各個部位的零雕部件與整雕部件比例要適當,即大小、長短、高矮要比例協調。組裝時,還要按所構思物象的特定位置准確組裝,使作品更加完美統一,從而突出作品的藝術效果。

一.食品雕刻的零雕組裝操作步驟及要領

零雕組裝的步驟是:先雕刻主體部件,再雕刻次要陪襯部件(份),然後雕刻出裝飾點綴部分,最後圍繞主題構思形象進行組裝,既先裝主體部分後裝陪襯次要部分。其操作要領是:必須注意雕刻構思整體形象及各組部件在顏色和質地上的選擇搭配及組合,同時還應注意各個組件之間的比例協調關系。如以「群鶴祝壽」作品為例,首先選用一彎形牛腿老南瓜作為主體部件的構思雕刻形體,將各種姿態的仙鶴的頭、頸、身及長腿合理地布局在南瓜上,並逐一用雕刻刀雕刻出各仙鶴的身軀輪廓,再按各不相同姿態的仙鶴形象分別再單獨雕刻出仙鶴的雙翅,然後用牙簽分別插入在不同姿態的仙鶴身上,用相思豆點綴雙眼,用半圓片紅車厘子點綴仙鶴的丹冠,最後雕刻出仙桃安插在適當的位置,點綴上松針(法蘭香菜)。此作品主題突出、層次分明、色彩搭配協調自然,由整雕刻組裝件拼組而成,其構思實屬零雕組裝的典範。又如「鳳凰展翅」、「雄鷹展翅」等作品,要求突出它們展翅時的姿態,但選料上就受到原料大小、高低、長短的局限,所以必須採用整體雕形體加零雕部件的組合拼裝技巧進行創作。如先整體雕刻出「鳳凰」、「雄鷹」的頭、頸、身、尾及腿爪,再分別單獨取料雕刻出展翅飛翔的翅膀通過對接、安插、鑲嵌等技巧進行組裝在整體部件身上。常見的雕刻作品有「花瓶」、「迎賓花籃」、「水果提籃」、「梅花鸚鵡」、「天鵝」、「白鷺高飛」等,在創作時,大多需要採用零雕整拼的技法進行組合。

二.零雕組裝的技法與技巧

零雕組裝採用了食品雕刻中多種技巧進行創作,其主要是先雕刻主體形象,再採用添加的手段,彌補主體雕刻原料形狀、長短、顏色上的不足部分,也就是主體部分加陪襯部分與點綴部分的整體組合拼裝。它採用了切、削、掏、挖、旋、刻、鏤、鑿、對接等多種技法與技巧,來完成主體和陪襯的組合。

1.零雕組裝可分為以下幾種組合拼裝技法。

①在整體形象上添加組裝的技巧手法:主要是在主體形象上通過添加翅膀、尾羽等手段來完成組裝的作品,如「鳳戲牡丹」,首先整雕出「鳳凰」的主體形象,再單獨取料雕刻出一對展開的雙翅,然後單獨雕刻一朵牡丹花點綴以花草,最後通過對接、安插技巧進行組裝完成。 ②.單雕與整雕相互組裝的技巧手法:主要是通過各自獨立的零雕小組合後,再配以整個作品的大組合裝配而組合成完整的意境形象。如創作雕刻「百鳥朝鳳」作品,此作品形態各異、復雜多樣、組合性強,又要求協調統一於「朝鳳」的主題之中,即要求用整雕加組裝的技法,又要用零雕小組裝再配合整個主題意境大組合裝配的要求。先組裝雕刻出「鳳凰」的主體形象,再分別取料小組裝雕刻出鴛鴦、仙鶴、白鷺、錦雞、相思鳥、鸚鵡、杜鵑、天鵝、黃鸝、孔雀等眾多禽鳥形體,再雕刻出所需陪襯點綴物,將主體形象擺放在中心位置,然後擺放形態各異的禽鳥再配以陪襯物和點綴花草,從而突出主題作品「朝鳳」的意境來。

③.純整雕形體的組合技巧手法:其特點是各自獨立,又自成整體的組合裝配,例如象「群象嬉戲」、「群鹿奔逐」、「金魚戲水」等作品都採用單獨零雕(獨立整雕),將各種不同形態的大象、大鹿、小鹿、金魚分別獨立雕刻出各自獨立的整體形象,然後根據主題意進行組合搭配,再配以花木、水草陪襯點綴,力求使整個作品題意相稱、形象生動、自然有趣,給人以意趣昂然的生機活力。

2.零雕組拼整裝的技巧。

零雕組拼可採用對接、安插、粘連、鑲嵌、擺放等技巧進行組拼整裝,如:對接,可用於大型的龍頭、龍尾及龍爪,採用竹筷、牙簽等進行對接相連,使整個龍身造型完整大氣;安插:主要用於大型的禽鳥羽翅、丹冠、腿爪的安裝;粘連:可用502瞬間粘合劑或能直接粘住原料的膠水,使零雕部件粘接在特定的位置上進行組裝的技巧;鑲嵌主要通過零雕部件在整雕部件的夾縫介面處,採用木楔子的原理直接插入夾縫中的組裝技巧,此技法主要運用於各種禽鳥的羽翅、腿爪的組裝。擺放是最常用的技巧,主要根據主題構思意圖進行藝術性的放置安排所雕各部件,力求達到主題完整協調統一、合乎題意,使組合形體比例協調自然。

綜上所述,食品雕刻的零雕組裝,講究構圖造型藝術的完整統一,要求造型構圖協調、自然、和諧,組裝時要注意零部件與整部件,主體與陪襯之間的比例關系。根據構思主題進行安插、對接、粘連、鑲嵌、擺放等技巧,必須按照事物形態規律和藝術法則做出恰當合理的組裝和安排。雕刻時先雕主體部件後雕次要陪襯部件,組裝時也按先主體後陪襯進行組裝。零雕組裝也就是在整雕的基礎上通過添加裝飾,但添加部分不能強加,更不能生硬,而且要符合造型自然美的規律,達到合情合理讓人可信。添加裝飾就是要根據被表現的物象的不同特點將其形象的主要特徵有意識的組合拼裝在一起,力求達到一種新的形象和意境。總之要學會和掌握零雕組裝的雕刻技法與技巧,平時除了要加強食雕造型的技法與技巧的實踐操作外,還要加強個人藝術修養的培養與提高,增強對造型藝術美的規律和法則的掌握,在雕刻創作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熟練自如的創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來。

教學的永恆主題在於提高教學過程的效果,以促進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方面達到高質量的同時,又「在一般發展上取得重大進步」。食品雕刻是烹飪教學中的一門選修課程。在運用中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常用的食雕教學模式是「以師帶徒」式:即老師會雕幾個品種,就教學生幾個品種。沒有固定的教材,沒有規范的教學計劃與科學的教學模式。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食雕課。本文遵循「束沛如烹飪技能教學法」的理論原則:職業教育直接為社會培養勞動者,社會經濟要求職教高質量、高效益培養「貨真價實的、適銷的專業技能型」人才。追求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本位教育是職業教育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的同時,強調的是「四基」教學,即「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在該理論指導基礎上,通過近十年的食雕教學體會對食雕這一門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作了相應的整理與調整。

一.循序漸進穩步向前

烹飪職業教育從發展到成熟近二十年的時間。重視食雕這門課可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當初烹飪師資嚴重缺乏,這門課只是聘請一些社會上的在職廚師進行食雕教學。而且內容單一(以月季花、鳳凰為主),教學方法簡單(教師示範式),課時安排時間少(每周二課時,學一個學期)。大部分學生都感到雕刻是很難學的一門課,時間一長便放棄了對雕刻的學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雕作品逐漸被人們接受與青睞。因此我編排食雕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方法的宗旨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會一些基礎的食雕作品,讓那些在食雕技術上有一定天賦的學生能在「質」和「量」上進一步升華。根據以上所述將食品雕刻課教學內容分成:基本刀法板塊,基礎花卉雕刻板塊,鳥類雕刻板塊,動物、人物雕刻板塊,瓜盅、鏤空雕刻板塊和創新變通板塊等六個板塊。每個板塊既是獨立的個體,但彼此又有緊密聯系。梯度漸進,逐漸引向深入。

1、基本刀法板塊

食雕技術中的基本刀法如:旋、刻、挖、戳、鏤、削、切等。用原料進行訓練時,可以先從握刀姿勢、原料的打片(厚薄一致,越薄越好)、削皮、各種胚形的削制、大刀花雕刻、玲瓏球雕刻進行練習。要求學生熟悉各種原料的性能(訓練時的原料可以將蘿卜、土豆、南瓜等交替使用),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勢和運刀力度。為進一步學習食品雕刻打下結實的基礎。

2、基礎花卉雕刻板塊

(1)直刀法系列。即用雕刻工具中的主刀一直頭尖刀直接雕刻而成的花卉。如月季花、大麗花、薔薇花、荷花、牡丹花等。以教授月季花為主。要求學生通過月季花的學習後能變化到其它花卉的雕刻。

(2)戳刀法系列。用食雕工具中不同形狀的戳刀(「U」形或「V」形戳刀)進行花卉的雕刻。如:西番蓮、各種不同品種的菊花。除了要求學生學會花卉的雕刻外,著重引導學生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戳刀的作用。與其配套訓練的可以是烏的翅膀、魚的鱗片、龍的外表。

3、鳥類雕刻板塊

著重講授和練習各種鳥類雕刻。鳥類可以以鳳凰為代表進行授課訓練,在此基礎上摻入仙鶴、喜鵲、壽帶鳥、天鵝等雕刻手法相同的品種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各種不同鳥類在不同大小的胚形上的比例分配。如頭與脖子的比例:脖子與胸的距離尺度;身體與腳的位置擺放等等。逐步實現作品逼真動人、有靈氣,且要有自己的構思。

4、動物、人物雕刻板塊

重點講練典型品種和復雜雕刻手法。在教學中可以用龍和壽星為範例進行教學,從而延伸到十二生肖、漁翁、仙女、牧童等作品的雕刻。要求學生從模仿成雛形到臨摹、最後會設計與組合。

5、瓜盅、鏤空雕刻板塊

兩者可結合起來同時訓練。先練瓜盅(即平面雕),要求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如:將圖案復印到瓜盅上:用筆畫到瓜皮上:或者直接用刻線刀進行雕刻),合理、科學地分配整個原料的表皮,而且作品需要一定的主題,最後進行刻劃,將主題凸出來。在平面雕的基礎上進行鏤空技法的訓練,可以用「群鶴飛翔」、「果籃」、「龍鳳呈祥」等主題,旨在讓學生的雕刻技術達到更高境界。

1、強調基礎,促進遷移

關鍵是把握好基本刀法與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從第一節課開始,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恰當的位置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讓他們感到學雕刻不難,而且有趣,建立信心。以後再確定逐步升級,鼓勵大多數學生達標,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打下扎實的基礎也是必然的。如果對初學者直接進行整雕教學,此時學生如何握刀、如何使用工具、原料性能等一無所知,這樣的教學是毫無意義的。因此,要從基本功(握刀 運刀 打片 削皮 制胚)開始練習,逐漸向各種花卉雕刻發展,逐步平穩過渡到鳥類、動物、人物等等的雕刻。如:鳳凰的教學大致可分以下步驟:學會頭的雕刻,其中包括各種擺頭造型;接下來將頭、身子結合起來雕刻;然後是頭、身子、翅膀的雕刻,接下來是頭 身子 翅膀

腳 錦羽的雕刻;最後是頭 身子 翅膀 腳 錦羽 假山 飾物合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在訓練中的各個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工藝流程規律的認識和基本技法的熟練。掌握了~定的基本功,在某些方面可以熟練運用。

2、「多」、「快」相結合

食品雕刻是配合各種菜餚和宴席用來進行點綴和烘托氣氛的,因此,在食品雕刻教學過程中,把握好食品雕刻教學的「多、快」是十分重要的。

「多」,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多請教、多交流、多動手、多使用、多參賽、多總結。多觀察、多積累:食品雕刻作品是世間萬物的再現,亭台樓閣、花草樹木、實物標本、美術圖案及各類文字等,都是雕刻的好素材,平時要求學生多積累,就能使學生在設計食品雕刻作品時顯得得心應手。多思考、多學習:作品的主題、構思、意境、造型等全靠多思考、多學習。思考的過程就是產生靈感的時機。多學習是多觀察、多積累、多思考的源泉。食雕美,先在於

人美,人美在學識。多參賽、多總結:只有多參賽、多總結才能加深理解,分析歸納提煉,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誤的教訓,才能不斷的進步。

「快」,即經過一定階段的教學,要求學生做到選題快、構思快、選材快、定形快、組裝快。食品雕刻雖然稱不上瞬間藝術,但它在使用時間和原料保質上都有一定的短暫性和局限性,因此,在雕刻訓練時,就應對學生有速度上的要求,力圖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較滿意的雕刻作品。選題快、構思快是指雕刻操作和創新的心中計劃,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要求作者進入角色。定型快是指在選題、構思、選料後,操作下刀要穩、要准、要快。既要快,又要保證質量和效果。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3、「展」與「藝」相結合

從單純以雕刻作品衡量技術掌握為唯一標準的「結果型」教學轉化為以技能的各個環節、原理、過程掌握為標準的「過程型」教學,「展」、「藝」是必備的兩個組成部分。

「展」,即雕刻技法的展示、技術環節展示及工藝流程展示。「束沛如烹飪技能教學法」十分重視作品展示,因此,將雕刻技法各個環節和工藝流程在教學中充分展示顯得十分重要。學生在展示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個作品的雕刻,更重要的獲得了對原理進行深層次分析認識的條件和機會。

例如,在月季花雕刻工藝流程展示中,通過對「制胚」 「定花瓣」 「刻花葉」 「修廢料」 「雕花苞」等五個技術環節的展示和分析,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每片花瓣的定位、修改廢料的關鍵、修成花苞的胚形、各環節之間的聯系以及各操作環節對成品質量的影響等。如果選派幾位技術掌握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示範,對其作品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動作和失敗的現象作全面剖析,通過這種展示,學生學會的不僅是「月季花」的雕刻,而是掌握了以月季花為代表的直刀法雕刻技術.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分析和培養了分析的習慣。

「藝」,即食雕教學的藝術設計、藝術修養及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食雕作品的構思、布局的設計,運用不同的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的十分重要。

例如,在完成花卉階段的教學任務時,可在課堂中進行插花考試。要求學生用真假結合的手法(真,即真的花籃、花泥、綠草;假,即所有花卉均由學生雕刻,並進行花卉染色和布局),將花卉雕刻以插花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了鳥類或動物的雕刻後,結合前面所學的技術進行零雕整裝的學習。如:鳳凰配牡丹,稱「鳳戲牡丹」;龍配鳳,稱「龍鳳呈祥」等等。充分體現食雕作品的藝術性。要求學生在組裝過程中,大量收集閱讀各種圖案、專業書籍等等,從而使教學內容在學生的作品中得到升華,而學生亦在實踐中獲得了成功感和提高了審美情趣。

食品雕刻的運用及注意事項1.食品雕刻在菜餚中的運用

雕刻作品的使用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是美化宴席,烘托氣氛的造型藝術,而且在與菜餚的配合上更能表現出其獨到之處。它能使一個精美的菜餚錦上添花,成為一個藝術佳品,又能和一些菜餚在寓意上達到和諧統一,令人賞心悅目,耐人尋味。

菜餚對雕刻作品的使用是有選擇的,它是根據菜餚的內容和具體要求,來決定雕刻作品的形態和使用方法。

把食品雕刻用到冷盤上,一般是將雕刻的部分部件配以冷盤的原料,組成一個完整的造型,如「孔雀開屏」,孔雀的頭是雕刻的,而身上的其它部位,如羽毛等,則是用黃瓜、火腿腸、醬牛舌、拌雞絲、鶴鎢蛋、辣白菜等葷素原料搭配而成的。使雕刻作品與菜餚原料渾然一體。

食品雕刻在熱菜上運用,則要從菜餚的寓意、諧音、形狀等幾方面來考慮。如荷花魚肚這個熱菜,配以一對鴛鴦雕刻,則成了具有喜慶吉祥寓意的「鴛鴦戲荷」;再如扒熊掌配上一座老鷹雕刻,借其諧音,則成「英(鷹)雄③旬鬥志」,頓時妙趣橫生;從造型上構思,一盤澆汁魚的盤邊,配上一個手持魚竿的漁童雕刻,即成「漁童垂釣」,使整個菜餚與雕刻作品產生諧調一致的效果。

在具體擺放時,冷盤與雕刻作品可以放得近一些,熱菜與雕刻作品則要遠一些,如在雕刻作品的周圍用鮮黃瓜片、菜花等進行圍邊,既增加裝飾效果,又不相互影響。

❼ 高中作文:暑假裡讓我最痛苦的是炎熱的天氣

八月盛夏,晴空萬里,天上沒有雲彩,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的。不論是在大路上,還是在樹木的陰影處,那暑日的炎熱總是伴隨著你,讓人心煩。花兒癱在地上,好象在洗日光浴;柳葉打著卷兒,湖水上冒著熱氣,低頭看看水中的魚兒,小魚該不會被煮熟吧?
每當午後,人們總是特別容易感到疲倦,就像剛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動彈,連樹木里的小鳥,也張著嘴巴趴在樹上,懶得再飛出去了。老柳樹上的知了也舉行了一場合唱比賽,老柳樹下躺者一隻大黃狗,它伸出紅紅,長長的舌頭,一顫顫的,彷彿在說:「天太熱了,天太熱了!」坐在大黃狗身後的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們,一邊拿著扇子散熱,一邊與人閑談。
路上的中小學生,穿著校服,有的戴著帽子,有的打著洋傘,似乎都在怨這天氣太熱。有幾個小孩子熱得實在受不了,跑到小區里的泳池邊,「撲通,撲通」跳進水裡。他們像一隻只小鴨子,在水裡游來游去,相互潑水、嬉戲!
這時,媽媽帶我回家了,在路上,我再次往天空望去,心想:這種天氣啊,真熱,真煩躁啊!

熱點內容
手工小蘭花 發布:2025-07-24 01:09:30 瀏覽:719
櫻花的噴頭 發布:2025-07-24 01:09:27 瀏覽:880
盆栽活性 發布:2025-07-24 01:08:47 瀏覽:198
玫瑰糠疹病程 發布:2025-07-24 01:04:39 瀏覽:214
菏澤牡丹塑粉 發布:2025-07-24 00:52:30 瀏覽:202
戀子花花語 發布:2025-07-24 00:50:59 瀏覽:590
鬼滅花語 發布:2025-07-24 00:50:28 瀏覽:12
獅山玫瑰園 發布:2025-07-24 00:42:50 瀏覽:454
如何給盆栽換土 發布:2025-07-24 00:35:31 瀏覽:350
花語的音標 發布:2025-07-24 00:34:52 瀏覽:240